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_第1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_第2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_第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_第4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 9月 贵州商 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Sep . 2010第 23卷 第 3期 Journal o fG u i zhou Co mm e rc i a l Co llege V o. l 23N o . 3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分析 蔡景浩(河北经贸大学 会计学院 , 河北 石家庄 050061摘要 :现行公司治理普遍采用公司业绩作为管理层努力的代理变量 , 而会计盈余又往往成为 衡量公司业绩的主要指标 。 这为管理人员作为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利用政策选择操控利润来提 高自身报酬提供了机会 。 公司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的动机和管理层如何对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做 出反应向来备

2、受关注 , 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改革扩大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 为以薪酬操纵为目 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 在此背景下 , 考察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契约中的作用 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管理人员薪酬 ; 会计盈余 ; 会计政策 ; 公允价值中图分类号 :C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549(2010 03-0011-04The Infl uence Produced by the Fa i r Val ueM easure m ent on M anagers ' SalaryC ai Jing hao(A ccouti ng

3、Institute , H ebe iU n i versity o f Econom ics and Busi ness , Sh iji azhuang , H ebe i 050061Ab stract :T he current corpo rate governances universa ll y adopt company perfor m ance as a proxy for m anagers 'e fforts and accoun ti ng surp l us has o ften becom e t he m a i n i nd ica t o r to

4、m easure co m pany perfor m ance , w hich prov i des an opportun it y fo r m anagers to i m prove the ir ow n remuneration . These m anag ers are the sub j ects who take advantage o f choosing m an ag e m ent po lic i es to man i pu l a te profit . It has a l w ay s been pa i d g reat atten tion to

5、the m anag ers ' m otives of choosi ng ac counti ng po licies and to how t he ir response to the new accounti ng standa rds . In 2006, the busi ness accounti ng standards refor m expanded the use o f the fa ir v al ue , w hich o ffe red l arger space t o choose accounti ng po licies based on the

6、 sa lary m anipulation . In t h is con tex t , it is o f great t heoretica l and practica l si gn ifi cance to ex a m i ne the ro le of t he fair va l ue i n the m anager salary s ' contract .K ey w ords :M anager Co m pensation A ccounti ng Surp l us A ccounti ng S tandards F a i r V a l ue新会计准

7、则的实施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公允 价值备受关注 , 对公允价值及其经济影响的研究能 够帮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公允价值的作用。作为 企业会计准则的新增利润项目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是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公司股 东及其利益相关者无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尤其以 管理人员薪酬激励问题最为引人关注。一 、 管理人员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 权相分离 ,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 称和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 代理人出于 利益的考虑便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而谋求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出现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 选择问题。为了防范此类问题

8、 , 根据代理理论 , 当 公司经理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 , 股东 就要与经理签订报酬 绩效契约 , 来减少经理由于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导致的代理成本 , 从而使自 己的财富最大化。在报酬 绩效契约下 , 公司经理 的报酬将根据公司的经营绩效来决定。因此 , 对于 公司管理者来说 , 他们将寻求通过提高公司经营绩 效来提高自己的报酬。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的收稿日期 :2010-05-21作者简介 :蔡景浩 (1987-, 女 ,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 。一部分。有效治理要求权衡资本成本和契约成本。 会计政策的选用要符合公认会计原则

9、的规定 , 除了 成本外 , 不存在其他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会计政策的 范围还应受到契约 的进一步限制。原因在于 :首 先 , 由于信息不对称 , 管理人员较股东和债权人对 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更为熟悉 , 更清楚可运用何 种会计政策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 , 管理人员 最有可能了解哪些会计程序最有助于调动其下属 的积极性 , 同样也最有可能了解哪些会计程序最有 助于使政府管制成本最小化。其次 , 由于契约的不 完全性 , 管理层被赋予了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的剩余控制权 , 有权斟酌选用会计政策。但这种 剩余控制权只能在可行集里作出选择 , 即必须在 其有斟酌处理权的会计处理程序集合中选择 ,

10、可 行集受到企业会计准则、 税收法规、 行业特征、 企业 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与股东、 债权人的特殊约定等多 方面的限制 , 且每个企业的可行集都有所区别。 然而 , 让管理人员自由选择会计政策 , 就给机 会主义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只要存在着契约和 监督成本 , 管理人员对会计程序的操纵就不可能消 除 1。在限制可供 管理人员 采用的会 计程序时 , 通过降低管理机会主义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必须与 放弃有助于实现其他目的 (如降低管制成本 程序 的机会成本相互制衡。公司最优的会计政策空间 是一种折中 :一方面 , 事先严格限定会计政策 , 将最 小化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 但导 致了

11、由于缺乏会计适应性而不能应对日益变化环 境的成本 ; 另一方面 , 允许管理人员在广泛的会计 政策中进行选择会降低会计非适应性的成本 , 但增 加了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给公司带来的成本。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会 计计量、 记录、 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程序 , 会 计程序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管理人员 是理性的 (像投资者那样 , 他们尽可能按自 身利 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会计政策。以瓦茨和齐默 尔曼为代表的实证会计理论也证明管理者作为资 源投入运作的实际操作者拥有会计信息优势 , 管理 当局会通过分红计划和平滑收益来对会计政策进 行选择 , 以实现自 身利益最大化

12、2。企业对管 理 人员的激励和约束通常是以与经营业绩紧密联系 的管理报酬来实现的 , 由于会计利润是衡量业绩的 主要指标 , 这为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控利润 来提高自身报酬提供了机会。所以 , 笔者认为管理 人员并不会简单地采取行动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 化 , 而是当这些行为能够最大化他自己的利益时 , 管理人员才会采用。二 、 将会计盈余作为管理层工作绩效核心指标 设计有效的薪酬契约有助于减轻委托代理问 题 , 使经理人目标函数与股东目标一致。管理人员 薪酬计划是公司与其管理人员之间的代理合同 , 其 目的是通过将管理人员薪酬建立在一个或多个衡 量管理人员经营公司努力程度的指标上 , 协调

13、公司 与管理人员的利益。但是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对经 理层努力程度往往难以观察 , 这就需要发展用于评 价经理层努力程度的代理指标。所以当管理层的 行为和才能难以直接观察时 , 公司业绩往往成为评 价经理层努力程度的次优选择。一个有效的管理 契约应当激 励管理人员力争 使企业价值最大 化。 因此 , 能够把管理人员的报酬与他们对企业价值的 影响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报酬计划似乎比单纯建立 在盈利基础上的报酬计划更有效 3。然而 , 迄今为止大多数企业仍在实施会计盈 利为基础的报酬计划。现有学术文献认为其潜在 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 , 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 性。因为很多公司的证券不上市交易 , 从而企业

14、总 价值的变动情况难以被视察到。在这种情况下 , 企 业的盈利便 成为衡量企业价 值的最具成本效 益。 第二 , 业绩的 分解。即便企 业总价值具有 可观察 性 , 仍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必须对整个企业负责 , 其他管理人员负责的下层单位的市场价值也很难 加以识别 , 而我们可以为不同的下层单位计算会计 盈利 , 进而判断整个企业及 个下层单位的 经营业 绩。换一个角来看 , 由于会计盈余 对宏观经 济因 素、 ! 噪音交易 和市场无效相对较不敏感 , 将其作 为薪酬契约中主 要指标 , 会 提高薪酬契约 的有效 性。其理由来源于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 , 这一 问题隐含着会计盈余能够提供股价所

15、不能提供的 有关管理人员努力方面的信息 , 市场业绩容易受到 ! 噪音 的影响。会计盈余是经理人当期决策与行 为的结果 , 具有较强的信号传递作用。以会计利润 为基础的薪酬契约有利于体现管理层对在位资产 的受托责任和提高经营效率。从会计的角度看 , 把 利润看成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很自然的 , 所以薪酬契 约可以以会计盈余为依据。最重要的是 , 从降低代 理成本的角度看 , 会计盈余与管理人员努力联系越 紧密 , 薪酬契约就越有效。因此 , 我们采用会计盈 余作为绩效指标 , 对管理者努力的测度比市场业绩 更加敏感和准确 , 也比较适合于我国目前的薪酬契 约实际。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6、年 9月三 、 公允价值计量在薪酬激励中的作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企业管理者带来了 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 , 而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 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 量属性之一 , 纳入基本准则 , 并在 17个具体会计准 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 , 成为我国与 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大改革亮点。这对公司股 东及其利益相关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在这种新形 势下 , 公 允 价值 对 契约 行为 的 影响 非 常值 得 关 注 4。作为新增利润项目的公允价值收益以及公 允价值损失是如何影响管理层薪酬的需要我们做 出进一步探究。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 金融工具确认

17、和计量 的规定 , 金融资产被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 投资、 贷款和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种类 型。其中 , 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款和应收款项都是 以摊余成本计量 ;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都按公允价值计量 , 但是两者对于采用公允价 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却不相同 , 前者将公允 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直接影响 当期利润 , 后者 将公允价值的 变动计入所有者 权 益 ,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 管理层在交易性金融 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中具有较大的选 择空间。管理层在初始确认某项金融资产时可以 选择

18、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计入利润 , 还是计入资本公积 , 等以后处置该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时再将其从所有者权益转入处置当期的投资收 益。由于两者的后续计量方法不同 , 使得会计信息 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 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带来 了方便 , 于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就成为上市公司进 行盈余平滑的蓄水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升温 , 上市公司持有的两类金融资产呈现大幅增长。雅 戈尔、 西水股份、 华茂股份、 上海物贸、 S 吉生化、 弘 业股份、 氯碱化工等 9家公司 2007年一半以上的 净利润主要来自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收益 , 小 部分来自公允价值变 动收益 , 最低占到净利润 的 53

19、. 97%, 最高则达到 325. 4%5。两类金融资产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不可忽视。#企业会计准则第 3号 投资性房地产 允许 企业在符合条件时 ,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 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 且其变动也计入当期损益 (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 。在原制度下房地产应计入 固 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并计提折旧或摊销 , 应用新准则 后 , 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会使 当期费用减少利润增加 , 另外在资产负债表中投资 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 期损益 , 在房地产升值的情况下也会使利润增加。 准则同时指出 ,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 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

20、债务清偿的 金额。从理论的角度分析 , ! 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 基础 , 可以观察到的、 公开的活跃市场的资产出售 价格和负债转移价格 (脱手价格 为目标 , 它所面 对的是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假 象交易 6。结合 上述观点 , 我们可以提出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资 产在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大于 (或小于 持有成本 的金额 , 是一种潜在的 ! 可实现持有收益 (或持有 损失 。由于活跃市场的存在 , ! 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 无疑是损益类账户中对资产市价变动最直接、 最准确的衡量。从 2007-2008年的影响看 , 特别 是当时物价、 股价高位运行的现状来看 , 采用公允 价值普遍会带来净资产

21、和净利润的升高。与其他业务一样 , 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 投资管理活 动也 需要 经理 层付 出努力。即便 在 2007年的牛市格局中 , 也有一些 公司存在公允价 值变动损失 , 这可能因为买入时点或者其他某种原 因所致。经理层如果不努力就很难获得超额收益 甚至有可能导致投资损失。与此相反 , 即便在市场 低迷的 2008年 , 也有一些公司获得了公允价值变 动的持有收益 , 经理层通过努力在熊市格局中也能 获得收益。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由市场来决定 , 但 是管理者拥有决策权 :可以决定在什么时候买入一 项金融资产、 买入什么品种以及是否继续持有 7。 管理者的选择决定了他对市场的接受水

22、平 , 与金融 资产持有收益的获得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有效 地薪酬契约应将管理层努力程度与薪酬挂钩 , 因此 可以预期管理层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有显著 的正向相关关系。与影响会计盈余的其他因素相比 , 公允价值变 动收益更多的受到资本市场系统风险和公司市场 优势地位的影响。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 , 公司往 往具有资金优势、 信息优势和申购优势。由于我国 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参与程度相对较低且金融业务 发展有限 ,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 , 金融投资业绩就更 多受益于市场优势地位而与管理者努力程度相关 性较低。不可否认 , 公司市场优势地位是获取金融 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尤其在 2007年 , 牛市行

23、情 下 , 机构投资者利用优势地位为赚取超额利润的动 机和效应都更加明显。理性的委托人应当知道市 场系统风险和公司市场优势地位对于企业业绩的蔡 景浩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 分析贡献 , 从而给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较低激励系数。 同时 , 增加股东财富是薪酬激励的基本要求 ,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预期 , 有效的薪酬设计将激励 经理人去选择和完 善自身行为以 增加股东财富。 但是在给定的业绩水平下 , 股东财富是否真的增加 呢 ? 公允价值的 ! 可实现收益 在当期没有相应的 现金流入 , 其会计信息水平还要受到测定误差和估 计来源的影响 8, 对公允价值 ! 可实现持有收益

24、的奖励实际上是大股东和投资者的 ! 垫 付 资金。 因此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 ! 持 有收益 并没 有增 加股东财富 , 股 东财富只有在 交易环节才得以 实 现。理性的委托人应该具有风险规避意识 , 能够辨 别自身利益的可实现性与现实性的差异 , 给公允价 值变动以较低的激励系数。以 2007、 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 采用一阶差分模型分析得出 :在那些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公司 , 公允价值收 益每增长 1个百分点 ,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总额将增 加 0. 0057个百分点 , 这个数字是其他盈余敏感系 数的 6. 3倍 9。公允价值收益的敏感性远远大

25、于 其他盈余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委托人并不理性 , 在 订立薪酬契约时显然不能区分公 允价值的 ! 持有 收益 是来自于管理层努力还是来自于市场优势 , 并且对公允价值 ! 可实现持有收益 并不必然增加 财富的特性毫无察觉 , 甚至给了更高的薪酬激励系 数。并且从该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2007年上市公司 的巨额公允价值收益在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基本 消失殆尽 , 而 2007年就公允价值对管理层薪酬的 奖励 , 在 2008年的薪酬中也没采取相应扣减和追 溯调整。因此由股东 ! 垫付 的 2007年奖励资 金 实际上造成了股东财富的流失 , 这与公允价值 ! 持 有收益 并不增加股东财 富

26、的预期一致。委托 人 不能辨别自身利益的可实现性与现实性的差异 , 这 无疑将出现薪酬管理上的漏洞 , 导致经理层更大的 私利动机和投机行为。委托人没考虑市场优势地位对投资绩效的影 响 , 也没能识别公允价值收益与股东财富的差别 , 基 于企业业绩总量层面的薪酬激励是一种不完全契 约 , 这进一步说明常见的公司治理机制还没有发挥 作用。这无疑会助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私利 动机 , 放大企业风险 , 带来更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 四 、 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 , 我们应意识到 , 以会计盈余为 主要参考指标的公司业绩不必然代表管理层的努 力程度 , 公司业绩也并不必然增加股东财富。公允 价值计量所带来的 ! 持有收益 的奖励很可能导致 股东财富的流失 , 现有的报酬 绩效契约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