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二)_第1页
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二)_第2页
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二)_第3页
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二)_第4页
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免费共享平台 分享资源价值高中毕业会考地理模拟试卷(二)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1太阳能量来源于() A可燃物质的化学反应 B可燃物质的剧烈燃烧C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 D高温高压下的核裂变反应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B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D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3长江深水码头主要集中在南岸,其原因是() A长江以南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长江以南为红壤,土质疏松 C长江以南降水丰沛,汇入长江的水量大 D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河水冲刷严重4导致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

2、O2有关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5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区间的冷热不均B水平气压梯度力C空气的上升或下沉D气压差异6暖锋过境时产生的天气多为() A暴雨B下雨、刮风C连续性降水D雨夹雪7旱生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A根系发达B叶柔嫩C根系不发达D叶面大、贮存水分多8下列地质构造中,最有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A向斜B背斜C断层上升岩块D断层下降岩块9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甲烷、氢、氨、水汽B氮、氧、水汽 C氢、氧、臭氧、甲烷 D水汽、氨、氧气、氮气10我国北方某城市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春秋多西南风。该市的化工厂应建在() A

3、市区北部B市区东北部C市区西南部D市区南部1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铁矿石、风、闪电B玉米、生铁、草原C森林、土地、河水D石油、棉花、极光12我国台湾省多地震,主要原因是它位于() A板块的生长边界B板块的消亡边界C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区D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区13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A种植园型农业B劳动密集型农业C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业D粗放型农业14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A原材料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C劳动力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15下列工厂,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A织布厂印染厂B炼铁厂一炼铝厂C食品厂制药厂D造纸厂炼油厂16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

4、发展模式是() A围绕某一大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B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C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D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17世界上的三大片城市密集区不包括() A东亚的日本B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C美国的东北部地区D巴西的亚马孙平原地区18石家庄快速发展成为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B有利的地形条件C铁路的修筑D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19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20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A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B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C蔬菜和花卉混合农业D牧牛和牧羊混合农业21下列地域联

5、系的方式属于交通运输业的是() A航空特快专递B高速公路收费站C石油管道运输D自行车驮运货物22当今世界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 A厄尔尼诺现象 B拉尼娜现象C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3决定人口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社会制度C经济发展D道德水平24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是() A实行环境标志认证 B工厂实行清洁生产C公众认识、接受和积极参与D决策者观念转变和行为改变25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是() A人口总数有所控制,但人口素质较低 B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且由农村向城市蔓延 C资源利用率

6、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D生态破坏范围小,但程度在加剧二、双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26北半球冬至日时() A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B南半球昼夜等长C北半球昼长夜短 D桂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27下列有关电子通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收电子邮件必须在自己的电脑上 B因特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C电子商务就是在网上成交了的贸易活动D电子通信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28判断某一地点的气候类型,主要着眼于() A当地的植被分布B对当地动物、土壤的研究C当地的气温特点D当地的降水情况29工业集聚可以() A提高生产成本B扩大总体生产能力C提高环境质量D提高经济效益30最早作为

7、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有() A沙特阿拉伯的麦加B我国的拉萨C美国的亚特兰大D埃及的开罗三、综合分析题(40分)31读“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左下图),回答问题。(6分)(l)图中字母代表的世界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地区是:A 、B 、C 。(2)发展水稻种植业,在解决人地关系矛盾方面的好处是: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 ;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32读“聚落的位置与发展图”(右上图),分析回答问题。(4分)(l)该处的地形是 ,图中A、B、C三处聚落形成的有利因素是 。(2)A、B、C三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原因是 。33读“我国主要商业城市分布图

8、”(左下图),回答问题。(6分)(l)图中字母表示的商业城市是:A 、B 、C 、D 、。(2)影响商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包括 和 。(3)我国商业城市多分布在 地区,主要原因是: 。34看漫画“雨中垂钓”(右上图),回答问题。(7分)(1)图中的“雨”实际上是 ,成因是 。(2)钓鱼者戴防毒面罩的原因是 污染,污染主要来自 、 和 的排放物质。(3)钓上死鱼的原因是 污染,污染主要来自 。(4)我国的酸雨类型为 型酸雨。我国重酸雨区分布在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5)我国在防治酸雨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35读“干洁空气的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1)图中A、B所代表的大气成分

9、分别是:A ,B 。(2)低层大气中能吸收红外辐射的是 ,它又是植物进行 的必需原料。(3)低层大气中能吸收紫外辐射的是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 。(4)低层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还有 和 ,它们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36读左下图“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 ,B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角速度最慢的是 。(3)我国江淮地区为梅雨季节时,地球公转到 点附近;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 位置附近。(4)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处于播种季节时,地球运动在 点附近。37读右上图,回答问题。(6分)(1)从图中可

10、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 、滑坡、 为主的地质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3)当今世界上,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是: 。高中毕业会考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DAACABABC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ABDCAACDC

11、CC二、双项选择题:题号2627282930答案ADBDCDBDAB三、综合分析题31(1)东亚东南亚南亚(2)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3)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32(l)盆地位于盆地中的地形平坦的部分,并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且有利于河运。(2)B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成为人流、物流的聚散中转地。33(l)沈阳天津南京广州(2)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3)东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34(l)酸雨 工厂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过多(2)大气工厂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3)水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4)硫酸南方的气候比北方湿润,大气中水汽较北方多,工业发达,排放的硫氧化物也较多(5)外展煤炭中硫的综合利用研究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35(1)氮氧(2)CO2光合作用(3)臭氧氮(4)水汽固体杂质36(l)春分夏至(2)DB(3)B D(4) C37(1)地震泥石流该地区位于地震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