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中诸人引_第1页
送秦中诸人引_第2页
送秦中诸人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送秦中诸人引送秦中诸人引(金元好问)【原文】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 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 多乐居焉。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 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 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 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 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 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 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 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

2、若二三君 之便于归也。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 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 于辋川之上矣。选自四部丛刊本遗山先生文集【译文】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 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 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 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 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 都喜欢在关中居住。我二十岁左右时, 随奉先父官居略阳, 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

3、 个月。那时我还 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 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与关中人士相 处得更多了, 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 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面上就显出跃跃欲往的喜色来。你们 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 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 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 像举子退 居温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 览,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 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 天要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来去这么方便。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 气吐青云。 现在社会上称心满意的事情如吃山珍海味做高官, 腰缠万 贯住华美的房子, 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的, 因此 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 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 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 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 待到来年春风荡漾的时候, 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