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年9月第32卷第9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Journa l o f Be iji ng U niversit y of A eronautics and A stronauti c s Sep t ember 2006V o.l 32N o .9收稿日期:2005-11-24作者简介:卢宁(1976-,男,河北定州人,博士生,lqn i ng16163.co m.基于A MEsm i 的双压力柱塞泵的数字建模与热分析卢宁付永领孙新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利用AM ES i m 仿真软件对双压力液压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建立了轴向柱塞泵运动方程、
2、流量方程和配油盘的仿真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建立了双压力泵控制阀的仿真模型,着重分析了双压泵在高、低2种压力下的流量特性和压力切换时的动态特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液压系统,分析比较了恒压变量泵液压系统和双压力液压系统在相同负载、散热环境和运行时间下的温升情况.结果表明双压力泵的动态特性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在需要2种压力的系统中,双压力泵源在工作效率上明显优于恒压泵源.关键词:数字建模;仿真;AMESi m ;双压力泵;热分析中图分类号:TH 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65(200609-1055-04D i g it a lmode li n g o f doub l
3、e press ax i a l p i s t on pu mp andit s ther m a l anal y s i s bas i n g on AMEsm iLu N i n g Fu Yong ling Sun X i n xue(S chool of Auto m ati on S ci en ce and E lectricalE ngi neeri ng ,Beiji ng Un i versity ofA eronau tics and A stron auti cs ,Beijing 100083,Ch i na Abstr act :H ydraulic syste
4、 m si m ulation m ode l o f doub l e pr ess axia l piston pum p was estab lished i n AM ES i m .M ove m ent function ,fl u x f u nc tion and s w ash plate m ode l o f axia l pist o n pu m p we r e cr eated ,andcarried on the corr esponding si m u lation co m pu tation .Contr o l va l v e si m ulatio
5、n m ode l o f double pr e ss axia l pis -t o n pum p w as estab lished i n AMESi m ,and t h e anal y sis e m phasis w ere t h e flux characteristic and t h e p r essure cut dyna m ic characteristic under t w o pr e ssur es .To co m pare t h e resu lt o f te m pera t u re rise ,a co m plete hydr au -
6、lic sy ste m s w as estab lished for double press axia l piston pu m p and fix pr ess ax ia l pist o n pum p under t w o k i n ds of hydrau lic pu m p sources in the sa m e l o ad ,the sa m e radia tion environm en t and t h e sa m e r unn i n g ti m e .Si m u -lation resu lts show that dyna m ic ch
7、aracteristic of doub l e press axia l pist o n pum p m atch t h e t h eo r y ,the efficien -cy exceeds fix press ax ial piston pum p .Key wor ds :dig italm odeling ;si m u lation ;AM Esi m ;doub le pr ess pum p ;the r m al analysis目前,飞机上采用的液压能源系统基本上是液压变量泵源,液压泵的输出额定压力是按照最高压力工况设计的,实际上对于一架典型的战斗机来说,要求最高
8、工作压力的时间还不到整个飞行时间的十分之一,其余的时间主要在低压工作状态.因此,现今的机载液压系统的恒压变量泵源系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不能满足未来飞机的需要1.鉴于此,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变压力机载液压系统的研制,提出了双压力变流量机载泵源形式.为了深入了解机载变压液压能源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设计理想的机载变压泵源,需要对双压能源系统作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AM ES i m (Advanced M odeling Envir on m ent for perfor m ing Si m u lations o f eng i n ee ring sy s
9、te m s 是一种新型的工程仿真软件,主要用于模拟控制对象的真实建模环境.AM ES i m 软件是基于图形化的仿真软件,带有多种工程设计软件包;其中液压仿真软件包包含了大量常用的液压元件,液压源和液压管路等,该软件在建立液压系统数字模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液压油的物理特性和液压元件的非线性特性,例如:液压油的压缩性、滞环、饱和特性、库仑力、元件的泄漏等,其功能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更是为工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它是一个图形化的开发环境,用于工程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动态性能分析.本文以AM ES i m 作为设计平台就双压力液压系统进行参数建模、仿真、动态特性分析和热分析.1双压柱塞泵的基本原理与建
10、模1.1双压柱塞泵的原理如图1所示为某型号的双压式变量泵的原理图1.由图可知,当电磁阀断电后,阀芯右端的小活塞与油箱相通,泵的出口压力为调压弹簧的设定压力;当电磁阀通电后,泵的出口压力作用在阀芯右端的活塞上,使弹簧压缩量增加,泵的出口压力增高.本文中,弹簧的设定压力为150bar ,电磁阀通电后,输出压力设计为210ba r .图1双压变量泵调压原理图1.2数字模型建模1.2.1柱塞泵运动方程及模型这里主要分析柱塞相对于缸体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柱塞泵工作时,传动轴带动缸体转动,缸体旋转带动柱塞一方面与其一起转动,另一方面相对于缸体作直线运动.这2个运动的合成使柱塞上任何一点的运动轨迹都是
11、椭圆.缸体由=0转过角度后柱塞相对缸体的轴向位移s p 为和的函数2s p =R f tan (1-co s (1式中,R f 为柱塞分布园半径,m ;为缸体的转角;为斜盘的倾斜角. 对上式求导数就可以得到柱塞相对于缸体的运动速度v pv p =R f se c 2 (1-cos + tan sin (2式中,为缸体的旋转角速度,rad /s ;为斜盘相对于其转轴的转动角速度.在AM Esi m 中建立的柱塞运动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输入为缸体转动角速度和斜盘角速度,输出为柱塞的线速度,k 为柱塞泵的分度园半径.函数1为f 1(x ,y =sec 2x 1-co s y (3函数2为f 2(x
12、 ,y =tan x sin y(4函数中x 为斜盘倾角;y 为缸体转动角度.速度转换器可以将输入信号根据函数转化成线速度的形式;机械连接器将输入的2个线速度求和,输出为柱塞的线速度.图2柱塞运动方程模型1.2.2柱塞泵流量方程及其模型实际应用中系统泄漏和液压油的可压缩性不可避免,柱塞泵第N 个柱塞的实际流量公式为q n =Q n -Q leak -d V n(5其中,Q n 为第N 个柱塞的理论流量;d V n 为第N个柱塞内液压油的压缩量,d V n =d P n /V n ;P n 为第N 个柱塞内的即时压力;为体积弹性模量;Q leak 为泄漏流量.所以,第N 个柱塞的实际流量为q n
13、 =A p R f sec 2 (1-co s n + tan sin n -Q leak n -d V n(6式中A p 为柱塞面积.假设柱塞的数量为m ,则总流量为q =m n =1q n =mn =1A p R f sec 2 (1-cos n + tan sin n -dV n -Q leak n (7考虑泄漏和容积压缩的柱塞腔模型如图3所示,柱塞腔由一个柱塞与一个泄漏和粘性阻力件组合而成,柱塞是能量从机械域到液压域的转换105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器,液压容器的体积取决于柱塞的位移和液体的弹性模量,系统中同时考虑了柱塞腔的内泄漏和粘性摩擦力 .图3吸油口/排油口模型1.2.
14、3 配油盘吸油口及排油口模型图4双压变量泵的热分析模型图3为吸油口/排油口的模型,参数化模型中,吸油窗由进油节流口实现,排油窗由排油节流口实现.进油节流口和排油节流口的即时开度分别决定了进油口和排油口的通油面积.油盘带着柱塞转动时,柱塞相对于缸体作直线运动;当缸体旋转时,在0180范围内,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由下死点不断伸出,柱塞腔的容积不断增大,此时进油节流口打开,排油节流口关闭,油液被吸入柱塞腔,为吸油过程.随着缸体继续旋转,在180360范围内,柱塞在斜盘的约束下油又从上死点向下死点运动,柱塞腔的容积不断减小,此时进油节流口关闭,排油节流口打开,油液被排出柱塞腔,为排油过程.柱塞随着缸体
15、的转动而转动,柱塞腔的实际过流面积与缸体的转角位置有关;参数模型中过流面积用节流口的节流面积体现.当其中一个节流口打开时,另外一个节流口关闭,这样液压油就可以从一个节流口进入柱塞腔,而从另外一个节流口流出.1.2.4双压控制阀与随动活塞模型双压变量泵控制阀(图4中7由液压元件设计库的元件组成,主要元件为二位三通阀、压力调解柱塞和控制阀体.二位三通阀的进油腔与系统压力相通,调压活塞的压力腔与二位三通阀的排油口相通.当二位三通阀断电时,调压活塞的压力腔与油箱相通,此时柱塞泵的出口压力决定于控制阀调压弹簧设定的预紧力,泵工作在低压状态;当二位三通阀通电时,调压活塞的压力腔与泵出口液压油相通,此时柱塞
16、泵的出口压力决定于控制阀调压弹簧设定的预紧力和输出液压油作用在调压活塞产生的力之和,泵工作在高压状态.1.2.5双压变量泵系统热分析模型图4所示为双压力变量泵的热模型,建立系统热模型必须从分析软件的热库中选择具有热特性的组成元件,参数设置中包含有与温度相关的参数,如:环境温度、初始温度、散热系数、液压油物理特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等.为了简化视图,将柱塞参数模型和活塞动力学模型分别进行封装,如图4中1和2所示.图4中10为压缩容积与散热元件模型,系统散热部分由一个压缩容积组件、热传导组件和环境温度组成.压缩容积代替双压泵与执行元件之间管路内的液压油.热传导组件含有热交换口,是压缩容积内的液压油与环
17、境进行热交换的通路.热传导组件含有2个参数:热传导率和接触面积,1057第9期卢宁等:基于AM E si m 的双压力柱塞泵的数字建模与热分析它们共同决定了液压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过程.油箱是从软件热库中选择的具有热特性的组件,油箱的散热特性可以通过设置液压油与环境的散热面积和热传导率实现.2仿真分析2.1仿真参数(参见表1表1仿真参数参数项参数值参数项参数值柱塞直径/m m6斜盘转动惯量/(kg m-40.4柱塞数量9刚体转动惯量/(kg m-40.1斜盘倾角/(12.5调压柱塞直径/mm2.67斜盘分度圆半径/m0.03液压缸散热面积S /mm230000随动活塞直径/m m15油箱底面
18、周长L/mm1000电机转速(r m i n-11000初始油液高度h/mm300弹簧设定压力/bar150随动活塞到斜盘转轴距离/m0.06环境温度/30热传导率/(W(m2- 15002.2特性仿真曲线2.2.1双压变量泵的Q-P曲线为了测试变量泵的流量-压力特性,分别在调解压力为210bar和150bar的情况下,首先将节流阀的开度达到最大(此时泵的排油压力为零,随后逐渐减小开度增加变量泵的负载,泵的压力随之上升流量减小,节流阀完全关闭后,泵的排油压力达到最大,流量减小到零,从而得到双压泵的Q-P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双压力泵在高、低压2种情况下的流量特性曲线均与2种压力下
19、的恒压泵理论曲线相符合.图5压力流量曲线2.2.2双压泵在高低压转换时的脉动情况图6为双压变量泵在高低压转换时的脉动曲线.图中t=0.5s时,二位四通阀通电,泵的出口压力从150bar改变为210bar;t=1s时,二位四通阀断电, 泵的出口压力从210bar改变为150bar.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压泵的输出压力从低压向高压变化和从高压向低压变化的稳定时间均小于0.03s.图6双压泵压力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曲线2.3模型热分析结果2.3.1工况分析双压系统热分析的整体仿真时间2000s;0 1800s节流口开度0.071mm(假设的小负载情况,系统压力为低压150bar;18002000s节流
20、口开度0.06mm(假设的大负载情况,系统压力为高压(即假设负载发生变化,整个仿真过程中保证泵的输出流量基本不变.采用恒压泵源时,节流阀开口不变(即系统在小负载情况下额外的压力也消耗在节流阀上,系统压力恒定为210bar.2.3.2仿真曲线图7中分别为双压泵和恒压泵系统油箱的油温曲线,比较曲线可知系统在小负载的情况下,双压泵系统的油箱温度为32.8,恒压泵的油箱温度为34.2,两者相差1.6.因此,在如前所述的负载情况下,双压泵的发热低于恒压泵.图7油箱温度变化曲线比较3结束语本文在柱塞泵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仿真软件AME si m建立了完善的双压变量泵的参数化模型,分析了双压泵在高压和低压
21、2种情况下的动态特性和高低压变换时压力波动性能,得出了双压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根据双压变量泵的理论分析,本文使用软件的热库建立了双压泵的热分析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双压变量泵系统的工作效率高于恒压变量泵;小负载情况下双压泵系统中因控制阀节流产生的热量低于恒压变量泵系统.(下转第1086页极限升高,并且单向拉伸预应变对成形极限右半部影响较大;22D12铝合金原始状态的成形极限高于新淬火状态材料的成形极限;3在新淬火状态下,时效时间对材料的成形极限有显著影响,2D12铝合金的成形极限随时效时间增加迅速降低,以时效45m i n为例,平面应变状态的1比时效15m in约
22、降低15%;4新淬火状态材料的成形极限应力曲线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都保持近似的直线形状.致谢本实验得到了沈飞公司板金分厂的大力协助,及李小强博士研究生、陈劼实博士研究生等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参考文献(Re f erences1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编辑委员会.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三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A er onau ticalM aterials H andbook of Ch i na C o mp ilati on Comm it-tee.Aeronau ti cal materials handbook of Ch ina(t h ird vo l u
23、me M.B eiji ng:S t andar d s Press ofC h i na,2002(i n C hines e 2高宏志,周贤宾,李东升.硬铝合金预拉伸、热处理后成形性能的正交试验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4,24(4:1-7G ao H ongz h i,Zhou Xianb i n,Li Dongsheng.Drt hogon al tes tst udy of f or m ab ilit y for2D12al um i n i nm a ll oy aft er pre-stretchand s o l uti on h eat-treat mentJ.Jou r
24、nal ofA er onau ticalM at eri-al s,2004,24(4:1-7(in Ch i nese3G rafA,H os f ord W.E ffect of ch angi ng s trai n path on f or m ingli m it d iagra m ofA l2008-T4J.M etall u rgicalM at erial s Transac-tion,1993,24A(9:2503-25124谢英,万敏,韩非.成形极限应变与成形极限应力的转换关系J.塑性工程学报,2004,11(3:55-58Xie Y i ng,W an M in,H
25、an Fe.i T ransfor m ati on rel ati on bet weenli m it strai n and li m it stress in s heetmetal f or m ingJ.Jou r na l of P l asticit y Engi n eering,2004,11(3:55-58(i n Ch i nese 5Ober meyer E J,M ajl es s iS A.A revie w of recent advances i n theapp licati on of b l ank-holder force t oward s i m
26、p rovi ng t he f or m ingli m its of s h eet metal partsJ.Jou r na l of M aterials P rocessing Technol ogy,1998(75:222-2346K l ee mo l a J,Pel kk i kangas M T.E ffect of an i n tri ns i c f or m ingli m it of s t eel copper and b rassJ.SheetM et al Indus tr y,1977(63:591-5997A rri eu s R,B dri n C,B
27、oivi n M.Det er m inati on of an i n trinsicfor m i ng l i m it stres s d i agra m f or isotrop i c sheetsC/P T i m os s.i12th B iennial I DDRG C ongres s.S antaM argherit a:Internati onal Deep Dra w i ng Researc h G roup,1982:61-718张京,周贤宾.板料成形极限应力图的研究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七届全国锻压学术年会.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299-3
28、02Zhang Jing,Zhou Xianb i n.S t udy of for m i ng li m it stress in s heet m etal f or m ingC/Ch i nese M ec h anica l Engineeri ng Soci et y Forgi ng and S ta m ping Instit u ti on.Th e7t h Ch i na C on f erence on Foging and S ta m ping.B eiji ng:Aviation Industry Press,1999: 299-302(in Ch i nes e9G ronostajs k i J.Sheet metal for m i ng li m its for co m p l ex s trai npat h sJ.Journal of M aterials P r ocessing Technology,1984(10:349-362(责任编辑:彭徽(上接第1058页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轿车买卖合同范本
- 2025信息系统建设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商业空间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国际货币兑换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办公室租赁补充合同范本
- 2025商务合同英文合同结构与格式指南
- 2025混凝土钢筋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肥租房合同范本
- 《童谣与寓言故事》课件
- 《繁花似锦东大街》课件
-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六年级(小升初)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 YS-T 5226-2016水质分析规程
- 2024-2030年中国4S店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国开2024年秋《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特殊工种模拟试题含答案
- 职业卫生及防护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南大学
-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 劳务派遣单位分公司经营情况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