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_第1页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_第2页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_第3页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_第4页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虽然才走过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但摄影构图的理念却经历了多次更新。        由于时代的变化造*们审美观的改变,现代摄影构图虽未颠覆抛弃传统构图原则,但也悄悄发生了很大改变。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        有些画家看不起摄影家,觉得摄影是一个浮浅的活儿。一按快门,几秒钟就出来的作品怎么能算是艺术?也有些摄影师看不起画家,感觉画家画来画去都不是真实的反映,与生活离得太远。  

2、60;     不过无论谁看不起谁,但绘画与摄影在很多方面却难舍难分,绘画艺术是古老的视觉文化,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虽然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用绘画的标准来衡量摄影,但我们可以从绘画艺术中找到很多艺术手段,应用于摄影上,尤其是摄影构图上。    向绘画学习构图的原因        摄影和绘画都是读者用眼睛直接看到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3、;摄影与绘画都用二维的平面展示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是摄影和绘画的造型元素是致的,都是用色、线、形等形式要素将要表现的事物凝固起来展示给观众。绘画发展了几千年,已经积累了很多视觉艺术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也适用于摄影艺术。 此画面与绘画中的“近景亮,远景暗”的原理相通。在绘画中,画家会时刻注意到画面的对称与不对称。一般来说,对称性的构图用以表现稳定和静止。        对称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忽略的构图原则,它包括画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色彩平均等。对称性构图可以使画面构成平稳、安宁、和谐、庄重,运用到摄影中也是如此。  

4、60;     对称摄影作品: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称的事物很多,如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往往也是对称的。对称式的构图会使画面安静、平稳,但也会造成呆板的视觉效果。        不对称摄影作品:         不对称的构图,往往会表现为左右力量不等,高低不等,色彩比值不等,以及面积大小不等。       

5、0;这种不均衡的画面,会让画面产生不安、头重脚轻、紧张,或者有些极度不均衡的画面会导致观者的心里紧张,甚至厌恶感。        TIPS:对称与不对称构图的优缺:        不对称构图会产生不稳定感,让画面气氛紧张,或者重心偏移,使观者产生不安和急迫感。对称构图,比较符合传统的审美,画面安定,视觉心理舒服,但也会造成画面的平淡和普通。黄金分割定律        1. 黄金分割概念解释   &

6、#160;    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它是古希腊数学家在进行线段分割中,发现的一条具有美的价值的规律。它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比值为11.618 。这种比例自古希腊至19 世纪一直被认为是最佳比例。它被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和画家,以及古典派雕塑家广泛应用于其作品中,认为是最合适的比例分割,在造型上具有审美价值。        黄金分割被运用到西方绘画当中,一般是指将画面边线平均分成三等份,将相对的分割点相连,画面中的连线都是黄金分割线,线的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7、,画面主体一般放置在黄金分割点处,黄金分割的比例为11.618 ,接近四六开。中国传统绘画也有类似黄金分割的论述,在中国的画论中叫做“三七停”,即将画面横竖各分成10 份,取37的点,基本上也是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主体可以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任意一点上。中国画中常讲的“井”字构图就是例证。   黄金分割定律其实是很多艺术门类中通用的规则。此图中的猴子正好放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画面虽然显得比例均匀,但亦有几分死板。画面中的白塔,恰好位于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此时白塔格外引人注目,而且画面稳定。        2. 优

8、缺点分析        用黄金分割法来构图总体上讲是一种安全的构图方式,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将画面的中心放置于黄金分割点上,就不会产生画面严重失衡的危险。但是黄金分割模式同样有呆板的缺陷。因为过于平衡和安全,会让画面失去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如何使用规则,并打破规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3. 经验总结        黄金分割是人们习惯的形式法则,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以此进行构图,但是客观事物是有丰富变化的,

9、创作意图也是各不相同的,黄金分割不应成为拘泥大家创作的规律,大家应努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摄影创作。绘画中的留白        1. 概念解释        国画中的留白是一种构图艺术,在图中某些地方需要留出空白,不能用颜色填满整张图,以此增加图画整体的美观和意境。        在摄影中,将国画中的留白的概念引入,同样适用。但这种留白的概念在摄影中其实相当于“做减法”。因为摄影艺术在意境中与绘画是共通的。不能老是把

10、画面堆砌得满满的,留下一些空白,留下一些联想,这也是摄影中追求意境的一种有效的手法。        2. 优缺点分析 我们在拍摄风景时,时常会留有很多空白,而并非将所有景物都框在取景框里。留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有感染力和联想力。在拍摄时,要把握好主体对象的位置。因内容少,空间大,主体的位置就显得举足轻重。放得不理想,就会影响整张画面的效果。意境(言外之意与言内之意)        在绘画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绘画时常使用简单的视觉形象来象征一种寓意和心情

11、。而这种意境的使用,在摄影中也非常适用。特别是在东方,传统的东方文化一直以含蓄为特征,寄情于景。所以在摄影中,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喜爱寄情于照片中。 一支梅花横挑画面,寓意纯洁,又显孤芳自赏。而此图的两个弯枝飘摇在沙漠中,显得孤独,但又坚挺和刚强。从完整性构图到非完整性构图过去,人们都习惯在画面上把一切东西都表现出来,追求完整。被拍摄事物要尽可能清楚,面面俱到。所以传统的摄影尤其是人物摄影,基本上都是:被摄者的发型、五官、饰物、着装一览无余;在构图上多数都是拍摄人物完整的正面或者3/4 的侧面。不过,这种完整性构图时常被打破,大量有个性的不完整构图作品的出现,使我们突然发现不完整构图的影像更具有魅

12、力,完整构图并非是不容破坏的定律,传统观念需要转变。        TIPS:        这种半张脸的构图方法还应用于以下的条件:被摄对象是斜视或者一只眼睛是盲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之道。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一“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在摄影中其实就是通过取景来进行取舍。此画面中的男士,其实整体的画面效果并非最理想,但进行不完整构图时,他那原本比较平淡的肖相,突然产生巨大的魅力。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

13、,仔细观察被摄者的面庞,选择你认为最能表达她/他的精神的那一侧来拍摄,这就是“扬长避短”。         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二实现对观者的“心理号召”        一张摄影作品,若是某个部分突然消失,必然会对观者的视觉心理产生召唤。我们会千万百计地凭借经验去补充那些缺欠的部分,根据部分去猜测整体。此图中的女性左半边脸的缺失,并没有破坏画面,相反它的不完整,正好唤醒人们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三选择重点      

14、0; 拍一张照片如同写一篇文章,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观点独到。这样的文章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引起思考和共鸣,如果是“流水账”只会让人觉得乏味。所以,拍照需要进行取舍。将自己最想要表现的部分提炼、拍摄,将另一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这些就能取得一幅更具有个性,更加夺人眼球、与众不同的影像。   此图中舞蹈演员的拍摄采用了非完整性构图,目的是突出演员的双眼,来强调她的精神世界。若是不通过蓝丝巾的遮挡,那么人物的眼睛将不再成为主体,而重点将移位。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四将形象引到画面以外  &

15、#160;     不完整构图同时还能显示出一种开放性,它将形象引伸到画面以外,它迫使我们从画面走向更广阔的想象世界甚至现实生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封闭世界已经被打破。 经验总结:        不完整构图的召唤性满足了我们辐射想象的心理需求,它的挑战性又满足了我们寻求视觉的心理需求。因此这样的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更良久的艺术魅力。构图大解放从封闭式构图到开放式构图的转变穆卡西非洲男孩,1931         摄影表现方式的进步,以

16、及观众对画面审美思维的转变,使得摄影构图方式不再局限于封闭式构图,人们对画面的审美思维逐渐向开放式思维转变。封闭式构图造成的“画幅局限”也由于开放式构图,得以突破,这对摄影构图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        概念提示        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在表现形式上,常常是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以及他们的落点都在画面之外,这就暗示了他们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因素,才导致人们对画面的联想和

17、想象。 杜瓦诺巴黎,1969 杜瓦诺巴黎,1957 开放式构图之适用摄影体裁        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相反,在画面中并非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而是某些元素或者是被切割掉一部分,也或者有完整的形象,但其运动状态或某种指向有向画外发展的趋势,让人产生对画外的联想,也就是说画里画外发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人们看到的不止是作品方寸大小的画面,而是在头脑中产生了更大更广的画面。可以这么说,封闭式构图注重的是画内的完整表达,而开放式构图则是在画内增添了无形的画外信息。这种构图观念很适合用于人文纪实类的题材中,或者一些带有故事情节和现场

18、感的生活小品等。因为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拍摄的思维可以放得更开更广,这是一种打破常规打破均衡的构图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耐人寻味的效果。        TIPS:        摄影的本质就是有创造性地去“记录”,如何推陈出新,突破旧有的传统的构图模式,以期达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增强画面带给读者的感染力,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探讨,而开放式的构图方式,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构图大解放用光来摄影        光在摄影

19、中的作用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问到这个问题时,似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用光的技术,在我们很多的摄影教材中,绝大部分涉及的也就是如何获得准确的曝光量这样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运用光线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手段,如何来构图画面,使画面获得在普通视觉下难以获得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往往也只有通过镜头才能表现出来。        用光来突出重点是摄影构图学中的重点:        人们的视觉生理注定人们永远会首先关注到画面中的最亮区域。 暗影里有什么?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大

20、踏步闯入亮处?我们不知道。你可以给这幅照片作出多种解释,或许它只是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写照。生活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当中有些人只作为观察者,而有些人却勇往直前。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看取景器,就要先看光线,观察光线的效果和体验光线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光来突出重点内容,也可以通过光影,直接表现艺术感。光在摄影中,可以是要表现的主体,也可以是辅助内容,更是艺术画面必不可少的元素。光是摄影中的主题内容,亦是摄影构图学的主体        有一种摄影,直接就是用光作画。其实

21、就是将相机设置成慢门,用长时间曝光,来表现光留下的轨迹。此时,光在画面中所形成的形体(曲线)就是画面的主体内容,而如何创造光的曲线,成为摄影的重点。        下面两张摄影作品中,摄影师David Gross 用长时间曝光,并且用光桧笔在模特身体周围进行描绘,经过长时间的曝光后,光被镜头凝固成一个光带。         运用特殊的光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        一般来说,选择合适角度,利用光的透射,以点

22、测光来确定曝光值。光线的方向决定了画面的“表现”,它决定了高光和阴影的分布。           例图中的两幅作品,摄影师用点测光的方式决定曝光。虽然牺牲了画面暗部的细节,却巧妙地将观看者的目光集中到窗户和窗下墙壁上的投影上,而这正是本作品的主题所在。另外由于摄影师用点测光方式决定曝光,使窗户和投影的曝光非常准确,层次分明,而光线在墙上的投影也曾加了作品了立体感。         本作品中,摄影师用长焦镜头拍摄羊群,虽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羊的神态,但画面却

23、比较平淡并且略显杂乱。         同样是拍摄羊群的作品。这里,摄影师改用广角镜头拍摄,将羊群在阳光下投在道路上的影子纳入画面,使画面顿时生动起来。拉长的影子使画面有了空间感,而且由于广角的运用,朝镜头方向发散分布的影子也从视觉上加强了羊群中羊的数目让人觉得羊很多。另外影子也强调了羊群的方向性,使画面富有动感。可见将光影融入画面,作为画面的因素,会取得意向不到的效果。点测光:(Spot metering )        拍摄光影时,较为理想的测光模式为点测光。 

24、;       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是取景器画面中央占整个画面约2%3% 的面积。点测光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他景物亮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点测光对被摄体或背景的各个区域进行检测。        点测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要想实现准确曝光,测光对象应该适合18% 灰的要求。         TIPS:点测光模式         摄影师

25、用点测光的方式拍摄了这幅作品,使亮部的墙面细节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而四周的暗部由于曝光不足形成了很浓的阴影。摄影师巧妙地运用这些阴影进行框架式构图,把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画面的主题上。        和前面一幅作品一样,摄影师用点测光拍摄了这张照片,两道阴影中的倾斜的古老木门,使画面意味深长。风景摄影构图构图是摄影第一步,虽然摄影构图的规则不是死的,但了解构图可以避免一些初级的错误,在观赏好作品的时候,也可以了解拍摄者为什么要这样拍,对自己的提高也很有帮助。本文就摄影的构图做一个介绍,虽然本文只要是着重在风景摄影的构图,但风景构图是最

26、为复杂的一种,所以掌握了这些规则以后,很多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的摄影上的。1) 吸引人的景物构图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找一个吸引人的景物。摄影不是简单地拿起照相机按快门,在按下快门之前,你要问自己,这个景物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是颜色?云彩?倒影?还是落日?。确定了主体后,下一步就是怎么去表现它了。通常,主体要有足够的尺寸,才能引人注目。主体太小,就不成为主体,这时候就要用长点的焦距,或后期剪裁来处理了。自然间的奇异现象很容易就成为吸引人的主体。这是一个有雨的傍晚,我留意到西方落日的地方没有云,所以我就猜想到可能会有彩虹出现,于是赶到公园里,拍下这个难得的场景。拍摄器材CANON 10DSIGMA

27、15-30MM15MM,ISO 200,F5.6,1/80秒构图三分法则既然要避免居中,就要知道所谓的“三分法则”(rule of the thirds),也称“黄金分割”,“九格宫”。 “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如图:留意这张照片,前面的那头牛的位置在画面右1/3,下1/3的位置,如果把它放在正中的位置,就会使它太引人注目,而让画面变得呆板。这张照片的水平线有点居中,我觉得对构图影响不大,因为云和下面的草地和牛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拍摄器材CANON 10

28、DSIGMA 15-30MM15MM,ISO 200,F8,1/180秒前景因为我们有两个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三维,但照片是两维的,要在两维的照片里表达出三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大的物体是比较近的,小的物体是比较远的,所以,通过物体大小在照片里的对比,就可以让人感觉出出距离。 在摄影的世界里,长焦拍摄效果是把景物压缩在一起,而广角的效果则是缩小了远处的景物,让人产生距离感。所以,在这种场合,我们一般使用广角镜头。这张照片我利用了沙滩边的一跟枯木作前景,利用它同时它也起了“导入线”的作用(见下),带领读者目光到远处。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前景,画面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了。

29、拍摄器材NIKON D1X NIKKOR 17-35MM 18MM,ISO 100,F11,1/30秒简单有人说摄影是减法,就是说画面上跟主题无关的物体最好全部去掉,越简单就越好。我同意这个观点,特别是对初学者,构图更是应该从简单开始。这张照片的构图很简单,就是雪地上的一棵树,前景的一些条纹和麦杆使画面简单而不失单调。拍摄器材CANON 10DSIGMA 15-30MM15MM,ISO 200,F8,1/15秒导入线“导入线”顾名思义就是带领读者的目光进入画面的路径,导入线是一条小径,一条小桥,一条小河。或任何导入画面的物体。通常,导入线应该引导读者到画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免引导读者出去了画面外面。导入线是画面的一部分,所以导入线本身也应该是吸引人的,而且应该和画面其他部分很协调的。这张照片利用了木桥做为导入线,引导读者到远处的树林和山上,这张照片正是要表达早上的的光线照在山上的所反射的美丽金黄色。 前景,导入线等概念在风景摄影里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些好的作品,学习作者是如何处理前景和导入线的 拍摄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