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诊疗常规(终极版)_第1页
脑病科诊疗常规(终极版)_第2页
脑病科诊疗常规(终极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风一、定义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脑血管意外。二、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在急性期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分为中经络、中脏腑,无意识障碍为中经络,有意识障碍中脏腑;中脏腑按 虚实又分为闭证、脱证。三、诊断标准1、中医标准:参照 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 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西医标准:参照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四、中医治疗方案1、辨证论治(一)中经络 风痰阻络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

2、,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腻,脉弦滑。治法:化痰祛风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或院内制剂清脑通脉胶囊。加减:痰湿重加瓜蒌、白芥子;痰热重者加黄连、竹茹;言语謇涩加石菖 蒲、郁金、远志。中药制剂:鲜竹沥水 1020ml 口服,每日三次。 阴虚阳亢证症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謇,眩晕耳鸣,心烦失眠,手足拘急或 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合地黄饮子。加减:若头痛目胀,阳热重者加夏枯草、菊花;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肾阴虚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面红目赤,口苦烦躁加龙胆草、夏 枯草、栀子。 痰瘀阻络证症状:舌强语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粘腻不

3、渴,头部刺痛,或昏闷不 行目眩,舌暗或有斑点或舌下脉络迂曲,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滑。治法:化痰祛瘀通络方药:化痰祛瘀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全瓜蒌、水蛭、地龙、 白芥子、丹参、红花、郁金、甘草)。加减:若头部刺痛加川芎、赤芍;胸脘痞满加厚朴、枳实;如上肢偏废者加 桂枝以通络。 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痿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言謇涩,头 晕,头痛,舌淡嫩,脉细弱或细涩。治法:益气活血化瘀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或院内制剂通脉舒络液。加减:气虚明显者,加人参或党参健脾益气;如肢体麻木者加陈皮、半夏、 茯苓、胆南星以理气燥湿而祛风痰。(二)中脏腑 痰热闭窍证症状:卒然剧烈头痛,眩

4、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 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 拳,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涤痰,熄风开窍方药:前者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后者用蒌星承气汤加减或院内制剂黄竹清脑 口服液。加减:痰热较重者,加胆南星、竹茹、川贝母以清热化痰;若大便秘结者用 大黄、鲜竹沥保留灌肠。(大黄 30g煎汤 50ml加入鲜竹沥 200ml)。中成药制剂:前者用醒脑静 2040ml加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生理盐水注 射液 20ml;后者用 清开灵 4060ml 加入 5%葡萄糖或 0.9%生理盐水 250ml 静脉 点

5、滴,每日一次; 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口服或鼻饲。 痰浊蒙窍证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 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治法:豁痰熄风,辛温开窍。方药:急用苏合香丸温开水灌服,(或用鼻饲法)以温开透窍,并用涤痰汤 煎服。 颅脑水瘀证症状:以神明失主、九窍失司、言语错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质暗,舌下脉 络迂曲,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方药:院内制剂脑窍通口服液(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麝香、丹参、白 茅根等)。加减:若痰涎壅盛者,加胆南星、茯苓、竹茹、石菖蒲以化痰醒神开窍;若 水湿明显者,加白茅根、泽泻、桂枝、益母草通利水道。 阳气欲脱证

6、症状:中风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面及胸汗出如珠,气微 息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大无根。治法:温阳固脱方药:参附汤加减。加减:若汗出不止者,加山茱萸、黄芪、煅龙牡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 加三七、丹参等以活血化瘀。中药制剂: 生脉注射液 1020ml加入 50%葡萄糖 40ml 静推或生脉注射液 2060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生理盐水 250ml静脉点滴。 参附注射液 20100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生理盐水 250 500ml稀释后静脉点滴,或 520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 0.9%生理盐水 20ml稀释后静脉推注。2、针灸治疗(

7、1)中经络中风 9 针取穴:百会、印堂;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辨证配穴:风痰阻络加风池、中脘、丰隆;阴虚阳亢加复溜、肾俞;痰瘀阻 络加大椎、委中、阳陵泉;气虚血瘀加血海、脾俞。口眼歪斜加太阳、翳风、地 仓、颊车;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加舌三针、点刺金津玉液。操作:毫针刺法,曲池、外关、合谷、太冲用捻转泻法,足三里、太溪用捻 转补法,舌三针快速捻转不留针,金津、玉液点刺不留针,余穴用平补平泻。也可 用电针治疗,软瘫用疏密波,硬瘫电针用连续波,每次 30 分钟,每日一次。 眼针治疗适应症: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或偏瘫侧肌力在 2 级以上者。取穴:下焦区、上焦区。头昏、眩晕及高

8、血压病可配肝胆区,糖尿病配中焦区和脾胃区,语言不利加心区,口眼歪斜加肺大肠区。操作:患侧为主,可左右交替取穴,每次针刺不超过 5 个穴位,用 0.5 寸细 毫针,行眶内横刺法,轻刮针柄得气后,留针 15min,每日一次。头针治疗取穴:顶旁一线、顶旁二线和颞三针。操作:毫针平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 2-3 分钟,留针 30 分钟,每日一次。放血拔罐取穴:大椎、尺泽、委中、足三里。操作:主要针对半身不遂肢体功能障碍,取患侧为主,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后加拔火罐 10 分钟;健侧与患侧肢体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每周 1-2 次。(2)中脏腑闭证:用泻法强刺激,取水沟、内关、足三里、涌泉、太冲等穴。牙关紧闭者加

9、下关、合谷、颊车;舌强语謇加舌三针、点刺金津玉液。脱证:艾灸神阙(隔盐灸)、气海、关元,可回阳救逆。卒中后郁证、定义卒中后郁证是指卒中之后由于正气亏虚,痰瘀内阻,肝郁气滞,以心情抑 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哭易怒、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二、诊断标准1、有脑卒中病史,并经 CT证实,排除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及明显并发 症。2、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或易哭易怒或咽中如有炙脔为主症。3、本病的发生与卒中关系密切,并与其成因果关系。4、临床常使用 HAMD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评判。三、中医治疗方案1、辨证论治 痰瘀阻络,肝郁气滞症状:半身不遂,口角

10、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挛,头晕目眩, 精神抑郁,胸胁作胀善太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化痰活血,疏肝解郁方药:醒脑解郁汤加减(菖蒲、郁金、柴胡、薄荷、白术、地龙、川芎、丹 参、合欢皮等)。加减:气郁化火伤阴者,加生地、赤白芍、枸杞子以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郁火内蕴 症状: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或不语,口角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少寐、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清肝解郁 方药:天麻钩藤汤合丹桅逍遥散加减。加减:头痛甚者,加菊花、夏枯草、泽兰;心烦少寐者,加栀子、珍珠母以 清心除烦、镇心安神。 气虚血瘀,心脾双损 证候:半身不遂,

11、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手足肿胀,情感衰退,不寐健忘,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 细涩或细弦。治法:补益心脾,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归脾汤加减。 加减:若神疲乏力,汗出气短者,加黄芪、党参;心悸,手足肿胀者,加桂枝、炙甘草以温经通阳。2. 针灸疗法解郁 9 针:定神针、合谷、太冲、丰隆、足三里、内庭、侠溪。 辨证配穴: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加百会、行间、气海;肝阳上亢,郁火风蕴加大椎、风池、曲池;气虚血瘀,心脾双损加血海、三阴交、脾俞。操作:毫针刺法,定神针、足三里用捻转温补法,余穴用捻转泻法,每日一 次。可配合心理疏导和电针连续波治疗。头痛一、定义

12、头痛即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病人 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在多种急慢性 疾病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常见于西医的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高血压头痛 等二、诊断标准中医标准:本病种参照中医诊疗规范进行诊断。西医标准:参考国际头痛协会( IHS)2004 年修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 类中的头痛诊断标准。三、中医治疗方案1、辨证论治 肝阳上亢证症状: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胁痛,夜眠不宁,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有力。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外治中药离子导入方:柴胡、川芎、菊花、冰片

13、等煎汤离子导入。 气血亏虚证 症状: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遇劳则重,自汗,气短, 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止痛 方药:加味四物汤加减。 痰瘀阻窍证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头痛昏蒙或头部有 外伤史者,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或 细涩。治法:化痰祛瘀。 方药:二陈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瓜蒌、葛根、白芍、柴胡、郁金、蒿本、川牛膝等组成)气郁血虚证症状:多见于女性,头痛间作,窜走不定,常因劳累、情志刺激而作,也可见于行经之后。或见头昏目眩,乏力,胁胀,心烦多梦,舌淡 红或红,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治法:理气

14、止痛、养血祛风方药:芎葛汤加减(川芎、葛根、白芍、当归、丹参、柴胡、郁金、白芥 子、蒿本、川牛膝等组成)。肝经风热证症状:头痛而昏,发热或恶风,口渴不欲饮,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滑。治法:清肝祛风,通络止痛方药:院内制剂头痛宁胶囊(散偏汤加减:柴胡、白芍、香附、藁本、白芥 子、地龙、蔓荆子、川芎、白芷、细 辛等)。中药制剂:川芎嗪静脉点滴。2针灸治疗头痛 7 针:百会、印堂、头维、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辨证配穴:肝阳上亢加太阳、太溪;气血亏虚加四神聪、脾俞、血海;痰瘀 阻窍加丰隆、三阴交;气郁血虚加侠溪、血海;风痰闭窍加风池、丰隆。操作:毫针刺法,足三里、三阴交用捻转补法,外关、合谷、太冲

15、用捻转泻 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每日一次。眩晕一、定义 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常见于西医椎 - 基底动脉供血、急慢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脑外伤综合症 等。二、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该标准于 199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正式执行。三、中医治疗方案1、辨证论治 风阳上扰证 症状:突发眩晕,视物旋转,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肢 麻震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弦细

16、数。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加减: 若肝火亢盛,眩晕、头痛较甚,耳鸣、耳聋暴作,目 赤,口苦,舌红苔黄燥,脉弦数,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若眩晕剧烈,呕恶,有阳动化风之势,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羚 羊角等镇肝熄风。 痰浊上蒙证 症状: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纳呆,腹 胀,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或院内制剂眩晕宁胶囊。痰浊郁而痰阻丹参。加减: 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等通阳开窍;化热,痰火上犯清窍,眩晕,苔黄腻,脉弦滑,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血瘀者见眩晕日久,面唇色暗,舌黯或有瘀点、瘀斑加桃仁、红花、川芎、

17、 外治中药离子导入方:半夏、白术、天麻、川芎等煎汤离子导入。 气血亏虚证 症状: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神疲少寐,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药:归脾汤加减。加减:血虚较甚,面白无华,加熟地、阿胶(烊化)等;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表现眩晕兼见气短乏力,纳差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可用加柴胡、升麻、砂仁。 肝肾阴虚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 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治法:滋养肝肾,养阴填精。方药:左归丸加减。 加减:若阴虚生内热,表现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者,可加炙鳖甲、知母、黄柏、丹皮等滋阴清

18、热;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者,加阿胶、鸡子黄、 酸枣仁、柏子仁等交通心肾,养心安神。2针灸治疗(1)定眩 6 针:百会、印堂、风池、内关、三阴交、太冲。 辨证配穴:风阳上扰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浊上蒙加丰隆、阴陵泉;气血亏虚加足三里、气海、脾俞;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瘀血阻窍加大椎、血海。操作:百会、印堂、风池、内关用捻转补法,三阴交、太冲用捻转泻法,留 针 30 分钟,每日一次。(2)眼针:双上焦区、肝胆区、肾区。操作:用 0.5 寸细毫针,行眶内横刺法,轻刮针柄得气后,留针 15min,每日一次颤证一、定义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 者表现为头摇

19、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又称“振掉”、“颤振”、“震颤”。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二、诊断标准1、中医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制定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 和疗效评定标准( 1992 年重庆)。2、西医标准:参照贾建平主编的 2008年6月第 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神经病学。三、中医治疗方案1、辨证论治肾虚毒损证症状:震颤,兼见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呆傻 健忘,筋脉拘急,动作笨拙。舌体偏痩,舌质暗红少苔,脉细弦或沉细弦。治法:补肾活血,化痰解毒。方药:院内制剂止颤冲剂(熟地、鸡血藤、伸筋草、土茯苓、厚朴、白芍、 僵蚕、广地龙、阿胶、生甘草)气血两虚证症状:震颤日久,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眼花。舌淡胖有齿痕或暗淡, 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熄风活络。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 10g,白术、茯苓、当归各 12g,熟地 18g,川芎6g,白芍 15g,天麻 10g,丹参 20g,石决明 30g,大枣 5 枚)。痰热动风证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