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治百病——产后自汗、盗汗_第1页
中医疗法治百病——产后自汗、盗汗_第2页
中医疗法治百病——产后自汗、盗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疗法治百病一一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气血较虚,膜理不密,卫阳不固,出现涔涔汗出,持续不止,动则益甚者,称产后自汗;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而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称产后盗汗。诊断依据1、产后自汗系白昼汗多,动则益甚,持续多日不解。2、产后数日内,微有汗出,不属产后自汗范围。3、产后自汗应排除产后中暑、产后发热等所致汗出。4、产后盗汗系入睡周身涔涔汗出,醒后汗即渐止。鉴别要点1、产后中暑发病多在火热酷暑之际,骤然高热,口渴多汗,神昏嗜睡,甚则躁扰抽搐。产后自汗与气候无关,无发热及神志改变。2、产后血晕本病脱证亦有汗出,多为冷汗淋漓,且有四肢厥冷及昏厥等虚脱之象。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本病纯为虚证,所

2、谓阳虚自汗,阴虚盗汗,故临证之时须详审病机,分清阴阳。2、治疗原则以益气固表,和营止汗与益气养阴,生津敛汗为法,治疗之时须顾护到气血阴阳之间的平衡。3、分证论治(1)气虚自汗【证候】产后汗出涔涔,不能自止,动益甚,时或恶风,面色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虚细。【治法】益气固表,和营止汗。【方药】黄苣汤加减。黄苣20g,白术、防风、熟地黄、煨牡蛎、茯苓、麦冬各10g,大枣3枚,甘草6g。(2)阴虚盗汗【证候】产后睡时汗出,醒来即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或五心烦热,午后尤甚,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生津敛汗。【方药】生脉散【见妊娠恶阻】加煨牡蛎、浮小麦。其他疗法1、针灸疗法(1)取大椎、合谷、肾俞、脾俞、足三里、复溜,针用补法,加灸。(2)取气海、后溪、阴郑,针用补法。2、单方验方(1)淡竹叶15g,北麦60g煎汤,微温服。(2)梧桐子(去壳炒黄)3g,大枣60g,小麦60g,煎水服(3)生地黄25g放入乌骨鸡1只腹中,加适量食糖蒸熟,吃鸡肉,适用于产后盗汗。3、外治法(1)五倍子1.5g研末加醋调,敷脐中,每日2次,连敷3(2)牡蛎粉90g,麻黄根60g,捣烂为散,用时扑身上,汗即自止。|预防与护理1、坚持锻炼,增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