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首程_第1页
急性腰扭伤首程_第2页
急性腰扭伤首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病程记录2016-01-28 19:29首次病程记录患者李俊莲,女,72岁,因“腰部疼痛1天”于2016-01-28 15:50入院。一、病例特点:1、患者起病急,病程短。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重度骨质疏松症、慢性胃炎、腰部摔 伤史。2 、主要临床症状: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动则较甚,翻身转侧困难,偶有心慌心累、胸痛胸 闷,上楼梯时心累明显,时有胃胶部胀痛、反酸、打嗝,精神、食欲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暗 红,苔薄白,脉弦,体重无明显异常增减。3 、体格检查:T: 36.4 C P : 65次/分R: 18次份BP: 150/83mmHg 般情况:发育正常,体型中等,

2、精神差,对答切题,呼吸平稳。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唇无发细,咽部无充血,双侧 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正常,颈动脉搏动正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正常,颈部血管无杂音。胸廓对 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o心界不大,心率65次/分,节律齐,各辦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菲氏征(一), 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无亢进。四肢无畸形,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 体: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理解力正常。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征反射。指鼻 试验(-)跟膝胫试验()。腰部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无深叩痛,双直腿抬高

3、试验30 度(),加强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仰卧挺腹闭气试验(+),拾物试验(+),屈颈试 验(一),“4”字试验(),骨盆挤压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双足大趾背伸肌力及跖 屈肌力无减弱。双膝腱反射及跟腱 反射正常引出。4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腰椎全段CT:腰椎退行性变,腰椎未见明显骨折线(渝北区中医院114926 )。二、拟诊讨论:1、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腰痹病血瘀气滞西医诊断:1、急性腰扭伤精品文档2 、高血压3级极高危3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川级4 、重度骨质疏松症5 、慢性胃炎2、诊断依据:(1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老年女性,患者因“腰部疼痛1天”入院,

4、发病急,病程短,属中 医“腰痹病”范畴。辨证分析:患者因腰部扭伤,致使腰部肌肉紧张劳损,损伤经脉气血,致膀胱经经 脉气血运行障碍,血瘀气滞而发为本病。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可为病机佐证。病机为:血瘀气滞,病 位在腰、筋骨,气血、经脉,病性实中夹虚,以实为主,预后尚可。(2)西医诊断依据:1 、急性腰扭伤:患者老年女性,患者因腰部疼痛1天'入院,发病急,病程短,有腰部扭伤 史。腰部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仰卧挺腹闭气试验(+ ),拾物试验(+ )结合患者 病史、体征及腰椎全段CT可以诊断。2 、高血压3级 极高危:3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患高血压病,最高血压180/91 mmHg现口服

5、马来 酸依那普利片10mgq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降血压,结合患者年龄、心脏病史,诊断明 确。3 、咼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川级:3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为咼血压性心脏病,未服用药物,现偶有 心慌心累、胸痛胸闷,诊断明确。4 、重度骨质疏松症:8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明确。5 、慢性胃炎:20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患慢性胃炎,未正规服用药物,现时有胃胀痛反酸、打嗝3、鉴别诊断:(1 )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肾虚腰痛相鉴别。支持点,均有腰痛表现。不支持点:肾虚腰痛, 其痛绵绵,喜揉喜按,多无腿痛,病位在腰府、肾,为肾虚腰府失荣所致。本病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 刺痛,腰部僵

6、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病位在腰部筋骨、气血、经脉,为筋骨劳伤、气血痹阻、血 瘀气滞所致。故不难鉴别。(2)西医鉴别诊断:梨状肌综合征:支持点:均可出现下肢疼痛症状。不支持点:本患者神经根 定位体征明显,直腿抬高试验30度(+),加强试验阳性,无典型的疼痛弧。而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紧张试验(+)。故不难鉴别。病例分型:B型精品文档三、诊疗计划:1、中医论治:针灸以“实则泻之”为原则,以行气活血、化瘀通脉为主。处方如下华佗夹脊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殷门委中大肠俞膈俞秩边阳陵泉悬钟足临泣针刺方法:每日针刺1次,配以电针治疗,以泻法为主。方义:以华佗夹脊穴疏通腰部经气,腰为肾之府,故取肾俞疏通腰背部经气

7、,“腰背委中求”委中为治腰痛之要穴,且配合足太阳经之白环俞、大肠俞、殷门、秩边疏通局部腰 背部及足太 阳经气及气1111。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阳陵泉为八 会穴之筋会,配合悬 钟、足临泣能疏通经脉、运行气血;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阿是穴及循经取穴。配合电针(上方穴位交替6组qd)、中频脉冲电治疗(腰2组qd )、 微波针(腰2组qd)、临时拔罐疗法(阿是穴),共凑疏通经络气血之效。同时配合中药外敷治 疗,中药处方如下:桂枝10Og细辛30g白芍100g吴茱萸50g威灵仙50g白芥子50g当归50g处方桂枝行气通脉,白芍、当归调血活血,细辛、吴茱萸、威灵仙、白芥子通络止痛,上方共凑行 气活血之效。本病血瘀气滞,予血栓通粉针活血化瘀通络。调护:清淡饮食、平卧硬板床休息2周、忌生冷,皮腰围固定,局部保暖。2、西医治疗:针灸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留陪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