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物经济管理论文:基于多船队作业的东黄海鲐鱼生物经济模型及管理策略摘要:鲐鱼是我国近海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船队主要捕捞种类。如何兼顾两种渔业的利益,并从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来科学制定渔业管理目标,是确保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根据渔获统计等数据,在理论上模拟了50年内(1948年-2048年)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捕捞船队的动态变化,探讨5种方案下各渔业捕捞努力量、鲐鱼资源量、产量及利润,以及与其对应的总利润及总产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所有方案下,资源量在前10年(1998年-2008年)中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随后趋于稳定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在基准方案下,群众围网船队
2、在捕捞努力量、产量及利润方面占优。其余方案中,大型围网船队最终在捕捞努力量和产量占优,但其利润接近于0。结合累计产量和利润,方案c(降低大型围网成本)由于兼顾了大型围网的经济效益及群众围网的社会效益,可认为是目前适合东黄海鲐鱼长期的管理方式。关键词:鲐鱼;生物经济模型;大型灯光围网渔业;群众围网渔业;东、黄海1引言东、黄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我国近海主要捕捞的经济鱼种之一,同样也是东、黄海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鱼种1。目前,近海鲐鱼的作业船队主要以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船队为主。其中我国东、黄海大型围网作业的年产量约为3.3×104t2,而群众围网作业的年产量约为
3、3.0×104t3。近几年来,东黄海鲐鱼资源产量日趋下降,可能正遭受过度开发或已处在过度开发状态2。生物经济模型最早由Schaefer和Gordon建立4-6,已由单一的种群动态模型逐步发展成为多鱼种、技术互相影响的动态生物经济模型7-14。目前,生物经济建模在国内渔业资源评估及管理中应用不多,相关的学术文献不仅大多以理论为主,而且模型的应用多局限于静态的生物经济模型15-23。为此,本文尝试参照Seijo等发展的动态生物经济模型24,结合近海鲐鱼渔业的相关经济和生物学参数,构建基于多船队作业的东黄海鲐鱼生物经济模型,比较不同作业和经济参数下50年(1998年-2048年)内捕捞努力
4、量、产量、资源量以及利润的动态变化,为制定科学的渔业资源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材料方法2.1材料来源中、日、韩三国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捕捞作业的各项参数数据来源于张广文25、李纲等人的研究结果2,其中内禀增长率r为0.879,环境容量K约为156×104t,鲐鱼价格P为0.55×104元/t,初始资源量假定为1997年的资源量约为98.5×104t。另外,根据经验及以往数据2,3,10,25,群众围网的可捕系数和单位捕捞成本分别设定为大型围网的1/2及1/3,并以其作为基准方案2.2研究方法2.2.1模拟捕捞努力量随时间的变化捕捞努力量的多少往往由其渔业的利润来决
5、定14,因此引入一个船队动态参数,依此来表达其捕捞努力量随时间的变化24。其公式为:(1)式中(t)为利润函数,即(pqB-c)f,若(t)>0,捕捞船队将进入渔业,若(t)<0,捕捞船队将退出渔业;为动态参数,其反映了利润的变化和波动情况。Seijo认为,与捕捞努力量水平所引起的成本关系密切24。本文不讨论的影响,并设定其为0.5×10-4。2.2.2模拟资源量随捕捞努力量的变化依据资源平衡量模型21:(2)当有2种渔业同时捕捞某一种类时,其资源量变化表达式为:(3)式中Y1(t)、Y2(t)分别表示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的产量。2.2.3模拟产量随捕捞努力量的变化大型围网
6、和群众围网的产量分别为:Y1(t)=q1f1(t)B(t)(4)Y2(t)=q2f2(t)B(t)(5)式中Y1(t)、Y2(t)f1(t)、f2(t)分别代表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的捕捞努力量和资源量。2.2.4模拟利润随捕捞努力量的变化利润公式:1(t)=pY1(t)-c1f1(t)(6)2(t)=pY2(t)-c2f2(t)(7)式中c1,c2分别代表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成本。2.2.5模拟不同参数调整下的船队动态变化结果以基准方案为标准,改变不同作业和经济参数,分5种情况对其不同作业船队作业情况和资源状况进行模拟。3结果3.1大型围网和群众围网船队动态模拟总体来看,鲐鱼资源量
7、在50年内(1998年-2048年)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即在10年内(1998年-2008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随后稳定在一定的数量水平,其中方案d和方案e在随后的40年里维持在了较高的资源量水平,约60×104,而方案b和方案c则维持在较低的资源量水平,约为20×104。从捕捞努力量来看,基准方案a下大群众围网船队占据绝对的优势,捕捞努力量超过了6×104网次,相比大型围网则接近于退出渔业。在其它方案情况下,大型围网船队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其中方案b和方案d接近于退出渔业的水平,而在方案c和方案e中,群众围网在50年时仍分别维持在6700网及10100网左右。
8、就产量而言,在基准方案中,大型围网起先占居优势,增至26×104t并达到最高,随后长期处于下降并接近于退出渔业。相比群众围网则长期处于优势,至50年时其产量超过了25×104t。其他方案中,大型围网则长期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在方案d产量最高,超过了30×104t,相比方案b和方案d接近于退出渔业的水平,而在方案c和方案e中分别仍有2×104t及3×104t以上的捕捞产量。从利润(租金)上来说,基准方案下群众围网船队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相比大型围网船队则长期处于亏损阶段。而在其他方案中,大型围网船队仍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前10年都处于较为明显的下降,
9、随后长期在盈亏之间波动,而群众围网在方案d和方案e下长期处于较为明显的亏损状态,相比而言方案b和方案c长期的亏损幅度较小,接近于盈亏为0。另外所有方案下,不同船队的盈亏在随后的40年里都趋于接近。3.2不同方案下的短期和长期效益分析累计前10年的产量和利润,大型围网在方案e下的产量最高,约为258×104t,方案c的利润为最高,约为38.93×108元;群众围网在基准方案下的产量为最高,约为158×104t,在基准方案下利润为最高,约为29.94×108元。累计2种渔业的总产量和总利润,基准方案下产量为最高,约为377×104t;方案c的总利润
10、为最高,约为46.46×108元。累计前30年的产量和利润,大型围网在方案d下的产量为最高,约为837×104t,方案c的利润为最高,约为40.11×108元;群众围网在基准方案下产量和利润都为最高,分别为596×104t以及77.81×108元。累计2种渔业的总产量和总利润,方案e的总产量为最高,约为1049×104t,基准方案下的总利润为最高,约为62.56×108元。累计前50年的产量和利润,大型围网在方案d下的产量为最高,约为1476×104t,方案c的利润为最高,约为43.09×108元;群众围
11、网在基准方案下产量和利润都为最高,分别为1114×104t及100.65×108元。累计2种渔业的总产量和总利润,方案e的总产量为最高,约为1725×104t;基准方案的总利润为最高,约为76.96×108元。4讨论分析4.1近海鲐鱼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根据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统计数据3,群众性围网渔船从1995年的29组迅速发展到了2006年的601组,而其产量从2.9×104t增加到了8.4×104t;相比大型围网船队,据上海海洋大学围网技术组统计2,1999年大型围网船组为26组,2006年间下降至22组,1998年渔获量为4
12、15;104t,至1999年猛增到8.7×104t,2000年降为3.4×104t。此后2004年-2006年鲐鱼渔获量持续下降,同期CPUE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初步判断,近10年来,近海鲐鱼资源日趋下降,可能正遭受过度开发或已处在过度开发状态。因此,如何综合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2不同作业方案的分析基准方案中,无论捕捞努力量、产量还是利润,群众围网都占据了较为绝对的优势,而大型围网则接近于退出渔业的水平。分析认为,群众围网由于成本低廉,因而在长期竞争中将占据明显优势。一般而言,最优的方案便是既兼顾到大型围网船队的经济效益(利
13、润),又顾及到群众围网船队的社会效益,以实现充分就业。从长期效益分析,50年的模拟结果认为,基准方案下的累计总利润为最高,但牺牲了大型围网船队的利益(最终退出渔业);方案e下的累计产量最高,达到1725×104t,但其总利润为负值-25.81×108。元。而在方案c中,虽然其各年份的累计总产量不高(1261×104t),但其累计总利润较高(23.82×108元),大型围网船队的经济效益为最好。4.3有关管理措施的探讨通过对5种方案50年内的鲐鱼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可以根据初步模拟的结果,结合渔业管理的目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协调短期效益
14、和长期效益的关系,来科学制定渔业管理措施。4.3.1降低大型围网船队的捕捞成本以方案c作为参考的管理目标,鉴于国有和民营的渔业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通过科学方法适当降低大型围网船队的单位捕捞成本,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及经济效益,例如在以往经验性寻找渔场的基础上,推广渔业遥感技术,应用“千里眼”寻找最适渔场,不仅提高渔获量,而且从某种意义上减少了燃油的损失,降低了其作业成本。4.3.2对群众围网船队进行适当补贴依据方案c,通过降低大型围网的成本以提高其竞争力,势必造成群众围网的捕捞努力量,产量及利润的下降,为此应对群众围网进行适当补贴,并对大型围网实施一定的产量税收,由于我国是渔业大国,沿海渔民众多,
15、因而也许安置好渔民的转业工作。本文应用的基于多船队作业的动态生物经济模型是单一的种群生态模型,没有考虑种群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环境因子以及贴现率对东、黄海鲐鱼资源量造成的影响。因而今后系统开展基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为可持续利用鲐鱼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参考文献(References):1张晶,韩仕鑫.黄、东海鲐鲹鱼渔场环境分析J.海洋渔业,2004,26(4):321-25.2李纲.我国近海鲐鱼资源评估及风险评价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08.3张洪亮,周永东,姚光展.浙江群众传统灯光围网渔业利用资源状况分析J.海洋渔业,2007,29(2):174-178.4G
16、ordon,H.S.An economic approach to the optimum utilization offishery resourcesJ.Fisheries Research,1953,10:442-447.5Gordon,H.S.The economics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ThefisheryJ.Political Economy,1954,62:124-142.6Schaefer,M.B.Some aspects of the dynamics of populationsimportant to the management
17、 of commercial marine fisheriesJ.Bulletin of the Inter-American Tropical Tuna Commission,1954,(1):27-56.7Clark,C.W.Bioeconomic Modelling and Fisheries Mangement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85.8Seijo,J.C,O.Defeo,S.Salas.Fisheries Bioeconomics:Theory,Modelling and ManagementM.Food and Agriculture
18、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1998.9Kar,T.K.,Matsuda,H.A bioeconomic model of a single-speciesfishery with a marine reserve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6(1):171-180.10Kulmala,S.,Peltomaki,H.Lindroos,M.,et al.Individualtransferable quotas in the baltic sea herring fishery:Asocio-bioeco
19、nomic analysisJ.Fisheries Research,2007,84(3):368-377.11Armstrong,C.W.A note on the ecological-economic modelling ofmarine reserves in fisheri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2):242-250.12Puga,R.,Vazquez,S.H.,Martinez,J.L.,et al.Bioeconomicmodelling and risk assessment of the Cuban fishery for spinylobster panulirus argusJ.Fisheries Research,2005,75(1-3):149-163.13Flaaten,O.On the bioeconomics of predator and prey fishingJ.Fisheries Research,1998,37(1-3):179-191.14陈新军.渔业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5唐三一,肖燕妮.单种群生物动力系统M.北京: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障性住房安置房产权交易合同范本
- 山区监控安装方案
- 场地开业延误责任及赔偿协议
- 成都二手房买卖合同中附属设施及公共区域使用协议
- 私营企业采购方案
- 超市厕所保洁服务承包合同范本
- 潍坊幼师面试题及答案
- 内科急诊处置流程
- 公路变迁调查方案
- 冠心病健康大讲堂
- 2024年四川省甘孜县林业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详解
- 中医推拿知识培训课件
- 团播培训直播课件
- 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一中2025年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茶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2030中国转轮除湿机行业前景动态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资料合集
- 针灸医学的历史回顾之古代名医的针灸先例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494mb
- 年产xxx千件自行车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Z/T 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 00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