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广东科学技术奖拟申报项目-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_第1页
年广东科学技术奖拟申报项目-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_第2页
年广东科学技术奖拟申报项目-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_第3页
年广东科学技术奖拟申报项目-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三:公示内容和要求一、内容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基本情况、推荐单位(专家)意见、候选人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自然科学类: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项目简介、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项目简介、主要知识产权目录、推广应用情况。二、要求“主要完成人”中公示姓名、排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的主要贡献。项目各完成单位、 各完成人的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推荐单位按上述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三、公示参考模板2017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农村污水多元组合生态处理成套技术与装备1.暨南大学主要2

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完成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单位4.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5.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1.杨扬(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管理与进度以及生活型村镇和河网密集型村镇面源污染整治技术及设备研发,支撑材料: 1-1、1-7、1-8、2-7、2-8、2-9、2-10、3、4)2.陈少华(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主要贡献:负责商旅服务型村镇综合整治技术及设备研发,支撑材料:附件 1-6、1-7、2-5、2-6、3、4)3.庞志华(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

3、: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主要主要完成人贡献:负责工业聚集型村镇综合整治技术及设备研发, 支撑材(职称、完成 料:附件 1-1、1-2、2-5、2-6、3、4)单位、工作单位)4.李翔(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贡献:负责粗放种养型村镇整治技术及设备研发,支撑材料:附件 1-5、1-10、3、4)5.林伟国(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完成单位: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主要贡献:创新性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广州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体系,研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

4、维护管理信息系统,支撑材料:附件 1-9、3)6.陶然(职称:讲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主持研发包埋载体生物膜反应器和回流立式人工湿地技术, 支撑材料:附件 1-1、1-7、1-8、2-7、2-8、2-9、2-10、3、4)7.杨天学(职称: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贡献:研发种养型村镇固液分离、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支撑材料:附件 1-4、1-5、1-9、2-3、2-4、3、4)8.鞠勇明(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主要贡献:负责工业聚集型村

5、镇复合污染脱毒减害与营养盐组合处理技术研究中新型海锦铁修饰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以及该组合技术示范工程中一体化设备的研发工作, 支撑材料:附件 1-6、2-1、2-2、3、4)9.张晓湘(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完成单位: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主要贡献:负责广州市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实施、 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标准模块设计及管理体系构建、 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模式构建及设施维护管理平台建设, 支撑材料:附件 1-10、3)10. 林向宇(职称:研究实习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主要贡献:

6、对高效电絮凝技术、新型分段进水多段 A/O 工艺、以给水污泥为吸磷材料的复合生态滤床和餐饮垃圾好氧发酵反应器等技术开展中试研究,支撑材料:附件 1-2、1-3、2-5、3、4)11.唐小燕(职称:无、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研发回流立式人工湿地技术,负责示范工程背景调查及示范工程建设的相关协调工作, 支撑材料:附件1-1、2-7、2-8、2-9、2-10、4)12.邰义萍(职称: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研发植物拦截和修复技术,协同构建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的生物操纵技术,支撑材料:附件 2-7、2-8、2-9、2-10、4)13.戴玉女

7、(职称:无、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优化人工湿地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工艺,参与示范工程背景调查及示范工程运行研究, 支撑材料:附件项目简介2-8、4)14. 张晓萌(职称:无、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研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参与示范工程背景调查及示范工程运行研究,支撑材料:附件 4)15.冯朝阳(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贡献:研发种养型村镇污染物固液分离、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支撑材料:附件 3)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镇化先发地区, 呈现出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高度混合的特殊形态。村镇混杂区的

8、粗放、混乱发展局面,长期无节制、无处理地排放污水已经导致了河道、湖泊水源严重污染,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危害居民身体健康,阻碍了区域的整体发展。然而,由于珠三角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局面复杂, 缺乏可靠成熟的处理技术,严重制约了农村污水处理的有效开展。为此,探索高效率、低投入、低运行成本, 适用于分散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是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方向。为此, 针对农村污水包含居民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水,存在成分复杂、面源广、收集困难、间歇排放、水质、水量波动大、受季节影响大和有机物浓度偏高等问题,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从生态治理的角度出发, 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集成及创新 , 尤其针对我

9、国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 开展了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 形成了工业聚集型、禽畜粗放种养型、商旅服务型村镇和河网密集村镇复合污染综合治理成套技术, 建立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工艺设计、 工程建设、长效运行和治理设施维护管理的信息平台。主要成果如下:( 1)针对生活居住型村镇厨房用水、洗涤用水等废水氮磷、动植物脂肪、醋酸、碘、钠、氯等有机元素含量高,常规人工湿地去除效率低等问题,研发出回流立式人工湿地和层叠式人工湿地新技术,深度处理生活新型湿地工艺占地面积较传统湿地缩小 50%以上,运行费用降低 60%以上。( 2)针对珠三角地区村镇粗放式种植业、养殖业及日常生活污染混杂的粗放种养型村镇污染源分

10、散, 牲畜粪便处置设施缺乏, 生活垃圾有机成分、 农业有机废弃物复合生物质污染问题突出等特征, 集成复合污染源分离与高浓度有机废水强化净化成套技术, 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较传统工艺缩小近 60%。( 3)针对商旅服务型村镇污水中旅游餐饮废水比例高、处理效率低、易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的问题, 以及餐饮垃圾有机成分高、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易腐败发臭等问题,集成新型分段进水多段 A/O- 给水污泥强化生态滤床除磷的污水处理组合技术, 运行费用仅为常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1/2。( 4)针对制造加工型村镇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混合,污染物种类复杂、浓度高、毒性强等特征,集成具有出水效果好、能耗低和长期运行稳定

11、等特点的“海绵铁修饰材料 +包埋载体式高效生物膜反应器+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吨水投资比常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混合废水的吨水投资减少 1/31/4;工程运行成本比同类技术减 1/21/3。( 5)针对珠三角河网型村镇面源污染的污染源分散、无序排放对村镇水体产生强烈冲击和压力的问题, 研发岸坡生态软隔离带面源污染截留 -底质覆盖内源污染控制 -草菌鱼生物操纵技术对农村富营养化水体和面源污染开展生态修复。( 6)针对珠三角地区村镇生态环境整治技术缺乏标准化、规范化以及长效管理制度、 配套政策设计欠缺的现状, 建立村镇环境整治技术指南、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 率先构建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推荐、图纸

12、设计、工程信息管理、资金计划管理、处理设施运行考核评价以及远程巡查等一体化管理系统。项目发明和创造了6 个系列村镇复合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获得专利授权 17 件(其中发明专利 13 件、实用新型专利 4 件),研究编制 3 个规范,发表相关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16 篇),培养研究生 20 余名。项目已在广州、厦门等地百余村镇获得推广和应用,村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引领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显著社会、环境效益。论 文 1 : <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of millimeter-scale sponge iron(S-Fe

13、0) particles (I): Pretreatment of cationic triphencylmethane dyes >论文 2:<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of millimeter-scale sponge iron (s-Fe0) particles (II): The effect of surface copper >论文 3:< Performance of dry anaerobic technology in the co-digestion of rural organic solid wastes in Ch

14、ina >论文 4:<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corn stover during alkali and biological co-pretreatment using XRD >论文 5:< Effects of the feeding ratio of food waste on fed-batch aerobic composting and its microbial community >知识产权名称论文 6:<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swine wa

15、stewater by struvite precipitation: composition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precipitates >论文 7:< Fate of mixed pesticides in an integrated recirculating constructed wetland (IRCW)>论文 8:< Factors Affecting Behavior of Phenolic Endocrine Disruptors, Estrone and Estradiol, in Constructed Wetla

16、nds for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论文 9:< Removal of six 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 from domestic sewage by constructed wetlands >论文 10:<Removal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removal of sulfonamides and trimethoprim from domestic sewage in constructed wetlands>专利 1:<一种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及应用

17、>(专利授权号 ZL201410434090.5)专利 2: <一种紧凑型的餐厨垃圾好氧发酵设备 >(专利授权号 ZL 201420306967.8)专利 3:<一种具有快速干燥能力的餐厨垃圾好氧发酵设备 >(专利授权号 ZL 201420306966.3)专利 4 : < 一种连续干式厌氧发酵方法 > (专利授权号 ZL20121 0237204.8)专利 5:<一种折流式餐厨废水处理装置>(专利授权号ZL201410638324.8)专利 6: <一种银 -海锦铁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授权号 ZL20131

18、0086259.8)专利 7:<赖氨酸芽孢杆菌 FS1 在染料降解方面的应用 >(专利授权号ZL201410015801.5)专利 8: <一种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 >(专利授权号 ZL201110163221.7)专著: <村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软件著作权:<广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护管理平台 V1.0>(软件登记号 2015SR196985)推广应用情况项目近年来将成套技术及装备在广州市和厦门市等地区的农村小作坊混合废水、 禽畜种养混合废水、 农家乐混合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进行规模化推广与应用,解决了十多万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与安全回用问题。 共计在百余条行政村建设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数百个,每年处理污水逾千万吨,污水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的一级 B 以上。所研发的组合技术投资成本和运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