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国中资源班 亲职教育暨亲师座谈_第1页
大德国中资源班 亲职教育暨亲师座谈_第2页
大德国中资源班 亲职教育暨亲师座谈_第3页
大德国中资源班 亲职教育暨亲师座谈_第4页
大德国中资源班 亲职教育暨亲师座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德國中資源班 親職教育暨親師座談邀請函親愛的家長: 您好!本校擬於98年 11 月 18 日【星期三】下午14:00-16:00舉辦本年度 資源班親職教育暨親師座談,希望您能撥冗參加! 此次特別邀請本校家長謝麗華女士,她將分享教養ADHD孩子的心路歷程。同時,資源班教師也提供相關ADHD相關資訊。您可以與謝女士及老師,彼此交換意見;更希望透過您的配合與支持,能增進您對特殊教育的瞭解,由學校與家長聯手協助貴子弟在學科方面的學習與生活輔導,使其能得到最佳的適應與潛能充分的發展。敬 祝 健 康 快 樂 ! 大德國中輔導室 資源班 敬上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四日 本人 願意參加 無法參加 年 班

2、學生姓名: 家 長: 簽章 聯絡電話:註一.請同學於98年11月13日(五)前將回條交給資源班老師! (準時交回可加章)家有ADHD寶貝家中有ADHD寶貝的家長或照顧者本身的情緒處理與壓力調適是很重要的功課,關於情緒處理與壓力的調適,可以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孩子的好動、沒耐性、拖延、不服從的態度,是否經常讓你生氣而失控,以致經常體罰孩子? · 是否你總是逼得只能對孩子吼叫,而不是能理性緩和與堅定的對他說話? · 你是否常常覺得沮喪與無助?常常想丟下一切不顧而離家? · 是否常常覺得即使很疲憊,仍然不易入睡,腦筋總繞著孩子的問題轉? · 當要

3、你想孩子的優點時,你是否一個也想不起來?或者覺得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或者常常無法克制的對他發脾氣、挑他的毛病? · 對其他家人是否也無法情緒緩和或者好聲好語,也會經常挑家人的錯? · 是否常常自責,覺得自己怎麼努力也做得不好? · 想到孩子的問題,是否經常覺得焦慮或恐懼,無法停止擔憂的心情? 假如有上述的這些現象,則可能表示您已處在壓力之下,一定要先照顧自己一下。若已出現憂鬱、焦慮或失眠的症狀,應尋求專業的診療,以增強自己的抗壓性,才能作孩子最好的支持者及行為治療執行者。家長如何作壓力調適?許多的ADHD孩童的家庭當孩子被確定診斷或就醫的過程中都會經歷懷疑、否

4、認、困惑、難過、生氣或自責的階段。面對孩子的違規行為、成績落後等,作家長的首先必須有正確的想法:第一,接受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故意的,好行為需要累積而持續的學習,而自己的孩子需要比一般的孩子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與累積經驗。第二,不能老是以孩子的成敗,來衡量自我或為人父母的價值。 平時,作家長的要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也就是有你自己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裡,你的孩子或許由別人照顧,或許自己安全自在的放鬆,讓他們做他們自己的事,你可以小睡一下,做一點能讓你專心的嗜好,如聽音樂、看書、做運動等,都會有助於精神的恢復。必要時學習一些放鬆精神與身體的技巧,如冥想、瑜珈、肌肉放鬆等,有時對有些父母來說,或許十五、二

5、十分鐘就已足夠。 家長宜找到合適的情緒宣洩方式,而非一味地壓抑自我情緒、將憤怒轉移到孩子或他人身上。最後,在專家、老師的協助下,家長自己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跟孩子談他的問題,並一起想解決問題的方法,家長可告訴自己學習饒恕和諒解孩子、為了孩子和家人,我願意慢慢嘗試配合作一點改變。 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的行為不是故意的,並不是要家長不處理或不把這些行為當一回事,而是看見當孩子還做不到的此刻,向他們吼叫、嚴厲的體罰,或者責怪自己,都不見得有幫助。故首先要理解孩子可能的困難,調整自己的態度,學習對孩子有幫助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觀察孩子對於指導與規範的反應,評估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必要時做

6、一些修正。 平時,就教導孩子停、看、聽、想、做的步驟和轉移情緒法。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先提醒他可採用的方式。如果不當行為已經產生,則應以指導代替懲罰,直接教導孩子正確應對的方式,例如:引導孩子放鬆自己以減低其緊張和衝動,鼓勵孩子找出替代性的想法,應付本身及外在的壓力,幫助集中思考。例如:每天可抽出十分鐘讓孩子躺在海棉墊上,或坐在用枕頭墊起來的椅子上,教他們放鬆自己的肌肉,並想像自己正徜徉在一個無憂無慮的海島美景中。如此不僅可使注意力更集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提高,行為問題也會有顯著的減少。 此外,教師或家長應提高對孩子情緒困擾的敏感度,若孩子出現以下情形時,則應及早尋求受過專業心理訓練的專家提供

7、心理諮商與行為輔導:行為突然改變、顯示自己不值一文的感覺、表示生不如死、和別人疏遠、經常抱怨身體不舒服、偷竊、說謊、作弊、打鬥和破壞物品等。家庭必備的基本教養技能下列技能與方法,能增進家長的教養技能,更正確地判斷孩子的問題,維繫你們與孩子的關係,並進一步改變孩子的行為特質。這些技能包括: 1. 設定清楚、簡單、持續而堅定的規則與底線,並維持生活例行的秩序或慣例。對於大一點(例如青春期之後)的孩子,這些規則、秩序、例行事物或慣例,則需保有一些彈性,讓孩子與你有討論與妥協的空間。觀察孩子執行的能力,維持秩序的穩定性,了解孩子遵守的困難。 2. 界定孩子的不良行為,並觀察什麼事情或什麼情況下,會誘發

8、這些不當的行為,以及每次孩子如何去經驗到行為的後果。特別是當孩子打破底線、破壞規則時,家長或大人要讓他了解、並經驗到其後果的影響不僅僅只是他個人。 3. 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試著以中性的話和我訊息 (I message)來回應,而不要強烈或嚴厲得批評責罵,例如:用你每次的健忘,讓我覺得不開心或有點挫折的說法,來代替你每次的不用心,都讓我覺得很糟,讓我非常生氣。 4. 具體地讚賞孩子的好行為、好動機、好特質、好能力、你喜歡的、還有他帶給別人的愉快等,用語言與表情姿勢表達你對孩子的認可。 5. 以集點獎卡的方法增強孩子的好行為。可依好行為的難易程度,設定不同的點數,讓孩子累積點數以換取獎賞。不好的行

9、為也可扣點,但每次扣掉的點數都要低於獎勵的點值,避免孩子沒做到時被扣太多點而太挫折。 6. 必要時提供ADHD相關資訊給親友們參考。亦可簡短地告訴他們你正在做的事,例如你正在閱讀的相關書籍、常去的網站,或你正在施展的行為增強技巧。同時也可以告訴親友孩子的好特質與孩子的進步狀況。 家有ADHD寶貝的適應原則面對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或青少年,家庭在其治療的協助上,也有不盡相同的需要,以下是值得家庭參考的基本原則:1. 教育你自己,也教育別人。多吸收有關ADHD的知識與治療的方法、或者有效的策略,絕對會有幫助。面對別人時,試著簡單說出你所了解的資訊,不要長篇大論。 2. 對別人保持開放、容忍與耐心

10、。對於別人的誤會與不理解,不需激動,盡可能地微笑或溫和以對。假如對方也是持著開放的心,願意傾聽的,你可以多說一些,假如不,微笑也很管用。 3. 對於無用的批評,你可以謝謝他們的建議,並離開那個情境,也無需將哪些話放在腦中反覆思量;要將那些支持鼓勵的話或建議放在心中;若可以的話,及時回應或去告訴對方那對你們很有幫助,這樣能增加內心支持的力量與被理解的感受。 4. 與學校的老師維持友善的夥伴關係。同時,也了解彼此的底線與限制,在這樣的基礎上,保持溝通、共同努力。 5. 參加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相關的家長團體或親職的教育課程。你會有機會吸收相關的知識,同時也可以了解他人的經驗,貢獻自己的力量。 6. 不

11、要吝於求助。作家長的宜勇於解惑,對於自己過去做得不夠好或不夠完美之處,也不要再去介意。往往家長在積極的態度下尋求必要的諮詢和即時的支持,能讓事情有新的進展。 良好的親師溝通,為ADHD寶貝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與學校老師有良好的溝通,將有助於老師理解我們的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如果能夠提供充足的資訊,也有助於老師為孩子擬訂適合的個別教育計畫,或者得以尋求適當的資源來幫助我們的孩子。關於這個部分,家長可以為老師提供的資訊如下:· 過去的生長及醫療史:為避免不適當的處理或不必要的傷害,家長一定要在專業服務之前,提供或告知孩子們的病史、疾患的可能發生原因、就醫或復健紀錄以及過去的就學記錄。 &#

12、183; 子女在家中的表現:為能夠增加老師或專業人員對學生的認識,家長要盡可能提供有關子女在家的狀況。如子女在家中各種能力的表現、情緒行為表現、家中作息、子女最喜歡的增強物、與子女溝通的有效方法、子女與家人間的互動、子女哭鬧時有效的制止方法。 · 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家長要告訴學校老師或其他專業人員自己對於專業服務的期待,並且共同討論子女的問題及處理的優先順序。 · 照顧或教養上的問題:家長除了提供子女相關的資料外,也不妨提出自己在照顧或教養時的困擾,透過教師或其他專業人員的共同討論,提供解決的辦法,也同時可以獲得支持與紓解。 當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出現衝突時,建議以下列原則來處

13、理:·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 肯定對方的意見是有價值的。 · 避免人身攻擊或者言詞批評。 · 充分進行意見交換與討論。 · 適當的仲裁或採用第三者的意見。 ADHD寶貝的就醫致力於ADHD研究的羅素巴克力博士指出:完整而正確的診斷,是成功的面對過動兒的第一步。並且建議一個完整專業的過動兒診斷應包括:· 和父母及孩子的晤談。 · 醫療檢查(需要的話)。 · 父母完成行為量表(父母版)的填寫。 · 和孩子的老師們會談。 · 老師完成行為量表(老師版)的填寫。 · 需要時加做智力測驗和學習

14、成就技巧測驗。 · 如果可能建議做直接客觀的觀察,如專業人員到教室中和家裡實地觀察孩子在校與在家的情形。因為孩子在診療室的表現常失真。 而作為過動兒的父母或者老師,建議在就診時為自己的孩子這麼作:· 跟孩子說明為何就醫,就醫的方式即須配合的事項。· 先與孩子的老師或另外照顧者(如保母、安親班老師)談一談,記錄下他們對孩子表現的看法。 · 具體列你、家人或老師們,認為孩子讓你們覺得困擾的主要問題。 · 回想孩子的健康問題、心智發展、動作協調、感官問題、成績、學習能力、焦慮或害怕的事、自我照顧能力、社交技巧情緒、或與家人的關係、同儕關係及孩子的優勢能力、困難點等,盡可能條列陳述,以因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