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臂更换技术交底资料_第1页
腕臂更换技术交底资料_第2页
腕臂更换技术交底资料_第3页
腕臂更换技术交底资料_第4页
腕臂更换技术交底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五局集团京广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经理部第四架子队京广铁路北京局管内自动闭塞、通信及牵引供电设备改造工程III标段腕臂更换技术交底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京广电气化改造项目经理部第四架子队2015年6月 中铁五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施 工 技 术 交 底 表QJ04-09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京广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工程施工区段 第四架子队管段技术交底内容见附页施工主要注意事项见安全技术交底保证质量措 施见安全技术交底安 全措 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腕臂安装时必须注意工具料不得侵入基本限界。技术交底人参加人员一、主要技术要求:1.接触网腕臂采用硅

2、橡胶绝缘子,爬距不小于1600mm。2.腕臂按实际测量的支柱限界(包括关节和分相处)计算腕臂长度。3.腕臂安装完毕后,平腕臂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定位管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在调整到位后多余部分应截去。 4.腕臂上承力索座与套管双耳的间距为300 mm,上下底座间距1800mm。5.各种零件的力矩值参见下表所示。(所有紧固件有力矩要求时必须按力矩要求使用力矩扳手紧固。) 序号标准代号名称螺栓直径(mm)螺栓紧固力矩(N.m)1TB/T2075.3C-09定位线夹M10252TB/T2075.4G-10长支持器M12443TB/T2075.3D(G60)-09定位环M12444TB/T2

3、075.3D(G48)-09定位环M12445TB/T2075.4E(G48)-09长定位环M12446TB/T2075.C(G60)-09套管双耳M12447TB/T2075.20A-2010杵座鞍子U螺栓M10258TB/T2075.4-10定位环线夹M12449TB/T2075.18A-10横承力索线夹U螺栓M124410TB/T2075.18B-10双横承力索线夹U螺栓M124411TB/T2075.16D-10钩螺栓M208012JL51(HC60)承锚角钢M229813JL51(HX60)线锚角钢M229814TB/T2075.2-09底座槽钢M165915TB/T2075.16C

4、-10软横跨固定角钢M167016可调式整体吊弦M102517承力索座12/1644/606.腕臂安装完毕后应保证腕臂水平,允许抬头050 mm,不允许低头。7.京广线接触悬挂为简单直链型悬挂,承力索在接触线的上方,接触线悬挂高度一般为6000 mm, 个别站区为6450mm,以施工平面图为准。8.腕臂预配时,各部件应处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定位环的豁口朝向受力的反方向安装;腕臂不得弯曲,水平腕臂棒式绝缘子的外铁帽压板必须使用凸头型,凸头必须嵌入腕臂的防滑孔内。9.腕臂预配与安装时,各水平穿向螺栓方向应一致,统一穿向来车方向。底座固定螺栓由主角钢穿向副角钢,垂直方向为由上往下穿。10.上、下行地段

5、支柱横线路方向在同一断面时,一般不允许两支柱同时采用反定位。一般情况下,上、下行带电体之间绝缘距离为2米,困难情况下不小于1.6m。11.硅橡胶棒式绝缘子若有排水孔时 ,其排水孔朝下安装。12各螺栓销、开口销应安装牢固,开口销掰开角度大于60。13.腕臂底座孔外安装上下底座依支柱类型选用,绝缘关节、分相处为1600 mm外,其余均为1400 mm,三腕臂底座中心孔距分别为600 mm。二、支持结构安装1.腕臂设腕臂支撑,两端用支撑管卡子固定;安装后的支撑管卡子与斜腕臂上定位环间距150mm,距平腕臂绝缘子接口50mm。腕臂支撑一般情况下按照6070安装,现场可以调节支撑管卡子与棒式绝缘子、定位

6、环的距离来实现,一般情况下调整量不大于100mm,在斜腕臂上安装时,一般位于定位环下方,采用直线正定位时位于定位环上方。2.定位装置正线采用铝合金限位定位器,侧线采用非限位G2型定位器。正定位时采用定位支撑,反定位采用斜拉线。3.正线:正反定位一般情况下可水平。反定位管允许向下低头(不大于50:1000),正定位管允许向上抬头(不大于50:1000),非支定位管应略低头。4.侧线: 反定位管允许向下低头(不大于25:1000),正定位管允许向上抬头(不大于25:1000),非支宜水平(绝缘转换处和个别情况除外) ,非支定位管应略低头。三、定位器选用1.正线定位器为铝合金限位定位器,限位定位器静

7、态安装角度一般控制在815度,安装到位后,定位器根部及限位定位器座的根部须在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外,安装时还应注意调整定位线夹的螺栓、螺母方向,避免外露部份碰撞受电弓。2.定位器长度根据拉出值按安装图中相应型号选择,具体施工中需技术下施工表。3.定位器限位间隙:应满足受电弓动态抬升量160mm的要求,可通过调整定位器的角度、定位管的坡度等来实现,同时还必须满足受电弓抬升240mm(采用非限位定位器时为320mm)时不与支持装置发生机械碰撞的要求,安装后的定位器的坡度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面不发生偏磨现象,调整(顶紧)螺栓与定位器的调整间隙参考值为:1520 mm(定位器线夹处导线底面距定位管底部的垂

8、直高度(参考值):正定位350450 mm;反定位370500 mm)。4.定位器组合含定位器本体及定位线夹、定位支座、等电位连接线,等电位连线参考各安装图施工,等电位连线为一根。5.所有零件、紧固件必须按照规定的力矩进行紧固,配有止动垫片的零件应正确安装。四、悬挂调整1.承力索中锚绳安装于腕臂的承力索座内,承力索中锚辅助绳型号与承力索型号一致。2.接触线中锚所在范围内不安装吊弦,接触线中锚线夹直线段应端正,曲线段应与导线倾斜度一致。3.悬挂的结构高度为1.4m,吊弦全部采用可调式整体吊弦。4.中锚施工安装结束后开始承力索倒鞍子,从中锚分别向两侧下锚方向倒鞍子、卡定位。卡定位时必须对接触线线面

9、进行修正,线面修正应由中锚向两端下锚处顺序进行,并持续修正。5.吊弦安装应按实际跨距及吊弦分布表中距离分布,吊弦安装位置允许误差100mm。6.平均温度时,吊弦顺线路方向应垂直安装,温度变化时,根据温度变化曲线表,确定吊弦在不同温度的偏移。7.吊弦线夹螺栓穿向统一向田野侧穿。各类垫片不得缺少,铜线应顺直不得扭劲。8.接触线吊弦线夹的导流环上行线朝向大里程侧,下行线朝向小里程侧;承力索吊弦线夹导流环上行线朝向小里程,下行朝向大里程侧。9.应根据中心锚结处的线面情况,从中心锚结处向下锚方向分别确认每个悬挂点的线面后,安装定位器。10.定位器安装时应保证定位线夹的受力面正确。11.定位器应垂直线路,

10、温度变化时的偏移同吊弦偏移。12.安装长支持器、锚支卡子的定位管外露长度为100mm。13.软定位器的活尾端位于腕臂侧,在软定位器上做死固定,其定位环安装于定位器端部50mm处,定位环缺口朝下。14.拉出值应按设计图中给定的数值进行调整,直线区段允许偏差20mm,曲线区段拉出值允许偏差-20mm。曲线区段应根据外轨超高将拉出值换算为接触线偏移线路中心的距离。15.非绝缘关节(1)承力索抬高支应比水平支高出500mm,施工偏差为20mm。并保证非支承力索不磨工作支腕臂。(2)两接触线在水平面上处于平行位置,两线间距为200mm,施工偏差为20mm。(3)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比工作支抬高500

11、mm,施工偏差为20mm,两线的承力索、接触线分别在同一垂面上。中心柱处,两接触线等高,且比设计标准导线高度高50 mm。16.绝缘关节(1)转换柱处承力索非支应比工作支高500mm,施工偏差为50mm,中心柱处应保证高支承力索对水平支腕臂的任何部位的绝缘距离500mm。(2)两接触线在转换柱处非支应比工作支抬高500mm,施工偏差为50mm,中心柱处,两接触线等高,且比设计标准导线高度高80 mm(电分相处为40mm);(3)两线平行间距为500mm,各承、导线分别在同一垂面内,施工允许偏差+50mm。(4)两非支接触线和承力索在转换柱内侧1000mm处(中心柱方向)按图加设绝缘子串将两线进行电气分段,绝缘子上下对齐。五、接地装置设置1.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