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_第1页
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_第2页
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_第3页
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_第4页
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对口腔科的病毒交叉感染情况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分别应用5种不同的消毒方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血清污染的口腔科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分别检测消毒前后HBsAg、HBV-DNA和抗-HCV、HCV-RNA的情况。结果5种消毒方法均能有效清除所污染病毒的特异性蛋白(HBsAg、抗-HCV)和核酸(HBV-DNA、HCV-RNA)。结论消毒后的器械不应该是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关

2、键词】口腔医学;交叉感染;病毒;消毒 A preliminary study of viral cross-transmission in dentistryZHOU Dongping,YANG Zongping,TONG Wenbin(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viral cross-transmission of a DNA virus (

3、HBV) and a RNA virus (HCV) in dentistry. MethodsFive plans were designed to sterilize the oral instruments that had been infected with HBV or HCV positive serum. HBsAg, HBV-DNA , anti-HCV, HCV-RNA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sterilization . ResultsAll methods could effectively clean the specific

4、proteins (HBsAg/anti-HCV) and nucleic acids (HBV-DNA/HCV-RNA) of the infected virus. ConclusionThe instruments which have been sterilized should not be the main way of the cross-transmission of virus in dentistry.【Key words】Oral medicine;Cross infection;Viruses;Disinfection口腔科由于医患接触较多,病毒感染、传播的机会也较大,

5、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口腔医务工作者属于病毒易感者,感染率及发病率均较一般人群高1,2。为了探讨我国口腔科病毒的交叉感染情况,我们分别以一种DNA病毒(HBV)和一种RNA病毒(HCV)为例,对其在口腔科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1实验用血清:实验用阳性血清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肝炎病房及门诊的混合标本,所有血清检测完病毒活性后均于4下保存备用。2实验材料:包括口腔科的常用器械,如手机、探针、镊子、扩大器、钻针、洁治器工作端等,分别以不同的方案在消毒前后进行采样、检测。3. 样品采集方法:将HBV、HCV阳性血清分别涂布于器械表面,然后应用不同的消毒方案

6、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准备一次性Eppendorf管,每管中加入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的DEPC-PBS缓冲液(0.01 mol/L DEPC-PBS, pH7.4)1 ml,器械消毒后分别以棉签蘸此缓冲液在实验物品表面反复涂擦68次,将棉签插入管中待检。实验中以同时污染阳性血清而未经消毒的器械为消毒前对照。4. 检测方法:取各份蘸洗后的DEPC-PBS分别进行如下测定:HBsAg、抗-HCV的检测用酶免疫法(EIA),试剂盒分别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生产;HBV-DNA、HCV-RNA的检测参考以前所建立的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3,4。5.消毒方案:分

7、别应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阳性血清污染的器械进行消毒处理,见表1。结果1HBV的消毒结果:见表2。2HCV的消毒结果:见表3。讨论口腔科的病毒交叉感染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口腔科医务工作者也被公认是HBV、HCV等病毒的高危感染人群1,2。Rimland在1977年曾追踪报道了1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口腔外科医生,55例经其治疗的患者中79%发展为HBsAg阳性,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患者大部分没有可能从其他途径感染HBV;而且对HBV感染者中的11例进行了HBsAg亚型的检测,其中9例与该医生相同。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口腔科医患之间存在HBV等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Rimland的报道引起

8、了医学界的重视,口腔科的器械消毒工作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改善。1991年 Porter5报道,由于器械消毒等工作的逐步完善,HBV在口腔科医患人员中的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有感染病例发生,而且HCV、HIV也偶尔有感染者出现。因此,口腔科的病毒交叉感染情况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表15种不同的消毒方案消毒方案消毒方法器械种类高压蒸汽法121 ,2个大气压;0.5 h手机干热法185 ;1 h镊子、探针甲醛浸泡法10 %甲醛液浸泡2 h扩大器疫克灵消毒液浸泡法5疫克灵消毒液分别浸泡0.5、1 h钻针碘酒+酒精消毒法2.5%碘酒反复擦拭1 min,75%酒精脱碘钻针、洁治器工作端注:疫克灵为北京医

9、科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生产的一种消毒剂,临床证明其消毒效果较好,为本院各科室常用的消毒剂之一 表25种消毒方案对HBV的消毒结果消毒方案器械类别消毒前后的检测结果消毒前消毒后HBsAg*HBV-DNA*HBsAg*HBV-DNA*高压蒸汽法手机16.81.329(-)(-)干热法镊子18.61.801(-)(-)探针18.41.609(-)(-)甲醛浸泡法扩大器14.21.457(-)(-)疫克灵消毒钻针0.5 h20.61.824(-)(-)液浸泡法1 h21.31.826(-)(-)碘酒+酒精钻针19.81.630(-)(-)消毒法洁治器工作端16.01.498(-)(-)注:*HBsA

10、g以P/N值表示酶免疫阳性检测结果;*HBV-DNA以A值表示PCR-微孔板杂交阳性检测结果 表35种消毒方案对HCV的消毒结果消毒方案器械类别消毒前后的检测结果消毒前消毒后抗-HCV*HCV-RNA*抗-HCV*HCV-RNA*高压蒸汽法手机0.8692.143(-)(-)干热法镊子0.6521.956(-)(-)探针0.6091.978(-)(-)甲醛浸泡法扩大器0.8712.345(-)(-)疫克灵消毒钻针0.5 h0.8542.300(-)(-)液浸泡法1 h0.8492.210(-)(-)碘酒+酒精钻针0.8692.109(-)(-)消毒法洁治器工作端0.7181.969(-)(-)

11、注:*抗-HCV以A值表示酶免疫阳性检测结果;?HCV-RNA以A值表示PCR-微孔板杂交阳性检测结果 本研究同时应用了特异的免疫学指标(HBsAg,抗-HCV)和高度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指标(HBV-DNA,HCV-RNA)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均经3次重复实验证实):目前口腔科所应用的高压蒸汽法、干热法、药物消毒法(甲醛、疫克灵、碘酒+酒精)等都能很好地灭活DNA(HBV)和RNA(HCV)病毒,经过各种不同的消毒措施,所污染病毒的特异性蛋白(HBsAg/抗-HCV)和核酸(HBV-DNA/HCV-RNA)都被有效清除。也就是说,目前口腔科所应用的消

12、毒手段在预防病毒的交叉感染方面已经较为有效,消毒后的器械不应该是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使用药物(如碘酒+酒精、新洁尔灭等)擦拭法对手机进行消毒处理,但手机使用中因有回吸作用而使其管道内可能留有感染性物质,而药物擦拭对管道内残留的病原体无法达到彻底消毒。高压蒸汽法或高温真空消毒法可达到彻底消毒,但需2030 min,因此,需为每位医生准备46支手机用以周转。目前,卫生部提倡实施“一人一手机”以避免交叉感染是完全必要的。Reingold等6和Mori7的研究结果均提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病毒(HBV)高感染率和职工的工作时间、工作类型及疫苗的免疫情况有关;而和每天的诊治病

13、例数、患者是否为病毒感染者等无相关性。McCarthy等8和Thomas等9也证实口腔科特殊的工作类型(如正畸、口腔外科等)和HBV感染率有较大的相关性。根据我们的经验,如能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就有可能避免口腔科病毒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现有的经典器械消毒方案,这是避免病毒交叉感染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口腔科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卫生习惯” 教育,如使每位患者都能有机会得到医务人员“一次性手套”的诊治;对口腔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疫苗主动免疫(如HBV),使之对病毒产生免疫力; 对患者的病毒感染情况应进行详细询问,必要时进行病毒学检测;在医务人员中进行HBV、HCV、HIV等病毒的筛查工作,对指征

14、阳性者应避免其与患者的直接接触。总之,口腔科的病毒交叉感染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有效的器械消毒就能解决的,它还涉及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我们只有在对各方面都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管理、质控之后,才有可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医患人员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本文编辑:孔繁军)作者单位:周冬平(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第二口腔科)傅毅力(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第二口腔科)杨宗萍(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仝文斌(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免疫室)参考文献1,张仁德,赵燕,陶其敏,等. 口腔医务工作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调查.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2, 1

15、7: 137-139.2,Sampson E, Dhuru VB. Infection control in North American dental schools. J Dent Educ, 1989, 53: 532-537.3,仝文斌,高巍,费然,等. 酶免疫法量化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产物.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 30: 571-572.4,Tong WB, Gao W, Fei R, et al.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al immunoenzyme quantitative assay for detecting amplified prod

16、ucts of nucleic acid and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in hepatitis C virus. Chin Med J, 1999, 112: 392-395.5,Porter SR. Infection control in dentistry. Curr Opin Dent, 1991, 1: 429-435.6,Reingold AL, Kane MA, Hightower AW. Failure of gloves and other protective devices to prevent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to oral surgeons. JAMA, 1988, 259: 2 558-2 560.7,Mori M. Status of viral hepatitis in the world community: its incidence among dentists and other dental personnel. Int Dent J, 1984, 34: 115-121.8,McCarthy GM, Mamandras AH, MacDonald JK.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or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