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判定⑵教学设计_第1页
平行线的判定⑵教学设计_第2页
平行线的判定⑵教学设计_第3页
平行线的判定⑵教学设计_第4页
平行线的判定⑵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察中感知 交流中提高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观察中感知 交流中提高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使数学学习真正的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的活动设计放在首位,把知识的教学融入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增强了数学思维含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猜想、交流、分析、判断等学习方式,感受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初步

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本节课从学生活动中复习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三线八角”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平行线判定方法2、3,然后应用平行线判定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突出了数学的转化思想的教学及几何表达能力的培养。最后通过练习以及对知识的梳理,达到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目标。二、教学对象分析在上一节课,即平行线的判定中,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是结合平行线的画法给出的,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移动时紧靠直尺,由三角尺的角的大小不变,也就是同位角相等,引出判定方法1,接下来,举出了它的一个实际应用。学生在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之后,已经明确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除了定义、平行的传递性之外,还可以利用“同位

3、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进而产生了能否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想法,具有一定的求知欲。三、教学内容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本节知识掌握的好坏,关系到今后的学习效果,所以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应用对顶角性质和邻补角关系,推导出平行线的另两个判定方法。教科书是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角之间的关系。为了降低难度,教科书是把方法1作为扩大了的公理,再由方法1经过简单推理得出方法2,而由方法1或方法2得出方法3,则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完成。这里涉及到转化的思想方法由未知转化为

4、已知,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推理论证最常用的方法。“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也是一个重要结论,教科书是用一个例题的形式呈现的,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推理。在本章的数学活动中,还用到了这个结论。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并会应用平行的传递性和判定方法1、2、3,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两条直线平行的过程,在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中,增强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操作和思维能力,感受几何推理的思想以及逻辑应用的价值。五、教学

5、策略设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探究内错角、同旁内角与两直线平行的关系;难点内容是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选择用哪一个判定法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本节课在学生活动中导入,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考与交流,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采用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的方法。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抓关键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要分清这两个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它们都有一条边必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线就是截线,另一边所在的直线就是被截两直线,同位角像“F”、内错角像“Z”、同旁内角像“C”等。六、教学媒体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平行

6、线的判定。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活动1设计:师:你玩过桌球吗?你知道怎样才能将球准确地打入洞中吗?教科书P37。(课件出示:打桌球的场景)生:观察、交流、讨论。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传递性和一种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思考内容)师:图中1与2是角,1与3是角,1与4是角,2与3是角,2与4是角?(课件出示)生:交流回答,1与2是同位角,1与3是对顶角,1与4是邻补角,2与3是内错角,2与4是同旁内角。(课件出示)2、师生行为:学生交流,讨论、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抓住这三种角的本质,同

7、时强调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3、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入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同时,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活动2设计:师:如上图如果12,那么ab吗?为什么?如果23,那么ab吗?为什么?如果24180°,那么ab吗?为什么?(课件出示)2、师生行为:学生6人一小组讨论问题,然后每组一名代表发表看法,在学生积极参与下,教师分析及板书:23,而13(对顶角相等),12(等量代换),从而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由判定方法1得出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学生

8、讨论、交流问题,教师分析及板书:24180°,而14180°(邻补角定义),12(同角的补角相等),从而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得出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师:请问你能用判定方法2推理得出判定方法3吗?生:交流、讨论、回答,演板。总结:平行线的主要判定方法:平行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3、设计意图:学生合作交流中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本节课主

9、要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判定方法的由来,同时学习如何用几何语言来表达问题。(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1、活动3设计:(课件出示)2、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根据所学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来解答,要求用几何语言写出推理的过程,小组交流,演板,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3、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应用平行的传递性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来分析与解决问题,会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四)例题讲解,感受新知1、活动4设计探究: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这一节课中,我们是怎样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你能利用“同位角相等,两

10、直线平行”或“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吗?(前面已解决)例、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课件出示)2、师生行为分析:垂直总与直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学过哪些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1a234bc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决板书:解法1:ba,ca,1290°(垂直的定义),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你还能利用其他方法说明b/c吗?学生讨论,教师启发:解法2:ba,ca,1390°(垂直的定义),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解法3:ba,ca,1490&

11、#176;(垂直的定义),14180°,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课件出示)3、设计意图学生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或3来解答过程。让学生学会应用平行线判定方法来分析及解决问题,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学生明确转化的方法,理好推理的思路及几何表达方式。认识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其应用价值(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1、活动5设计(课件出示)12BACDE选做:如图,AB平分DAC,BC平分ACE,1+2=90°。试说明AD与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已知有关角的条件,再观察AD,EC被AC所截,图中较为明显的是同旁内角的关系,可试证同旁内角互补,即DAC+ECA=180

12、°,而1+2=90°,因此关键点在于DAC与ECA的和是否为1与2和的2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ECA=2(1+2)=180°,所以ADEC。(课件出示)证明:AB平分DAC,BC平分ACE(已知),DAC=21,ECA=22(角平分线定义),DAC+ECA=21+22=2(1+2)(等量代换),又1+2=90°(已知),DAC+ECA=180°(等量代换),ADEC(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说明:写法的关键点在于,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DAC=21,ECA=22,这样表示,为下面推理过程的书写,带来方便。如果此题学生想出另外方法,

13、可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思考过程,再请一个没有想出的同学讲一讲,他在想到什么地方想不下去了,分析一下思维受阻的原因。2、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根据所学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来解答,要求用几何语言写出推理的过程,小组交流,演板,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3、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来分析及解决问题,会用几何语言表达问题。通过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达到巩固、发展提高的目的,同时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补缺补差。(六)归纳总结,反馈提高1、活动5设计到目前为止学习了哪些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在选择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14、还有什么疑惑?与同学交流。2、师生行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学习了5种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平行公理;平行线的传递性;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平行线的判定问题中,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情况作出选择。学生交流。3、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知识。明白在解决实际题时,要对已知条件的内容充分研究,才能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多种,要根据题目的不同条件,选择其最好的方法。(七)作业布置,课后提高教科书:P174、7.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教师引导与学生共同总结平行线的三个主要判定方法。(八)板书设计平行线的判定活动1 活动2 活动

15、3 活动4 活动4 活动4 例题、图思考 问题 问题 解法1 问题 判定方法 解法2 解答 解答 解法3 解答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思考和例讲中,都用了不同的解法解决了问题,目标达成提供了基础。在反馈提高练习和作业中,学生紧紧抓住平行线的判方法来思考问题,学以致用。当然,学生对问题说理思路的灵活应用还有待提高,要伴随着学习的整个过程。在重点、难点与关键点的把握上,贯穿六个教学环节的始终。教学中是依托思考、例题以及反馈练习,透过对问题的分析,始终抓住截线与被截线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考虑问题,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本节课成功的地方,抓住了一条截线,两条思路,使思考、例题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