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新苏版)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1、(东与西)相对,(南与xx)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
2、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4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那么:(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
3、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
4、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比较,更容易分辨相同项目的区别。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
5、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第五单元面积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
6、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
7、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1、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
8、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3、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6、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
9、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3、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31天317=4(个)3(天)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一般用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
10、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19年,2400年;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二)24计时法1 、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3、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时刻时刻=时间段4、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时=60分1分=60
11、秒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3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4 、小数读写法:读法汉字形式;写法阿拉伯数字。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第八单元数学xx搭配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
12、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加油哦!、其实,任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