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作用的研究_第1页
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作用的研究_第2页
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作用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作用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粘液-纤毛清除率远低于正常人群,易致粘液潴留,是病情反复且逐渐加重的关键因素之一1。用力呼气技术(FET),即平静吸气后用力呼气致残气位,能有效增加粘液清除2。抗胆碱能药及2受体激动剂,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使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本身可影响气道粘液的清除3。本研究旨在运用放射性气溶胶吸入肺扫描的方法,观察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对FET后粘液清除率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门诊随机选取8例COPD患者(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67岁(5479岁),患者取坐位,在Auto 6200座舱中按技术规程进行肺

2、通气功能、气道阻力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0.70(平均0.49)。进入本研究期间无呼吸道感染征象,且不伴影响肺功能的其他病变。试验前2 d起至试验结束期间停用一切气道扩张剂及化痰药物。第2至8 d接受异丙托溴胺及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每日3次,每次2喷。试验第1天及8天对患者进行肺功能及粘液清除率的测定:患者仰卧位,阻断其鼻通道,经口以潮气量加补吸气量方式吸入直径为0.9 m以99锝标记的二乙三烯五醋酸(99mTc-DTPA) 颗粒2 min,用r照相机对肺进行1 min扫描。23 d后,患者以同样方式吸入100 mci99mTc标记的直径为5 m的人体白蛋白

3、(上海红旗制药厂)150 mg(99mTc-HSA)23 min, 使两肺放射性计数达3k,随后进行肺动态扫描60 min,第6070 min嘱患者采用FET(每min6次5)后继续进行肺动态扫描至120 min。受试者全程静卧,不移动体位,不咳嗽,以Microloop便携式肺功能仪监测每次FEV1和FVC,保证FET质量。根据99mTc-DTPA显像,选择右肺,沿其外周画出右肺轮廓。以右肺面积1/3在右肺门旁画出中央感兴趣区(C),C区以外作为外周感兴趣区(P), 将上述感兴趣区移至99mTc-HSA吸入扫描上,计算C/P值。取0 min、60 min、120 min99mTc-HSA扫描,

4、计算机上读出全肺放射性潴留率,其中060min放射性清除率为粘液纤毛清除率(MCC),60120 min为FET后粘液清除率(MC)。根据5 m99mTc-HSA吸入扫描和58矩阵法,画出右肺、右肺内侧(I)、中间(M)、外侧(O) 四个感兴趣区。然后分别移至治疗前后的99mTc-HSA扫描上, 以某时刻肺内放射性潴留率(Rt)作为感兴趣区肺(MC)定量指标:放射性清除率1Rt计算M区、I区的Rt时需以由其外侧区进入该区的气溶胶的放射性计数进行校正。以statpal软件包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比较用药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P0.05;C/P较高,提示同位素标记的气溶胶主要沉积于支

5、气管。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变为,FEV1从(1.50.6)L升至(1.70.7)L、FVC由(2.80.9)L升至(3.01.0)L,气道阻力(Raw)则由(3.40.9) cm H2O.L-1.S-1降至(3.00.7)cm H2O.L-1.S-1(1 cm H2O=0.098 kPa)。治疗前后粘液-纤毛清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FET后全肺及C区清除率较FET前的纤毛清除率显著上升(P0.05),经过治疗,全肺、C区、M区FET后清除率均显著增高,且上升百分比大于治疗前(P0.05),详见表1。表1 患者治疗前后气道粘液清除率的改变(%,s)项目治疗前

6、治疗后MMCFET后MC增加率MMCFET后MC增加率全肺951761.31.210622101.71.7C区19738121.10.619843101.61.0M区16719100.81.514923101.50.5O区116117104104注:MMC:粘液纤毛清除率;增加率:指与同日MMC相比,FET后MC增加的百分率;代表FET后MC较同日该区MMC显著增高;代表治疗后该区FET后MC增加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讨论气道粘液的清除受分泌物生物流变学性质、纤毛功能和局部机械因素的影响。FET通过降低经肺压而改善气道受压及陷闭,增加粘液清除,达到与咳嗽相似的效果。本研究显示,在基础状态下,FE

7、T 能有效提高全肺的粘液清除,以中央大气道为主,中间区较大支气管亦有提高,结果与Hasani A等一致2。本研究中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治疗对COPD粘液-纤毛清除率无影响。因COPD患者纤毛功能受损,粘液流变学性质的改变将直接影响粘液-纤毛清除率。因此可提示所用药物对粘液的流变学性质影响很小或无影响。联合治疗后FET 对粘液清除的促进作用增强,尤其表现在中央大气道及中间区支气管,结合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提示其原因可能与气道动力学FEV1和FVC的增加有关。本研究初步提示,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短期使用可改善肺功能及促进气道粘液清除。作者单位:黄绍光(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肺科

8、)程齐俭(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肺科)邓伟吾(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肺科)田伟家(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同位素科)参考文献:1Gerald CS, Michael WF,Tomas G ,et al. Regional impairment of mucociliary clearance in COPD.Chest, 1993,103:1390-1396.2Hasani A, Pavia D, Agnew JE, et al. Regional lung clearance during cough and forced expiration technique(FET):effect of flow and viscoelasticity. Thorax, 1994,49:557-561. 3Willian DB, Wesley FC,Jeanie MM, 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