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XXXXXX 大 学 2014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所在学院 学科专业 学 号 研究生 导师 2014年 月 日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探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分别是: 目的:将信息可视化技术应用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实施可视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可视化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且还可以帮助图书馆用户运用可视化的技术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帮助用户管理、分析和理解信息。由研究学者认为,可视化技术代表了人的认知的增强,不仅减少了人们对网络信息的搜索频率,而且扩大了用户可用的存储
2、量和可处理的资源量,将人的感知推理操作能力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发掘可视化模式的能力有所提高。数字图书馆时间监控,采用可视化技术,可以提高人的感知注意,同时达到了图书馆的目的。将信息编码为可操作的媒介,不仅可以洞察数据,而且还可以作为决策的有效参考信息,做出决策或解释数据。 意义:当人们享受着数字图书馆的便利的同时,数字图书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其发展和普及与数字化网络息息相关。在网络环境中,大量的数字信息和各种知识被数字化技术处理,被存储在各种类型的信息库中。图书馆用户在搜索信息的时候,面对数据庞大的信息海洋,要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那么,数字
3、图书馆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就是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帮助用户缩小信息容量,使用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查找到制定信息。 二、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工作研究依据)2.1 理论依据在设计组织、设计师编写的图书或者撰写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也包含了这种思路,但同样由于商业设计的性质,并没有对此过多的归纳概括,本文就是对这种研究思想混乱的情况进行描述。同时关于这类概念的描述也非常混乱,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使用方式概念混用,方式设计,行为设计的概念并没有过多差别。本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以行为方式的角度对产品设计的创意、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所要碰到的问题进行系统论述,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供一种
4、设计思路。2.2技术依据(1)充分地将校园互联网以及公用期刊数据库利用起来,收集有关资料,对于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后,将国内外研究成果归纳出来作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在进行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使用相关技术软件对此本论文中所设计到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解析,更好地让我们在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充分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3前期工作研究依据(1)目前,国内外在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方面有大量的研究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证据。(2)准备时间较为充分,有足够的时间并且能合理安排资料的收集。(3)本论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性研究角度出发,对信
5、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其成功经验更具有借鉴意义。(4)本论文作者充分利用实地考察条件,对这一标的进行了实践分析,为课题研究准备第一手素材,做到研究内容真实性和及时性。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附主要参考文献,须有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 3.1国外研究动态和水平关于信息可视化的理论研究,往往是以量化分析为主,注重可视化模型方法。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应用领域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原型系统,而且投入到了实际应用中。在大学图书馆中建立网上信息可视化环境,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到在线图书馆,按照基本的数据结构对于数据信息进行组织,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件。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应
6、用可视化技术,利用Tilebar图形对于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描述。信息可视化所瀚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到制图学和成像学信息,涵盖着数据信息的抽取和描述、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等等,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信息的本质和更方便地操纵信息。在亚洲地区,日本成立了可视化学会,不仅创建了可视化数据库而且还出版了可视化杂志。日本的爱知大学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上引用了可视化技术,开发了“文献问题构造可视化系统”,使用户能很容易把握文献的主要内容。 3.2国内研究动态和水平中国对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是在而是世纪90年代。但是与国外不同,此时对于该项领域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与行业领域中。随着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7、,在初期的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和应用基本局限于国家级研究单位,并在大型企业或者公司中试运营。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功能的提高,各种图形显卡和可视化软件的研发,将可视化技术图像了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和医学信息的可视化就是最好的证明。参考文献1黄如花.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111-122.2周静怡,孙坦. 信息可视化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01):34-35.3杨峰,周宁,吴佳鑫. 基于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文本聚类方法研究 J. 情报学报,2005(06):679-683.4刘晓娟.信息可视化技术在Cl软件中的应用
8、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06):640-643.5Eugene Garfueld. Historiographic maping of knowledge domains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4.30(02)119145:.6 Michael Kifer and Georg Laysen. Flogic:A higherorder language for reasoning about objects,inheritance and scheme M. In Clifford et a1,2004:134-14
9、6. 7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14-225.8 Chaomei C.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an introduction J. IntJHuman Computer Studies, 2000(53):631-635.9 Lillard,Linda L,Wales,Barbara A.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Educator and Practitioner Collaboration J. Journal o
10、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3(05):316-320.10 S Virkus,L Wood. Change and innovation in European LIS education J. New Library World, 2004(1204):320-322.11 Leif Kajberg. Crosscountry partnerships in internation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J. New Library World, 2003(06): 218-221.12 Hen
11、ry Small. Visualizing Science by Citation Mapping J. JOURNAL 0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ll0N SCIENCE, 1999(50):799-813.13 Gershon. N.D. (Panel chair)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The next frontier M. New York:ACM SIGGRAPH94 Conference Proceedings,1994: 485486.14 刘玮,周宁,马莹瑁. 信息可视化在音频管理领域的应用语音信息可视化
12、研究 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8(07):33-34.15 徐新萍,王晓民,彭瑞云,王德文. 浅议信息可视化基本原理与应用 J.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7.12(01):77.四、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于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进行探讨,理清研究思路,并提出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主要对数字化图书馆可视化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包括的内容为信息可视化的内涵、分类以及过程。第三部分是对于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性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的功能性上,诸如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可视化、信息资源对象可视化、资源处理可视化、信息资
13、源处理可视化、信息资源检索可视化等等。最后一部分主要体现数字图书馆人机交互可视化应用。五、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难点:(1)在图书馆建设中,由于信息可视化技术术语是较为先进的应用技术,其中涉及到诸多专业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本人对于相关的专项研究太少。(2)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中,引用信息可视化技术,是为了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使用户可以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在技术操作中,充满着创新性和挑战性。这些不仅需要请求相关学科的同仁,还要与导致探讨一些技术操作行为的可行性。解决方法:(1)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会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所提供的服务。参加有关信息可视化
14、技术的研究项目,深度了解并拍摄图片和影音资料。(2)从亲身体验和创新思维入手,深入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图书馆中,从用户的角度真正的体会使用的便利,观察其他用户的行为习惯,注重他们的心理感受,以开启论题研究的创新思维,使研究成果更有新意。六、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课题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定点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6.1 研究方法如下(1)比较分析法:平时作好资料积累工作,在了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于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在图书馆现状的基础上,从中揭示核心论题研究的本质,并总结出研究规律。(2)个案研究法:通过在数字图书馆
15、建设中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性进行分析,探讨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实际应用领域中的可操作性,以及所能够发挥的实效性。(3)经验总结法:该种方法是建立在比较分析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的,根据实践应用领域中所存在的价值提供事实,分析个案现象,将之提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4)文献检索法:通过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和报刊进行文献检索,总结归纳得出最新研究成果,在具体操作中,主要采用了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6.2 技术路线如下:文本信息可视化视频信息可视化语音信息可视化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对象可视化数字图书馆人机交互可视化提出研究课题数字化图书馆可视化理论背景数字化图书
16、馆可视化基本理论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应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检索可视化数据库检索可视化网络信息检索视化七、预期结果以及创新点1、预期成果(1)在国内核心期刊或非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2)完成关于以人的行为方式为中心的设计成果展览1次(3)撰写1.5万字的学位论文1篇(本部分请作者自己填写)2、创新点此次研究是针对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特色在于,与时下的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图书馆建设越来越被国家领导人所重视,图书馆是公用文化场所,对于提升全民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提供的源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伴随着网络技术的
17、普及,数字化图书馆兴起。要保障图书信息数据的信息安全,制定图书信息全过程管理制度,对日常操作、运行维护、审计监督、文档管理进行统一监督管理之外,还要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外。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可视化系统开发与维护,保证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安全,确保信息安全保护深入到操作系统,维护应用软件和数据的安全,不断建立和完善数字图书的安全管理体系,综合分析系统信息。在运行中不断调整安全策略。完善安全设计,使安全策略更符合实际,安全设计更趋合理。特别是人机互动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健全各项应急响应措施与应急制度,提高系统抗攻击或抗灾害响应能力。信息分类与控制,针对数字图书文件的信息价值
18、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清单,分别处理和保护。八、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 8.1 理论方面:在多方面收集资料的同时,借助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的各类书籍资源进行搜集和研究,同时还要大量地翻阅国外的文献资料,以使论文观点更能够跟得上前言。对于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研读,分析和总结,整理出对本课题有着指导意义的相关资料。 8.2实践方面:充分利用实地考察调研的机会,结合实习工作内容,挖掘与论题相关的资料。分析总结出有助于论文顺利完成的资料。另外,从论文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北大图书馆、吉大图书馆以及深圳的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考察,同时可以开通网络调查,对于图书馆用户的心理需求、阅读习惯等等进行总结归纳,得到必要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运用在理论当中。 8.3 论题讨论从论文材料的组织、拟写以及对于其中难点问题的研究,都要随时与导师建立沟通,并与同学探讨有关课题研究的问题,悉心听取别人的指导意见,保持缜密的思维逻辑,始终明确论文的核心论点和具体问题。九、论文工作进展安排2014年12月2015年02月确定研究题目和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思路。初步拟定论文写作大纲,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对于具体研究的问题和核心问题明晰化。2015年03月2015年04月对可视化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调查进行研究,对于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地探究,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死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移交
- 离婚合同协议书拍照要求
- 室内装修转包合同协议书
- 村民合同协议书
- 车辆卖买合同协议书模板
- 民宿分销协议书
- 歌厅股权协议书
- 车间厂房购买合同协议
- 车辆代保管免责合同协议
- 陕西、山西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油气井套管工程检测技术》课件
- 大学生就业去向论文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2024年新课标二卷第九题说题 课件
- 2024年铁总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雇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工地法律顾问合同协议
- 广东省清远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清远二模
- 污水管道疏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移动式压力容器R2操作证考试笔试试题(200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