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枊宗元)全诗意思及赏析_第1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枊宗元)全诗意思及赏析_第2页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枊宗元)全诗意思及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全诗意思及赏析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中唐诗人柳宗元所作,全诗共4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忆,散向峰头望故乡。注释选自柳河东集。浩初上人”,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的朋友。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诗人剑针:剑锋。苏轼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有割愁还有剑针山自注云:柳子厚云:海畔尖山似剑针,秋来处处割愁肠工皆岭南诗也”若为:怎能译文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肠。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愁

2、肠和身子割成千万份,撒落在峰头上眺望故乡?赏析:柳宗元这首诗,给读者的印象是:诗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著痛快”一类。这在唐人绝句中是不多见的。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剑针”,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剑针",真是

3、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但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柳州一带,千山林立,多拔地峭竖,有如桂林。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佥脖芒。诵子厚(柳宗元的字)诗,知海山多奇峰也。"苕溪渔隐胡仔也说:余两次侍亲赴官桂林,目睹峰峦奇怪?海畔尖山似剑针之句,真能纪其实也。”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秋来处处割愁肠”。秋天是万物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时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针”的比喻所产生联想。似剑针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幺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诗人的愤郁绞痛由此可见一斑。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针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虽是一种幻想,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