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语9 二泉映月(第一课时) 镇江市恒顺实验小学 徐俊兵 212003【课题(学科和年级)】:二泉映月(五年级下册 语文)【教材简解】: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浓缩了阿炳艰难苦恨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形成的艰辛历程,再现了这首不朽名曲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从内容上看,“热爱生活”,应该是“文眼”所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有永恒的生命的,但只有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人才能感受到那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样,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有永恒的生命的,也只有热爱生活、善于品词析句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其中的魅力。从表现形式上看,文章表现出两大特色:一
2、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二是语言精练,排比有力。【目标预设】:1. 通过反复的、不同层次要求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中心。2.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进行同音字练习,为学生积累一定词汇。3. 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对二泉映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4. 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5. 抓住“饱经风霜”一词,指导学生理解阿炳的艰难苦恨的遭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通过反复的、不同层次要求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中心。教学难点:抓住“饱经风霜”一词,指导学生理解阿炳的艰难苦恨的遭遇。【设计理念
3、】:1. 讲练结合,注重实效,尝试以教学案(附后)贯穿本节课教学始终。2. “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将文本读通、读顺、读熟,为文字训练奠定好基础。3. 力求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设计思路】:1. 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的生活时空相距较远,因而多媒体的使用就显得必不可少。通过音乐情境的创设,拉近学生与主人公的距离,从而加深对音乐及文本的理解。2. 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毕竟有限,语文教学的核心还是应该落实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上。3. 每个环节设计一个具有统领性的问题,避免教学语言的重复啰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保证学生书面练习的
4、时间。4.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不能仅仅靠教学案来获得,课堂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既是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同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求真欲。【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简介阿炳,指导读通读顺课文。1. 导语: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一首曲子时,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听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究竟是什么样的曲子,能如此地打动人心呢?你们想听吗?听的时候你能想起文中的哪些词语?(播放音乐)学生说说听了音乐后的感受,或者说说想到了书上的哪些词语?(委婉连绵、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教学案中写一写)2. 简介阿炳及二泉映月(板书课题)3.
5、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1)课件出示含有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惠山 倔强 积淀 势不可当 享有盛誉)(2)迅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到生字词和自己觉得读不准、难读的地方,看一看生字表,问一问同学,画出来多读几遍。(3)分组朗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听的同学注意辨别,准备纠错。(4)适当讨论、纠错。(学生在读词语时易把“倔强”的“倔”读成“juè”、“势不可当”的“当”读成“dng”)(教学案)(5)出示以下长句指导学生读通读顺:A. 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是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
6、福的生活啊呀!B. 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C.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4. 自由轻声通读全文,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作些批注。二、再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1. 通读课文,学生思考讨论(投影出示):文章几次写到阿炳到二泉赏月听泉?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从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这个顺序考虑,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成一个段落?2. 师生交流分段、段意概括情况。3. 小结分段方法:抓主要内容突破(阿炳创作二泉映月),再按事情发展顺序(小时候随师父到二泉赏月听泉长大后自己到二泉赏月听泉创作二
7、泉映月)三、引导学生读、悟阿炳所经历的苦难遭遇。(一)引导学生读、悟课文第一自然段。1.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认真听,思考:从第一自然段中,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怎么看出来的?)2. 交流讨论。(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二泉”指的是无锡会山脚下的一泓清泉;“二泉”实际上是“天下第二泉”的简称;“二泉”的周边环境很美,从“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可以看出3. 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力求能表现出自然风光的美妙。过渡:家乡的自然风光如此美丽,“二泉映月”的景色更是令人陶醉。一天,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他看到了什么?(用“”画出)听到了什么?(用“ ”画出)从第二自然段,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8、?想到了什么?(用铅笔在书上写一写)(二)引导学生读、悟阿炳所经历的苦难遭遇。1. 学生自由朗读思索以上问题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试着做一做教学案)2. 了解学生朗读思考、相互交流情况,相机指导。(1)“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交代了时间、人物、事情。(2)“二泉映月”的景色的确让人心旷神怡,因为水面“月光如银”,泉水流淌,发出淙淙的水声。(3)在师父看来,“从二泉的流水中”,可以“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所以,他“静静地倾听着泉声”。(4)师父“饱经风霜”,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历经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听着水声,想起了这一切的一切,觉得泉声如同自己的心声,仿佛泉水就是自
9、己的知音。(5)小阿炳“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是因为他“年纪还小”,还没有心思或不知道将心思寄托在泉水身上,所以,他听不到、听不懂泉水流淌时所表达的情思。3. 由“饱经风霜”一词发散,理解阿炳的苦难经历。(1)理解“饱经风霜”一词。(2)文中说的是师父饱经风霜,你认为仅仅是在说师父吗?(不是,也是在说阿炳)(3)你能在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写出了阿炳所经历的苦难?A. 推敲“整天、度日、多么希望、颤抖起来”“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等,通过具体的文本内容,加深理解。B. 师生适当补充些课外资料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说一说,阿炳会叹息什么?哭泣什么?倾诉什么?呐喊什么?(三)
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五、作业。1. 课后习题2:用钢笔描红、临写。2. 语文补充习题一(比一比,再组词)、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三(把成语补充完整)。3. 课后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9 二泉映月 整天、度日饱经风霜 多么希望 叹息、哭泣、倾诉、呐喊附教学案: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学案课前:一、能正确、流利、大声地朗读课文。【完成情况: 】(可由家长签字,也可由自己打分)二、搜集关于和二泉映月的资料。(可直接打印)三、看拼音,写词语。w x huì shn bng sù j fèn ( ) ( ) ( ) ( )fù ráo yuè tán shng yu shèng yù ( ) ( ) ( ) 课内:三、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势不可当(dng dng) 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博士阶段医学科研规划与实施方案
- 2025届鹿邑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程经济生产率优化试题及答案
- 经济学中的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的否认与确认
- 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落实试题及答案
- 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
- 建筑学领域绿色建筑设计知识考点
- 行业专家评价证明书(5篇)
- 心理学在职人员专业能力测试卷
- GB/T 38472-2023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
- 莫高窟经典简介
- 2023年贵州黔南州人民检察院招考聘用派遣制检察辅助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CMOS反相器的与设计
-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 核医学科仪器管理操作保养维修制度
- 《祝福》配套剧本 课件
- 工余安健环培训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11年版四级手术部分
- 美国大选-特朗普介绍(个人演讲PPT)
- 电源板QC工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