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徐秉章_第1页
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徐秉章_第2页
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徐秉章_第3页
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徐秉章_第4页
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徐秉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 Afridi徐秉章: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09年第4期第4期(总第141期)2009年8月No.4 Serial No.141)Aug. 2009申酎出皿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徐秉章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200125)摘要: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是新型城市市政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现代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道路重复开挖,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但目前,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规范不完善、投资主体不明确和管理协调困难重重等问题,所以尚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管廊建设必须以法律法规、

2、技术规程的支撑和政府的支持为前提条件。通过几种运营管理模式比较,指出采用建设与管理分开,投资建设按既定模式、运营管理按市场化物业管理公司模式进行是值得推荐的。关键词: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综合管廊);投资建设模式;运行管理模式;适建范围;探讨中图分类号 :TU99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4-46552009)04-0072-03#?1994-2015 Chirta Academic Journal Eketronic Publishing Hail鮎 A1 rights rtservcd. http:Lnetf Afridi徐秉章: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09年第

3、4期#?1994-2015 Chirta Academic Journal Eketronic Publishing Hail鮎 A1 rights rtservcd. http:Lnetf Afridi徐秉章: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09年第4期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简称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 和管理。综合管廊是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之一。它避免了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城市 道路重复开挖,对交通和人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使管线不

4、接触土壤和地下水,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集约化敷设管线方式,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综合管廊的建设将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对优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国内的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一般仅在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地下空间或大型工业企业内 根据需要设置一些管线走廊,或者仅仅是单纯放置弱电为主的综合缆线沟。国内第一条市政综合管廊岀现 在1994年,根据高水平开发建设浦东新区的规划要 求,经过前期必要的技术资料收集和进行相关课题研 究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杨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规模 较大的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全长约1

5、1 km,埋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之下。综合管廊体为钢筋混凝土结 构,横断面为矩形,由燃气室单独为一室,内敷设燃气管道)和综合室 内敷设各类通信、电力和上水 管)两部分组成。根据综合管廊运行管理的需要,张收稿日期:2009-05-27 杨路综合管廊的附属设施系统包括综合管廊内的消 防、通风、排水、供电照明、监控管理和信息收集处 理系统等。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不 断提升,纷纷探索通过建设综合管廊以求达到市政道 路地下空间的集约化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关村、广州大学城、上海安亭新镇、济南、宁波、深 圳、昆明、南宁、哈尔滨、合肥、佳木斯等大中型城 市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准备建设综合管

6、廊。其中,广州大学城和上海安亭新镇借鉴了浦东张杨路综合管廊建 设经验和教训,并在吸取日本等国较为成熟的设计标 准基础上,分别建成总长 17 km和6 km较成规模的多 仓或单仓综合管廊系统,并已开始逐步投入使用。1 现状综合管廊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家针对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建设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综合管廊设计施工技术规范未制订,因此综合管廊尚处于研究探索和试验阶段。1.1 法律法规不完善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由立法来执行。地下空间的立法是综合管廊立法的基础和前提。地下空间资源具有宝贵和不可再生性 ,地下空间的利用需要建 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 、法规、政策体系来指导和规 范。法律应该具体规定地下空间构

7、筑物的所有权性 质、筹融资渠道、经营形式,特别是要通过法律规范 各管线单位入管廊的行为等。在目前法律不完善的状况下,从国内现有的综合管廊案例来看,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在推行建设综合管廊过程中,一些本该由法律来规范的行为则以行政手段来执行,其力度必将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1.2 技术规范不完善目前国家标准除了GB/T 50289 1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有关于设置综合管廊的条件外仅电力行业在 DL/T 5221 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 设计技术规定中有关于电缆隧道中电缆敷设技术要 求。其他管线技术规范标准基本上都是针对直埋或者 架空敷设制订,没有关于综合管廊的相关设计

8、技术规 范和标准。1.3 投资主体不明确传统的城市道路管线建设模式是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由新建或改建道路的建设 单位作为主持单位 ,各公用事业管线单位自行筹措资 金,安排计划,按规划部门的管线综合规划经审批后 安排施工。在道路建成后,各管线单位如有需要维修 或增设管线,需要向市政道路管理部门提出施工许可 并承担相应费用。一旦实施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后,势必要将相关公用事业管线纳入管廊敷设,而综合管廊主体土建工程一般与道路同步建设,增加的建设费用与各公用事业管线取消直埋后减少的费用如何分摊,目前各地均有不同的操作方式。1.4管理协调困难重重目前国内没有综合管廊的建设规程条例,也没有专

9、门的建设和管理机构。采用传统直埋敷设的市政公 用事业管线进入综合管廊,如果没有政府规定的建设费用分担措施,而作为综合管廊的建设单位又不具备 管线综合、建设资金筹措及建设计划安排等协调管理职责的话,将会造成建设与管理上的混乱。从建设角度来看,综合管廊土建工程不适宜分期 修建。这对管线远期规划总体容量的预测要求较高 必须科学预测综合管廊建成后的使用状况,并预留适当的空间兼顾发展需要,否则很容易造成使用功能不 足或浪费。从建成后的经营来看,国内已建的综合管廊全部为政府直接投资或以政府公司为载体,将综合管廊作为公益性市政基础设施建成后移交政府成立的管理机构来经营,对建设成本的回收较少考虑,只要求能达到

10、运营成本的平衡。因此,在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城 市,推行综合管廊会更加困难。,必将造成各类。管廊的管理维;各类管线的综合管廊敷设完成后,其管理维修工作及其费用 如果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管理和协调 管线维修养护或扩容增容之间的矛盾 护费用直接影响到综合管廊的使用功能管理维修与综合管廊的管理维修由谁承担及相互协调 问题均应作进一步研究。2建设综合管廊的前提条件2.1 法律法规的支撑从国内已经建设的综合管廊工程实际案例来看,技术上由设计单位根据现有不同专业的国家规范和标 准进行综合协调后,一般不存在不可解决的问题。实施综合管廊涉及道路、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部门和行业,牵涉政府部门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权

11、力和 利益问题,对现有的部门条块分割体制冲击很大,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协调。因此,建设市政综合管廊,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以新的社会化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代替旧有的、以专业管理为基础的、条块分割的管理制度的变革。这里面既有投资主体的变化,又有管理体制的变化。由于综合管廊存在着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主管单位不同而且很难协调的明显弊端,因此在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过程中,如果得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是很难实施的。综合管廊作为一种市政基础设施,所有权为国有。这一点是开发建设综合管廊应遵循的基本前提。无论综合管廊的开发及运营采用何种模式,都不能改变这一前提。立法的基本思路应该在明确地下空间权 属关系的基础上,结

12、合现有的地下空间法律法规,解决地下空间的规划联通问题。2.2 政府的支持政府应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将综合管廊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的工程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条例。同时,在目前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整合 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基金、企业和个人资本介入,政府对投资的个人或企业予以融资和税收上的优惠,尽可能形成综合管廊完整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运作机制。2.3 技术规程的支撑技术规程包括各类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等。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综合管廊的技术规范或 标准。因此必须在各地已经完成设计施工并投入运

13、行 的一些工程实例中探索,编制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3综合管廊的适建范围根据改革开放后国内各地已建成运行的综合管廊 工程实例,以及部分城市做过较深入研究的前期规划 方案,并针对我国现有行政体制和法律法规,结合各地不同的经济和建设情况,一般认为综合管廊适宜在75?1994-2015 Chirta Academic Journal Eketronic Publishing Hail鮎 A1 rights rtservcd. http:Lnetf Afridi徐秉章: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09年第4期符合以下条件的地区进行建设:1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 一般认为高于4 000美 元

14、)、发展受土地限制影响困扰较为严重的城市,或规划新建城市,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地区。2) 以政府为主体投资开发建设的地区,当地政府具有较强的投资融资能力,并有较强规划建设协调能力的地区。3) 大城市的高档商务商业开发区CBD地区),地 标性建设区域 如会展中心、奥运场馆、世博展区 等),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 城市主干路或景观道路、大型电力设施经过的 地区。5)其他政府规划部门和工程技术方案认为是特殊的节点地区。4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探讨4.1现有模式分析从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在目前法律不完善的状况下,就国内现有的综合管廊案例来看,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从建设

15、角度来看,综合管廊土建工程投资费用比 传统的管线直埋方式要大得多,而且需设置监控系统等附属设施。建成后短期管廊内敷设的工程管线不会 很多,进入的各管线单位费用如何分担问题复杂。综合管廊内的管线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两种,经营性管线里又有垄断经营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营,费用的分摊标准难以确定。从已实施的项目来看,各地在建设综合管廊的过程中,无一例外是由政府强势主导,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运营。4.2 几种运营管理模式比较我国土地法对地下空间是否可以拥有独立权属没 有明确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政府拥有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所有物权,市政管道作为政府管理的社会公共资源,管线运营商只能取得相应的管线使用权。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行政 体制来看,综合管廊应属于准经营性项目,即:具有公益性、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但无法收回成本 ,尚需政府投入部分资金和给予优惠政策进行扶持。现主要有4种模式。1)特许经营运行管理模式。获得政府特许经营权 的企业,可以采用 投资、建设、经营、移交”的运 行管理模式。具体内容涉及项目投资额、建设周期、经营期、收取使用费内容及标准和核定、投资回收率及投资回收期、项目物权属性等,由授权合同内容而2) 国有项目法人公司运行管理模式。按照公司

17、 法及相关各专业资质的规定出资组建综合管廊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并可邀请进入管廊的管线专业公 司共同发起组建,或者也可邀请社会其他投资主体共 同出资组建,公司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保值增值,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3) 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按 公司法及相关各专业资质的规定出资组建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其他同行开展 竞争,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4)特许经营与国有项目法人公司控股相结合的模式。由政府特许授权,项目法人公司牵头联合各专业 管线公司,按照各自投资建设份额作为相应比例的公 司股份,建立项目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独立经营、

18、自负盈亏。项目公司以政府授权的特许经营权 为保证,向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建设综合管廊项目;各管线专业公司自行承担各自的管线建设资金;综合管廊内的管线由项目公司负责日常维护和管理,由各专业管线公司向项目公司支付使用费、维护费和更换修理费。4.3推荐的运行管理模式综合管廊的投资运营采用建设与管理分开的方 式。投资建设按既定模式,运营管理按市场化物业管理公司模式进行。在综合管廊建成的初期,由投资建设单位直接委托企业法人公司可以是社会现有企业法人公司,也可以由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单位联合专业 管线公司组建)进行管理。接受委托的公司独立经 营、自负盈亏。投资建设单位不考虑项目投资盈利,仅以通过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19、来达到成本回收的目标。在经过成本测算后,管理公司基于综合管廊能够在政府配套政策 支持下实行管线入廊收费,并在管线达到一定容量时略有盈利的假设,向进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单位收取经 政府管理部门核定的费用,以独立经营方式自负盈亏。管理公司负责综合管廊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工 作。管理公司对综合管廊内管线只负责监管运行;各专业管线公司负责自身管线的敷设和维修,专业管线公司向管理公司支付综合管廊使用费和维护费;专业管线单位也可以单独委托管理公司对综合管廊内管线 进行维修,费用由双方自行商定。#?1994-2015 Chirta Academic Journal Eketronic Publishing Ha

20、il鮎 A1 rights rtservcd. http:LnetABSTRACTStive method of developing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excitati on, travelli ngexcitation which arecompatible withdesig nresp onsespectrum is adopted to simulate uniform wave effect and multi- point used as th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in put for thebridge, res

21、pectively.According to two- phase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 linear and geometry non- lin ear seis mic time- history an alys es are con ducted un der two kinds of in put comb in ati ons, i.e., Ion gitu- dinal & vertical directi on and lateral & vertical direc-tio n. Fin ally, it is in

22、dicated that multi- support excitati on effect affects greatly and linear and nonlinear calculationresults are very close. Furthermore,seismic safety performanee of the whole bridge is ensured through the seismic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ecking computations.Key words : suspension bridge;seismic pe

23、rformanee; earthquake ground moti on in put; geometry nonlinearity;spatial variationCracks Causes & Prevention Measures toMass Con crete Con struct ionZHOU Zheng(Sha nghai Jin g'a n Con struct ion Gen eral Co. Ltd.,Sha nghai 200041, Chin a)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 nt problem for constructi

24、on units when cracks occurred in the mass con crete because of differe neein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mass concrete floor con struct ion practice of Shixi Middle School rebuilding project, the reasons to cracks have been analyzed. Several key points have been presented such as to control humidi

25、ty, to improve constraint con diti on, to in crease steel bars, to choose stripp ing time reas on ably, to use admixture correctly and concrete maintenance and heat insulation, etc.Key words: concrete in mass;crack;temperature stress; mixing proportion; heat of hydration; maintenan ce; deformati onO

26、n Main Problems & Countermeasures forCon struct ion of Muni cipal Engin eeri ngComprehe nsive PassagesXU Bing- zhang(Sha nghai Urba n Con struct ion Desig n & ResearchInstitute, Shanghai 200125, China)Abstract: Urba n un dergro und com mon tren ch, which is a significant mark of modern infru

27、stracture construction for the new type municiple engineering man ageme nt. The com mon trench can play good dem on strati onand promoti oneffects in reduci ngurban roads repeat cutting conditions and protect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But the urban underground com mon trench has been still in the st

28、age of research andexperime ntbecause of laws,regulati ons and tech ni cal specificati on in perfect ion, in defi nite in vestme nt subject and difficult man ageme nt coord in ati on.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com mon trench is the support from law, tech no logy and government.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runningman ageme ntmodes, the mode ofco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