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知识点_第1页
133比热容知识点_第2页
133比热容知识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3比热容知识点一、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1实验原理: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 收热量的多少。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控制变量法:(1)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2)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3)相同 热源: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转换法:实验中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3、实验结果: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给垄加热的时间长,即 水吸收的热量多。4、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二、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 度乘积之比

2、,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定义式:c = -=znAt2、单位:J/ (kg. °C);水的比热容是4.2X103J/ (kg-°C)其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是4.2X10'J。3、特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亦、状态有关;与 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吸热、放热等因素都无关。三、热量的计算1公式:吸热升温:Q吸二cm (t-屯);放热降温cm (t厂t)。公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o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末温, “t-to”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to-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若用At表示物体升高或

3、降低的温度则公式可用旦乩表示。即Q由c、m、At这 三个量的乘积决定,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变式:加=2,如=2。cAtcm计算时各物理量单位必须统一,即C是J/(kg. “C), m是kg,t.to. At的单位是卫,Q的单位是J。2、山公式进一步理解比热容概念物质的吸热情况物质温度改变情况由Q二cmA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由At = -可知:相同质虽:的不同物质吸收低相同的温度(即m. At相同),比热容c越大,cm吸收或放出的热呈:Q越多:比热容越c小,吸收或放岀相等的热量(即Q、m相同),比热容c越或放岀的热量Q越少。主,升高或降低的温度At越少;比热容c越小,升髙或降低的温度At越多。四、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1、调节温度:对于质量相同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由于水的 比热容较大,由Af = 可知,水的温度变化较小。cm2、用水加热或散热:对于质量相同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山 于水的比热容较大,III Q=cmAt可知,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可用公式Q= cmAt解释)实例:(1)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2)海陆风的形成(如 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