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案(Word)_第1页
鼎湖山听泉教案(Word)_第2页
鼎湖山听泉教案(Word)_第3页
鼎湖山听泉教案(Word)_第4页
鼎湖山听泉教案(Word)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上)教案课题1.鼎 湖 山 听 泉全文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2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学习作者在文章中对材料的详略安排。 重点难点1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音汉互注:繁yn( ) 污gòu( ) ( )xiá 想 ( )dàn生安( )xiáng ( )yíng联 怅( )wng肇庆( )   汩汩( ) 古刹( ) 拾级( )2、词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楹联:挂在

2、或帖在楹(堂屋)前部 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万籁俱 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 3、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游历山水主要是靠眼睛观察感受,而泉水的百态千姿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的,可是作者为什么却单单从泉声来表现鼎湖山的泉水,与众不同,这体现了本文的构思 。(2)、题目中“听泉”二字是关键,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 个性设计1 / 5(3)、课文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请用“泉”组一个词概括各部分的大意。(4)、课文开头交代鼎湖山的背景有什么作用?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导入激趣:上学年,我们通过“江山多娇”这一单元课文的阅读,一起游览了清幽的黄州小石潭,空明的月下

3、承天寺,宝岛台湾的秀美,南疆密林的神奇,异域风光的绚丽都曾令我们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再来阅读著名散文家谢大光的一篇游记散文鼎湖山听泉,在作者美妙的文字引领下共同感受这奇幻的自然风光。2、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课文,下面请用一句话说说读了文章后,你对鼎湖山之泉有怎样的认识。3、将你所喜欢的句子圈画下来,并注意老师是怎样朗读这些句子的。4、游记散文一般是按照移步换境的游踪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文句加以简要阐述。明确:游踪变化(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      时间变化(黄昏晚饭后夜间)三、课堂研讨,合

4、作探究1、老师在课前读书的时候有一个疑问,可以先请教大家吗?我们知道游历山水主要是靠眼睛观察感受,而泉水的百态千姿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的,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从泉声来表现鼎湖山的泉水呢?明确:黄昏进山烟雨迷蒙;泉声丰富多变,颇有情趣;前人多从形态表现泉水,作者这样写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2、作者在鼎湖山听到的泉水的声音是怎样的?指名读这些描写泉水声的文句。明确:泠泠淙淙的泉声;欢快清亮的泉声;柔曼、厚重、雄浑、轻重缓急的泉声。3、鼎湖山的泉声,真是美妙奇幻呀。作者最初就是带着像我们现在这样喜悦激动的心情,来鼎湖山听泉的吗?那么他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到鼎湖山游览的?在听到这泠泠淙淙的泉水声时,

5、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读第一段。明确:郁闷怅惘顿生雀跃之心3、没见泉水,先闻泉声,心境随之改变,有了这一巧妙的过渡,入山寻泉也就自然而然了。作者入山寻泉又有了怎样的发现和感悟?指名诵读2段。作者以娇儿来喻山泉,你觉得这一比喻恰当吗?明确:既写出了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也写出了鼎湖山的年轻充满活力,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泉的爱意萌生。4、青山幽泉,置身其中你有了怎样的感受呢?作者是否体会到这其中的精神了?(清澈透明的自然环境荡涤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人心宁神静)5、有了这样的领会越发使人对山泉充满了喜爱之情。一路寻声而来,此时泉声却不在单调了,暮色里,山寺钟声与山泉之声交融,创设

6、了一个更奇妙的境界。文中是如何来描写这两种声音的呢?指名读文句。说说你对此处描写的理解。明确:钟声浑厚似老者,泉声清亮若孩童;钟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远,泉声表现鼎湖山的年轻活力。6、此时作者所听泉声还只是初入山中的初步感知。真正听得山泉声音精妙的是入夜时分的听泉。反复诵读品味第八段。7、作者说“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说说这别有一番滋味指的是什么?明确:泉声格外清晰;能分出许多层次;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引发对人生对历史的领悟理解。8、仔细读读作者这一段听泉而产生的感悟,说一说你对此有何理解?泉声本是自然的天籁之音,为什么作者听泉却能产生的如此深刻的人生领悟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

7、不妨先读读文中的几处闲笔。自由读第五七段。9、说一说,作者写这几段文字的用意何在呢?明确:百年古刹,千年古木,使鼎湖山显得古老而悠远。随着时间的变迁,世事的更迭,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夜听山泉那充满生命活力的变化多姿的声响,不觉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美好。这几段文字并非闲笔,实质上却是危险面感情的升华做好了铺垫。10、再读全文。感受作者一路听泉的独特感受。读完全文后,老师仍觉得意犹未尽,鼎湖山的风景绝不仅仅限于着丰富的泉声。可作者为什么只写泉水呢?明确:滋养万木,是鼎湖山的灵魂。给人生命的感悟。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吟咏感悟:美文是要通过不断的诵读来加深感悟的。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精美的地方反复吟诵。说一说,你认为它写得好在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