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建筑_第1页
中国道教建筑_第2页
中国道教建筑_第3页
中国道教建筑_第4页
中国道教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道教建筑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国道教建筑道教简介道教建筑建筑形式,结构,规制建筑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紫霄宫何为道教 道教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神秘化,神学化后的宗教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历史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正式形成于东汉的中后期。 道教的正式分派,一般认为是开始于宋、元。道教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有7个大派:真大道教;太一道;正一道;全真道,净明道。上清派及其指派茅山宗,武当派 道教的教义:道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是虚无的无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道”是唯一的. 从道家学说延伸而来 道教讲究天人合一道教建筑 道教建筑分为:宫观又叫道观道观;庙宇 庙宇指供民间信仰的信众祭祀

2、、供奉和求庇佑的地方;道观则指道教徒们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生活的场所,多位于名山大川附近以及大城市里PPT背景图片: 建筑形式 多为我国传统的群体建筑形式,结构方正,对称严谨 以单个建筑组成的院落为单元,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串联 有机组合成的群体建筑,一步一步地向纵深方向展开,依次递进,突出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加宏伟壮观。2022-2-7建筑结构 道观的建筑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 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斗拱除美观,实用之外,层数的多少也是衡量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 屋檐伸出深远,且向上举折,加上鸱吻、脊饰,形成优美而多变的曲线,促使沉重的大屋顶变得透逸典雅2022-2-7龙虎

3、山正一观: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境内始建于汉末建筑规制 传统的道教大型宫观的建筑规制为,中路宫观前建影壁,然后是山门、幡杆、钟鼓楼、灵宫殿(有的背后为戏台)、玉皇殿、四御殿、三清殿,还有各自的祖师殿,(并有献殿在其前)等。两侧有配殿、执事房、客堂、斋堂和道士住房等北京白云观平面图建筑文化 注重意境、超脱凡尘的道教建筑的选址就非常倾向于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以利于在大自然中修身养道 注重意境、超脱凡尘的气氛始终是道教建筑的一大主题,也是其精髓所在 常用自然地貌的跌宕起落、急转变化造成一种藏露结合、相得益彰的氛围 道教建筑讲究布局,在地形和山势的选择上有严格的规矩。一般来说,它要求宫、观背依山体,面向北

4、斗,就实而避虚,这是取其“常有观其暾,常无观其妙”的经意。 艺术效果:借山势取雄;据险而筑;藏而不露;奇上加奇;占坡叠置、据水而旷武当山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余处。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余万平方米 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紫霄宫 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 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