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roE实训指导书_第1页
应用ProE实训指导书_第2页
应用ProE实训指导书_第3页
应用ProE实训指导书_第4页
应用ProE实训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 汉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实 训指导书CAD/CAM应用(ProE)编审编写日期:年 月日绪 言一、本指导书编写依据:本指导书是依据CAD/CAM应用(ProE)实训大纲而编写。二、指导书编写目的: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实训教学内容,使实训内容具有可操作性,特编写本实训指导书。三、本指导书主要内容:1项目简介及要求强化操作运用Pro Engineer WildFire软件的参数化建模、组件装配、模具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要项目如下:1)Pro Engineer WildFire 4.0 特征建模与组件设计。2)Pro Engineer WildFire 4.0 MoldDesign

2、模具设计。为保证实训教学质量,对实训教学过程要求如下:1)实训全过程均在CAD/CAM机房完成。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旷课和早退,实训指导老师做好考勤记录。  2)实训过程中,必须爱护教学设备,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  3)熟悉ProE软件的常用操作命令、功能及操作技巧,熟练掌握ProE软件的模具设计全过程,包括精度设置、收缩率的设置、毛坯的设置、分型面的设计等。按要求完成实训内容。  4)认真完成实训报告书,其内容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总结等。油壶的造型及模具模架图通过打印出图附在实训报告书上。  5

3、)指导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评阅打分,该成绩签在报告成绩栏上,并进行成绩记录。2能力目标1)运用到ProE软件大量的操作命令及造型特征。要求学生操作软件要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2)运用到ProE软件组件的设计功能加载或创建零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组件的装配方法与约束功能。3)产品结构较复杂,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中空吹塑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对ProE/MOLDDesign模块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3任务内容(一)油壶CAM部分1. PROE/CAM模具设计油壶效果图如图0-1所示。 图0-1油壶模具造型2.创建模具模型(1)打开Pro/E后,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

4、话框的【类型】选项区域中选择【零件】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区域中选择【实体】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模具模型的名称wta,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如图147(a)所示,单击【确定】按钮。(2)在如图147(b)所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模板,单击【确定】按钮。(3)单击拉伸工具,单击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FORNT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4)绘制草图并修改尺寸,如图1-1所示。注意:草图中样条曲线只添加3个型值点。样条线的端点切方

5、向尽可能水平。图1-1绘制草图(5)单击【完成】。将鼠标放置于白色尺寸控标上右键选择增料方式为对称,并修改尺寸为120。结果如图1-2所示。图1-2拉伸实体(6)单击拉伸工具,单击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选择TOP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绘制如图1-3所示的草图。注意添加2个“相切”约束。单击【完成】。修改尺寸为340。如图1-4所示。图1-3绘制草图图1-4拉伸圆柱特征(7)设计筋板。单击筋板工具,单击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选择FORNT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

6、框下部的【确定】按钮。选择【草绘】下拉菜单,选择参照(R),鼠标分别单击2个拉伸特征的右上角点,将几何图素约束于这2点位置(也可以先绘制草图,然后采用添加约束的方式来操作),如图1-5所示。绘制的制作筋板的草图如图1-6所示。单击【完成】后设置筋板特征的厚度值为40。完成后的筋板特征如图1-7所示。图1-5 添加约束 图1-6 制作筋板特征草图 图1-7筋板特征(8)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按住【Ctrl】选择油壶造型左侧的两个棱边进行完全倒圆角。在操控板上打开【设置】,选择【完全倒圆角】,另外也可以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完全倒圆角】。如图1-8所示。注意:也可以采用输入尺寸6

7、0来进行两个棱边的倒圆角过渡。单击 “新组”选择筋板的右上棱边设置倒圆角尺寸60,完成结果如图1-9所示。图1-8 完全倒圆角过渡 图1-9筋板倒圆角(9)拉伸除料。单击拉伸工具,单击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TOP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选择【草绘】下拉菜单,选择参照(R),鼠标分别单击前后面及右面的棱线,如图1-10所示。绘制草图如图1-11所示。单击单击【完成】。选择除料深度为 “穿透”方式。如图1-12所示。 图1-10添加约束 图1-11除料草图 图1-12除料造型(10)圆角处理

8、。单击【倒圆角】工具,将鼠标置于油壶造型右侧筋板圆角处在除料中留下的两个棱边之一,使其处于选择状态,然后右键“选择”一次,待两个棱边高亮显示后左键单击,完成倒圆棱边的选择,修改尺寸为20。如图1-13所示。 图1-13过渡圆角(11)油壶手持处造型(除料)。单击拉伸工具,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FRONT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绘制腰圆型草图并修改尺寸如图1-14所示。单击【完成】。在操控板上选择“去除材料”图标,打开“选项”,选择除料深度为 “穿透”,如图1-15所示。 图1-14手持处

9、腰圆草图 图1-15手持处造型设置(12)油壶手持处造型减料造型。单击拉伸工具,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手持孔内侧右面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选择FRONT面为参考面,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将视图显示改为“隐藏线”。选择【草绘】下拉菜单,选择参照(R),右键选择腰圆孔的棱边。绘制草图并修改尺寸如图1-16所示(注意添加两中心线)。单击【完成】。在操控板上选择“去除材料”,将鼠标置于尺寸控标上右键选择“穿透”,完成结果如图1-17所示。 图1-16手持处草图 图1-17手持处除料造型(13)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手持处两外

10、棱边及小切口的4棱边并修改尺寸为10。结果如图1-18所示。 图1-18手持处两外棱边及小切口的4棱边(14)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图1-19所示位置手持处其他的棱边倒圆角并修改尺寸为10。结果如图1-20所示 图1-19 位置手持处其他的棱边倒圆角(一) 图1-20 棱边倒圆角(一) (14)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图1-21所示位置并修改尺寸为10。结果如图1-22所示。 图1-21位置手持处其他的棱边倒圆角(二) 图1-22棱边倒圆角(二)(15)建立新的基准面。单击【基准平面】工具进入草绘界面。选择上瓶口面为基准面,向下偏移尺寸为80,建立基准面DTM1。如图1-

11、23所示。 图1-23 建立基准面DTM1(16)沟槽特征的创建。单击拉伸工具,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DTM1基准面。单击及绘制如图1-24所示的草图并修改尺寸,单击【完成】。选择“除料方式”,修改拉伸方向及盲孔距离为8。完成结果图1-25所示。图1-24沟槽草图 图1-25 沟槽除料特征(17)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沟槽底部两棱线位置进行倒圆角并修改尺寸为4,单击完成。继续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沟槽上部两棱线倒圆角并修改尺寸为5,单击完成。继续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沟槽低部两端棱线倒圆角并修改尺寸为2,单击完成。结果如图1-26所示。 图1-

12、26沟槽倒圆角效果图(18)创建组特征。在沟槽拉伸特征右键选择“组”以创建局部组特征“组LOCAL_GROUP”。于“组LOCAL_GROUP”上右键选择“编辑定义”,打开“组标题”对话框。单击“特征”下的选择按钮,出现选取工具。按住【Ctrl】在特征树中分别选择“倒圆角6”、“倒圆角7”、“倒圆角8”,单击【确定】。此时屏幕下方提示“是否组合其间所有特征”,单击“是”。完成组特征的创建如图1-27所示。 图1-27创建组特征(19)创建组特征的阵列。右键特征树“组LOCAL_GROUP”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阵列”,在阵列操控板上单击尺寸下拉菜单选择“方向”,选择DTM1平面,更改阵列方向,在阵

13、列个数输入框键入“3”,在阵列距离输入框键入“20”,单击完成。对阵列沟槽的其余棱角进行倒圆角(6处),尺寸为3。阵列及倒圆角结果如图1-28所示。 图1-28沟槽的阵列(20)建立基准面。单击【基准平面】工具选择DTM1平面为基准面向下偏移尺寸为70,建立基准面DTM2。如图1-29所示。 图1-29建立基准面DTM2(21)侧面沟槽特征的创建。单击拉伸工具,选择“去除材料”方式。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选择DTM2基准面进入草绘界面。绘制草图并修改尺寸,如图1-30所示。完成后更改拉伸方向并修改拉伸深度为140。以下内容为创建圆角操作:先选择沟槽的四个短棱边,圆角半径为8;然后分别选择沟

14、槽底部及表面的任意棱边进行圆角处理,圆角半径为8。完成结果如图1-31所示。另外仿照第(18)步的操作建立“组LOCAL_GROUP_2”,以便下面的整体镜像操作。 图1-30侧面沟槽除料草图 图1-31侧面沟槽及圆角过渡处理(22)镜像侧面沟槽(如图1-31所示)。选定该对象,单击【镜像】命令,选择FRONT平面为镜像平面,单击【确定】完成。注意:系统提示“丢失参照”,这时打开圆角操控板中“设置”,在圆角参照收集器中将“设置2”右键选择“删除”,再次选择侧面沟槽表面的棱边,单击确定完成镜像操作。(23)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底面棱边并修改尺寸为10。结果如图1-32所示。图1-3

15、2 底部棱边圆角过渡(21)拉伸除料。单击拉伸工具,单击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TOP面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并单击“方向”以更改其方向,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选择【草绘】下拉菜单,选择参照(R),打开参照对话框,在两个切点位置处单击,以作为参照。绘制草图、添加约束并修改尺寸如图1-33所示。单击【完成】。选择除料深度为 “盲孔”方式且深度为6,结果如图1-34所示。 图1-33底部草图结构及尺寸 图1-34除料特征造型(22)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将鼠标置于某一棱边并右键选择,此时8个棱边高亮显示,

16、再单击鼠标左键选择以一次同时选择8条棱边,修改圆角尺寸为10。结果如图1-35所示。 图1-35 八条棱边同时倒圆角操作(23)倒角处理。单击【倒角】命令,选择如图1-36所示的底部棱边位置并修改尺寸为6。 图1-36底部棱边倒圆角(24)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37所示外棱边位置并修改尺寸为5。 图1-37 外棱边倒圆角(25)拉伸除料。单击拉伸工具,单击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FRONT面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选择【草绘】下拉菜单,绘制草图如图1-36所示。单击单击

17、【完成】。选择除料深度两侧均为 “穿透”方式,结果如图1-37所示。 图1-36切口草图及尺寸 图1-37 切口造型(26)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参照(22)的操作方法对图示1-38所示位置进行倒圆角并修改尺寸为6。 图1-38切口棱边圆角过渡(27)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39所示位置并修改尺寸为10。 图1-39切口外棱边倒圆角(28)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40所示位置(共6条棱边)并修改尺寸为10。 图1-40 相贯线圆角过渡(29)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41所示位置并修改尺寸为10。 图1-41上部棱边倒圆角处理(30)变半径

18、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42所示位置,于白实心圆点上右键两次选择“添加半径”,并修改尺寸及参照位置为如图1-42所示。选择“过渡模式”,在操控板上打开“过渡”,分别选择“过渡1”、“过渡2”,并在过渡模式中选择“拐角球”,单击“确定”。结果如图1-42所示。 图1-42变半径圆角过渡(31)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43所示位置并修改尺寸为10。 图1-43 相贯线圆角过渡(32)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44所示顶部圆柱的棱边位置并修改尺寸为4。 图1-44顶部圆柱的棱边圆角过渡(33)拉伸瓶颈。单击拉伸工具,单击右键选择【定义内部草图】或在操控面

19、板上单击草绘命令,选择瓶口面作为绘制草图的平面,参照平面采用缺省方式,单击鼠标中键(滚轮)或单击草绘对话框下部的【确定】按钮。绘制草图为直径为80的圆并与圆柱同心约束,如图1-45所示。单击【完成】。修改拉伸盲孔深度为30,结果如图1-46所示。 图1-45油壶瓶口草图 图1-46油壶瓶口特征(34)圆角处理。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如图1-47所示位置并修改尺寸为4。 图1-47油壶瓶口特征外部圆角过渡(35)抽壳。单击【壳】命令,选择油壶瓶口上部作为开口面并修改抽壳壁厚的尺寸为2。单击【完成】,结果如图1-48所示。 图1-48油壶抽壳(36)瓶口螺纹造型。单击【插入】菜单下的【螺纹扫描】|

20、【伸出项】,弹出如图1-49(a)所示的对话框出现。单击【完成】,出现如图1-49(b)选择绘图平面的对话框。选择FRONT平面作为草绘平面,选择“正向”、“缺省”进入草绘界面。绘制“母线”草图引导轨迹线及扫描轴线中心线与圆柱轴线约束重合,修改尺寸其结果如图1-50所示,单击【完成】。系统提示 “输入节距值”,在输入框键入“4”,单击“确定”。此时系统自动进入绘制螺旋扫描特征的截面草图绘制界面。按图1-51所示的图形及尺寸进行绘制截面草图,单击【完成】。最终结果如图1-52所示。 (a) (b)图1-49螺旋扫描特征对话框 图1-50螺旋扫描的旋转轴线及扫描母线 图1-51螺旋扫描特征的截面草

21、图 图1-52油壶瓶口的螺旋扫描造型(37)螺纹上端丝头收口的造型。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的【混合(B)】|【伸出项(P)】。系统弹出混合造型的“混合选项”菜单,选择【旋转的】|【草绘截面】|【完成】。如图1-53(a)所示。系统弹出混合特征造型对话框,在属性中选择【光滑】|【开放】|【完成】,如图1-53(b)所示。弹出如图1-53(c)所示的选择草绘平面菜单。选择螺纹上端的侧面作为草绘平面,将鼠标置于螺纹上端的侧面附近,右键一次即可看见侧面的轮廓线高亮显示,如图1-54所示,此时用鼠标左键单击拾取,同时系统出现一褐色箭头,并弹出方向选择菜单,选择【正向】|【缺省】。随即系统进入草绘操作截面,

22、并弹出“参照”对话框,选择油壶瓶口的基准轴。选择命令,出现“缺少参照”的提示,点击“确定”。并将视图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如图1-55所示。分别选择三条直线和一个圆弧,在垂直线的中点上添加一中心线,在中心线与油壶瓶口轴线的交点处添加一坐标系,如图1-56所示为混合造型截面草图(1),选择【完成】。系统在屏幕下方提示“为截面2 输入y_axis 旋转角(范围: 0 - 120)”,在输入框中键入“90”后确定完成,,绘制如图1-57所示的混合造型截面草图(2)。单击【完成】,出现端点类型菜单选择【尖点】。在伸出项特征管理器对话框中双击“相切”,系统提示“是否混合与任何曲面在第一端相切?”,单击“是”

23、。在螺纹口端的边界线出现高亮显示的边,用鼠标点击该边所在的螺旋曲面,顺次操作三次。一旦完成选择系统再次提示“是否混合与任何曲面在第一端相切?”,单击“否”。至此完成相切约束的设置。单击对话框中【确定】,完成螺纹上端丝头收口的造型。如图1-58所示。 (a) (b ) (c) 图1-53混合造型菜单操作 图1-54 选取螺纹上端的侧面 图1-55 调整视图 图1-56混合造型截面草图(1)图1-57混合造型截面草图(2) 图1-58螺纹上端丝头收口的造型效果图(38)螺纹下端丝头收口的造型。操作步骤同(37)。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螺纹端口作为草绘面后,对于参照平面的选择是不要采用“缺省”方式,

24、而是选择【底部】,此时选择TOP面或DTM1或DTM2均可!(39)圆角处理。单击【倒角】工具,选择瓶口外边界的棱线并修改尺寸为0.5。完成的油壶造型如图0-1所示。(二)油壶CAM部分1、中空吹塑成型中空吹塑模具主要是用于生产各种中空的塑料瓶、水壶、玩具、汽车椅背、啤酒桶等容器制品。中空吹塑的设备主要包括塑化挤出机、吹塑型坯机头、吹塑模具、供气装置、冷却装置等,目前中空吹塑成型机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从吹塑成型、彩印装饰到灌装工序全部是一体化的生产线。聚合物的吹塑成型是一种生产中空制品的加工过程,它是将挤出或注射成型所得的半熔融状态管坯(型坯)放于各种形状的模具中,在管坯中通入压缩空气,使其紧

25、贴于模具型腔壁上,经冷却脱模得到制品的方法。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五种形式。1.挤出吹塑中空成型目前,我国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是成型中空塑料制品的主要方法。熔融的塑料型坯主要是靠挤出机挤出的,这种成型方法的优点是设备与模具结构简单,缺点是型坯壁厚不易均匀,从而会引起吹塑制品的壁厚的差异。2. 注射吹塑中空成型这种成型方法是用注射机在注射模中制成吹塑型坯,然后把加热的型坯移入中空吹塑模具中进行中空吹塑成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品的壁厚均匀、无飞边,无须后加工,中空制品的螺纹规整,生产效率高,但注射及吹塑设备与模具的价格较贵,多用于小型中空吹塑成型制品的大批量生产。3.多层吹塑中空成型多层吹塑

26、中空成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两层以上、两种材料以上吹塑成型制品,改善制品的一些使用性能,如降低渗透性、增加遮光性、增加绝热性、降低可燃性等。多层吹塑中空成型的成型方法有共挤出吹塑法和多段注射法。比较实用的是采用连续挤出的共挤出吹塑法,其原理是在单层吹塑成型机上附设辅助挤出机,通过机头挤出多层的吹塑型坯,供给吹塑成型模具,再吹塑成型中空容器。影响多层中空制品质量的因素是层间的结合牢固度和接缝处的强度,这与塑料的种类、层数和层厚有关。4.片材吹塑中空成型该方法是将压延或挤出成型的片材再进行加热,使之软化放入成型吹塑模具中进行吹塑。5.注射拉伸吹塑中空成型这种方法与注射吹塑成型比较,只是增加了将有底的型

27、坯加以拉伸这一道工序,其过程是:(1)先将熔融的塑料注入型坯模具,急剧冷却,成型出透明有底的型坯。(2)将型坯和模具螺纹成型块一起随转盘带动,移到加热的位置,用电阻丝再将型坯内外加热。(3)将加热的型坯移至拉伸吹塑位置,通入压缩气体,将吹塑成型的制件移到下一位置,进行拉伸、吹塑。(4)最后转到下一位置,螺纹成型块打开,取出制品。整个流程如图11所示。图11(a)注塑型胚;(b)型胚加热;(c)拉伸吹塑;(d)取出制品注射拉伸吹塑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21可动型芯;2上模固定板;3注射装置;4可动下模板;5可动下模板;6控制缸;7转盘2、吹塑模具设计实例挤出吹塑成型方法所需挤出设备和

28、工艺都比较简单,只用一副模具,所以应用最广。本实训以如图143所示的润滑油壶为例,介绍采用PROE创建中空吹塑模具的方法。图23润滑油壶2.1调整设计模型吹塑模具是由压缩空气将材料均匀粘附在两瓣型腔内壁上,因此并不需要设计内腔的成型零件,所以要将空心的润滑油壶调整为实心模型,以方便后面的模具设计。(1)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打开名称为“wta.prt”的文档,如图24所示。图24初始工作区(2)在模型树中右击【壳1】图标,在如图25(a)所示的弹出菜单中选择【隐含】命令,弹出【隐含】对话框,并加亮抽壳特征,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25(b)所示。图25隐含抽壳特征注意:默认情况下,隐含

29、特征将不在模型树中显示,要显示隐含的特征,应在【导航】选项卡的【设置】列表中选择【树过滤器】选项,在【模型树项目】对话框中选中【隐含的对象】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模型树中将显示隐含的特征,隐含的特征的前面有小方块。(3)接下来对油壶开口部分进行延伸,单击按钮,选择草图平面为壶口端面,选择草绘方向参照为(RIGHT,左),绘制草图如图26所示,选择深度方式为40.0,单击按钮。图26添加拉伸特征(4)执行【文件】|【保存】命令退出。2.2创建模具模型(1)打开Pro/E 后,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的【类型】选项区域中选择【制造】单选按钮,在【子类型】选项区域中选择

30、【模具型腔】单选按钮,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模具模型的名称wta_mold,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如图27(a)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27 创建模具模型(2)在如图27(b)所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模板,单击【确定】按钮。(3)在【模具】菜单中选择【模具模型】|【装配】命令,再在【模具模型类型】菜单中选择【参照模型】命令,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选择wta.prt文件作为设计模型的参照,单击【打开】按钮。(4)在【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添加如表21所示的三个约束,结果如图2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表21 放置约束图28放置参照模型图(5)弹出【创

31、建参照模型】对话框,选择【按参照合并】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接受默认的参照模型名称,完成参照模型的加入。(6)单击【自动工件】按钮,弹出【自动工件】对话框,选取MOLD_DEF_CSYS 坐标系作为模具原点,从【形状】列表中选取工件形状为标准矩形,单位为mm,并接受默认的工件名称。(7)在【整体尺寸】文本框中输入各方向尺寸,按【Enter】键确定。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工件的创建,结果如图29所示。图29添加工件(8)在【模具】菜单中选择【模具模型】|【收缩】|【按尺寸】命令。弹出一个新窗口显示参照模型,并弹出【按尺寸收缩】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收缩公式为【1+S】按钮。(9)在【所有尺寸】

32、项后设置各个方向的收缩率值为0.005。(10)单击底部的按钮退出,完成收缩特征的设置。2.3创建模具型腔(1)润滑油壶口是锥形口模口,在【模具】菜单中选择【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命令,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旋转】|【实体】|【完成】命令。选择草图平面为MAIN_PARTIG_PLN,选择草绘方向参照为(MOLD_FRONT,顶),绘制草图如图210所示。图210绘制草图(2)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旋转切剪特征如图所示图211所示。图211创建旋转剪特征(3)在【模具】菜单中选择【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命令,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拉伸】|【实体】|【完成】命令

33、。选择先前的草图平面和草绘方向参照,绘制草图如图212所示,选择深度方式为(对称)8.00。图212绘制草图(4)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拉伸切剪特征如图213所示。图213创建拉伸切剪特征(5)在【模具】菜单中选择【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命令,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拉伸】|【实体】|【完成】命令。选择先前的草图平面和草绘方向参照,绘制草图如图214所示,选择深度方式为(对称)8.00。图214绘制草图(6)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拉伸切剪特征如图215所示。图215创建拉伸切剪特征(7)在【模具】菜单中选择【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命令,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拉伸】

34、|【实体】|【完成】命令。选择先前的草绘平面和草绘方向参照,绘制草图如图216所示,选择深度方式为(对称)8.00。(8)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的拉伸切剪特征如图216所示。图216创建拉伸切剪特征(9)单击按钮,进入分型面的创建模式。单击【编辑】|【填充】命令,选择草图平面为MAIN_PARTING_PLN,选择草绘方向参照为(MOLD_RIGHT,顶),绘制草图如图217所示,单击按钮。图217创建填充分型面(10)单击分割工件按钮,在【分割体积块】菜单中选择【两个体积】|【所有工件】|【完成】命令,选择填充曲面作为分割的曲面组,单击【分割】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在弹出的两个【属性】对话框中

3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体积块的创建,如图218所示。 图218模具体积块(11)单击【模具元件】按钮,在弹出的【创建模具元件】对话框中选择前面创建的体积块,展开高级栏,将MOLD_VOL_1 更名为WTA_VOL_CORE,MODL_VOL_2 更名为WTA_VOL_CAVITY,单击【确定】按钮。(12)在模型树中右击元件WTA_VOL_CORE,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进入该元件的编辑模式。(13)单击【圆角工具】按钮,按住Ctrl键,选择如图219所示的剪口切刃边缘,设置圆角半径为4.00,单击按钮。图219添加圆角特征(14)单击【圆角工具】按钮,选择如图220所示的曲面边缘,设

36、置圆角半径为8.0,单击按钮。图220添加圆角特征(15)单击【拔模工具】按钮,按住Ctrl键,选择模口各侧面,单击【拔模枢轴】图标后的空白区域,单击如图221所示的平面作为拔模基准面,输入拔模角为30.00,单击按钮。图221添加拔模特征(16)按照相同的方法,继续为另一模口添加拔模操作。(17)单击【倒角工具】按钮,选择如图222所示的曲面边缘,选择倒角方式为“D×D”,倒角距离为4.00,单击按钮。图222创建倒角特征(18)单击【圆角工具】按钮,选择凹槽各边缘,设置圆角半径为4.00,如图223所示,单击按钮。图223创建倒角特征(19)选择【文件】|【保存】命令,保存文档并

37、回到wta_mold.asm窗口。(20)按照相同的方法,继续对元件MOLD_VOL_CAVITY 进行处理。2.4添加冷却系统(1)单击【基准平面】按钮,选择MAIN_PARTING_PLN 平面为参照平面,设置偏移距离为80.00,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基准平面ADTM1,如图224所示。图224添加基准平面(2)在【模具】菜单中选择【特征】|【型腔组件】|【模具特征】|【水线】命令,打开【水线】对话框。(3)在消息输入窗口中输入水线直径“10.00”,按回车键确定。(4)选择ADTM1 为草图平面,选择草绘方向参照为(MOLD_FRONT,右),绘制如图225所示水线回路,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38、图225绘制水线(5)在【水线】对话框中选择【末端条件】选项,单击【定义】按钮,弹出【尺寸末端】菜单,按住Ctrl键,选择回路的三处开放端点,如图226所示。图226选择开放端点(6)在【规定端部】菜单中选择【通过w/沉头】选项,设置沉头深度为10,直径为20。(7)系统将会弹出【相交元件】对话框提示选择要减去水线材料的元件,取消选择【自动更新相交】复选框,保留WTA_VOL_CORE 和WTA_MOLD_WRK,如图227所示,这样就设置了水线定义所需的全部条件。图227【相交元件】对话框(8)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水线的创建,在模型树中右击打开元件WTA_VOL_CORE,结果如图228所

39、示。图228添加水线特征(9)选择刚创建的水线特征,选择【编辑】|【镜像】命令,以MAIN_PARTING_PLN为镜像平面,单击确定按钮。2.5创建导柱导套(1)在【模具】菜单中选择【模具元件】|【创建】命令,在弹出的【元件创建】对话框【子类型】选项区域中选择【实体】单选按钮,输入名称“pin_1”,如图229(a)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229创建元件(2)在弹出的【创建选项】对话框【创建方法】选项区域中选择【空】单选按钮,如图1429(b)所示,单击【确定】按钮。(3)在模型树中右击pin_1 元件,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将打开新窗口显示该元件。(4)单击【基准平面】按钮,系统将添加三个基准平面DTM1、DTM2 和DTM3。(5)单击【旋转工具】按钮,选择草图平面为DTM1,选择草绘方向参照为(DTM2,左),绘制草图如图23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230添加旋转切剪特佂(6)单击【旋转工具】按钮,选择先前的草图平面和草绘方向参照,绘制草图如图231所示,单击【切除材料】按钮,再单击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