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过程_第1页
汉字的演变过程_第2页
汉字的演变过程_第3页
汉字的演变过程_第4页
汉字的演变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听汉字歌听汉字歌.2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经过了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金文小篆小篆 隶书隶书 楷书楷书 行书行书 (商)(商) (周)(周) (秦)(秦) (汉)(魏晋)(草书)(汉)(魏晋)(草书) .3.4.5结绳记事结绳记事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半坡遗址出土)遗址出土)仓颉(仓颉(ji)造字)造字 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6.7甲骨文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8司母戊鼎文字拓片司母戊鼎文字拓片2.金文金文商代金文中的文字商代金文中的文字.9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

2、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n图为毛公鼎及铭文。图为毛公鼎及铭文。.10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司母戊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和最大的界上已知的最重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一件青铜器。该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国家博物馆。.11約公元前約公元前45004500到到23002300年,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陶器及年,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陶器及其殘片上的刻符:其殘片上的刻符:.12約公元前約公元前50005000至至45004500年年,仰韶文化遺址出土彩陶上繪有仰韶文化遺址出土彩陶上

3、繪有的的符號符號: : .134.4.小篆小篆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图为秦丞相图为秦丞相李斯李斯书写书写的的峄山刻石峄山刻石。.14.15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16秦始皇詔版小篆秦始皇詔版小篆 嶧山刻石小篆嶧山刻石小篆 說文解字部首小篆說文解字部首小篆 .175.5.隶书隶书.185.草书、楷书和行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中国东汉(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图楷书出现了。图为楷书的创始人为楷书的

4、创始人钟繇。钟繇。 .19睡虎地秦墓竹簡 史晨碑 曹全碑 .20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柳公權大達法師玄秘塔碑 .217、草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22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张芝所创。图为张芝写的草书。.23狂草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张旭狂草图.24张旭的古诗四帖.258、行书 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6 兰亭序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