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中级工调试介绍部分_第1页
无线电中级工调试介绍部分_第2页
无线电中级工调试介绍部分_第3页
无线电中级工调试介绍部分_第4页
无线电中级工调试介绍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市无线电装配与调试四级应会考试(调试部分)卷号一 稳压电源的调试 第 1 页卷号二 OTL功放电路的调试 第 1 页卷号三 场扫描电路的调试 第 2 页卷号四 A/D转换电路的调试 第2页卷号五 脉宽调制电路的调试 第 3 页卷号六 数字频率计电路的调试 第3页卷号七 交流电压平均值转换器电路的调试 第 4 页卷号八 可编程定时器电路的调试 第 4 页主编:陆志刚无线电装配与调试中级班考工大纲一、 基础要求:系统学习过无线电装配工艺和相关测量与调试技术等课程二、 培训目标掌握相关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单元电路板的装配、针对单元电路的参数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整测试,使各项参数达到要求值。三、 培训内

2、容:共分八个子课题1安装、调试直流稳压电源 2安装、调试场扫描电路板 3安装、调试三位半A/D转换器 4安装、调试功率放大器 5安装、调试脉宽调制控制器 6安装、调试数字频率计 7安装、调试交流平均值转换器 8安装、调试可编程定时器 四、 考核方式苏州市劳动局组织统一考核,合格者颁发国家劳动部门统一的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通用。同时可为考参加高级及技师的技能鉴定作准备。五、 参考书目1.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三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 电子电路基础 (第三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 数字逻辑电路 (第三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4. 无线电整机装配工艺基础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稳压电源的调试1. 检查装配好的电路板,有无接错或短路处,主要检查电容有无接反,二极管极性和三极管型号管脚有无接错。2. 将变压器输入端接到调压器的输出端,调节调压器,用万用表量出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220V,并记录数据。3. 将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到电路板的输入端,测出此时变压器输出端电压,并记录数据。4. 调节电位器RP1,使电路板输出端为12V,并记录数据,同时用万用表测出整流后电压,并记录数据。5. 在电路板输出端串联一个负载电位器和一个指针式万用表,调节负载电位器使负载电路中电流正好为1A,此时,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并用交流毫伏表测电路板输出端的纹波电压,记录上述数据。6. 调节调

4、压器是变压器输出电压为198V,重复步骤5,用万用表测出电路板输出端电压,并记录数据。7. 调节调压器是变压器输出电压为242V,重复步骤5,用万用表测出电路板输出端电压,并记录数据。8. 测量结束,恢复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220V,负载回路电流为1A,计算电压调整率和电流调整率。OTL功放电路的调试1. 给电路加上一个18V的直流电压,调节实心电位器RP1,使中点(C14正极)电压为9V(万用表10V挡),然后在电路板+18V处与电源正极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表,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约10mA左右),记录数据。2. 给电路输入一个的正弦信号,并将示波器接在电路的输出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旋钮,

5、使输出端出现一个最大不失真波形,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此时电路的输出电压,并计算最大输出功率,记录数据。3. 继续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旋钮,使电路输出电压为4V,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此时电路的输入电压,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记录数据。4. 继续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旋钮,使电路输出电压为2V,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分别为5000Hz、200Hz、100Hz、20Hz,分别测出上述频率所对应的输出电压,记录数据。5. 根据第4步所测数据,作频响曲线图。6. 恢复第2步操作,将数据处理完毕,举手交卷。场扫描电路的调试1. 通电前检查电阻、电容有无接错,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极性管脚排列是否正确,检查焊点间有无短路

6、。2. 用万用表在学生电源上量取12V,将电路板接上电源同时接上偏转线圈,将电位器RP1、RP2、RP3置于中间位置,反复调节RP4,使中点电压为6V。3. 用示波器测试C8负极电压输出波形,反复调节RP1、RP2、RP3使波形符合要求,其中RP1微调,将波形记录在坐标纸上。4. 用示波器测偏转线圈另一端的输出波形,将波形记录在坐标纸上。5. 用示波器测试C8负极电压输出波形,先将RP1逆时针调到底,记录此时波形的周期T1,再将RP1顺时针调到底,记录此时波形的周期T2,则频率范围即为,正常情况下一般为4555Hz,即50Hz应处于中间位置。最后调节RP1,恢复波形为50Hz。6. 最后,微调

7、RP1、RP2、RP3、RP4,在不改变第3步图形要求的前提下,使中点电压在5.8V6.2V。A/D转换电路的调试1. 检查集成电路有无装错(凹口是否与印制板上标注的一致),四个数码小数点均应在右下方,二极管的极性有无接反,检查印制板上焊点有无短路。2. 将A/D转换电路接通+5V电源,用示波器观察A点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2,使时钟发生器的周期T=25us,即振荡频率为fox=42kHz。在记录表上画出A点的波形,并读出此时的幅度和周期,然后将周期取倒数计算出频率填入表中。3. 调节3V微调电位器从Uin端输入1.900V电压,然后调整RP1,使数码管显示1.900字;再调节3V微调电位器,

8、从Uin端分别输入1.500V、1.000V、0.500V、0.100V电压,测出对应的输出电压,记录表中,再计算相对误差。4. 调节3V微调电位器从Uin端输入1.900V电压,用万用表测量B点的参考电压Uref和C点的负电压值,并计算出满度电压与参考电压的比值,记录表中。5. 调节3V微调电位器从Uin端输入1.900V电压,整理好桌面,调试结束。脉宽调制电路的调试1. 从电源上量取正、负12V电压。连接好电路板。2.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A点电压,并将电位器RP1向左、向右旋到底,测量A点的电压范围,并记录数据。3. 用示波器测F点波形,调节电位器RP2、RP3使示波器上的三角波满足频率,峰

9、-峰值为6.0V,并作图。4. 将多圈电位器向左、向右旋到示波器上的三角波波形不变化为止,分别记录相应周期T1、T2,并计算频率范围。5. 恢复峰-峰值为6.0V的三角波,测E点波形(方波),并作图。6. 调节RP1,使调制度分别为100%、50%、0%,测A、D及负载两端电压,(调制度从D点观测),并画出调制度为50%调制波波形图。数字频率计电路的调试1. 给电路加上一个5V的直流电压,切换自锁型轻触开关SA,使电路处于“外接”状态,即在不加外接信号时使数码管显示的数值为“”。2. 给电路输入一个、的方波,调节多圈电位器RP1,使数码管同步显示为,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为,观察数码管显示的数值,

10、并记录数据。3. 改变自锁型轻触开关SA,使电路处于“内接”状态,并将实心电位器RP3顺时针调到底(此时RP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同时调节多圈电位器RP2使数码管显示为“”。4. 将电位器RP3逆时针调到底,(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观察并记录此时数码管显示的最低频率,并记录数据。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最低频率电压时间波形(电路板TOP OUT处),并作图计算周期与电压幅度值。5. 将电路恢复为“外接”时数码管同步显示为1024,切换开关SA时(内接时)数码管显示为6000,并将数据处理完毕,举手交卷。交流电压平均值转换器电路的调试1. 给电路加上一个+12V的直流电压,将电路输入端进行短接,同

11、时将R7、R4、C2所对应的切口一一短接,然后调节多圈电位器RP2使输出电压为0.000N(可用数字万用表调到只留2V档接于输出端),记录数据。2. 给电路加上一个,幅度为(用交流毫伏表在输入端测出)的正弦信号,调节电位器RP1使输出端数字表显示为,记录数据。3. 用示波器在输出端(A点)测量交流波形:a 断开R7和C2接上R4,测A点输出波形,作图b 接上R7再断开R4和C2测A点输出波形,作图c 接上R7和R4,断开C2测A点输出波形,作图d 接上C2、R7和R4测A点输出波形,作图4. 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为,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分别为20Hz和5kHz,分别测量上述频率的输出电压,并计算示

12、值误差,记录数据。5. 恢复并保持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0Hz,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分别为0.5V、200mV、20mV分别测量上述幅度所对应的输出电压,并计算相应的相对误差,记录数据。6. 恢复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0Hz,幅度为1V,微调电位器RP1使输出端数字表显示为,将数据处理完毕,举手交卷。可编程定时器电路的调试1. 计时、定时、报警功能检查,检查装配正确无误后,接通电源。检查几时功能(倒计时)将开关SA2放开(即断开)减法计数编码开关S1预置9(二进制1001),再按一下开关SA1(接通一下),这时数码管显示从9、8、70报警响停止翻转,计时完成。注意预置数最大为9检查定时功能将开关SA2按下(即闭合)加法计数编码开关S1预置0在按一下开关SA1(接通一下)这时数码管显示从0、1、2、39报警响停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