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体用之道”_第1页
刍议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体用之道”_第2页
刍议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体用之道”_第3页
刍议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体用之道”_第4页
刍议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体用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刍议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体用之道”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化运作、从事营利活动成为日渐普遍的现象,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和关注。现有研究多着眼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从志愿失灵、公益产权、公共经济学等理论视角探讨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然而在营利行为将给非营利组织目标造成的影响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在梳理和概括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活动应恪守利润禁止分配的原则、实现资金运转透明化等建议,同时还应运用社会各方力量

2、进行有效监督,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志愿失灵公益产权 一、引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出现,使市场和国家之外的非营利组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创立的浪潮席卷全球,并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也开始迅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以年增长10%15% 的速度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非营利组织体系。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非营利组织研究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Leste

3、r M Salamon教授曾提出了的五个特征:一是组织性;二是非政府性;三是利润不分配;四是自治性;五是志愿性。其中,非政府性和利润不分配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 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性活动,似乎与公益性相悖。但从世界各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看,很多非营利组织都提供有偿服务,进行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以保障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这已成为当代非营利组织发展中颇具争议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对此,相关学术领域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讨论。 由于相关专业知识与实证资料的匮乏,我在此仅对现有的关于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行为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以期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再次基础上进

4、行一些属于自己的深入的思考。本文第二部分将介绍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性操作合理性及必要性的不同观点;第三部分归纳营利行为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目标的正负影响;第四部分将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观点和建议。 二、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实践的合理性 虽然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宗旨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其营利行为并非一定与此相悖。对此,众多学者都有相关讨论。根据对文献的回顾,目前支持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行为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 (一)志愿失灵理论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志愿失灵理论,认为非营利组织失灵具体表现在慈善不足、非营利组织的父

5、权性及局限性、对象的狭隘性等方面,其中慈善不足是最突出表现,即公益活动所需的开支与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缺口,非营利组织往往无法获得充分和可依赖的资源以处理公共服务问题(周志忍等,1999)。因此,“志愿失灵”理论证明了非营利组织仅仅依靠传统的运作机制已经无法充分担负起公共责任,必须主动改变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市场化、营利性运作就是非营利组织克服“志愿失灵”的路径选择和有效尝试。 (二)公益产权理论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王名教授提出了“公益产权”的概念,是指相对于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而言的一种社会所有的虚拟产权或不完全产权,即捐赠者、受赠者和受益人都分别享有一定

6、的权利但又都不享有完整的产权。其中享有受益权的主体是由社会上所有可能的受益群体构成的虚拟主体。(冷明权等,2004) 从公益产权理论视角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一样都是一定的经营主体,只不过它的经营对象不是私有财产而是一定形式的公益资产。非营利组织接受社会的委托来管理、运作和分配一定形式的公益资产,既有责任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之最终用于受益人,又有责任最大限度地提高公益资产的管理、运作和分配的效率。为此,非营利组织不仅要确保公益资产不致流失,还要努力使公益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公益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其中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经营就是保值增值最主要的方式。 (三)公共经

7、济学理论视角 从公共经济学理论来看,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主要是准公共产品。由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不 完全竞争性或不完全排他性,可以按照受益原则,向受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补偿部分产品成本,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张玉磊,2007)。如图1 所示,当非营利组织对其准公共产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P P2 P1,实现对部分成本的补偿,则能将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从Q1提高到Q2,进而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这就为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运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1准公共产品的供求关系 此外,许多学者还从当下社会现实出发,从非营利组织营利动机产生缘由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8、0;由于本身的特性,非营利性组织传统筹资机制主要是靠私人的捐赠、社会募捐以及政府的拨款(萨拉蒙,2002)。而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政府财政支持减少、民间个体捐赠下降,非营利组织面临着运行资金匮乏的严峻挑战(张玉磊,2008)。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营利性商业企业开始进入社会服务领域,这就导致非营利组织不仅要面对同类的竞争,还要越来越多地面对来自营利组织竞争的压力(曾军等,2009)。由此,为了更好地维持自身发展和目标实现,非营利组织产生了强烈的营利动机,其筹资机制向商业化、市场化转变。 还有学者运用了帕森斯的观点: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必须拥有资源,这些

9、资源获得模式将成为组织制度化的决定要素。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越来越来源于市场,所以应该采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时立荣,2003) 三、营利性对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与目标实现的影响 目前,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性运作日益普遍,根据Lester M Salamon(2003)主持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所调查的32个国家中,服务收费、政府拨款和私人慈善捐赠平均分别占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509%、388%和103% ,服务收费成为各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邓国胜(2001)的调查也显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结构中服务和会费收入也占到2718% 。非营利组织进行市场化、

10、商业化运作,从事营利活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对其目标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正面影响有助于目标达成 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性活动,有助于其生存发展以及目标达成,同时还会产生其他良性效应。如韩晶(2004)对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性活动进行筹集资金给予肯定,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在按全球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模式运行,取得了显著效果,张玉磊(2007)认为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经费紧张的现状,提高了运行效率,也缓解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压力,增强了非营利组织能力和自治性,使其能够作为政府体制外的一种力量进一步推进政府行政

11、改革。 清华大学课题组(200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的课题报告中,指出非营利组织内部存在着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矛盾关系,其营利性动机与行为占据了一个极其显要的位置。此时出现一个被称为“公益性悖论”的现象:即不仅公益性行为与营利动机可以共存于一个组织中,而且营利性更强的机构,它们的公益性表现常常也更高。该报告用翔实的数据论证了此点。 (二)负面影响不利于目标实现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化运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正如萨拉蒙教授所说:“近年来,很多非营利组织为了拓宽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减少组织的依赖性,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活动,但

12、同时也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即逐渐变得像企业。” (邓国胜,2001) 公益性是非政府组织的基本价值。现有研究关于非营利组织进行营利操作的消极意义的论述,主要围绕其公益性目标展开。 首先,进行市场化、商业化运作,非营利组织面临着很大风险,若有操作不当、决策失误,营利就会变成赔本,使得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金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其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例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挪用“希望工程”捐款逾一亿元,用于投资股票、房产及各类风险企业,并招致巨大亏损,其中不少投资项目以“回报少、效益低”告终。(沈亚平等,2005) 其次,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营和营利性运作,若没有建

13、立起配套、有效、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则很可能会产生“目标替代”问题,即背离市场化运作的初衷、产生放弃公益宗旨而过度逐利,甚至将营利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以损害社会公益目标为手段获取自身经济利益,这样,非营利组织就变成了与企业无所差别的利润机器。 此外,非营利组织因其追求社会公益目标,所以享有很多税收优惠。因此“目标替代”又往往会导致“公益失灵”,其突出表现就是公益私化,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最终沦为个人或特定人群牟取私利、同时逃避纳税责任的工具(张玉磊,2008)。当一个非营利组织走到这一步时,其最初的公益性目标就已经荡然无存,其存在的价值也泯灭了。 最后,非营利组织的营利

14、性运作,还会使其公益形象大打折扣。在大众观念里,非营利性组织是作为慈善愿望的实现场所。非营利性组织的慈善文化是与营利无关的崇高事业,其商业行为带来的营利性与慈善文化的非营利性必然会造成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李广安,2008) 四、总结与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营利行为日渐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取收入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回顾,我发现,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营利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太弱,运转资金不足,无法实现目标,效率下降,还可能有生存危险;太强,易偏离非营利目标,改变组织性质,甚至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由此看来,把握营利行为的“度”,也就是恪守进行营利操作的原则,协调营利行为与

15、非营利目标,十分关键。 Lester M Salamon教授曾将非营利组织的营利行为界定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不能在成员间进行利润分配;三是不得将组织资产转为私人资产(应学风,2007)。其中“禁止分配原则”,要求非营利组织的剩余利润不在分配之列,所有的剩余收益都必须留在非营利组织内部,用于支持组织从事其章程所规定的业务。 我认为,禁止利益分配原则是确保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的重要阀门。在肯定非营利组织可以从事一定的营利活动的同时,应明确其所必须遵守的禁止分配原则,在此基础上,优化非营利组织内部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明晰产权结构,使资金流通透明化。同时非营利

16、组织自身应该保持清醒的姿态,认清和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认识到营利行为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社会性目标而采用的筹资方式之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以此来消除“目标替代”“公益失灵”等悲剧发生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应该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形成多元共治的机制,来共同监督非营利组织的营利行为,促使其营利行为产生健康积极的效应。例如,强化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监管责任;提高社会公众、新闻舆论对非营利组织营利运作的监督意识等。 【参考文献】 黄波,吴乐珍,古小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张玉磊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困境与对策J温州职业技术学

17、院学报,2007,(3) 刘明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J,科技信息(教学·科研),2007,(19) 徐旭川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的成因与规范J,现代财经,2006,(3):6063 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冷明权,张智勇经济社团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张玉磊论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理论基础与现实问题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 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崛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3):57 63 张

18、玉磊困境与治理: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曾军,梁琴非营利性组织的营利行为有效性判断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12) 时立荣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公益效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19) Lester M Salamon, SWojciech Sokolowski & Regina List, 2003 Global Civil Society An Overview, The Johns Hopkins Comparative Nonprofit Sector Projec

19、t 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韩晶非营利组织的“赢利”趋势与税收规制J黑河学刊,2004,(7) 清华大学课题组,2004,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参见,http:/www4343net/Htmls/Cityinfo/World/20070114201100htm 沈亚平,陆明远公益与效率: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体系研究J学会,2006,(5) 李广安论非营利组织商业化经营的利弊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应学风“非营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J语文教学,2007,(5

20、) 黄波,吴乐珍,古小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张玉磊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困境与对策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刘明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J,科技信息(教学·科研),2007,(19) 徐旭川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的成因与规范J,现代财经,2006,(3):6063 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冷明权,张智勇经济社团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张玉磊论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理论基础与现实问题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 张玉磊论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理论基础与现实问题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 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崛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3):57 63 张玉磊困境与治理: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曾军,梁琴非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