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式通信协议_第1页
一种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式通信协议_第2页
一种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式通信协议_第3页
一种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式通信协议_第4页
一种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式通信协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种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式通信协议    能量感知型WSN协议重点强调高效利用能量的重要性,其设计思想主要是在WSN各层协议中引入能量优化算法,通过 本文基于这一思想,设计了一种简单可靠的跨层式通信协议ECLC(Cross-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0l),仿真结果表明:ECLC协议在保障网络流量和网络效率的前提下,可以较好地改善网络的能耗特性,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1 ECLE协议的设计目标ECLC协议首要目标是改善整个网络的能耗特性;利用路由层与MAC层之间交互各自的能量信息,因此设计目标完全以实际应用的需求和可实现

2、性为出发点。11 能耗特性网络整体能耗效率:整个网络的生存周期内,网络总能量(全部节点的初始能量之和)与整个网络采集到的数据量之比值。可表示为:其中:ein-WSN表示整个WSN的初始能量;Dwsn为WSN在整个生存期内探测到的数据;ein-i为节点i的初始能量;Di为节点i在其生存期内探测到的全部数据;n为该WSN节点的个数。该指标衡量了WSN路由协议的整体能量效率。网络能耗平稳度:在任意时刻,整个网络中所有节点剩余能量的均方误差。可表示为:其中:随机变量erem表示WSN节点的剩余能量。剩余能量均方误差衡量了整个网络能耗的平稳性,通过控制剩余能量均方误差,可防止部分节点过早耗尽能量。网络生

3、存时间:从网络开始工作到有一定数量的节点死亡。该指标主要从时间角度考察了路由协议的整体性能;在WSN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网络生存时间是很关键的指标之一。12 可扩展性与容错能力由于WSN的应用环境复杂多变,节点失效、节点位置变化、新节点的加入都会引起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这就要求网络协议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另外由于节点死亡或无线链路本身的缺点会造成通信失败等故障,因而又对协议的容错能力有较高要求。13 快速收敛性WSN的能量和通信带宽等资源十分有限,因此要求协议能够快速收敛,以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减少通信协议开销,提高信息传输效率。14 服务质量(QoS)WSN协议的QoS主要包括传输时延、数据

4、精度、带宽利用率等指标。一旦考虑了服务质量,那么必然要在QoS和能耗特性之间选择平衡。2 ECLC协议的描述21 基本定义为了后面描述的方便,先给出以下基本定义:邻居(Vicinage):与节点A可以直接通信的节点称为节点A的邻居。节点A的所有邻居构成它的邻域,记为VA。前向邻居(Forward Vicinage):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成为节点A下一跳节点的邻居。节点A的所有前向邻居构成它的前向邻居集;记为FVSA。后向邻居(Backward Vicinage):如果节点A是节点B的前向邻居,那么节点B就称为节点A的后向邻居。节点A的所有后向邻居构成它的后向邻居集,记为BVSA。目的节点(Ter

5、mini Node):不需其他节点路由,可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Sink的节点。热度:节点建立通信链路的频繁程度。22 信道接入无线信道访问机制采用IEEE80211 CSMACA机制。需要使用信道的节点首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空闲且经过一个DIFS时序间隔后仍为空闲状态,那么发送节点直接开始发送分组数据;否则发送节点一直侦听信道直至信道最终空闲下来并且超过DIFS时序间隔,此时发送节点将启动退避机制。图1描述了CSMACA机制的基本访问方式。23 链路选择当系统布设完毕进入稳定状态后,Sink节点开始 该数据包共16个字节,其各字段含义如下:NOP:用来标识采用何种协议,包括协议的名称代码

6、、版本号等信息;TID:HELLo消息的来源,因为系统中往往不止一个节点可直接向Sink发送数据;NOT:该数据包被转发的次数,Sink节点广播此消息时该字段为O,每转发一次,该字段值加1,终节点发送时此字段值为1;TRID:发出该数据包的节点ID;EREM:发出该数据包的节点的当前剩余能量;HELL0:消息内容;HOT:发送该消息的节点“热度”;0NM:用来标记每次建立路由,在一次建立路由过程中,消息编码固定,Sink节点移动位置或其他情况下需要重建路由时,修改该字段;SP:用来填补该数据包的空余,该字段值为O。当某个节点收到此消息后,完成下面动作:(1)检测数据帧,检测步骤如下:查看数据包

7、的消息代码字段,检查与上次接收到的协议编号是否相同(首次接收到判为不同);若相同转步骤;否则转步骤; 清除邻居列表信息,重新建表;查看HELLO消息数据包的转发节点ID字段,若该节点已包括在后向邻居列表中,则丢弃该包;将转发节点ID添加到前向邻居列表。(2)发送一个名为“COUNTERSIGN”的确认消息数据包,消息格式如图3所示:该数据包共有16个字节,各字段含义如下:NOP:与HELLO消息的相应字段相同;TRID:产生并发送该消息的节点ID;COUNTERSIGN:消息内容;REIDL:该字段包含了需接收该消息的全部节点ID;SP:与HELL0消息的相应字段相同。(3)转发HELLO消息

8、,其过程为:修改转发次数字段,给其值加1;将转发节点ID、“热度”、剩余能量替换为自己的相应值;发送HELLO消息。(4)接收确认消息,修改其后向邻居表。24 建立通信链路当某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它在自己的前向邻居中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接收点,其选择步骤如下:(1)根据前向邻居表内各个邻居的“热度”,避开比较热的节点;(2)启用功率管理算法计算最佳传输距离范围;(3)在最佳传输距离范围内选择剩余能量最大的节点作为它的下一跳。25 数据传输传感器节点产生的数据包格式如图4所示,数据包中各字段含义如下:NOP:与HELL0消息相同;REID:接收该数据包的节点ID;NOT:表示该数据包被发送的次数;

9、源节点发送时该字段值为1;TRID:发送该数据包的节点ID;DATE:数据包的内容;SP:补充数据包的空余,该字段值为0。图4数据帧格式数据包转发过程如下:(1)当某个节点接收到该数据包时,检测接收节点ID是否与自己ID一致,若不一致丢弃该包,再检测发送节点ID是否在自己的后向邻居列表中,若发送节点ID不在自己后向邻居列表中,则丢弃该包。否则接收该包并缓存。(2)数据包被缓存后,该节点将该数据包的接收节点ID字段替换为它的下一跳ID,将发送节点ID字段修改为自己的ID,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出去。3 仿真分析利用OPNET仿真平台对设计的通信协议进行了仿真,在200×100的区域中,共随机

10、布设了120个节点,仿真环节的各项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31 ECLC的能耗特性分析图5表示了AODV,DSRE,SPEED,GPSR,SPIN(MAC层采用80211协议),ECLC六种协议在传输相同数据量的条件下的能耗特性,可以看出:与其他几种协议相比,未使用跨层交互机制时几种协议能耗特性相差较小,原因是几种协议的MAC层访问机制相同;而在开启跨层优化功能后,ECLC可以很好地避免冲突与网络拥挤,因而减少了能量浪费。图5是未开启跨层优化时各种协议的能耗比较;图6是开启跨层优化后各种协议的能耗比较。32 ECLC网络生存时间的影响在仿真路由协议对网络生存时间的影响时,选择节点死亡数目超过13的时刻作为WSN的失效时刻,即在仿真时,当死亡节点数量达到40时,表示WSN死亡。图7表示了多次仿真取算术平均值的网络生存时间比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ECLC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网络生存周期,这是因为ECLC协议更好地控制了所有节点能量消耗的平稳性,因而不会导致部分区域过早出现热点而引发连锁效应。4 结 语本文通过采用跨层机制来交换层间能耗信息,设计了一种简单可靠的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ECL,并给出了实现过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OPNET仿真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