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黄山奇石一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与课文得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对应,便于学生了解这些奇石的形状,感悟课文对黄山奇石的赞
2、美之情。本课要求人的14个字中,有6个字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数字组成词语,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脖子”等。其中“胳膊”的“膊”在这里读轻声,要注意提示。在教学时可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朗读中识字。本课要写的字中,“巨”和“区”、“它”和“安”的字形相近,写字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相同的部分,提示“巨”和“区”的笔画顺序。二 教学目标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会读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
3、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4、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进行写话练习,写出黄山岩石的奇和趣。三 教学准备:介绍黄山风景录像/多媒体课件四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揭题板书 1、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板书:黄山),那里的风景特别秀丽、神奇。小朋友们去过黄山吗?(让去过黄山的孩子介绍一下黄山看到的风景。)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老师先来读几段话,小朋友们认真听,看谁能听出课文写出了黄山的什么。(写黄山的奇石)3、教师范读课文第1、2自然段。听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了什么。板书:奇石。(如学生基础较好,可要求学生说说哪些词句是写奇石的
4、。)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各自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识字情况。3.同桌交流,互帮互学:先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或易错的地方互相提醒,再说说如何记住生字。4.检查识字情况。(1)认读带有拼音的词语:风景区、胳膊、形状、尤其、当然、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2)、针对学生实际做相应的读音指导:“神、盘、琴、弹、岩”等字读前鼻音;“省、峰、状”等字读后鼻音;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天都峰的都是多音字。(3)认读无拼音的词语。(4)认读本课的生字。5.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引导学生说说各自的识记方法,如:
5、加一加(胳:月+各);减一减(其:棋木)换一换(啼:蹄子的足换成口);猜一猜(仙:一个人在山边)。三、 再读课文,按要求回答1 读一读,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2. 读一读,画一画: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请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如果学生回答“天狗望月”等,应让学生回忆一下老师刚才提问中 的一个词“主要”,以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3.说说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种奇石。要求先说出最喜欢的一种奇石的名称,再说说喜欢这块奇石的理由,最后带着喜欢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注意语句要完整,连贯。(建议:老师提出问题后,应让学生认真读书,思考几分钟后
6、再回答,以促进思维和语文的发展。)4.结合学生的回答和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如: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四、细读课文,感悟奇石1.“仙桃石”。(1)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2)引导学生从“天上飞下来”、“落”等词儿中体会。(这仙桃石就跟真的一样。)(3)把“好像”换成“是”,行不行?(体会用词的准确性)(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反复朗读,体会石头的神奇。2.“猴子观海”(1) 学生交流读后感。(2)体会动词“抱”、“蹲”、“望”,把猴子写成人了,“一动不动”把猴子的神情和石头联系起来。(体会动词用得传神)(3)想象说话: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地望着
7、翻滚的云海呢?仿佛在想什么?(4)指导朗读:翻滚的云海真美呀,好像人间仙境深深地吸引着猴子,也吸引着我们,我们用朗读来把这只猴子读活吧!(5)师生评议,再读。3.仙人指路(1)学生交流(2)教师向朗读的学生提问:这位仙人,白云姐姐想去“仙桃石”( “猴子观海”)那歇歇脚,你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吗?(引导学生体会仙人指路的样子。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运用课文语言介绍具体些。意在整合课文内容。)(3)小结:“仙人指路”也很有趣,很奇特。4. 金鸡叫天都(1)这块石头的名字起得好吗?好在哪里?(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这块石头的样子确实像雄鸡:长长的脖子,大大的尾巴。(3)再引导学生读课文的语句,抓住“
8、金光闪闪”、“啼叫”等词,体会这块石头不仅形似,而且神似。(4)小结课文并指导学生朗读。5.指导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 复习巩固字词1.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小区 其 仙女 盘子 山峰 胳膊 巨大 当然 脖子 著名 形状2. 生字扩词二、复习整合,写法迁移1引读第1自然段。2出示课件或图片,边欣赏,边温习,朗读课文相应内容。3.完成填空:(1)就说仙桃石吧,(2)。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3)“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4)。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4练习写话。(1)就说“天狗望月”吧,(2)。这就是有趣的“仙女弹琴”。(3)“狮子抢球”就更有趣了!三、复述内容,指导背诵
9、1.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奇石,介绍一下。2.师生合作,背诵课文。四、学生质疑1.学生提问。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注:教师在这儿应该指出课文中双引号的作用。如“猴子观海“为什么要加引号。)、五、写字指导1.认读生字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说说注意点。3范写“区”和“巨”,关注笔顺,要求连写“尤其”一词。六、提供信息,拓展视野1学会倾听,教师给学生讲讲:黄山四绝2.讨论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
10、悟信息资料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谈话揭题 知诗人,解诗题 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不但我们现代人喜欢,古人也常常陶醉其中,留下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诗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赠刘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读准“赠”的后鼻音,组词,理解“赠”就是送的意思。赠刘景文就是写诗送给刘景文。学写生字“刘”。3介绍苏轼、刘景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散文以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多媒体出示
11、读) 刘景文是苏轼的朋友,与苏轼友谊很深,有一天,他们在一起饮酒赋诗,苏轼写下这首诗送给刘景文。 二、初读感知,读通读顺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顺。2检查朗读,重点指导读准第一、二两句。(第一二行容易读得生硬,朗读时要注意适当停顿,读得不好,指导后再练,再反馈,“赠”、“擎”、“犹”、“橙”这几个字稍难读些) 3听老师范读,学生标出全诗的节奏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4学生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 、解字词、明诗意1、 自由读诗,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记号。2、 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梳理学生的疑问。3
12、、 图文对照,理解诗意请你再细细地读课文,边读边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 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看文中插图,理解“荷尽”A 什么是荷尽,尽(完,指凋谢 )(出示图片)由此带出:初夏盛夏秋末冬初时荷塘的景色师:此时的荷塘里荷叶已经凋谢了,那在初夏时节,荷叶是怎么样的呢?你们看,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示图,诗句,生齐读) 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盛夏时,荷花怒放,诗人杨万里这样来形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示图,诗句,生齐读)师:现在到了秋末冬初又是怎样?出示衰败的荷叶,你看如今只剩下枯枝败叶,所以作者说:荷尽已无擎雨盖B理解
13、“擎雨盖” 指荷叶师:擎,用手做一个动作,看看这个字,下面是个手,向上托,雨盖,原指雨伞比喻荷叶就像是撑开的雨伞。课件出示,荷叶田田,你觉得像什么?多像向上撑开的雨伞啊!下雨了,老师给其中的一片荷叶来一个特写镜头,你们瞧,点点水珠都被撑在了荷叶上,能像雨伞一样撑住雨点的就是荷叶啊师补充:到了秋末冬初,荷花谢了,已经看不见像雨伞一样撑起的荷花,只剩下了枯枝败叶。.理解“菊残犹有傲霜枝”。A出示菊花盛开的三幅图,理解“菊残”(凋谢的菊花)B“犹有”换个词就是 还有 。C(平时碰到有不理解的内容,你是如何解答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还要会根据词语来选择合适的解释傲: a 坚强不屈的样子 b自高
14、自大 如:傲然挺立D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理解“霜”,再看插图理解“傲霜枝”:天气越来越冷,菊花也凋谢了,但是它的枝条却还在这样寒冷的风霜中傲然挺立着,一点都不害怕风吹霜打。师小结:在古代,菊花和荷花都是品性高洁的代表,时至今日,人们还是对荷花和菊天气花情有独钟,说品德高尚的人是“出淤泥而不染”,说性情恬淡,不争名利的人是“人淡如菊”。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看着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理解 “最是橙黄橘绿时”师:同样是这个荷叶枯萎、菊花凋谢的季节,却是一派丰收景象。(出示“丰收图”生自由描述看到的橘园丰收景象。荷叶原来像撑开的雨伞,如今全都枯败了
15、,再也无法遮挡雨水,菊花也凋零落尽,然而它的残枝却带着孤风傲骨,挺立于霜雪中,也许有人会觉得萧条无味吧?可苏轼是怎样却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橘经爱住初冬严寒的考验,不仅枝叶依然,显出盎然生机,而且结出色形俱佳、味道鲜美可作馈赠礼品的果实。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吗?苏轼对刘景文说了些什么?就像对老朋友说话一样整首诗的意思7、师小结:(比如,加了什么字使句子更加通顺,古诗的语言凝练简洁,随着历史的变迁,很大一部分字词的含义产生了变化,在学生的回答中强调可以适当增、换、等,作者写诗的时候往往要反复推敲,而我们学古诗就是也要字斟句酌,才能领悟出其中的内涵)师小结:对老朋友说
16、的这样亲切自然,刘景文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四、感悟板块 悟诗境,体诗情1为什么赠?师:就像同学们一开始所提出来的那样,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赠给刘景文呢?(生答,好朋友)a)简单介绍刘景文 刘景文,北宋时河南开封人,是苏轼的朋友,两人十分投缘,经常在一起饮酒品诗,苏轼很敬佩刘景文大方豪爽的个性,坚强不屈的品格,称刘景文是个“慷慨奇士”。B)师:其实苏轼对刘景文的敬佩之情在诗中有所体现,君:对人的尊称橙黄橘绿 橘古代称嘉树,树有刺,结的果子却是圆的,有傲骨,但对人随和,因为橙、橘经爱住初冬严寒之考验,不仅枝叶依然,显出盎然生机,而且结出色形俱佳、味道鲜
17、美可作馈赠礼品的果实。四个字中,有两个是表示颜色的,橙、橘经爱住初冬严寒之考验,不仅枝叶依然,而且色彩斑斓、味道鲜美,在这样寒冷的季节,是多么难得多么让人喜爱呀。 傲:坚强不屈,就像那傲然屹立的菊枝自然地联想到秋、菊花、青松等等,进而明白诗人是对刘景文的一种称赞和鼓励2感情朗读,1、在诗人的眼里,好朋友就是具有这样品格的人,他对刘景文的敬仰之情都包含在这字里行间,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短短二十八个字里面,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自读指名读教师范读-指导后再读齐读“荷尽/已无/擎雨/盖,”凋谢的无奈,语调平直舒缓,声音稍低,表现冬景的萧瑟凄清。“已无”要适度强调,与下句的
18、“犹有”形成对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菊残/犹有/傲霜/枝。”欣喜之情 声音稍高,强调“犹有”。重读“傲霜”,表现出菊花高傲不屈的精神。“一年/好景/君须/记,”语调高亢、热烈,重读“好”和“须”,表现出殷勤嘱咐、热烈期望的意思。“最是/橙黄/橘绿/时。”重读“最”和“橙黄橘绿”,读“橙黄橘绿”时速度慢,四个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歇,有回旋想像的余地,可以在脑中想象橙黄橘绿的景象,表现对成熟丰收的冬天的赞美之情。3、师:春华秋实,这看似衰败的景像中孕育着勃勃生机,看来同学们不但读懂了苏轼的诗,还读懂了诗人的心(齐读)在苏轼的心目中刘景文就是具有崇高的品格与节操的人,苏轼把诗赠与好友,同时更
19、是作者的自勉。五、拓展师:在人生道路上遭受种种磨难和挫折的苏轼,依然有开阔的视野,豪放的激情,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乐观向上使他一生受益,名垂青史。他不但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真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让我们来背一背这首诗吧在我们的必背古诗里还有另外四首,自读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春江晓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怎一个“赠”字了得古诗赠刘景文教后反思 童优佩这首诗是诗人苏轼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苏轼称刘景文是“慷慨奇士”。本诗写景、咏物、赞人与一体,赞美刘景文
20、遭受挫折不气馁,历经磨难不丧志的品行和节操。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回味无穷。音乐美,本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二、教学要求:能说说诗的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能有感情背诵赠刘景文,能说说诗的大意,体会诗的意境。学习完苏轼的赠刘景文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思维的活跃、智力多元化的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我想就可以用一个“赠”字概括。从“赠”的含义开始分析,学生的思维逐步从送别诗的影响中走出来,知道了这首诗的意义在于送给朋友刘景文一种愿望,这种愿望是一种品格的象征。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拨开迷雾。看到诗的题目,学生不仅提出了很多关于“赠”字的问题,他们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读训练考试题及答案
- 天然气管护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3 扇形 同步练习(含解析)
- 骨整合电刺激-洞察及研究
- 静脉抽血法试题及答案
- 纪检督察员管理办法
- 财务供热收费管理办法
- it公司取证管理办法
- 营销管理办法明确了
- it数据变更管理办法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2025年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 综合楼玻璃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6篇
- 2025年度集中供暖项目暖气设施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件 第7章 创业与创业历程
- 班主任育人故事经验分享陪伴每一名学生慢慢成长模板
- 2025福建漳州闽投华阳发电有限公司招聘5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