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植物学).doc_第1页
大纲(植物学).doc_第2页
大纲(植物学).doc_第3页
大纲(植物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编码:822适用专业:095100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河北工程大学作物、园艺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是植物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被子植物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植物的类群与分类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其基本概念,掌握被子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二)被子植物营养器

2、官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 幼苗的形成与类型。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叶的脱落及其原因。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6. 营养器官的变态。(三)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 花的组成与演化,花程式,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2.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3.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4.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5.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6. 胚与胚乳的发育,种子的发

3、育、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果实的形成与类型。7.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四)植物的类群与分类1. 植物分类的方法、单位与命名法。2. 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3. 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4. 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5.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6.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7.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8.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植物的分类特征9. 植物进化的趋势和进化方式,维管植物,植物营养体的演化,有性生殖方式的进化,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10. 被子植物的起源

4、,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二、考试要求(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2. 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管植物的组织系统分类。(二)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 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熟练掌握幼苗的类型。2.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3. 了解茎的生长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

5、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4. 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和叶镶嵌的概念;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5. 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6. 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三)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 熟悉花的组成,理解并掌握花的演化,掌握并熟练应用花程式,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类型,熟悉各类型的代表植物。2. 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过程、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以及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3. 熟悉风媒花与虫媒花的

6、特点,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4. 理解并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掌握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的概念。5. 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掌握胚乳的发育类型。6. 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熟练掌握种子的类型。7. 了解果实的形成,掌握果实的类型及其代表植物。8. 理解并掌握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的概念(四)植物的类群与分类1. 熟悉植物分类的方法、单位,理解并掌握双名法,熟练掌握常见高等植物和部分常见科的拉丁名。2. 了解孢子植物的组成及特征。3. 熟悉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熟练掌握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4. 熟练掌握被子植

7、物的一般特征、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主要的分类系统。了解各被子植物大类之间的主要区别和进化关系,如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等。5. 熟悉常见植物的分类地位,掌握双子叶植物中木兰科、毛茛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蔷薇科、豆科、茄科、菊科和单子叶植物中泽泻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的特点及代表植物。6. 掌握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从低等植物进化到高等植物过程中植物营养体的演化、生殖方式的进化、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以及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7. 了解被子植物起源的主要学说,掌握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三、主要参考书目1. 植物学,张宪省等,中国农业出版

8、社2. 植物学,郑相如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3. 植物学,强胜,高等教育出版社4. 植物学,贺学礼,科学出版社1. 植物学,王建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 植物学,金银根,科学出版社7. 植物学,刘胜祥等,科学出版社8.赠送以下资料 3D 打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3D 打印技术课程编码: 1100001120学分及学时:1 学分理论学时18 学时 (其中理论课10 学时 )适用专业: 物联网应用技术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开课部门 :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先修课程: 物联网技术概论、电子技术、无线传感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考核要求: 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作者 :高帆 3D 打印技术著出版社

9、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5 年 10 月 1本课程属于设计类的课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走近 3D 打印技术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特长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而开发的设计课程。3D 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与传统技术相比,三维打印技术还拥有如下优势: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而且, 它还可以制造出传

10、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外形,让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出飞机机翼或热交换器。因此,3D 打印技术今后会在世界上替代大部分制造业;如果我们不能在3D 打印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将难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因此,走近 3D打印技术,了解并学习3D 打印技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程本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融合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学生对世界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3D 打印技术) ”的学习与实践;在 “挥动想象的翅膀”的过程中,体验创意的神奇和伟大;快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协调能力。

11、同时也初步体会3D 制造技术将给社会带来的社会伦理困境。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 通过学习,了解 3D 打印技术的现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与热情。形成初步的3D 制造技术概念以和了解3D建模的方法,以及对技术作品的鉴赏能力。2.学习 3D 建模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拓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3.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借鉴中模仿,在模仿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增强社会,生活,知识产权观念,提高科学理论精神和技术素养。、课程学时分配章序课程内容(章题)理论实验一3D 打印概论1二正向三维工程

12、设计21三逆向工程设计12四3D 打印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22五制作及后处理11六桌面 3D 打印机的拆装与维修22七3D 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110818第一章3D 打印概论1 、3D打印的历史2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状况3 、3D打印技术的分类4 、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5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市场第二章正向三维工程设计1 、简单零件设计2 、钣金造型3 、自由造型4 、曲面设计5 、装配设计6 、特殊曲面第三章逆向工程设计1 、三维数据的获取2 、三维数据的处理第四章3D 打印工艺设计及材料分析1 、融熔沉积技术2 、紫外光固化技术3 、立体光固化技术4 、分层实体制造技术5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6 、粉末粘接技术第五章制作及后处理1 、FDM技术的制作及后处理2 、其他技术后处理流程简介第六章桌面 3D 打印机的拆装与维修1 、桌面 3D 打印机的安装与使用2 、桌面 3D 打印机的参数设置3 、桌面 3D 打印机的维护第七章3D 打印相关软件的安装1 、Creo 2 0 系列 Win32/64详细图文安装教程2 、Cimatron单机版软件的安装3 、切片软件Cura 的安装利用资源:网络资源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一)学分与学时本课程为 1 个学分,共12 学时,安排在四、五年级进行。(二)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室、网络资源、建模软件。3D 打印机、打印耗材(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