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部分计算题第 1 章国民收入核算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 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这对该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 1)该地区的 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当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3)假如政府将 2000 万元以补贴形式发给居民,该地 GDP是否会增加?与( 1)相比如何?为什么?(武大 2000 研)解:第一种解法:考虑了乘数效应( 1)将总值 2000 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首先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2000 万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1 60
2、%=40%的前提下,该地区将把其中的800 万元用于消费,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便导致了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Y=2000 12000 40% 2000 ( 40%) 2 2000( 40%) 3 =2000/ ( 1 40%)=2000/60%=3333.3 (万元)( 2)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因为政府支出中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具体解释如下:当政府向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时候,在私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中并没有包括对这些劳务的支出,因而应该加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当政府向居民购买生产要素的服务而生产出物品和劳务的时候,它们也构成社会产品的一部分,因而应该加上政
3、府的这部分支出,因此在国民收入第一轮中增加2000 万元,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为40%,在此影响,第二轮增加 2000 40%,这样一直继续下去,和(1)的效果是一样的。( 3)该地 GDP会增加,与( 1)相比 GDP增加要少,第一轮的增加为 200040%,第二轮的增加为 2000( 40%)2,于是增加的国民收入为:Y=2000 40% 2000( 40%)2 2000( 40%) 3 =800/60%=1333.3 (万元)因为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发给居民,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换取生产要素服务的单方面的转移支付,社会产品没有相应增加,因而在计算国民收入时不应该算上这部分的政府支出。第二种解法:没有
4、考虑乘数效应( 1)支出法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显然该地区的净出口增加了2000 万元,而其他项没有变化,所以该地区的GDP增加了 2000 万元。( 2)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为此做法相当于增加了2000 万元的政府购买,而其他项没有变,所以最终该地区的GDP仍然增加了2000 万元。( 3)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比较小,因为这2000 万元是以补贴的形式出现的,并不能记入GDP,而当居民拿到这2000 万元后,会将其中的60%存起来,其余的40%会用于投资或消费。因为居民只会将其中的40%用于消费或投资,即只能使GDP增加 800 万。相对( 1)来说,显然这种做法对GDP的贡献比较小。
5、注意:本题没有说明是否考虑乘数效应,但第一种解法比第二种解法全面,建议在答题时采用第一种解法更好。2下面是关于GNP、 GDP和 NDP的讨论。;.( 1)在 1991 年,美国的GDP是 56775 亿美元; GNP是 56949 亿美元。为什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 2)在 1991 年,美国的GDP是 56775 亿美元; NDP是 50514 亿美元。解释这个差额。作为GDP的一部分的1991年的差额具有什么特征?解:( 1) GNP=本国要素在国内收入本国要素在国外收入;GDP= 本国要素在国内收入外国要素在国内收入;GDP和 GNP之间的差额就是外国人所获得的净收入;GDP小于
6、 GNP说明美国( 1991 年)的居民在国外所获得的收入多于外国人在美国所获得的收入。( 2)当资本被用来生产时,会发生消耗即折旧。因此 GDP和 NDP之间会存在一个差额 NDP衡量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所生产的产量的净值,它是产量的总价值减去资本在生产总产量中所消耗掉的价值差。3假设有 A、 B、C 三厂商, A 厂商年产 5000 万美元,卖给 B、 C 和消费者,其中 B 买 200 万美元, C 买 2000 万美元,其余 2800 万美元卖给消费者。 B 年产 500 万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 C 年产 6000 万美元,其中 3000 万美元由A 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 1)假定
7、投放在生产上的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 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 C 有 500 万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4)如果 A 厂商有 1000 万美元的进口值,C 厂商有 1500 万美元的出口值,其他条件不变,GDP是多少?贸易差额是多少?解:( 1) A 的价值增加为:5000 3000 2000(万美元)B 的价值增加为:500 200300(万美元)C的价值增加为:6000 2000 4000(万美元)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 300 40006300 (万美元)( 2)最终产品价值为: 2800 500 3000 6300(万美元)式中 2800、 500、 3000
8、 分别为 A、 B、 C 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 6300 500 5800 (万美元)( 4)原来 GDP为 6300,现在加上进出口因素, GDP变为: 6300( 1500 1000) 6800(万美元),其中贸易顺差额,即净出口额为: 1500 1000 500(万美元)4假定一国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 1)国民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解:(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
9、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 8003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 500 4300(亿美元)( 2)从 GNP C I G NX中可知 NXGNP CI G,因此,净出口NX 4800 3000 800960 40(亿美元)( 3)用 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 T G,从而有TBS G 30 960 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
10、=NNP T=4300 990=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 S YdC 3310 3000 310(亿美元)5设一经济社会生产5 种产品,它们在1990 年和 1992 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试计算:( 1) 1990 年和 1992 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如果以 1990 年作为基年,则 1992 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3)计算 1990 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992 年价格比1990 年价格上升了多少?产品1990 年产量1990 年价格(美元)1992 年产量1992 年价格(美元)A251.50301.60B507.50608.00C40
11、6.00507.00D305.00355.50E602.00702.50解:( 1) 1990 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 25 7.5 50 6 40 530 260 922.5 (美元)1992 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 30 8 60 7 50 5.5 35 2.5 70 1245.5 (美元)( 2) 1992 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5 30 7.5 60 650 5 35 2 70 1110(美元)( 3) 1990 1992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1245.5/1110 112.2%可见 1992 年价格比 1990 年价格上升了 12.2%。6假定一经济社会生产5 种产品,
12、其2000 年和 2002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计算:( 1) 2000年和 200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若把 2000年作为基年,求200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3) 2000 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2002 年比 2000 年价格上升的幅度。产品2000 年2002 年产量价格(元)产量价格(元)A251.50301.60B507.50608.00C406.00507.00D305.00355.50;.E602.00702.50解:( 1) 2000 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 25 7.5 50 6 40 530 260=922.5 (元)2002 年名义
13、国内生产总值1.6 30 8 60 7 50 5.5 35 2.5 70=1245.5 (元)( 2)若以 2000 年为基年, 则 2002 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 307.5 606 505 35 2 70=1110(元)( 3) 2000 年 2002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245.5 1110 112.2%所以, 2002 年比 2000 年价格上升了 12.2%。7考虑如下价格指数问题。一个只有3 种商品进入CPI(消费价格指数)的简单经济,这三种商品是食品、住房和娱乐。假定居民在基年(1987 年)以当时的价格消费如下:数量价格(美元 / 单位)支出额(美元)食物51470住
14、房31030娱乐4520总计120( 1)定义消费价格指数CPI;( 2)假定定义 CPI 的商品篮子是以表上所给定的数据为依据。如果1994 年的价格为:食品每单位30 美元,住房每单位 20 美元,娱乐每单位6 美元。计算 1994 年的 CPI。解:( 1)CPI 是指城市居民所购买的典型商品篮子的现价的加权平均数同这一篮子商品的基年价格加权平均数之比。公式为:pti q0iCPI100%p0i q0i( 2) 1994 年的支出 5 30 3 20 4 6 234(美元)1987 年的支出 120(美元)因此, CPI( 1994 年的支出 /1987 年的支出)100 234/120
15、 1001958. 假定 GDP是 6 000 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5 100美元,政府的预算赤字是200 美元,消费是3 800 美元,对外贸易赤字是100 美元。( 1)储蓄( S)有多大?( 2)投资( I )的规模是多少?( 3)政府支出(G)有多大?解:( 1)由 Yd=C S 可知S=Yd C=5100 3800=1300(美元)( 2)由 I+G+(X M) =S+T可知:I=S+( T G) +( MX)=1300 200+100 =1200(美元)( 3)由 Yd =Y TR TA 可知:TR TA=51006000= 900由 G TRTA=200 得:G=1100(美
16、元)9说明一个支出大于其收入的国家必然会有对外收支赤字。解: 由恒等式S I= ( G TR TA) NX;.一国总收入AS=C S TA TR一国总支出AE=C I GAE AS=IS G TR TA0由恒等式可知I S GTR TA NX代入得: NX0即若一国支出大于收入,必然存在贸易赤字。第 2 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假设某人从25 岁开始工作,年收入为50000 元, 60 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 岁,现在他已经45 岁,试求:( 1)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 元,则他的年消费为多少?(南开大学2005 研)解:(1)按生命周
17、期消费理论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此人的终身收入为YLWL5(6025)175 万元平均每年消费为C17535 万元852512则 45 岁时此人拥有的财富为WR (535) (45 25)125 万元123把此人 45 岁看成新的起点,再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后每年的消费为1255(6045)35 万元3854512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为a10.0258545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函数CaWR cYL ,可得351251230.0255c解得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为c 0.375(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 10 万元,按生命周期消费理
18、论,其每年消费为105(6045)85452.125 万元。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 0.9 Yd , 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 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 T=0.2Y 。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 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人大2000 研)解:( 1)根据题意可得:YCIG1000.9Yd300160100 0.9(Y T ) 300 160100 0.9 0.8Y 300 160解得: Y2000( 2)由 b0.9, t 0.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K g11=3.571b(1 t) 1
19、0.9 0.8( 3)YCIG1000.9Yd3003001000.9(YT )3003001000.90.8Y300300解得: Y2500或者:政府支出增加G300160140所以收入增加YK gG500 ,所以新的国民收入为2500。2.在一个多期经济模型中,假设每一期经济中同时存在年轻人和老年人,并且每个人生存两期。在第t 期,每个年轻人拥有1 单位劳动, 通过提供劳动获得收入,并将劳动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第t 期的消费,( 其中下标 “ 1”表示年轻人,下标“t ”表示第t 期 ) ,一部分用于储蓄st ;到了第t+1 期, t 期时的年轻人变成老年人,而且也不再有劳动收入,而是依靠年
20、轻时存下的储蓄生活,消费为( 其中下标“ 2”表示老年人,下标“t+1 ”表示第t+1 期 ) 并用完所有储蓄。假设所有人的效用函数形式为,市场利率为r ,主观贴现率为,工资率为w。(1) 求年轻人的储蓄;(2) 提高工资率对年轻人的储蓄有什么影响?请解释:(3) 降低利率对年轻人的储蓄有什么影响?请解释。(中央财大2007 研)解:( 1)该题所考察的是戴蒙德的OLG模型,代表性家庭的最优化问题为:maxC1,1t1C2,1t 1U t11C1,t , C2,t 11s.tC2,t1wC1,t1 r利用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此问题,设拉格朗日函数为:;.C1,t11C2,1t 1( w C1,tC
21、 2,t1)L111r1一阶条件为:LC1,t0C1,tLC2,t10C2,t11r1LwC1,tC 2,t101rC2,t111r由、化简可得:C1,t1代入可得:C1,t(1)1/w(1)1/(1r )(1 ) /因此,年轻人的储蓄为:S1,twC1,t1(1)1/ w)1/(1r )(1)/(1( 2)S1,t1(1)1/0w(11/(1r )(1)/)因此,提高工资率会增加年轻人的储蓄。( 3)S1,t(1)1/ (1) /(1r )1(1 )/wr(1)1/(1r ) (1)/2因此,利率的变化同时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果 01 ,则降低利率会增加年轻人的储蓄;如果1 ,则降低
22、利率会减少储蓄;如果1 ,则降低利率不会对储蓄产生影响。3如果政府决定削减转移支付,同时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均衡收入水平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中央财大 2001研)b解: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trb1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 =b1所以YTRktrG kgTRb1G1 b1b又因为所以,TRG0YG即:均衡收入水平增加与政府购买增加相同量。;.4某国经济总量:S 100 0.2Yd ( Yd 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 I 50,政府购买G 200,政府转移支付R 62.5 ,税收 T 250(单位均为10 亿元),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
23、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电子科技大学2004 研)解:( 1) YC I G( Yd S) I G 100+ ( 1 0.2 )( Y 250+62.5 ) +50+200解得: Y 1000( 10 亿元)( 2)投资乘数1151b10.8政府购买乘数1151b10.8税收乘数b0.841b10.8转移支付乘数b0.841b10.8平衡预算乘数15假定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C 3000.8Y d,私人意愿投资I 200,税收函数T 0.2Y (单位:亿美元) 。求:( 1)均衡收入为2000 亿美元时, 政府支出 (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具体数值是多少?( 2)政府
24、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5Y ,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北方交大2001 研)解:( 1)根据题意可得:YCIG3000.8Yd200G3000.8(YT )200G3000.80.8Y200G2000解得: G220又 T 0.2 2000 400所以, 预算盈余为 TG180( 2)YCIG3000.8Yd200G3000.8(YT )2002203000.80.75Y200220解得: Y1800此时 T18000.25450所以,预算盈余为:TG2306假设经济模型为:C 20 0.75 ( Y T); I 380; G400; T 0.20Y ; Y C I G(
25、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 2)税收的公式表明当收入增加100 时,税收增加20,所以可以支配收入增加80,消费增加60( 0.75 80)。画出作为收入 Y的消费函数曲线,标明其斜率及纵横截距;( 3)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4)在均衡的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 5)若 G从400 增加到 410,计算政府支出乘数,并解释它不等于1的原因( MPC为边际消费倾向) 。(北京工1 MPC商大学 2003 研)解:( 1)因为C20 0.75 ( Y T)所以,边际消费倾向=0.75( 2) C 20+0.75 ( Y T) =20+0.75 0.8Y=20+0.6Y根据题意可画出
26、:图 2-3消费函数(3)YCIG200.75(YT )380400200.750.8Y380400解得: Y 2000( 4)预算盈余为 TG0.202000 400 =0( 5)政府支出乘数kg =11b(1t )=12.510.75(10.20)kg 之所以不等于 11是因为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收入中要有一定比例作为税收上缴给政府,因而可支MPC配收入减少了。均衡时 Y=C I G=ab(1t)YIG所以, k g =111b(1t )1MPC7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9 ,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 美元。政府开支应该增加多少?这对财政赤字有何影
27、响?;.解: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K G11 b(1 t)所以YY1b(1t) 代入已知参数得:GK GG750 10.9 (11)3003预算赤字的变动即政府开支的变动减去税收的变动。政府开支上升300 美元。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 美元同时边际税率为 1/3 ,所以,税收增加250 美元。因而,预算赤字上升50 美元。8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其中 Y 为个人可支配收入) ,投资 I=100 ,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d转移支付 TR=62.5(单位均为10 亿美元),税率 t=0.25 。问:( 1)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 2)投资乘数和政府税收乘数分别是多少?(
28、 3)当政府将一笔支出用在政府购买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和将这一笔支出用在政府转移支付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样?为什么?(对外经贸大学2002 研)解:( 1)根据题意可得:YCIG100 0.8 (Y 0.25Y62.5) 100 2004500.6Y解得: Y1125( 2)投资乘数 k i=112.51 b(1t )10.80.75政府税收乘数 kT =b(1t)0.8 (1 0.25)b(1t )11.510.8 0.75( 3)不一样。因为,政府购买乘数 k g =112.51 b(1t)10.80.75b(1t )0.8(10.2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b(1t )10.81.
29、510.75所以,同样一笔支出用于政府购买比用于转移支付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更大。9.在三部门经济中,C=400+0.75Yd, I=600 2000r ,G=300, t=20%,Ms =500, L=0.2Y 2000r ,假定物价水平恒为1,计算:( 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起均衡时,政府购买增加的财政政策乘数;( 2)当政府购买增加300 单位时,对国民收入的挤出效应是多大?(南航 2006 研)解:( 1)首先来推导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起均衡时政府购买的财政政策乘数。;.假设消费为 CaYd ,再假定比例税率为t,则可支配收入为 yd (1 t ) y 。因此 C(1 t )Y ;假设投
30、资 I=e dr ,政府支出为 G。则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YCIG(1t)Ye drG即1(1t )Ye drG再设货币需求为L=kY hr ,货币供给这M,于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YkhrM假设 M 不变,以 G 为变量对式、式微分,得:1(1t) dYddr1dYdrdGdGkh0dGdG化式为:drkdY , 并代入式,得:dGhdG1(1 t) dk dY1hdGdY1dGdk1(1 t )h式即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财政政策乘数。从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在本题中,0.75 , t=0.2 , k=0.2 ,h=2000 ,d=2000 ,并将其代入(5)式中得到财政政策乘
31、数dY15 。dG10.75(12000 0.230.2)2000( 2)不考虑货币市场时,产品市场均衡时的政府购买乘数k12.5 ,因此,当政府购买增加 3000.75(110.2)时,其挤出效应为300( 2.5 5/3 ) =250。10某国宏观经济模型为:YCI GC 0.8Y d 8I20G 50比较两种不同税制情况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财政支出乘数及财政状况。税制 1 T 6 0.25Y税制 2 T 0.3Y解:( 1)在税制1 的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满足:YCI G 0.8 ( Y6 0.25Y ) 8 20 50解得: Y 183;.112.5财政支出乘数kg1 0.8 (1
32、0.25)1 b(1 t)此时的财政状况为:财政支出G 50财政收入T 6 0.25Y 60.25 183 51.75财政盈余T G 51.75 50 1.75( 2)在税制 2 的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满足:YCI G 0.8 ( Y 0.3Y ) 8 2050解得: Y 177.27财政支出乘数112.27kg1 0.8 (1 0.3)1 b(1 t)此时的财政状况为:财政支出G 50财政收入T 0.3 Y 0.3 177.27 53.181财政盈余T G 53.181 50 3.18111某国的投资函数和消费函数分别为:I150C 0.6Y 100( 1)求均衡国民收入。( 2)当消费函数
33、变为 C 0.8Y 100 时,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变化,比较投资乘数的大小。( 3)当投资函数变为 I 200时,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变化?解:(1)Y C I 0.6 Y 100 150解得: Y 625投资乘数为112.5ki1 0.61 b( 2) Y =0.8 Y 100 150解得: Y1250115投资乘数为ki1 b 1 0.8均衡国民收入由于投资乘数增大1 倍而增大1 倍。( 3) Y =0.6 Y 100 200解得: Y750均衡国民收入因投资量增加50( 200 150)而增加125( 750 625)。12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 100 0.9Y ,I
34、80( 1)投资乘数及均衡国民收入。( 2)求储蓄函数及均衡时的储蓄额。( 3)如果实际产出水平为 2250,那么供给过剩量为多少。( 4)当投资函数变为 I 0.05Y 30 时,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变化。解:( 1)投资乘数为1110ki1 0.91 b国民收入YC I 100 0.9Y 80解得: Y 1800( 2)储蓄函数为:S Y CY( 100 0.9Y ) 0.1Y 100均衡时的储蓄额为:S 0.1 1800 100 80( 3)当实际产出水平为 2250 时,供给过剩量为:22501800=450( 4)均衡条件因投资函数变为:YCI 100 0.9Y 0.05Y 30 130
35、 0.95Y解得: Y 2600均衡国民收入因投资函数变化而增加800( 2600 1800)。13根据表2.2 中假设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数据回答问题:单位:亿元可支配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0700()()10001550()()20002400()()30003250()()40004100()()50004950()()60005800()()70006650()()80007500()()表 2.2( 1)计算在不同可支配收入水平下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2)在什么条件下,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 MPC才总是相等的?( 3)说明平均消费倾向
36、APC和边际消费倾向 MPC的关系(提示: CC0aYd);.解:( 1)边际消费倾向MPC:在所有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下都为0.85平均消费倾向APC分别为:; 1.55 ; 1.20 ; 1.08 ; 1.03 ;0.99 ; 0.97 ; 0.95 ; 0.94( 2)当消费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时,APC与 MPC才总是相等的。( 3) APC=C/Yd C0/Y d MPC,而且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APC逐渐减少并趋近于MPC。14已知: C50 0.75Y , I 150(单位:亿元) 。试求:( 1)均衡的收入、消费、储蓄和投资各为多少?( 2)若投资增加 25,在新的均衡下,收入
37、、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 3)如果消费函数的斜率增大或减小,乘数有何变化?解:( 1)根据题意可得:YCI 50 0.75Y 150解得: Y 800从而有: C 650S 150I 150( 2)根据题意可得:YCI 50 0.75Y 175解得: Y 900从而有: C 725S 175( 3)若消费函数斜率增大,即MPC增大,则乘数亦增大。反之,若消费函数斜率减小,乘数亦减小。15假定某经济在均衡状态Y0 800 下运行,如果政府进行一次财政改革,税率t 增加 0.03 ,政府购买增加24,预算盈余是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解: 设原税率为t 0,则新税率t 1 t 0 0.03 。原税收
38、额T0 800t 0,由于税率上升,收入减少,设减少的收入为Y,故税率提高后收入为:800 Y。新税收额为: T1( 800 Y)( t 0 0.03 )税收变动量为 : T T1 T0 800t 0 t 0 Y 24 0.03 Y 800t 024 Y( t 0 0.03 )预算盈余变动为 : BS T G 24 Y( t 00.03 ) 24 Y( t 0 0.03 ) 0 因此,预算盈余下降。16某国的宏观经济模型为:YCI GC 0.75 ( Y T) 200T 0.2Y 480I180G 660这一经济完全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为 Y 2000。要达到这一目标, 或通过调整财政支出、
39、或通过调整税收来实现,问:分别应做什么样的调整,才能达到完全就业的目标?各种情况下的财政状况如何变化?解: 在给定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满足:YCI G 0.75 ( Y 0.2Y 480) 200 180 660;.解得: Y1700而完全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要求达到 Y 2000,也就是说要通过财政支出、税率等的调整来达到国民收入增加的效果为: Y2000 1700 300( 1)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达到这一效果时,财政支出增加为:G1b(1t )Y= 1 0.75 ( 1 0.2 ) 300 120此时的财政状况为:财政支出 GGG660120780财政收入T 0.2Y 480 0.2 20
40、00 480880财政盈余 TG 880780=100( 2)通过降低税率t 来达到 Y 300 的效果时,税率降低t 为:tTY 1Y1 0.75(10.2)YkT Yb(1t)0.75(1 0.2)3000.1Y20001b(1t )此时的财政状况为:财政支出G 660财政收入T 0.2Y 480 tY 0.2 2000 480 0.1 2000=680财政盈余T G 680 660 2017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三部门模型,假设转移支付不再是外生变量,而是取决于收入水平Y。转移支付的变化与收入Y 的变化成反向关系,即收入高时,失业救济金一类转移支付会减少,于是有TR TRpY, p 表示
41、收入每增加1 美元, TR则减少p 美元 ,p 0。求:( 1)均衡收入水平;( 2)内生变量 TR 和 Y 之间的数量关系;( 3)投资乘数 ki ,政府购买乘数 kg,税收乘数 kT,并将这些乘数值与扩展前模型相应的乘数值作比较,作出解释。解:( 1)扩展后的模型为YC IGC a b YdYd=Y T TRT=T0 tYTR=TRpY可解得均衡收入水平Y 为:;.1ab(TRT0 )I G Y1 b(1 t p)Yb(1tp)b(1tp)TR 和 Y 之间的数( 2)由 ktr1b(1tp)可得: YtTR ,此为内生变量TR1 b(1p)量关系。显然,内生变量 TR和 Y 之间的数量关系值与扩展前模型的转移支付乘数值相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