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畲族招兵节研究 - 兼论南岭走廊民族文化互动特征 - 图文-_第1页
粤东畲族招兵节研究 - 兼论南岭走廊民族文化互动特征 - 图文-_第2页
粤东畲族招兵节研究 - 兼论南岭走廊民族文化互动特征 - 图文-_第3页
粤东畲族招兵节研究 - 兼论南岭走廊民族文化互动特征 - 图文-_第4页
粤东畲族招兵节研究 - 兼论南岭走廊民族文化互动特征 - 图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营, 楼上望楼下, 枪刀淋淋白如沙。楼下望楼上, 枪刀淋, 白如霜。 楼上千兵打战鼓, 楼下万将打旗 。 , 。 , 花 楼上藏得千兵将 楼下藏得万营兵 东营兵进东楼 西方南方北方中方五方一仝唱。置盐米唱 置米库, 置起打屠买肉方。置起高头大骏马, 高头战马任军骑。置起西楼红粉女, 谨请东方置盐仓, 任军裁剪做军妻。置起绫罗千百足, 任军裁剪做军衣。 盐舡食了盐船到, 米船食了米船来, 南朝只 ” 怕兵马少。一人自有一人粮, 任军愁饱不愁饥。 在这段经文中甚至提到, 为预防残酷战斗带来的 “军妻” 。 战斗减员, 参战人员必须有 关于战法。经文中具体提到了战争前提、 战斗意志和战时法规三大项

2、。 战争前提是“安营答 。这八个字体现了畲人发起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家护祖 , 祖, 护镇家门” 具备了发起战争的正 , “招转神兵扶弟子, 义性。战斗意志方面主要体现为全民皆兵 招转神兵镇家门。 营内人人都招 到, 册上个个查分明。各各吹呼打哨( 指) , 招转神兵转家堂。 排转兵勒转马, 排兵勒马转回家。 招 到十字街头顿把枪, 招转神兵扶弟郎。十字街头顿把钯, 招转神兵来护家。 十字街头顿面旗, 招转 神兵来扶持。十字街头顿面排, 招转神兵来护吾。或在路头做买卖, 收拾买卖转回家。或在路头做 经纪, 收拾经纪转回家。或在路头盘盐库, 收拾盐库转回家 男人化为金刚将, 女人化为王母娘 神

3、兵累累住兰房。双手掀开红罗帐, ” 轻轻移步入兰房。 男人都是男打扮, 女人都是女彩床。 这里看出, 在平时可用兵源不论男女, 已经登记在册, 并且畲人军事组织具有召之即来 、 来之能战的 形成了男女皆兵的“人民战争 ” 传统。 一旦上阵, 便“要同心协力,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组织能力, 。同时, 毋得闪避” 为了赢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经文还规定“不得扰害良民, 如果有草退, 重则治 罪, 绝不虚情” 等战场法则。 关于战技。除了上面提到过城垣战外, 经文中还提到了单兵的刀技、 枪技、 旗技和技击。 除此 。 , 外还有阵战技 其中 对冷兵器时代畲人使用的主要兵器刀和枪提出了明确的战技

4、要求 , 必须做到 “刀刀要在咽喉割, 。 这样最大限度发挥兵器的威力, 枪枪只在肚中穿 ” 给予敌人最致命的打击。 3 ( 15 ) “竟为畲将蓝奉高刃伤腰部, 唐将陈元光 殁于军中” 的记载也说明这种战斗技法的效果 。根据 枪战技要求, 可以认为陈元光是腰腹部中畲人长枪而死的 。 经文还涉及一些阵战要求, 虽不详细, 但是提到了建制要求。如五营兵马分属五色旗帜、 各营兵马都制有花名册等。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 畲族先人在与其他族群长期对抗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战备 、 战法和战技的知识体系, 并用经文形式制作和记录下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组织和战斗规范 。后来, “向化” 由于战败后 以

5、及大量人口外迁, 这套知识和规范体系逐渐丧失实际效能, 而被作为族群的 , 奉请招兵书 历史记忆, 记录在了仪式经典里。所以 是畲族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的具体体现 , 通 过文本解读, 我们可以了解畲族先民的政治军事传统 , 看到他们高超的组织艺术。 目前, 经文里反 映的诸多事项, 实际上已经成为畲族人民重新认识历史 、 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历史记忆符号 。同时作 的承载媒介之一 , 奉请招兵书 为南方山地民族的凤凰山畲族文化与道教的“宗教文化复合体 ” 还记录了畲汉文化交流、 碰撞的具体过程和形式。 六、结语 畲族与南岭走廊其他地区的壮、 侗、 瑶等民族相似, 都属于稻作文化发达的山地民族 ,

6、其宗教仪 式中都有自然崇拜、 祖源( 图腾) 崇拜和民族历史追溯的文化要素, 而且都经历了原生宗教文化与 2 外来宗教文化( 主要是道教) 的互动融合过程 而形成当地混成型宗教文化形态。 根据这种情况, 在研究粤东畲族招兵节文化时, 我们首先静态地对招兵节的法师和经文、 仪式过程、 仪式的文化功 用进行了整理和描述, 然后再根据经文的丰富内容整理和分析畲族文化传统的历史动态 。之后, 再 是王建新在讨论分析中国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外来宗教混合形成一定宗教文化类型的一系列论文 “宗教文化复合体 ” 中所提出的概念。笔者以为, 此概念所描述的状况也适用于畲族文化与道教的互动融合。 54 将这种特殊

7、的宗教文化传统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拉锯互动状况置于民族走廊理论视阈下 , 客观 。 我 合理地审视畲族地方文化与汉族及周边其他民族的互动融合 利用这种宗教文化的研究方法, 同时也认识到 们不但能突出展现粤东畲族宗教文化的混成性和作为畲族祖源文化中心的特殊性 , 畲族文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叉影响和互融的性质 。 最后, 笔者还要指出, 由于受地理环境、 经济条件、 社会变革等因素的影响, 畲族原有的传统文 化已经不断淡化和简化。凤凰山畲族招兵节文化同其他许多原生态文化遗产一样面临失传危险 。 所以, 希望社会各界加强对凤凰山畲族招兵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支持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专题调 查, 整理

8、经文, 广泛系统收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 如果能在粤东凤凰山建立一座畲族民俗文化 展览馆, 进一步收集并展演包括招兵节在内的畲族传统文化及相关器物 , 相信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 的挖掘以及可持续性发展都会有很大帮助 。 参考文献: 1 李绍明 藏彝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中华文化论坛, 2005 ( 4 ) 2 王建新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 J 民族研究, 2009 ( 3 ) 3 石中坚, M 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 2010 雷楠, 畲族祖地文化新探 【责任编辑 冯雪红】 A Study of Zhaobing Festival of the She Ethnic Li

9、ving in the 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On Culture Interactive Features of Nanling Corridor SHI Zhongjian1 , Wong, Mark Yan2 ( 1 Chaozhou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aozhou 521000 , China; 2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 , China) Abstract : Fenghuangshan,may be trans

10、lated in English as the Pheonix Mountain,is the place of the origin of the She ethnic minority,one of the fiftysix ethnic groups of China She people s ancestors were once the most influencial group in s She people still keep their ethnic ritual tradition: Zhaobing Festival the East Guangdong area No

11、w,Fenghuangshan ( Heavenly Soldier Recruiting Festival) ,and it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many generations This tradition does not exist in other She regions The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ly in Fenghuangshan as She s ethnic culture With accomplished studies, from the theoretical view of ethnic corrido

12、r,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 s religious culture,the patterns of religious syncretism and the ways local elites converse with the inland political powers Meanwhile,scholars can learn about ancient She people s military strategy and combat knowledge,via understanding the symbolic record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