科教版小学第八册品德与社会《让我走近你》教学设计_第1页
科教版小学第八册品德与社会《让我走近你》教学设计_第2页
科教版小学第八册品德与社会《让我走近你》教学设计_第3页
科教版小学第八册品德与社会《让我走近你》教学设计_第4页
科教版小学第八册品德与社会《让我走近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教版小学第八册“品德与社会”让我走近你教学设计泉州市洛江区柏山小学 彭小鹏邮编 362015 联系电话E-mail qzpxp教材分析让我走近你是科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主题单元的内容。这一活动主题又设置了,“让我走近你”和“我们为你喝彩”两个活动内容。本单元是根据同在一片蓝天下,有人幸福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可也有相当一部分因各种原因而生活困难的弱势人群,他们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帮助。为了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这个群体,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也认识他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设计的活动目标就是通过听歌、换位体验、调查、看影片、读诗歌等活动

2、等活动,了解弱势人群生活的困难,激发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明白美好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伸出自己热情的援助之手。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得无忧无虑,而且都以自我为中心,只爱着自己,对别人总是缺少关爱,对身体有残疾的人更是歧视、嘲笑。没办法去切身感受他们生活的困难,更别说是给予他们理解、同情与帮助。四年级的孩子正是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让孩子们学会爱别人、爱残疾人,孝敬老人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校有很多学生(本班有30多名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各个角落的儿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

3、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整堂课我和学生共同营造老年人、残疾人、灾区人民生活困难的氛围,激发孩子的同情之心,充分利用各种文字、图片、音像、真实场景再现等教学资源,力图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和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活动目标1、 通过听歌、换位体验、调查、看影片、读诗歌等活动,了解弱势人群生活的困难,激发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明白美好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伸出自己热情的援助之手。2、 感受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认识弱势群体生活的困难和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同

4、情到尊重,进而自愿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用心倾听 感知人间之爱1、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2、说一说歌意,营造爱的氛围。3、师述:是呀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健康、正常的人需要爱,老年人、身体有残疾的人,更需要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不寻常的生活吧。(板书课题:让我走近你)4、说一说自己曾爱过身边的残疾人感人故事。(设计意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音乐录像的使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关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上利用、歌曲营造爱的气氛,加上教师发至内心动情的导语,学生的切身经历的感言,确实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突破教学

5、难点。)二、角色扮演 体验残人之难1体验一。 (1)学生两人一组,一为“盲人”,一为“哑巴”,两人合作绕教室一周回到原地;在整个活动中,“盲人”不许摘下眼罩,“哑巴”不许说话。 (2)交流感受。 教师:说说你们的行走感受,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2体验二。 (1)学生各自尝试单臂穿衣服、嘴执笔写字、脚执笔写字、单手系鞋带,等等。 (2)谈感受。教师:残疾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啊。正常人轻而易举能办到的事情,他们却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做到。这些残疾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板书:弱势群体) (设计意图:我让学生扮演多种残疾人生活日常行为,尔后把自己在活动是的感受尽

6、情地表达出来,让自己切身体验到残疾人的困难。这样,也直接地体会出了自己在遇到困难是多么急切地想得到别的帮助。这就使得他们懂得关爱残疾人了。残疾人的困难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让学生角色体验,以鲜活的生活世界为依据,从而使品德教育避免了以前从学生生活中剥离的现象,避免了品德与生活课学科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而且,以学生经验为起点的教育符合儿童当前道德发展的需要。同时,生活的亲切、温馨使课堂的氛围充满了亲和力.)三、调查报告 了解生活之实 1、说说自己知道的弱势群体。教师:如残疾人、老年人、贫困的人、孤儿2、到你居住的邻居周围了解弱势群体,记下人数和困难3、学生分组去搜集的资料。(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

7、是极为开放的,它非常重视周围环境对儿童的积极影响作用,而不是把学生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书本上,它需要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配合。我在设计本课这一个板块时,让教材与孩子的生活环境这一教育资源紧紧地结合起来,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进乡村,去了解邻居的一些弱势群体,让儿童在一个开放的、充满了亲情和活力的环境里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需要关爱的人其实就在他们的身旁。)第二课时一、说一说身边人1、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结果。调查表如下。(残疾人) 调查时间: 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现在身体情况生活中常遇到的困难谁在帮助他们(老年人)调查时间: 地点: 调查对象:调

8、查对象现在身体情况对社会的贡献生活中常遇到的困难谁在帮助他们2、交流。 教师:我们身边的残疾人生活如此不便、爷爷奶奶他们年轻时为社会、为家庭做了很多贡献,现在他们老了,腰腿不再灵便,步伐不再稳健,却仍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自己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儿孙们和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3、出示典型的著名残疾人的文字资料。(1)读资料,了解人物。(2)说感受,体会人物自强不息的精神。(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程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但教学活动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因此,我又把课堂引申向社会,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身边需要关爱的人,结合资料的统计与搜集

9、再交流,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热情。让学生在说中学,在做中学,学得实在,学得有意义。)二、看一看眼前事1看影片5.12不相相信眼泪教师: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看着那一具具尸体,那一片片废虚,老师的心被震撼了。孩子们你想对灾区人民说什么呢?做些什么呢?2、学生尽情表达。 教师:是啊,天灾无情人有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灾区人民会在小朋友的关爱、在全世界人民爱的奉献之下,重建家园,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三、读一读爱的诗。1配乐读诗。 爱的呼唤人生的旅途中,风风雨雨总是难免的。不会总有阳光,也不会总是阴云密布。 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的关心、帮助与扶持,可以温暖、鼓舞甚至改变人的一生。

10、对于我们身边的那些残疾朋友来说,尤其是如此。 他们生而不幸,身带残疾,但他们的心灵却是完整和美好的。 他们和我们一样,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 只不过,这“幸福”可谓来之不易。他们要付出多于我们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能得到。 他们多么渴望能有一双手,搀扶他们蹒跚的步履; 多么渴望能有一束阳光,来温暖他们孤寂的旅途; 多么渴望能有一盏灯,来照亮他们身边的世界! 教师小结:残疾人以及其他弱势人群,有些人内心很脆弱,甚至存在自卑心理,因此,他们除了需要我们的帮助以外,更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与关爱。 2反思、讨论:你是怎样对待弱势人群的,今后准备怎么做?(设计意图:借助5.12四川汶川地震的场景再现,让学生感受到天灾的无情,而人的有情,激起学生心灵的爱,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大爱。有了大爱我们的社会才会美好,才会健康。再让学生读一读爱的诗歌,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导行的目的便水道渠成了。) 板书设计让我(带着爱)走近你弱势群体作者简介本人彭小鹏,出生于1975年9月11日,小学高级教师,2005年5月参加市级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2007年撰写的“品德与生活”中的我爱我家的教学设计荣获省级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