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医学总论_第1页
灾难医学总论_第2页
灾难医学总论_第3页
灾难医学总论_第4页
灾难医学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灾难医学总论灾难医学总论 急诊与灾难医学急诊与灾难医学 概概 述述灾难医学(灾难医学(disaster medicine)v概念概念: 灾难主要分为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复合灾难三大类灾难主要分为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复合灾难三大类 灾难医学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灾难情况下实施紧急医灾难医学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灾难情况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学科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学科 灾难医学涉及灾难预防,灾难现场急救、救援的组灾难医学涉及灾难预防,灾难现场急救、救援的组织指挥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等织指挥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理工农医,是一门独立的多学上至天文地理,下

2、至理工农医,是一门独立的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灾难医学的历史灾难医学的历史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不幸的灾难和幸运的救援就一直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不幸的灾难和幸运的救援就一直形影相随形影相随v 灾难医学兴起于二十世纪灾难医学兴起于二十世纪8080年代年代v 19841984年年7 7月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月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普雷斯(Frank PressFrank Press)提出了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提出了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v 19871987年第年第4242届联大通过届联大通过169169号决议,规定每年号决议,规定每年1010月的第二月的

3、第二个星期三为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国际减灾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灾难医学的历史灾难医学的历史v 19891989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v 19951995年颁布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年颁布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v 其后我国相继完成了应急管理其后我国相继完成了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一案三制”建设建设v 20112011年年1212月月7 7日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

4、分会在上海浦东日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在上海浦东成立,是我国灾难医学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成立,是我国灾难医学学科发展的里程碑灾难医学的历史灾难医学的历史灾难医学的范畴灾难医学的范畴v 灾难医学是对临床医学各专业进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防灾难医学是对临床医学各专业进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中去,及时快速地解决由灾难带来灾、减灾、救灾的实践中去,及时快速地解决由灾难带来的健康问题的健康问题v 同时,还要与灾难管理有关的其他非医学学科进行合作同时,还要与灾难管理有关的其他非医学学科进行合作v 或者说,灾难医学是研究在各种灾难条件下,实施紧急医或者说,灾难医学是研究在各种灾难条件下,实施紧

5、急医学救援、疾病防治和卫生保障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救援、疾病防治和卫生保障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灾难医学的范畴灾难医学的范畴灾难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灾难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v 学科交叉性学科交叉性v 社会协作性社会协作性v 国际合作性国际合作性 恶劣艰苦的环境恶劣艰苦的环境 有限的人力有限的人力 简便的设备简便的设备 急迫的时间急迫的时间 成批的伤病员成批的伤病员灾难医学的教学特点灾难医学的教学特点v 灾难医疗救援的实施需要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的灾难医疗救援的实施需要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的 统一协调统一协调 统一组织统一组织 统一指挥统一指挥 灾难医学的教学特点灾难医学的教学特点v 在学好临床

6、医学同时,系统地掌握灾难医学的基础理在学好临床医学同时,系统地掌握灾难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v 掌握突发灾难事件与现场急救的医疗救护原则掌握突发灾难事件与现场急救的医疗救护原则v 掌握各种急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会和掌握危重症掌握各种急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会和掌握危重症的判断和救治决策,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的判断和救治决策,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政策水平政策水平 灾难医学的教学灾难医学的教学目的普及灾难救援知识和技能任重而道远 v我国近期灾难发生的状况我国近期灾难发生的状况v人民群众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v普及救援知识依然

7、面临问题普及救援知识依然面临问题v如何普及灾难救援知识如何普及灾难救援知识台风海葵台风海葵台风海葵台风海葵v2012年日时,年日时,“海葵海葵”造成浙江、上海、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省市受灾人口超万人,倒塌江苏、安徽省市受灾人口超万人,倒塌房屋房屋7561间间v上海市有上海市有2人因高空坠物和墙体倒塌死亡,另有人因高空坠物和墙体倒塌死亡,另有人受伤,安徽省人在清理排水沟时因倒墙死人受伤,安徽省人在清理排水沟时因倒墙死亡亡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垮塌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垮塌陕西陕西8.26车祸车祸灾难分类灾难分类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灾难自然灾难人为因素人为因素 人为灾难人为灾难 复合灾难复合灾难 人为

8、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灾难发生状况自然灾难自然灾难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灾难发生状况 人人为为灾灾难难各种重大灾难,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各种重大灾难,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重大经济损失! 近近10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2000亿元以上,特别亿元以上,特别是是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年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万亿元以上万亿元以上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我国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世界上世界上第三个第三个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

9、国家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灾难发生状况v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安监总局: 09年全国共发生年全国共发生38万起事故,万起事故,平均每天平均每天1000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83196人,大体一天要死亡人,大体一天要死亡220人人v2010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造成起,造成65225人死亡、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接财产损失9.3亿元亿元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灾难发生状况我国灾难发生状况 全世界因各种灾害而死亡的人员中,亚洲人占绝全世界因各种灾害而死亡的人员中,

10、亚洲人占绝大多数,而中国人又占了后者中大多数大多数,而中国人又占了后者中大多数 可见,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多种可见,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多种灾害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灾害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因此,人人全力以赴,为防灾减灾救灾做出自己因此,人人全力以赴,为防灾减灾救灾做出自己贡献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贡献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现代灾难医学救援现代灾难医学救援 “三七分三七分”理论理论v三分救援,七分自救;三分救援,七分自救;v三分急救,七分预防;三分急救,七分预防;v三分业务,七分管理;三分业务,七分管理;v三分战时,七分平时;三分战时,七分平时;v三分提高,七分普及;三分提高,

11、七分普及;v三分研究,七分教育。三分研究,七分教育。三分提高三分提高 七分普及七分普及以三分三分的力量关注灾难医学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以七分的努力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灾害救生知识让亿万人民群众参与灾难救援这是灾难医学事业发展之必需“七分普及七分普及” 的重点对象的重点对象v第一目击者(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v好心人好心人(samaritan)v志愿者(志愿者(volounteer)v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v灾难救援队员灾难救援队员人民群众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黄金一小时(黄金一小时(Golden hour)”概念概念:1、 从重大灾难发生到灾后的60分钟是救援成功的最佳时间2 、

12、生存与死亡之间存在的这一个小时被称作“黄金一小时”3 、如果受灾者伤情严重,争取生存的最佳时间为60分钟4 、虽然受灾患者可能不都是在这段时间内死亡,但伤后一小时内发生在患者体内的某些病理生理改变已是不可恢复人民群众是灾难现场救援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灾难现场救援的主力军 将灾难现场的人民群众迅速、充分地组织调动将灾难现场的人民群众迅速、充分地组织调动起来,与第一时间(黄金一小时内)展开救助,起来,与第一时间(黄金一小时内)展开救助,充分发挥其在时间、地点、人力及熟悉周围环境充分发挥其在时间、地点、人力及熟悉周围环境的优越性,在最短时间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的优越性,在最短时间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13、地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解救他人,才能有效弥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解救他人,才能有效弥补专业救援队伍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造成专业救援队伍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造成死亡。死亡。普及灾难救援知识与技能普及灾难救援知识与技能 势在必行!势在必行!如何普及?如何普及?一、建立区域性培训机构和网络一、建立区域性培训机构和网络v东东 北北v华华 北北v华华 东东v华华 中中v华华 西西v华华 南南二、普及通用急救知识和技能二、普及通用急救知识和技能v通用急救知识和技能:通用急救知识和技能:通气、止血、包扎、固定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搏呼吸骤停的现场心肺复苏等、搬运和心搏呼吸骤停的现场心肺

14、复苏等v这些知识的普及率,往往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这些知识的普及率,往往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 三、强调政府职责三、强调政府职责v将普及急救知识这项工作纳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将普及急救知识这项工作纳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职责中,明确管理与实施的组织保证,成立由府职责中,明确管理与实施的组织保证,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由各级灾难医学分会、红十字会政府领导牵头,由各级灾难医学分会、红十字会具体组织实施区域性分支培训中心,培养师资队具体组织实施区域性分支培训中心,培养师资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同时,分行业、分人群、伍,以及志愿者队伍。同时,分行业、分人群、分区域逐次普及。

15、尤其在高风险行业、易受损群分区域逐次普及。尤其在高风险行业、易受损群体以及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先行普及。体以及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先行普及。四、建立市民急救知识培训基地 我国北京、上海、青岛等地依托我国北京、上海、青岛等地依托120急救中心建立了市民急救技能急救中心建立了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基地,配置了大量培训器材,并设立了专项运行经费,年均培训培训基地,配置了大量培训器材,并设立了专项运行经费,年均培训数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数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 依托各市相关医院、依托各市相关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武警消防部队等,建设全市急救指挥中心、武警消防部队等,建设全市的市

16、民急救技能培训基地的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基地 上述相关单位在做好医疗急救工作的同时,积极通过急救技术进城乡上述相关单位在做好医疗急救工作的同时,积极通过急救技术进城乡、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部队等形式、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部队等形式 逐步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技术普及培训,配置专职人员并设立专项逐步深入开展急救知识、技术普及培训,配置专职人员并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对全民开展规范的救生培训,并定期复训、检查。工作经费,对全民开展规范的救生培训,并定期复训、检查。 五、建立灾难医学培训网络系统五、建立灾难医学培训网络系统 v实施现代化教学,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实施现代化教学,在充分利用现有教

17、育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或培训中心,础上,选择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或培训中心,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级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灾难中心为骨干、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为基础的灾难医学培训网络。医学培训网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形式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建立灾难医学教育信息网络系统样的培训方法,建立灾难医学教育信息网络系统,满足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需要,进行网上培训,满足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需要,进行网上培训演练。演练。范例范例 江苏大学于江苏大学于2007年年3月成立了江苏大学急救协会,该

18、协月成立了江苏大学急救协会,该协会当时已有大学生会员会当时已有大学生会员139人,这些会员接受接受了人,这些会员接受接受了20学时的初步急救救技能培训。学时的初步急救救技能培训。 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当地对部分中、小学生和幼儿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当地对部分中、小学生和幼儿园老师进行初步急救技能的培训。园老师进行初步急救技能的培训。 这是星星之火,若在全国的大多数大学内成立救生协会这是星星之火,若在全国的大多数大学内成立救生协会,传授初步救生技能,则不仅可以使会员获得初步急救知,传授初步救生技能,则不仅可以使会员获得初步急救知识和技能,而且可通过会员渗透和影响更多民众,值得推识和技能,而

19、且可通过会员渗透和影响更多民众,值得推广应用。广应用。六、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六、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支能担任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培训和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asic trauma life support, BTLS)培训任务的师资队伍这样,随着灾难医学教育的陆续展开,便有了众多可以担当这一培训任务的教师然后,再由这些经过培训的老师在各个社区及基层组织从事普及培训的工作我们应该争取使成人居民人口中的10接受这方面的普及培训当然,这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渠道共同努力,来开拓灾难医学普及教学的广阔前景七、宣传普及防灾、抗灾、减灾的知识七、宣传普及防灾、

20、抗灾、减灾的知识八、进行防灾、救灾演练九、关注重点人群九、关注重点人群 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灾难医学知识的普及培训,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灾难医学知识的普及培训,并且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那就并且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那就是在灾难降临时将会有无数的生命获救是在灾难降临时将会有无数的生命获救。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概念:概念: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

21、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根据需要应急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 1)人员和储备的物资2)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3)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4)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6)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8)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1)突然发生2)发生紧急3)事先没有预兆4)不易预测, 甚至难以预测5)以致难以做出避免此事发生的应对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1)患者数量多2)病情严重或死亡率高3)直接影响到相当人数的群体4)传播速度快5)给社会造成严重

22、危害6)影响全体公民7)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 v(一)预警的特点和分类(一)预警的特点和分类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1)以现实为前提 2)以阻止、控制和消除为目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 预警类别预警类别 参照经济监测预警法,根参照经济监测预警法,根据预测结果、对比阈值确定警情:据预测结果、对比阈值确定警情:无警用无警用“绿色绿色”轻警用轻警用“蓝色蓝色”中警用中警用“黄色黄色”重警用重警用“橙色橙色”特警用特警用“红色红色”(二)预警原则(二)预警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客观存在

23、的现象 预警应按疾病预防学体系规范及要求,对某预警应按疾病预防学体系规范及要求,对某一公共卫生事件从一公共卫生事件从“起点起点”到到“终点终点”详详细观察与分析细观察与分析 1)反映事件形成因素 2)各种内、外因的复杂关联 3)以及发展趋势。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 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 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v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 1)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及其处置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

24、反应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非事件发生地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非事件发生地区:v根据根据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规定v作出相应的,及时的、正确的应急反应作出相应的,及时的、正确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理原则现场处理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紧急应立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紧急应立即:v将受害者脱离现场将受害者脱离现场v送往有条件的专科医院送往有条件的专科医院v必要时立即隔离必要时立即隔离v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危险因素扩散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危险因素扩散现场处理原则现场处理原则对疑似受害者以及其他有关高危人群:v启动相应的医

25、学观察程序v尽快查明事故原因灾后保障灾后保障灾后疾病预防与卫生保障的重点灾后疾病预防与卫生保障的重点灾难有以下几点影响:灾难有以下几点影响:1.1.破坏了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破坏了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 2.2.公共卫生资源、公共卫生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公共卫生资源、公共卫生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3.3.引起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易于传染病流行引起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易于传染病流行 4.4.由此传染病成为抗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传染病成为抗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特点 1.流行性流行性 2.感染性感染性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1.传染源传染源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传染病流

26、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环境条件对于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具有重大环境条件对于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促使上述三个环节的结合,同时的意义,不仅可以促使上述三个环节的结合,同时也可以把这种结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切断。也可以把这种结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切断。环境条件包括: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的关系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的关系传染病的诊断原则传染病的诊断原则 (1 1) 鉴别病原鉴别病原(2 2) 确认流行范围确认流行范围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1 1) 治疗治疗

27、特异性病原治疗特异性病原治疗 一般对症治疗一般对症治疗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2 2) 预防预防 不同类型的灾难,传染病防治工作具有不同类型的灾难,传染病防治工作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特征 明确灾难所造成的影响和灾难条件下传明确灾难所造成的影响和灾难条件下传染病防治的特殊性染病防治的特殊性灾难可以造成以下传染病流行机制灾难可以造成以下传染病流行机制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二)食物短缺(二)食物短缺 (三)燃料短缺(三)燃料短缺 (四)居住条件被破坏(四)居住条件被破坏 (五)人口迁徙(五)人口迁徙(六)对媒介的影响(六)对媒介的

28、影响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水灾等水灾等饮用水源被淹没、被破坏或被淤塞饮用水源被淹没、被破坏或被淤塞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尸体以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尸体以及被破坏的建筑中的污物所污染及被破坏的建筑中的污物所污染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地震、海啸地震、海啸管道的破坏,残存的水源极易遭到污染管道的破坏,残存的水源极易遭到污染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

29、坏、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旱灾旱灾水位的改变,影响饮用水中的含盐水位的改变,影响饮用水中的含盐量和量和PH值值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一)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水体污染、水体污染造成饮用水源枯竭,造成饮用水源集中造成饮用水源枯竭,造成饮用水源集中 灾难后早期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灾难后早期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这将是灾难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 (二)食物短缺(二)食物短缺灾难灾难 食品食品储存很容易造储存很容易造成食品的霉变和腐败成食品的霉变和腐败 局部的食物短缺难局部的食物短缺难以完全避

30、免以完全避免人体免疫力下降人体免疫力下降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三)燃料短缺(三)燃料短缺 食用生水,进食生冷食物食用生水,进食生冷食物 个人卫生水平下降个人卫生水平下降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体表寄生虫的孳生和蔓延体表寄生虫的孳生和蔓延 (四)居住条件被破坏(四)居住条件被破坏 人口居住拥挤人口居住拥挤 易于受到吸血节肢易于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袭击动物的袭击增加相互感染几率增加相互感染几率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会增加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会增加 (五)人口迁徙(五)人口迁徙 人口外流人口外流 灾区重建人口回乡灾区重建人口回乡地方性疾病传播到地方性疾病传播到未受灾的地区未受灾的地区传染病带回灾区传染病带回灾区 (六)对媒介的影响(六)对媒介的影响 环境破坏,有机废物增加环境破坏,有机废物增加虫媒数量增加虫媒数量增加 个人卫生水平下降个人卫生水平下降虫媒传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