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1页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2页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3页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4页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格式考试内容和要求1.宇宙中的地球(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与其 他行星相比,地球并没有特殊的地方。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没 有其他特殊的地方,所以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的一颗行星。特殊性: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原因:宇宙环境很安全;适宜的温度(原因在于: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因为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液态水。(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具体如下: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

2、球上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3.工业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由现“磁暴”,罗 盘针不能只是方向;3.极光;4.自然灾害。(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5, 13-P166, 20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越往两级走越小,极点为零。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处都相等,为15度/小时。公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6, 2124(

3、4)说由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P166, 2526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书P72,学业水平测试卷 P167, 27, P184, 1-4(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书 P69, P167, 28-30, 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最主要的形式。地壳运动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产生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包括 上升和下沉运动。褶皱山:褶皱的基本单位为褶曲,褶曲分背斜和向斜。背斜向上隆起,向斜向下弯曲。背斜长发 育为山,向斜常发育为谷地。背斜中心岩层老

4、,两翼岩层新;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背 斜因为顶部受张力被侵蚀长发育成山谷,向斜因为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一)1.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地质作用内方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来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球表面态的影响趋向平坦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W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艮速.地地力 壳: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

5、球表面的岩层发生了乂平位移和变曲变形方国运动壳的岩层沿吊 g直下地球方向运动4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友谷加岩层隆起和拗曲地势的起伏变不 变迁垂宜运动 (开降运动)丹斜岩层M3)由釉到K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岩浆活动岩。N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地震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岩石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卜浆喷由经冷凝形成火山 但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后海陆变迁圈的天然震动和地势起伏剧烈火山喷发微弱其他形式质构造、地震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作月经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速度地质构造断层K从形态上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从岩层的新中间部分岩层较

6、老,两翼岩层较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相对位移判老关系上新岩层较老专业资料整理WOR/式图示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谷地蚀,常形成山岭构背斜顶部受张力成部岩性坚硬不日0JW后嘱为块状山或局地他山、庐山、泰金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 图示湖泊专业资料整理格式1层封闭、易于u由气资源;良易于集水,良好的( 子的隧道选址造开断层水构地下水由露;大型J程或水库建设避实践意(二)1.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外力作用形成耳地貌形态分布地区(WTZ岗岩的球状风化)风化作使地表岩石被汗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普遍壳(注:土

7、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风力吹蚀和磨 旻蚀:虫,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风力 X蚀蘑菇、风蚀城堡等谷底、河床加7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 侵蚀 few,卜二沟壑纵横的地笈形态。“红色沙漠”、“石 溶蚀F化Mw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形成冰耳、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建地 冰川侵蚀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 布)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 境)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冰川沉积 限乱堆 形成产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挪-卜或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8、)、三角M粒大比重大的先生山口和河林中下游专业资料整理WOR/式积流水沉积:黄河三看口、冲积平原1中、作用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 小的后沉积 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 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4.河谷的演变过程河谷地貌河谷发育时期分布河段主要侵蚀类 型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长江V字形初期上游三峡,雅鲁藏布大峡谷)专业资料整理河湾中期中游以侧蚀为主槽形河谷成熟期下游侧蚀、堆积溯源侵蚀:向源头方向的侵蚀。下蚀:垂直于地面方向的侵蚀,使谷加深 侧蚀:垂直于两岸方向的侵蚀,使谷变宽 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及其划分:地球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

9、(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兀叫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大板块又可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 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3)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例:喜马拉雅山一一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交界处;日本群岛、台湾岛一一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的交界处。格式(6)运用示意图,说由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j水汽愉兴1)海陆间循环:降水一一

10、水汽输送八二降水疝褰茬东,地下径流专业资料整理2)海上内循环:降水一一水汽输送 3)内陆循环:蒸发,蒸腾一一降水 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2、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4、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洋流及其分类1 .洋流概念:海水沿相对稳定的 作 运动的现象。2 .洋流的形成因素: 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及 力

11、能改变洋流的方向3 .洋流的分类(1)按水温状况寒流:从 的海区流向 的海区的洋流。暖流:从 的海区流向 的海区的洋流。(2)按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 流、流和 流三种类型;考点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的形成模式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呈 流动。考点三、洋流的地理意义1 .对全球热量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节全球。2 .对气候影响,只在漂流,半球存流动,夏季呈输送和交换,风.八二员:I 赛道低压,1酷富亩7"风. N调V(1)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 、的作用(2)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 、的作用4 .对

12、海洋生物影响(1) 及有上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2)世界主要渔场: 渔场、渔场、渔场、秘鲁渔场5 .对航海影响:顺洋流航行, 快;逆洋流航行相反。6 .对海洋环境影响:加快 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规律总结】图表解析洋流分布规律环流系统以副姝带海区为中心的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季风环流西风漂流海域南、北半交大洋环流环流出勺中低纬度海北半球的中j纬度海域儿卬度洋海域南半其 域S的海域40。S60,流#半球顺时钎北半球X'逆时针夏顺冬逆自西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无佟)南半球无300 s性质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大陆东岸为干流,西岸为暖寒流 寒流流成因类型东西向洋流多为风海流(赤道

13、逆流为补偿流),中高纬度地区寒流为风海流;南北向寒暖流多为 补偿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组成:气候翅判读气候类型 (十六字方针: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米 定"型”) 第一步:以“温”定球”先确定南北半球最高气温月由现在7月或8月(或最低气温月由现在1月或2月)是在北半球读图回答:唯 w, 半球第二步:以“温”三为集一“温”指最低月均温,“带 指温度带。即:依据最低月均温确定该种气候类型所在温度带a)最低月均温在15° C以上,则为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b)最低月均温在0 C以上,则

14、为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另有:温带海洋性气候c)最低月均温低于0 C的为温带或寒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第三步:以“水”定"型”一一“水”指降水,型 指降水类型即:依据年降水总量及季节变化判断降水类型。从降水来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 四种:年雨型终年多雨,季节变化衣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夏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降水集中于冬季如:地中海式气候少雨型终年少雨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第四步:根据前面三步骤,综合分析判断由气候类型。简易坐标法判断气候类型注意

15、:区分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还要根据降水作进一步分析: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更大1500毫米)降水更集中;而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w 1000毫米。由于深受海洋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cJ /r二人工/热带草丁 f队头型力四飞佚科ILL、占,?/l=I11JdI N卬环吊“匕二|10四上山工1|止叶,向次1、1丁京国匕第0 热带季风南北绢0° -回归线大陆奔 冬夏季J白L |寸业千乂匕巾 风交替控制雨季集中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一30大陆内部、口i岸副高或信风带控制w1r年干旱少雨正热带N之风南北继55大陆岸冬夏季风以i史温夏热夏雨业热带地中海南W二维0° -40

16、大陆西岸副高不净交替冬温雨夏斗放温带温温带季风南北绑5055°大陆摩冬夏季风6港控制冬寒冷干燥夏茨热多雨,海洋南北,M0 -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温带大而南北W40 -60大陆内部大陆气艮1控带佟寒夏热,干旱少雨正热带H!寒带大陆北极圈附近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冬寒长暖短苔原带化赞M极地 百南半嘴翻辆房尹严 制,今年皆 酷赛Li同甲.同十的山林、高百林K涓*rWr #变化W温箱M向降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探究点1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

17、制约 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2 .地理要素间进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下面以生物循环为例,看物质和能量如何在该循环中进行传递:(1)生物循环概念: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传递:>6CO+ 12HOC6HQ+6H> 6QT叶绿素(2)生物循环中的能量传递:太阳(光)能-植物体内有机物(主要是糖类)的化学能-动物体 内化学能。(3)生物循环中的物质传递:土壤中无机盐类、腐殖质、水分、植物叶绿素有机物、氧气食

18、物链传递到更高等生物一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归到周围体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 死亡岩石圈提供 无机盐土壤矿物质微生物A.彼此是孤立分解,以无机形式回归环境存在的B.相互影响、 相互排斥的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D.彼此间杂乱无章的解析本题考查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均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格式约和相互渗透的,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存在的答案:C例题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专业资料整理解件用O2物无机绿色 植物 光合机4微生物Ml-元素土壤水体(1)在图的五个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分子式或化学元素符号。(2)从图中可以看由,生物在现代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说,生物由现后, 使自然环境中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造了圈、圈和岩石圈。解析本题给由了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