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_第1页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_第2页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赵选尚 (陕西省岐山县医院骨一科,陕西岐山 722400)摘 要 目的:探讨和总结胸腰段椎体骨折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手法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复位、内固定并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伤椎平均复位率在95%以上,脊柱损伤局部稳定性得以重建。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符合脊柱稳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是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非常好的手术治疗方法。【关键词】 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

2、,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 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形式常见有椎体压缩或爆裂,并常伴有脊神经损伤。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很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目前普遍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复、固定。术后近期效果良好,远期常出现椎体塌陷、椎体前端高度丢失、脊柱后凸畸形等。从2006年以来,我科对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559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26例,交通事故4例。损伤部位:胸椎骨折3例,腰椎骨折27例。骨折类型:爆裂型23例,压缩型7例。术前行X线检查30例,CT检查30例。

3、术后行X线检查30例。硬膜外麻醉结合后,取俯卧位,C臂X线机标记伤椎。两助手帮助患者使其脊柱呈过伸位。术者双手重叠按压伤椎标记处手法复位。检查伤椎处后凸畸形纠正后将患者放回原位。1.2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术区皮肤,取胸腰椎后正中切口,逐层显露伤椎及上/下各一个棘突、椎板、关节突及横突。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中轴线交点或人字嵴顶点为进针点。胸椎为紧靠上位椎体下关节突,从关节中点向外3 mm的外上方处为进针点。稍咬平骨嵴后,用开口椎开口钻孔,用探针探测,确保钻孔在椎弓根四周骨壁之中,插入定位针,C臂X线机透视证实在椎弓根内,置入椎弓根钉,根据X线、CT检查结果及症状、体征安装连接杆,机械力

4、量对伤椎再施行复位,根据需要撑开连接杆,锁紧内固定螺母。若椎管狭窄、脊神经受压,需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脊神经探查并椎管复位(单纯压缩骨折,无椎管狭窄可不行椎板减压)。从植骨侧髂嵴取髂骨备用。用骨凿、咬骨钳将植骨侧横突、椎管后外侧部分的植骨床骨皮质清理为鱼鳞状,冲洗创面,植备用骨。安装横连杆。术后次口引流36小时,术后卧床68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2 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骨折椎体复位良好。26例获随访,最长20个月。椎体平均高度分别由术前的前缘30%和后缘的80%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5%和后缘的98%。脊髓功能基本恢复.结果本组均无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加重、椎管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

5、 讨论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使骨折椎体高度最大程度复位,畅通椎管,解除脊神经压迫,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避免后遗症的发生。理想的手术方法使伤椎解剖复位及彻底椎管减压,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内固定牢靠,有助于骨折愈合,提早下地康复锻炼。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具有明显的力学优势,通过椎弓根钉与金属棒稳固地固定,在空间上进行三维调节,从而达到对脊柱骨折的有效复位和牢靠固定。椎弓根钉棒结合式内固定系统,可通过器械的撑开与旋转立体矫正椎体的多方骨折、移位,尤其对于椎体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固定节段短,作用可靠,符合脊柱骨折三维固定的原理。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

6、的手术最佳时机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有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应及早减压、复位、固定,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好处。准确置钉于椎弓根内是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良好复位、固定的基础,也是手术的关键。术中需使用C臂X线机监测,以确保椎弓根钉的位置、方向、深度,准确了解复位程度和椎管减压情况。对椎弓根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椎弓根细小、先天性椎弓根缺失和金属过敏、感染的患者,是椎弓根钉棒固定的禁忌证。术中需行椎板减压者,宜在置入椎弓根钉后进行,以免破坏解剖结构,给置钉造成困难。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复位、固定虽可靠但只是暂时的,永久的稳定需依靠骨折椎体的愈合与后部结构损伤的修复。所以坚强的脊柱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需配合植骨融合,植骨融合可使脊柱稳定性明显提高。因此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复位良好,固定可靠,符合脊柱稳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是胸腰段椎体骨折的非常好的治疗方法。4 参考文献1 邱贵兴,戴克戎.骨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 郝定均,袁福镛,J.P.Kostuik(美).创伤脊柱外科学M.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12.3 阮狄克,沈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