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计划(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简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还教学了分数的知识,学生初步理解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系统的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归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措施1、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 ,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3、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思考。课时安排6课时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五教 者课 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30-32页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

3、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与态度: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小数的含义。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教具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1 角=( )元 2 角=( )元 1 分=( )元1 分米=( )米 1 厘米=( )米 1 毫米=( )米二、教学例 1:1、出示例 1: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3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2、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和意义: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0.01 读作: 零点零一 0.12 读作:零点一二引导学生总

4、结读整数部分为 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3、 进一步体会三位小数的读法和意义:0.001 读作 :零点零零一0.040 读作 :零点零四零0.105 读作: 零点一零五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4、小结: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填空思考读数总结体会读法和意义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学生回答。5、试一试: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四、巩固练习:1、练一练:学生先独立填写,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出小

5、数的意义。2、练习五的 1-5 题。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什么知识需要提示大家?学生回答完成练习说一说小组讨论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五教 者课 题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32-36页课 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3、情感与态度: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探

6、索1和0.1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而探索小数部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及之间关系,计数单位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卡片 0、0、1、2 和小数点 o。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 复习引入。提问:十分之三写成小数是?百分之五写成小数是?千分之十二写成小数是?0.6表示什么意义?0.23表示什么意义?0.125表示什么意义?二、出示例 2: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3上面的小数,再填空。1、引导学生把 1 和 0.1 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追问:1 里面有 ()个 0.1。1 里面有 ()个 0.01。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 0.1 和 0.01

7、有什么关系?0.01 和 0.001 呢?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3、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整数部分的 1 和小数部分的 0.1 之间的进率也是 10。三、学习例3:你能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吗?344.725提问:这个数的整数部分是多少?“7”在哪一位上,表示多少?“2”和“5”呢?小结: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四、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教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

8、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1、提问:(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2)小数部分有 4 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提问:(1)0.7 表示什么?(2)0.26 表示什么?(3)0.008 表示什么?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说一说学

9、生交流观察思考说一说完成练习汇报交流口答练习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2、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填完后,交流。提问:(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4)1 个千是几个百?10 个 10 是几个百?(5)0.1 是几个 0.01?10 个 0.001 是几个 0.01?(6)1 里面有几个 0.1,10 个 0.1 是多少?五、试一试和练一练。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

10、,所以这两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六、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阐明自己的观点。2、练习五第 7 题。独立完成,教师关注两位小数的位置。3、练习五第 10 题。独立完成,指名口答。4、练习五第 11 题。学生拿出准备的卡片,老师读要求,同学们在课桌上拼摆后读一读。让摆的又快又对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小窍门。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八、课堂作业:1、 练习五第 8、9 题。完成练习完成练习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板书设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五教 者课 题小数的

11、性质和应用37-38页课 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难点: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1、准备题(1)1 元 =( )角=( )分(2)在下面( )里填适当的小数。3 角 =( )元 30 分=( )元 100 毫米=( )米(3)0.4 里面有( )个 0.1 0.40 里面有( )个 0.01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

12、数。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1、课件出示例 4:(1)读题(2)分组准备,讨论。(3)说出结果。 0.3 元 = 0.30 元(4)为什么?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A、0.3 元和 0.30 元都是 3 角,所以 0.3 元 = 0.30 元。B、画图理解。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 是 3 个 0.1,也就是 30 个 0.01,0.30 也是 30 个 0.01,所以 0.3=0.30。(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 0 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2、例5: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 0.100 米、0.10 米和 0.1 米

13、的大小。(1)学生自主填空。(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3)汇报自己的结果。由 1分米=10 厘米=100 毫米,得到 0.1=0.10=0.100。(4)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说一说学生交流说一说说一说完成练习汇报交流观察板书发言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1、课件出示例6:学生自主填空。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 0 可以去掉?指名回答。(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

14、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学生尝试做"试一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练一练。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书上第一题:照样子在方框内里填上合适的小数?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练一练第 2 题: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不可以,为什么?突出小数末尾的0才可以去掉。四、巩固练习。练习六的 1-5 题。第 1、2 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 0。第 3、4、5 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

15、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五、自主小结。小组讨论完成练习练一练小组讨论独立完成,交流理解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五教 者课 题比较小数的大小39-41页课 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

16、方法。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导入1演示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2大胆猜测: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二、新授1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 9.7元 和5.9元 (2)6.79 米和6.85米2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比较时是从整数部

17、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3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例6) 0.6元和0.48元 通过显示生活中的实例比较大小比较大小学生汇报(1)9.7元是9元7角,而5.9元是5元9角, 9元7角大于5元9角,所以9.7元 5.9元;(2)6.79 米是6米7分米9厘米,而6.85米是6米8分米5厘米,因为6米7分米9厘米6米8分米5厘米,所以6.79米6.85米学生汇报(1)0.6元是6角,0.48元是4角8分,所以0.60.48。(2)0.6是60个0.01,0.48时48个0.01,所以0.60.48。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

18、义和性质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4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5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三、延伸1、完成“试一试”的练习,在小组里说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四、练习1、完成“练一练”的题目。2、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7982 0510509 1374 13 57 58 06 060 123132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08 0807 0078 087 0

19、78 0087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3、判断:(1)6809>6799( ) (2)51>51002( )(3)38748<3875( ) (4)0009>0010(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总结方法回顾自己的猜测,对比总结后的方法完成练习尝试比较完成练习比较大小排列顺序判断正误指出错在何处如何改正板书设计比较小数的大小0.60.48 7.968.32 0.130.19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

20、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五教 者课 题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42-43页课 时第5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难点: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1、口答:3840000=( )万 34900000000=( )亿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

21、作单位的数的。2、 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8(1)读题后出示要求(1):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后先说一说,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说一说。如有困难,师可启发:(1)读读这个数。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如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得到的结果是整数还是小数?(2)如果学生认为是38万,可追问:这个结果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从而明确:按要求改写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小数。(3)再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应该是

22、多少?(4)得出结论后,强调:小数后面应添写“万”字。2、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思考讨论: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3、 学习例8(2)说一说学生交流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

23、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观察思考说一说课本、

24、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

25、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说一说思考讨论汇报交流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1)让学生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2)归纳方法: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4、“试一试”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明确:改写后的数比“1”小时,整

26、数部分写“0”。5、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强调: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6、归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问: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明确:(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2)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三、巩固反思:练习七14(做在书上)(1)学生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2)引导学生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感受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更加简

27、洁,增强数感。四、看书质疑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完成练习完成练习说一说小组讨论独立完成,说自己的体会板书设计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科 目数学年 级本五教 者课 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3-47页课 时第6课时教学目标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难点: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1、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7936(精确到百位) 16493(精确到个位)学生回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2、导入:我们已经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