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_第1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_第2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_第3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_第4页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文本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课文通过对画上人物、场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方法上要更加放手。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这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几百年前的画面拉至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读写结合,把一篇课文浓缩成一张资料卡,把书读薄。 引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欣赏,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

2、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择、宫”等10个生字,读准“都、乘、笼”3个多音字。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与艺术价值,体会这幅画呈现出来的北宋特定社会背景中的文化、风俗、建筑等各方面的艺术价值。课时安排1课时一、学习回顾,引入新知1.引导学生说说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这节课让我们再来了解一幅很有名气的古画。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名扬中外”的

3、意思(名气很大),明确画作名称(清明上河图)。3.简单介绍画家和画作。张择端 北宋画家。字正道,瑯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学习绘画。宋徽宗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对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徽宗时的汴京(今河南开封)的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关于“清明”二字的来历有两个:一是张择端在进献画时为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是张择端在将画进献时并没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图,因宋代喜欢粉

4、饰天下,所以皇帝看到画上的繁荣景象,在上河图这个名字的基础上加上了“清明”二字,为清明上河图。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随文进行认字识词指导。张端 城 故 官 形各异毛 一 一 头 杆 古都风多音字:d 都城 都督 都市 chén 乘坐 乘客 乘凉 都 乘 du都来 都有 全都 shèn 野乘 千乘之国lón 鸡笼 鸟笼 蒸笼 笼 ln 笼络 笼统 笼罩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集中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画作内容。根据自己的梳理情

5、况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4.指名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归纳。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集中说明清明上河图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是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根本原因。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清明上河图还具有历史价值。三、质疑探究,体悟文情1.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内容,说说这幅画给自己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画面中的人非常多,而且人物的神态、动作非常传神。)过渡:北宋画家张择端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其实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文章作者又是如何来给我们介绍这幅画作的吧!2.引

6、导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看看每段话分别是围绕哪一层意思来写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试着概括这幅画作最大的几个特点。预设:学生自读、思考、圈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句子“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感受画作最大的特点:人物众多、街市热闹、生动传神。 3.再次认真研读课文第24自然段,结合画作的几个特点想想清明上河图到底为什么会名扬中外。集体交流。欣赏众多人物。(赏读第2自然段。)(1)张择端在这幅画里,都画了哪些人?(指名读第2自然段。)(2)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什么是“行”?(行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

7、就是职业。)文中介绍的是哪几行的人?动笔画一画。(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读书人。)(3)想象说话: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呢?小结:各行各业的人全被张择端画进了清明上河图,他可真了不起,难怪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了。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感受街市热闹,人物形态各异,小而清楚。(赏读第3自然段。)(1)你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张择端高超的画艺?(画上的街市、画面上的人。)它们有什么特点?(街市热闹,人物形态各异,小而清楚。)(2)街市上有什么?(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3)街上的人在干什么?(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是一个什么句?(排比句。)你能说一个类似的句子吗?(4)出

8、示图画,欣赏说话:你还看到画上的人在干什么?(5)教师过渡,指名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过渡:真是形态各异啊!而且你们看得真仔细,画面这么小,都能被看出来,张择端的画艺可真是高超无比。难怪作者在文中说:“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多么细致、多么精致的一幅画啊!谁愿意把这段话再读一读?品读传神的画面细节。(赏读第4自然段。)(1)默读第4自然段,了解段落内容。过渡:那么多形态各异的人,全搬进了画里,的确能名扬中外。张择端的画技真是精湛!不仅如此,如果你细细观察,还能读出一个个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事呢!快速读一读第4自然段,

9、看看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谁能为这个事件起一个名字?(桥北头的“交通事故”。)(3)你对文中谁的动作印象最深刻?(4)教师过渡,齐读句子。过渡:这些都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可是画家也把它搬进了画里,而且画得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说说。(传神。)我们不得不赞叹“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齐读最后一句话。)(5)自由表达: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小结:张择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予了清明上河图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体会到这位画家十分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我们写作文和画画一样,能够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描写具体,那么我们的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4.齐读第5自然段

10、,引导学生明确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及其名扬中外的原因。小结:清明上河图全图中,类似于桥北头这样的生活小场景比比皆是,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热闹繁华的场面,难怪课文最后说(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甚至后来,有许多专家就是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北宋时期的许多风俗民情、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这可是清明上河图宝贵的历史价值呀。因为这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它成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幅画的名字,它叫清明上河图。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回顾单元内容。过渡: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古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杜牧、王维;了解了蔡伦是怎样发明造纸术的;欣赏了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赵州桥;了解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畅谈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2.搜集资料,拓展知识。过渡: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比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品,独特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等。课后,请大家搜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以备展示课的时候进行展示和交流。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画作内容及其艺术价值,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