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通货紧缩的非货币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袁申国 时间:2010-06-26 我国从1998年陷入通货紧缩至今,已经
2、有8个年头,虽然CPI指数在2000年和2001年出现回升,但2002年又下降到99.2,2003年到2004年出现上升势头,但从2005年的月CPI指数看,消费物价指数又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我国的零售物价指数、生产资料物价指数也出现同样的变化趋势。有文章指出我国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任中普,2004)。同时,有关我国通货紧缩文章也大量出现。并对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很多文章都指出,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与政策治理和消除通货紧缩。笔者认为,上述中的部分因素确实是我国目前出现通货紧缩或低通胀的成因,比如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结构变化、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等。但除了这些因素外,笔者认为要
3、全面分析我国通货紧缩或低通胀的成因,还应该从新经济的角度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笔者发现,从我国近年来各种经济变量运行数据看,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更多的是一种适度的通货紧缩。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对我国通货紧缩或低通胀进行调控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治理通货紧缩或低通胀。我国1998年以来经济运行特征分析虽然,我国经济从1998年就开始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但从我国GDP增长率、失业率、投资增长率、进出口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利润等各种宏观经济数据看,我国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总体上说,我国19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经济运行状态具备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具有美国20
4、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特征有学者指出:新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三条重要经济曲线-经济波动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股票市场价格指数曲线,和所涉及到的四大重要经济变量-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股价指数发生了新的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种新的变化是: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与之相伴随的是低失业率、低通胀率,股票市场价格指数曲线迅猛上升(刘树成、李实,2000)。美国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杂志上曾发表了该杂志主编Stephen B?Shepard(谢泼德)的一篇题为新经济,其真实含义是什么的文章,也明确指出:新经济是近几年正在发生的两大趋势: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并指出新
5、经济具有如下六大特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公司利润上涨;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之和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比重上升。从我国经济变量运行情况看,我国1998年以来的经济也具有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GDP从1998年到2004年一直呈现高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8.2。我国的城镇失业率虽然从1998年的3.1%上升到2004年的4.2%,但是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失业率,因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说明我国虽然处于通货紧缩之中,但失业率并没有进入经济衰退的数据区域。我国的
6、进出口占GDP的比例从1998年开始到2004年,也是出现上升趋势,由4.07%上升到8.46%,年平均上升0.63%。我国高新技术对GDP的贡献度比重也呈上升趋势,虽然高新技术出口占GDP的比例不大,但也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企业利润从1998年的1473亿元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1134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41.3%。我国的通胀率从1998年到2004年也相当低,虽然2004年达到3.9%,但从2005年的月通胀率看,2005年的年通胀率将比2004年低。不存在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预期通货紧缩有文章(常平凡,2004)提到,我国1998年以来出现的通货紧缩是有效需求不足和通
7、货紧缩预期引起的,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趋于下降。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从1998年到2004年分别为:-1.7、-0.8、5.5、4.1、5.1、5.6、11.1。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从1999年到2004年分别为:6.2、7.6、1.0、12.0、7.4 、9.3。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从1997年到2004年分别为4.6、4.3、3.8、2.1、4.2、4.8、4.3、6.8。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从1997年到2004年分别为:3.4、5.8、9.3、6.4、8.5、13.4、9、7.7。人均边际消费倾向从199
8、9年到2004年分别是:0.6、1.0、0.6、0.9、0.6、0.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通货紧缩时期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率基本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边际消费倾向也没有出现下降的迹象。从投资方面看,我国企业投资增长率从1997年到2004年分别为:10.1、13.9、5.1、10.3、13、16.9、27.7、25.8,基本上高于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因此,不存在投资支出不足的问题,也就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所以,我国根本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通货紧缩情况。同时,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预期型通货紧缩。货币因素不是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主因有研究文章指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9、不是由货币供给量因素引起的,但仍然认为货币因素是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并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是通货紧缩的主因(任中普,古方庆,2004)。笔者同意货币供给量不是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观点,因为有资料表明,我国从1998年到2004年货币和准货币增长率始终(2000年除外)接近GDP增长率的2倍。但不同意货币因素是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也质疑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引起通货紧缩的主因的观点。根据货币数量论的经典模型MV=PY,可以得到m+v=p+y(两边取对数然后求导)的关系式,即货币增长率m与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v之和等于价格水平增长率与国民收入GDP的增长率y之和。根据此关系式,可以出1998
10、年到2004年我国价格水平分别是-1.3、-1.1、1.8、2.3、1.5、4.2、7.2,而实际价格水平分别是-0.8、-1.4、0.4、0.7、-0.8、1.2、3.9,所以与实际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不太吻合,因为除了1998年,1999年比较接近外,其余年份都相差较大。不过,可以看出,实际CPI的增长率与计算出的CPI增长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确实是我国近年来通胀率下降的一个成因,但不是促成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因为由2000年到2004年的数据看出,单独的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还不足以使我国出现低通胀直至通货紧缩。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出现通货紧缩不完全是由流通中过少的货币追逐过
11、多的商品所致,货币因素不是我国现阶段出现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人力发展指数增长良好反映出经济发展运行良好虽然我国近几年处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下,但从衡量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指标人均实际GDP指标和人力发展指标看,各种数据都在逐渐趋向好的方面发展。其中我国人均实际GDP从1998年到2004年增长率分别为:4.27、3.84、8.70、7.72、7.88、11.65、16.31。而我国人力发展指标中,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指标1980年为66.8岁,1990年为68.55岁, 2003年上升到70.8岁,每1000人医生数从1990年的1.5人增加到2000年的1.7人,每1000婴儿的死亡率从1990年的3
12、2.9人下降到2003年的30人(其中2001年为28.4人),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百分比从1997年的29.9%上升到2004年的41.8%,初中入学率,高中教育入学率、大学教育入学率和研究生教育入学率都在逐年上升。这说明,我国近年来经济虽然处在低通胀或通货紧缩中,但经济发展运行良好。新经济条件下的通货紧缩从经济运行特征看,虽然我国自1998年以来处于通货紧缩或低通胀,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整个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现阶段通货紧缩是温和型的。同时,对于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笔者认为除了货币因素外,还有非货币因素,而且,非货币因素对通货紧缩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非货币因素与美
13、国1991年后步入新经济的经济运行状况基本相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生产率迅速上升促成物价下降1991年到2004年,我国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第一产业生产率从1991年的人均产值1352.7元上升到2004年的5888.5元,提高了3.4倍。第二产业生产率从1991年的人均产值6494.6元上升到2004年的42782.0元,提高了5.6倍。第三产业生产率从1991年的人均产值5838.6元上升到2004年的18999.9元,提高了2.3倍。同时,1991年到2004年期间,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比第一产业的生产率高6.2倍,第三产业的生产率比第一产业生产率高3.7倍。另
14、外,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1的24.5%下降到2004年的15.2%,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1的42.1%上升到2004年的52.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1到2004年变动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平均值32.6 %上下波动,不过近几年出现上升趋势。这样,由于我国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变,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三产业本身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就业人员由较低生产率的第一产业向较高生产率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也就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这两方面的影响都将促成物价下降。公司利润迅速上升为降价提供了空间根据统
15、计资料,我国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从1998年到2004年分别为1458、2288、4393、4733、5784、8337、11342 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4%、57%、92%、8%、22%、44%、36%,而我国职工工资增长率从1998年到2004年分别为0.2%、6.2%、7.9%、11.0%、11.2%、12.0%、14.6%。这样,随着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企业利润增长率远远高于职工工资增长率,因而也为企业提供了降价空间。国有企业利润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继续增长,至少有两个方面在起作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企业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上,产量增长更快;企业的各类成本
16、相应下降,包括原材料投入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等,有关成本下降问题在有关信息产业和商务的得以说明。 竞争逐渐趋于激烈促成物价下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一步加深,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更趋激烈,对物价的走低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关税逐渐降低,非关税壁垒相应减少,一方面降低了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另一方面加剧国内市场竞争程度,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物价走低。信息加强了价格的竞争。网络经济环境中,市场将更加透明化,对商品定价构成压力,企业定价更趋谨慎,因而出现了各种新的定价策略:如免费定价,消费者个性化定价,集体议价等,这
17、都有利于物价下跌。我国对多个行业放松管制,也促使这些行业竞争加强,引起这些行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比如,我国对电信行业、电力行业以及其他公共产品行业放松管制,打破原来的垄断市场,许多新的厂商和企业就会进入这些行业和部门,与原来的企业争夺市场。这样,由于产品的供给量增加了,在需求没有发生变动前,商品价格出现相应下降。经济全球化产生外部通货紧缩输入效应对我国海关进口商品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的CPI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我国海关进口的主要商品中选择62种类别的商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1997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时,我国从1998年到2003年都有超过半数的进口商品价格比19
18、97年的价格要低,只有2004年超过半数的进口商品的价格超过1997年的价格。这表明,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也是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其中进口商品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关税下降,汇率变化以及大量的外资流入我国引起的。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物价下跌提供了空间据资料表明,我国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到2004年分别为:4.8%、4.4%、4.9%、7%、7.5%、7.7%。说明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物价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设备及信息产品和服务本身价格的下降促成了物价下跌。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其它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其它产
19、业的各种成本,促成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走低。互联网降低了电信成本,相应地降低了企业间交易费用。根据WTO的试验,将同样一页文件从纽约传输到东京,使用航空邮件、快件、传真、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所需时间分别为:5天、24小时、31分钟和2分钟时间,所花成本分别是:7.40、26.25、28.83、0.10美元。这样,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开展交易所花通信成本大大降低,对物价下跌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而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大大降低了各种成本,因而也将促成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电子商务在传统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了传统产业交易成本降低和供货效率的提高,也将推动
20、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也是我国低通胀的一个成因在任何经济形态中,生产能力过剩和过度投资导致产品过剩都将使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我国现阶段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和投资过热是通胀率走低的一个成因。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食品、服装和住房等生活必需品消费占整个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少,和保健消费支出比例逐渐增加,其中增长最大的将是消遣娱乐支出。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存在着不适应,为人们生活必需的物质产品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必然导致物价持续下跌。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也会得到迅速扩张,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能力,存在着降价压力。结论和政策建议结论通过对我国近几年通货紧缩经济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肠多发息肉的临床护理
- 深圳初中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
- 陕西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a卷
- 厦门一中初一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招标师考试《合同管理》考前冲刺题
- 文书模板-个税申诉情况说明
- 游戏产业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评价考核试卷
- 医疗保险的选择与使用技巧考核试卷
- 旅行安全提示考核试卷
- 窗帘布艺的数字化切割技术考核试卷
- 血液溅入眼睛应急预案脚本
- 水浒一百单八将座次排位、梁山泊职位、诨号、星宿、武器、最终结局
-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规范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修订版)资料
- JCT239-2014 蒸压粉煤灰砖
- 培养思维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讲座课件
- 站班会记录表
- 经典话剧剧本《雷雨》
- 2022年丹东市留置看护与公安技术服务中心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广告制作、宣传用品、宣传物料采购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