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护理_第1页
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护理_第2页
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护理一、概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及大血管根部的网状结构,可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 心包两部分。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界为胸骨, 后界为脊柱,两侧以纵隔胸膜为界,上方达胸廓上口,下方至膈肌。心脏手术病人因手术中肝素的应用、手术创面大,渗血多、体外循环后继发凝 血功能紊乱、术中局部止血不彻底、患者凝血功能差等原因 术后需放置心包、 纵膈引流管,排出纵膈腔、心包内渗血、渗液,预防纵隔移位,防止造成心包 填塞引起心跳骤停等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很重要。护理1、体位 麻醉清醒后,应予抬高床头 15- 30,有利于引流。2、保持管道密闭,仔细检查引流装置

2、的密闭性,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 是否密封,以免漏气。搬动时用无齿止血钳双钳反向夹管,避免气体进入或引 流液逆流造成感染。瓶内倒入生理盐水至 0 刻度线,使长管浸入水中 3-4cm。3、妥善固定 为防止各种原因导致的脱管,用胶布将引流管固定于患者的胸 部,应保证引流管长度不影响患者翻身并将引流瓶低于患者胸部60cm以上,妥善固定于床旁,避免倾斜歪倒。每班检查引流管的长度,告知患者及家属引 流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管。如患者烦躁,必要给予时镇静镇痛及约束,防止 患者拔岀管道。若引流管不慎脱出,立即通知医生,有医生决定是否重置引流 管。4、保持引流管通畅 无折叠、扭曲、压迫引流管;及时倾倒引流液;

3、定时挤 压管道,使其保持引流通畅,特别是术后 12h 内,应每 30-60min 挤压一次, 应用止血药后更特别注意挤压引流管以免血凝块堵塞引流管口。挤压方法:双 手距离置管处 5cm(太近容易牵拉引流管引起疼痛,太远则影响挤压效果)开 始挤压,挤压时并排相接,交替松开,顺延向下挤压,造成负压吸引的效果。5、观察 密切观察引流量的颜色、量、性质。正常情况下,心脏手术后 2-3h 内引流量较多, 3h 后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色变淡红色,呈浆液性。若 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粘稠,易凝血, 3ml/(kg.h) ,无减 少趋势,则为有活动性出血,应通知医生,使用止血药,必要时再次

4、开胸止 血。引流量较多时应持续挤压引流管,以免发生堵管现象。若引流量偏多且有 血凝块,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挤压引流管无效并伴有生命体征变化,首先考 虑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征兆。6、更换引流瓶 准备新的引流瓶,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引流瓶有无 破损,瓶内倒入生理盐水至 0 刻度线,使长管浸入水中 3-4cm,连接好管道。 然后挤压引流管,使引流液尽量排出,用无齿止血钳双钳反向夹闭引流管,以 防空气进入,分离引流管跟引流瓶,连接新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检查管道 是否已紧密连接,松开止血钳,观察引流情况,妥善固定。查看引流量,记 录。7、拔管 手术后 48-72h ,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引流液逐渐转为淡 红色或黄色液体,引流量在 50ml/24h 以下,即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观察患 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漏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保持引流 口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口有无分泌物或红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处理。8、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 心包内血液积存称为血心包或心包填塞。急性 心包积血达 150ml 即可限制血液回心和心脏跳动,引起急性循环衰竭,进而导 致心跳骤停。表现为:进行性血压下降、脉压缩小、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心 音遥远、颈静脉怒张、 CVP进行性升高、神志烦躁不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