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_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_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_第3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_第4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实数2021的相反数是( )A2021B2021C12021D120212.从今年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湖北省人口约为5700万,其中570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5.7×106B57×106C5.7×107D0.57×1083.如图,将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放置在两条平行线上,若1=45

2、6;,则2为( )A15°B25°C35°D45°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2Ba2+a3=a5Ca2a3=a6Da23=a65.如图是小明某一天测得的7次体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测得的最高体温为37.1B前3次测得的体温在下降C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6.8D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6.66.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一个组合体,该组合体的三视图中完全相同的是( )A主视图和左视图B主视图和俯视图C左视图和俯视图D三个视图均相同7.如图,从一个大正方形中截去面积为3cm2和12cm2的两个小正方形,若随机向大正方形内投一粒

3、米,则米粒落在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49B59C25D358.如图,某梯子长10米,斜靠在竖直的墙面上,当梯子与水平地面所成角为时,梯子顶端靠在墙面上的点A处,底端落在水平地面的点B处,现将梯子底端向墙面靠近,使梯子与地面所成角为,已知sin=cos=35,则梯子顶端上升了( )A1米B1.5米C2米D2.5米9.根据图中数字的规律,若第n个图中的q=143,则p的值为( )A100B121C144D16910.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且OB=2OC,则下列结论:abc0;2b4ac=1;a=14;

4、当1b0时,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定存在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M,N(点M在点N左边),使得ANBM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1.计算:31+20210=_1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D,若C=50°,则BAD的度数为_1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4x+4k=0(k0)的两实数根为x1,x2,若2x1+2x2=3,则k=_14.如图,在RtABC中,C=90°,ABC=30°,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0°180°)得到ABC,并使点C落在AB边上,则点B所经过的路径长

5、为_(结果保留)15.2021年5月7日,科学杂志发布了我国成功研制出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号的相关研究成果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是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他给出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同时期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x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ba和dc(即有baxdc,其中a,b,c,d为正整数),则b+da+c是x的更为精确的近似值例如:已知15750227,则利用一次“调日法”后可得到的一个更为精确的近似分数为:157+2250+7=17957;由于179

6、573.1404,再由17957227,可以再次使用“调日法”得到的更为精确的近似分数现已知75232,则使用两次“调日法”可得到2的近似分数为_16.如图,在RtABC中,ACB=90°,O为AB的中点,OD平分AOC交AC于点G,OD=OA,BD分别与AC,OC交于点E,F,连接AD,CD,则OGBC的值为_;若CE=CF,则CFOF的值为_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17.先化简,再求值:1+1x+1÷x242x+2,其中x=118.如图,在菱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1)求证:ABECDF;(2)证明四边形BEDF是菱形19.疫苗接种初期,为更

7、好地响应国家对符合条件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号召,某市教育部门随机抽取了该市部分七、八、九年级教师,了解教师的疫苗接种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已接种未接种合计七年级301040八年级3515a九年级40b60合计105c150(1)表中,a=_,b=_,c=_;(2)由表中数据可知,统计的教师中接种率最高的是_年级教师;(填“七”或“八”或“九”)(3)若该市初中七、八、九年级一共约有8000名教师,根据抽样结果估计未接种的教师约有_人;(4)为更好地响应号召,立德中学从最初接种的4名教师(其中七年级1名,八年级1名,九年级2名)中随机选取2名教师谈谈接种的感受,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选中的

8、两名教师恰好不在同一年级的概率20.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反比例函数y2=mx(m0)的图象交于点C1,2,D2,n(1)分别求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D,求BOD的面积21.如图,D是以AB为直径的O上一点,过点D的切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作BCDE交AD的延长线于点C,垂足为点F(1)求证:AB=BC;(2)若O的直径AB为9,sinA=13求线段BF的长;求线段BE的长22.如今我国的大棚(如图1)种植技术已十分成熟小明家的菜地上有一个长为16米的蔬菜大棚,其横截面顶部为抛物线型,大棚的一端固定在离地面高1米的墙体A处,另一

9、端固定在离地面高2米的墙体B处,现对其横截面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大棚上某处离地面的高度y(米)与其离墙体A的水平距离x(米)之间的关系满足y=16x2+bx+c,现测得A,B两墙体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米图2(1)直接写出b,c的值;(2)求大棚的最高处到地面的距离;(3)小明的爸爸欲在大棚内种植黄瓜,需搭建高为3724米的竹竿支架若干,已知大棚内可以搭建支架的土地平均每平方米需要4根竹竿,则共需要准备多少根竹竿?23.等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它是利用“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分割图形后各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同底等高或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等

10、性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在解题中,灵活运用等面积法解决相关问题,可以使解题思路清晰,解题过程简便快捷(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的长为_,其内切圆的半径长为_;(2)如图1,P是边长为a的正ABC内任意一点,点O为ABC的中心,设点P到ABC各边距离分别为h1,h2,h3,连接AP,BP,CP,由等面积法,易知12ah1+h2+h3=SABC=3SOAB,可得h1+h2+h3=_;(结果用含a的式子表示)如图2,P是边长为a的正五边形ABCDE内任意一点,设点P到五边形ABCDE各边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参照的探索过程,试用含a的式子表

11、示h1+h2+h3+h4+h5的值(参考数据:tan36°811,tan54°118)(3)如图3,已知O的半径为2,点A为O外一点,OA=4,AB切O于点B,弦BC/OA,连接A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结果保留)如图4,现有六边形花坛ABCDEF,由于修路等原因需将花坛进行改造若要将花坛形状改造成五边形ABCDG,其中点G在AF的延长线上,且要保证改造前后花坛的面积不变,试确定点G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顶点D的坐标为1,4(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若点P在

12、抛物线上且满足PCB=CBD,求点P的坐标;(3)如图2,M是直线BC上一个动点,过点M作MNx轴交抛物线于点N,Q是直线AC上一个动点,当Q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此时点M及其对应点Q的坐标参考答案1.B【解析】直接利用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2021的相反数是:2021故选:B2.C【解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形如a×10n,1a10,n为正整数,据此解题解:5700万=57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5.7×107,故选:C3.A【解析】过60°角顶点作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13、推出1+2=60°,从而求出2即可如图,已知a/b,作直线c/a,则c/b,则1=3,2=4,3+4=60°,1+2=60°,2=60°-1=15°,故选:A4.D【解析】根据负指数运算法则可判断A,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判断B,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判断C,根据幂的乘方可判断DA. a2=1a2a2,故选项A计算不正确;B. a2与a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a2+a3a5,故选项B计算不正确;C. a2a3=a2+3=a5a6,故选项C计算不正确; D. a23=a2×3=a6,故选项D正确故选择D5.D【解析】根据折线图判断最高体温以及上

14、升下降情况,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性质判断即可解:A、由折线统计图可知,7次最高体温为37.1,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前3次体温在下降,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7组数据可知,众数为36.8,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中位数定义可知,中位数为36.8,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A【解析】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即可得到结论解:所给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所以,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故选:A7.A【解析】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份数即可判断解: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3cm2和12cm2,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和23,大正方形的边长为3+23=33,大正方形的面

15、积为33×33=27,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7312=12,米粒落在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为1227=49,故选:A8.C【解析】根据梯子长分别利用三角函数的正弦定义求出CD=CEsin与AD=ABsin,两线段作差即可解:如图所示标记字母,根据题意得AB=CE=10米,sin=1-cos2=1352=45,在RtECD中,sin=CDCE=CD10=45,CD=45×10=8,在RtABD中,sin=ADAB=AD10=35,AD=35×10=6,AC=CD-AD=8-6=2故选择C9.B【解析】分别分析n的规律、p的规律、q的规律,再找n、p、q之间的联系即可解:根据

16、图中数据可知:n=1,2,3,4,p=12,22,32,42,q=221,321,421,521,则p=n2,q=(n+1)21,第n个图中的q=143,q=(n+1)21=143,解得:n=11或n=13(不符合题意,舍去)p=n2=121,故选:B10.B【解析】依据抛物线的图像和性质,根据题意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逐条分析结论进行判断即可从图像观察,开口朝上,所以a0,对称轴在y轴右侧,所以b0,图像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所以c0 ab0,abc0,所以不正确;点A2,0和点B,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0,c),且OB=2OC设B(2c,0)代入y=ax2+bx+c,得:4ac2

17、2bc+c=0c0 2b4ac=1,所以正确;A2,0,B(2c,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x+2c)过C(0,c)c=4ac a=14,所以正确;如图:设AN,BM交点为P,对称轴与x轴交点为Q,顶点为D,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AP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2,0,B(2c,0)AB=22c,PQ=12AB=1c 又对称轴x=2+(2c)2=c+1 P(c+1,c1) 由顶点坐标公式可知D(c+1,4acb24a) a=14D(c+1,cb2) 由题意cb2c1,解得b1 或者b1 由知b0b1,所以不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共2个故选B11.3【解析】估算3的大小从而确定31的符号,再

18、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及零指数幂的意义即可完成31+20210=31+1=3故答案为:312.40°【解析】连接BD,则C=D,再根据AD为直径,求得BAD的度数如图,连接BD,则D=C=50° AD为直径ABD=90° BAD=90°D=90°50°=40° 故答案为40°13.45【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x1+x2以及x1x2,然后根据条件变形代入求解即可由题意,x1+x2=k+4,x1x2=4k,2x1+2x2=3,2x1+x2=3x1x2,即:2k+4=3×4k,解得:k=45,故答

19、案为:4514.23【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旋转角为BAB'=60°,再由弧长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解:C=90°,ABC=30°,BC=3,AB=2AC,设AC=x,则AB=2x,由勾股定理得:x2+(3)2=(2x)2,解得:x=1,则:AC=1,AB=2,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0°180°)得到ABC',且点C落在AB边上,旋转角为60°,BAB'=60°,点B所经过的路径长为:nr180=60180×AB=3×2=23 ,故答案为:2315.

20、1712【解析】根据“调日法”的定义,第一次结果为:107,近似值大于2 ,所以752107,根据第二次“调日法”进行计算即可.解:75232第一次“调日法”,结果为:7+35+2=107 1071.42862752107 第二次“调日法”,结果为:7+105+7=1712 故答案为:171216.     12     2【解析】(1)根据条件,证明AODCOD,从而推断OGA=90,进一步通过角度等量,证明AOGABC,代入推断即可.(2)通过OA=OD=OC=OB,可知A,B,C,D 四点共圆,通过角度转化,

21、证明ODFCBF,代入推断即可.解:(1)ACB=90°,O为AB的中点OA=OC 又OD平分AOCAOD=COD 又OD=OD AODCOD AD=CD ODAC OGA=90 在AOG与ABC中GAO=BAC,OGA=BCA=90AOGABCOGBC=AOAB=12 (2OA=OD=OC=OB A,B,C,D 四点共圆,如下图:CE=CFCEF=CFE又CFE=BFO CEF=BFOAODCODAD=CDAD=CD OBF=CBEBFO+OBF=CEF+CBE=90 即BOC=90 OB=OCBC=2OC=2OA=2OD OGA=BCA=90ODB=FBC OFD=CFB ODF

22、CBF CFOF=BCOD=2故答案为:12;217.2x2,-2【解析】(1)先把括号里通分合并,括号外的式子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将x=1代入计算即可解:原式=x+2x+12x+1x+2x2=2x2当x=1时,原式=212=218.(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利用SAS证明即可;(2)从对角线的角度加以证明即可.(1)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且BAE=DCF,又AE=CF,ABECDF (2)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且O为AC,BD中点,又AE=CF,EO=FO BD与EF互相垂直且平分,故四边形BEDF是菱形19.(1)50

23、,20,45;(2)七;(3)2400;(4)56【解析】(1)根据八年级教师中已接种和未接种即可求得a,根据九年级已接种的及总人数可求得b,根据三个年级未接种的人数可求得总人数c;(2)分别计算七、八、九年级教师中接种率即可求得结果;(3)计算抽取的三个年级教师中未接种的百分比,把此百分比作为该市初中教师未接种的百分比,从而可求得该市未接种的教师的人数;(4)七年级教师用A表示,八年级教师用B表示,九年级教师用C1,C2表示,根据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得等可能的结果种数及恰好两位教师不在同一个年级的可能结果,即可求得概率解:(1)a=35+15=50;b=6040=20;c=10+15+20=4

24、5故答案为:50;20;45(2)七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3040×100%=75% ;八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3550×100%=70% ;九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4060×100%66.7% ;即七年级教师的接种率最高故答案为:七(3)抽取的三个年级教师中未接种的百分比为:45150×100%=30%,8000×30%=2400(人)故答案为:2400(4)设七年级教师用A表示,八年级教师用B表示,九年级教师用C1,C2表示,根据题意:可画出树状图:或列表:ABC1C2AABAC1AC2BBABC1BC2C1C1A1C1BC1C2C2C2AC2B

25、C2C1由上图(或上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符合条件的结果有10种,故P(两名教师不在同一年级)=1012=56说明:(4)问中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中一种即可20.(1)y2=2x,y1=x+3;(2)3【解析】(1)将点C、D的横、纵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m、n的值,从而点D纵坐标已知,将点C、D的横、纵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k、b的值,从而两个函数解析式可求;(2)求出点B的坐标,可知OB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三角形BOD的面积解:(1)双曲线y2=mx(m0)过点C(1,2)和D(2,n),2=m1n=m2,解得,m=2n=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2

26、x直线y1=kx+b过点C(1,2)和D(2,1),k+b=22k+b=1,解得,k=1b=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x+3(2)当x=0时,y1=3,即B(0,3)OB=3如图所示,过点D作DEy轴于点ED(2,1),DE=2SBOD=12OB·DE=12×3×2=321.(1)见解析;(2)BF=1;BE=97【解析】(1)连接OD,由DE是O的切线,可得DEOD,可证OD/BC,可得ODA=C由OA=OD,可得ODA=A即可; (2)连接BD,由O的直径AB为9,sinA=BDAB=13,可求BD=3可证A=BDF,由sinBDF=BFBD=13,BF=1

27、由(1)可知OD/BF,可证EBFEOD,由性质可得BEBE+92=192, 解方程得BE=97(1)证明:连接OD,DE是O的切线,DEOD,又BCDE,OD/BC,ODA=C又在OAD中,OA=OD,ODA=A,C=A,AB=BC; (2)连接BD,O的直径AB为9,AB=9,在RtABD中,sinA=BDAB=13,BD=13AB=3又OBD+A=FDB+ODB=90°,且OBD=ODB,A=BDF,在RtBDF中,sinBDF=BFBD=13,BF=13BD=1 由(1)可知OD/BF,DOE=FBE,ODE=BFE,EBFEOD,BEOE=BFOD,即BEBE+92=192

28、, 解得BE=97经检验符合题意22.(1)b=76,c=1;(2)7324米;(3)352【解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写出点A点B坐标,代入y=16x2+bx+c,求出b、c即可;(2)根据(1)中函数解析式直接求顶点坐标即可;(3根据y=16x2+76x+1=3724,先求得大棚内可以搭建支架的土地的宽,再求得需搭建支架的面积,最后根据每平方米需要4根竹竿计算即可解:(1)由题意知点A坐标为(0,1),点B坐标为(6,2),将A、B坐标代入y=16x2+bx+c得:1=c2=16×62+6b+c解得:b=76c=1,故b=76,c=1;(2)由y=16x2+76x+1=16x7

29、22+7324,可得当x=72时,y有最大值7324,即大棚最高处到地面的距离为7324米;(3)由y=16x2+76x+1=3724,解得x1=12,x2=132,又因为0x6,可知大棚内可以搭建支架的土地的宽为612=112(米),又大棚的长为16米,故需要搭建支架部分的土地面积为16×112=88(平方米)共需要88×4=352(根)竹竿23.(1)125,1;(2)32a;5516a;(3)23;见解析【解析】(1)根据等积法解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的长,及利用内切圆的性质解题即可;(2)先求得边长为a的正ABC的面积,再根据12ah1+h2+h3=SABC=3SO

30、AB解题即可;设点O为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连接OA,OB,过O作OQAB于Q,先由正切定义,解得OQ的长,由中结论知,S五边形ABCDE=5SOAB,继而得到12ah1+h2+h3+h4+h5=5×12a×12atan54°,据此解题;(3)由切线性质解得OAB=30°,再由平行线性质及等腰三角形性质解得COB=60°,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及同底等高或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性质,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OBC的面积,最后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解题;连接DF,过点E作EG/DF交AF的延长线于G点,根据S六边形ABCDEF=S五

31、边形ABCDF+SDGF=S五边形ABCDG,据此解题解:(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2×3×4=6,直角三角形斜边为:32+42=5,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h,则12×5h=6h=125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12(3+4+5)=12×3×4r=1,故答案为:125,1;(2)边长为a的正ABC底边的高为32a,面积为:SOAB=12a32a=34a212ah1+h2+h3=SABC=3SOAB=34a2h1+h2+h3=32a,故答案为:32a;类比中方法可知12ah1+h2+h3+h4+h5=S五边形ABCDE,设点O为正五边形

32、ABCDE的中心,连接OA,OB,由得S五边形ABCDE=5SOAB,过O作OQAB于Q,EAB=15×180°×52=108°,故OAQ=54°,OQ=AQ×tan54°=12atan54°,故12ah1+h2+h3+h4+h5=5×12a×12atan54°,从而得到:h1+h2+h3+h4+h5=52atan54°5516a (3)AB是O的切线,OBABOBA=90°OB=2,OA=4OAB=30°AOB=60°BC/OAAOB=OBC=

33、60°OC=OBOBC=OCB=60°COB=60°过点O作OQBCBC/OA,OQ是COB、ABC的高,SABC=SOCBS阴影部分=S扇形OBC=60×r2360=60×4360=23故答案为:23;如图,连接DF,过点E作EG/DF交AF的延长线于G点,则点G即为所求,连接DG,S六边形ABCDEF=S五边形ABCDF+SDEF,EG/DF,SDEF=SDGF,S六边形ABCDEF=S五边形ABCDF+SDGF=S五边形ABCDG24.(1)y=x22x3;(2)P14,5,P252,74;(3)M153,43,Q159,43;M2133,43,Q2139,43;M35,2,Q35,12;M42,1,Q40,3; M51,2,Q50,3;M67,4,Q67,18【解析】(1)由A1,0和D1,4,且D为顶点列方程求出a、b、c,即可求得解析式;(2)分两种情况讨论:过点C作CP1/BD,交抛物线于点P1,在BC下方作BCF=BCE交BG于点F,交抛物线于P2;(3)Q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当QM=MN,QMN=90°;当QN=MN,QNM=90°;当QM=QN,MQN=90°解:(1)将A1,0和D1,4代入y=ax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