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20100422修改_第1页
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20100422修改_第2页
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20100422修改_第3页
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20100422修改_第4页
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20100422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O- O年四月本技术规范是对科技运2007115号文关于印发V多频段机车天线技术规范、多频段合路器技术 规范技术审查意见的通知附件二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暂行)进行修改而得到的,随着铁路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应用,还可能继续完善升级。在执行过程中,各单位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起草单位中国 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工艺所(江苏省苏州市苏站路688号,215031),并抄送铁道部运输局(北京市复兴路10号,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由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本技术规范主编单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工艺

2、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 院。本技术规范参编单位:上海铁路通信工厂、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荣生、欧阳智辉、蒋志勇、俞健、郑彩顺、杨占江。刖百 I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和定义 13.1合路器 13.2频带宽度 13.3插入损耗 13.4带内波动 13.5 电压驻波比(VSWR 13.6带外抑制 13.7隔离度 23.8额定功率 24技术要求 24.1命名原则 24. 2 一般结构要求 24.2.1 外形尺寸 24.2.2颜色 24.2.3 接口类型 24.2.4安装方式 24.2.5 重量规定 24.2.6外壳防护等级 24.3环境条件 24.3.1 正常使用

3、条件 24.3.1. 1 海拔高度 24.3.1.2环境温度 24.3.1.3冲击和振动 24.3.1.4相对湿度 24.3.2环境适应性要求 34.4电性能技术要求 34.4.1频带宽度 34.4.2型号定义 34.4.3端口特性阻抗 34.4.4插入损耗 34.4.5带内波动 34.4.6电压驻波比(VSWR 34.4.7带外制 34.4.8端口隔离度 34.4.9额定功率 34. 5电磁兼容性要求 35. 6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45 测量方法 45. 1 测量基本要求 45. 2 一般结构要求检测方法 45. 3电性能测量 45. 3. 1 插入损耗和带内波动的测量 45. 3.

4、 1. 1 测量仪表 45. 3. 1. 2 测量步骤 45. 3. 2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55. 3.2.1测量仪表 55. 3.2,2测量步骤 55. 3. 3 带外抑制的测量 55. 3.3.1测量仪表 55. 3.3.2测量步骤 55. 3. 4 隔离度的测量 65. 3.4.1测量仪表 65. 3.4,2测量步骤 65. 3. 5 额定功率的测量 65. 3.5.1测量仪表 65. 3.5.2测量步骤 65. 3. 6 频带宽度的测量及表示 75. 4环境试验方法 75. 5电磁兼容性试验 76. 6可靠性检测方法 77. 检验规则 86. 1鉴定检验 86. 1 . 1 检验样品数

5、 86.1.2 检验步骤 86. 1.3失效数 86. 2质量一致性检验 86. 2. 1 逐批检验(交收试验) 86. 2.1.1 检验批 86. 2.1.2 检验步骤 86. 2.1.3 抽样方案 96. 2.1.4 检验处理 96. 2.2周期检验(例行试验) 96. 2.2.1 检验步骤 96. 2.2.2 抽样方案 96. 2.2.3 检验处理 9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9附录A 机箱外形尺寸 11附录B 安装方式 15附录C测量仪表 17多频段合路器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机车车载电台多频段合路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以及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条件。本规

6、范适用于机车车载电台多频段合路器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及维护管理。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引用的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性。TB/T 3021-2001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TB/T 3034-2002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TB/T 3058-2002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SB 05-1426-2001漆膜颜色标准样卡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3A:低温试验方

7、法GB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3B:高温试验方法GB/T 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2002周期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 5080.7-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3术语和定义3.1合路器又称多路复用器,指利用一副天线能同时使几部发射机或几部接收机工作而又不互相影响的一 种器件。3. 2频带宽度需要满足产品标准规范的电性能技术要求的频率范围。3. 3插入损耗发

8、射机输出功率和接收机输入功率通过合路器时引起的传输损耗。3. 4带内波动带内波动是指合路器通带内信号幅度的起伏程度,规定为通带内信号起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3. 5 电压驻波比(VSWR合路器被测端口与无损耗传输线相连接并作为其负载,其他端口与标称阻抗负载相连接时,在 沿传输线产生的电压驻波图形上,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值。3. 6带外抑制合路器的带外抑制是指对通带外信号的抑制能力,取通带外某一频率的衰减值作为此项指标。3. 7 隔离度合路器的隔离度是指当合路器的主路接匹配负载时,射频信号泄漏到其它端口的功率与输入功 率之比。3. 8额定功率合路器的额定功率是指按规定的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

9、可连续地加到合路器上而不致降低 其性能的最大连续射频功率。4 技术要求4. 1命名原则DHL-X图i多频段合路器的命名原则4. 2 一般结构要求4. 2. 1 外形尺寸合路器外形尺寸见附录 Ao4. 2. 2 颜色机框主色调符合国标 B05的要求,文字颜色黑色。4. 2. 3接口类型N型孔座。5. 2. 4 安装方式安装方式见附录 B。6. 2. 5 重量规定不同型号合路器的重量满足4.4.2要求。7. 2. 6外壳防护等级防护等级IP52。4. 3环境条件4. 3. 1正常使用条件合路器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4. 3. 1. 1 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m。4. 3. 1. 2 环境温

10、度工作温度:-25 C+70C。存储温度:-40+70 C。4. 3. 1. 3 冲击和振动合路器应能通过 5.4小节中规定的振动、冲击试验。4. 3. 1. 4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25C)。4. 3. 2 环境适应性要求合路器经环境适应性试验后不应有变形、松动和损坏,电性能指标的变化范围不应超过规定的 10%4. 4 电性能技术要求4. 4. 1频带宽度合路器的频带宽度包括450MHz频段,800MHz频段,GSMR频段,2.4GHz频段。450MHz频段:457.00MHz 469.00MHz。800MHz频段:821.00MHz 869.00MHz。GSM-即段:885.00MHz

11、 934.00MHz。2.4GHz 频段:2400.00MHz 2483.50MHz。4.4.2 型号定义合路器型号对应的输入输出端口数见表1 :表1合路数及输出端口型号450MHz频段800MH函段GSM-般段2.4GHz频段输出端口重量(Kg)合DHJ I12212< 13.5DHJ 口11111< 8路DHJW2122< 10数DHJIV1111< 6合路原则:根据不同频段合路数及输出端口要求,采用无源器件进行合路,通过输出端口与天 馈系统连接。4. 4. 3端口特性阻抗50 a。4. 4. 4插入损耗不大于1.2dB。5. 4. 5带内波动不大于1.0dB。6.

12、 4. 6 电压驻波比(VSWR在规定工作频段内,合路器各端口处的电压驻波比不大于1.5。7. 4. 7带外抑制各频段带外抑制要求见表2:表2合路器各频段带外抑制要求工作频段450MH西段800MHz1段GSM-频段2.4GHz频段带外抑制指标>75dB821MHz> 75dB469MHz> 75dB885MHz>75dB869MHz> 75dB2400MHz> 75dB934MH4. 4. 8端口隔离度不小于75dB。8. 4. 9 额定功率输入端口 :不小于 30VY输出端口:不小于 100W9. 5 电磁兼容性要求合路器对外干扰不应超过表3要求(相当于

13、 GB 9254-1998的A级)。表3合路器对外干扰要求类型频率范围(MHZ允许值传导干扰0.15 -0.579dB ( v V)0.5 -3073dB ( v V)辐射干扰(10m法)3023040dB ( v V/m)230100047dB ( v V/m)4. 6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小于50,000 h。5测量方法5.1 测量基本要求1)除非另有规定,合路器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应在标准气候条件下进行。标准气候条件为: 环境温度:1535 c 环境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106kPa。2)所用测量设备和测量仪表应处于检定有效期内,且状态稳定,其精度应满足被测器件测量要求

14、。相关仪表的精度要求可参考附录C。3)所用测量仪器的射频输入(或输出)阻抗应为50Q o5. 2 一般结构要求检测方法用观察和机械的方法对合路器结构进行检测,以验证外形尺寸、结构设计、加工是否符合要求。5. 3电性能测量合路器采用两个合路单元,如下的测量描述只针对其中的一个合路单元,另一个合路单元按同样的方法测量。10. 3. 1插入损耗和带内波动的测量5. 3. 1. 1 测量仪表网络分析仪,负载。6. 3. 1. 2 测量步骤1)根据网络分析仪的使用说明,对网络分析仪进行双端口校准。2)按图2连接测试设备和仪器。3)分别读取网络分析仪测量参数的S12和81,取其中绝对值最大值为插入损耗的测

15、量值。4)将屏幕显示调整到合适比例,读取有效频带宽度内最大和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即为该被 测端口的带内波动值,单位为dB5)重复上述步骤依次测量合路器的其余几个端口。图2插入损耗及带内波动测量框图5. 3. 2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5. 3. 2. 1 测量仪表网络分析仪,负载。5. 3. 2. 2 测量步骤1)根据网络分析仪的使用说明,对网络分析仪进行单端口校准;2)按图3连接测试设备和仪器;3)调整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试参数为Sii并设定适当的输出功率,直接从屏幕读取测试数值;4)重复上述步骤,依次测量合路器的其余几个端口。图3电压驻波比测量框图5. 3. 3带外抑制的测量6. 3. 3. 1

16、测量仪表网络分析仪,负载。7. 3. 3. 2 测量步骤1)根据网络分析仪的使用说明,对网络分析仪进行双端口校准;2)按图4连接测量设备和仪器;3)分别读取网络分析仪测量参数的S12和81,取其中绝对值最小值为带外抑制的测量值;4)重复上述步骤,依次测量合路器的其余几个端口。图4带外抑制测量框图5. 3. 4隔离度的测量6. 3. 4. 1 测量仪表网络分析仪,负载。7. 3. 4, 2 测量步骤1)根据网络分析仪的使用说明,对网络分析仪进行双端口校准;2)按图5连接测量设备和仪器;3)将网络分析仪连接至合路器的两个被测端口;将网络分析仪的扫描频率设定适当的工作频率范围,分别读取网络分析仪测量

17、参数的S12和Si,取其中绝对值最小值为隔离度的测量值;4)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其它端口隔离度的值。图5隔离度测量框图5. 3. 5额定功率的测量6. 3. 5. 1 测量仪表大功率信号发生器(100W,网络分析仪,衰减器,负载。7. 3. 5. 2 测量步骤1)各输入端口按图6连接设备和仪器,输出端口按图 7连接设备和仪表。2)大功率信号源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2倍,输出频率为该端口工作频率,进行功率负荷试验,持续时间4小时。3)合路器不应有损坏或损伤,其驻波比的变化应小于10%。4)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其它端口。图6输入端口额定功率测量框图多频段合路器司一册器莪-TI麻器图7输出端口额定功率测量

18、框图5. 3. 6频带宽度的测量及表示从上述各项测量中找出可共同满足规定电性能要求的频率范围,即为各频段的频带宽度,并以 数字表示出来。6. 4环境试验方法环境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合路器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4.3条的要求。环境测试的项目、要求和方法见表4。表4环境试验的项目试验项目要求方法低温试验温度(C)试验样品温度稳定时间(h) 持续试验时间(h) 恢复时间(h)-25 + 31 (2, 4)2 (16)1 (2, 4)GB 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绘A:低温试验方法高温试验温度(C)试验样品温度稳定时间(h) 持续试验时间(h) 恢复时间(h)+70+ 21 (2, 4)2

19、 (16)1 (2, 4)GB 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叙B:高温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加速度(m/s2)冲击脉冲持续时间(ms) 冲击次数(次)300 (150)18 (11)18TB/T 3058-2002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振动(正弦) 试验功能性试验ASD (m/s2)2/Hz)垂向横向纵向TB/T 3058-2002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0.01640.00410.0073RMS (m/s2)0.750.370.50长寿命试验ASD (m/s2)2/Hz)1.0340.2500.452RMS (m/s2)5.92.93.9(交变)湿 热试验温度(

20、C) 周期数时间(h)+55 (+25)2 (呼吸效应)2X24TB/T 3021-2001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5. 5 电磁兼容性试验按TB/T 3034-2002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7. 6可靠性检测方法在产品生产定型阶段,可进行老化筛选试验、加速寿命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等。为了表明装置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对装置应进行可靠性评估,可采用 GB 5080.7-86设备可靠性试验 恒 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作为指南。6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为两类,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7.1 鉴定检验鉴定检验是用同一型号的若干样品进行一系列

21、完整的检验,其目的在于确定制造者是否有能力生产符合该产品标准要求的产品。当产品进行设计定型、生产定型或主要的设计、工艺、材料及零部件变更后恢复生产时,均应 进行鉴定检验。7.1.1 检验样品数检验样品一般应选取四个样品进行鉴定。7.1.2 检验步骤检验样品一般按表 5规定的顺序进行检验。7.1.3 失效数失效数按表5规定,若超过表 5允许的数量规定时,可以将检验样品数加倍再做该失效检验项 目及相关项目的检验。若仍失效,则本次鉴定不通过。表5失效数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要求条款检验条款检验样品数失效数1外形尺寸和结构设计4.25.22或402频带宽度4.4.15.3.63插入损耗4.4.35.3.1

22、4带内波动4.4.45.3.15电压驻波比4.4.55.3.26带外抑制4.4.65.3.37隔离度4.4.75.3.48额定功率4.4.85.3.510低温试验4.3.25.411高温试验4.3.25.412冲击试验4.3.25.413振动(正弦)试验4.3.25.414(交变)湿热试验4.3.25.48. 2质量一致性检验9. 2. 1逐批检验(交收试验)10. 2. 1. 1 检验批一个检验批应从一条或几条生产线上,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连续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中抽样 组成。11. 2. 1. 2 检验步骤逐批检验一般按表 6规定的顺序进行:表6逐批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要求条款检验条款合格质量

23、水平(AQD轻缺陷不合格重缺陷不合格1外形尺寸和结构设 计4.25.24 (6.5 , 10, 15)2频带宽度4.4.15.3.61.5 (2.5 ,4,6.5 )3插入损耗4.4.35.3.14带内波动4.4.45.3.15电压驻波比4.4.55.3.26带外抑制4.4.65.3.37隔离度4.4.75.3.49额定功率4.4.85.3.56. 2. 1. 3 抽样方案抽样方案按 GB/T 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进行统计抽样检查。检查水平为H级,合格质量水平推荐表7优选值,可采用一次或二次抽样方案类型。表7合格质量水平缺陷类型合格质量水平(

24、AQL)重缺陷不合格1.52.546.5轻缺陷不合格46.510156. 2. 1. 4 检验处理如果一个检验批不通过,应返工修理或筛选出有缺陷的产品,然后重新提交检验。重新提交检 验批应按GB/T 2828.1-2003中的3.2.4.2 条转移规则规定进行处理。6. 2. 2周期检验(例行试验)6. 2. 2. 1 检验步骤周期检验样品一般应按表8规定的顺序,且在已通过逐批检验的产品上进行。表8周期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要求条款检验条款1低温试验4.3.25.42高温试验4.3.25.43冲击试验4.3.25.44振动(正弦)试验4.3.25.45(交变)湿热试验4.3.25.46. 2. 2. 2 抽样方案抽样方案按GB2829-2002周期检查技术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进行统计抽样。一般情况下,采用判别水平出级,周期不合格质量水平(RQL)优选值用65或80,可采用一次或二次抽样方案类型,判定数组或样品大小由产品标准规定。 6. 2. 2. 3 检验处理如果周期检验不通过,产品的交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