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教材在课程 与教学上的应用_第1页
数位教材在课程 与教学上的应用_第2页
数位教材在课程 与教学上的应用_第3页
数位教材在课程 与教学上的应用_第4页
数位教材在课程 与教学上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數位教材在課程 與教學上的應用臺北市新生國民小學 陳真穎動 物 有 夢 想 ?大 綱n一、數位內容的定義n二、數位學習的定義n三、舉例說明數位教材規劃重點 n四、結論一、數位內容的定義n 數位內容:包含電腦動畫、數位遊戲、數位影音、數位學習、內容軟體、行動應用。n 數位內容意義:以概念、思想、知識、智慧為構成元素,並藉由字元、圖像、影像、語音方式加以數位化與整合運用使之可傳播、複(重)製、加值、應用的資料或資訊。二、數位學習的定義n 數位學習的定義:是以數位工具,透過網路有線或無線網路,取得數位學習教材,進行網路同步線上或離線非同步之學習活動。n 數位學習(e-Learning) 的延伸定義:

2、利用電子化的教學科技(為指,網際網路科技),讓學習者透過網路頻寬傳送與電腦輔助的學習環境與機制,不受時間(anytime)與地點(anywhere)的限制,便能夠獲得專家或各大學習領域輔導團之講師的智慧傳授、進行學習,並更進一步促成個人學習組織內知識的轉化、傳播、運用與實際之教學領域上。n 學校之資訊融入教學而言:數位學習是教師可利用數位學習教學平台蒐集、提供與各大學習領域有關之數位內容教材並建立再用共享機制。多元化的教學已經改變了現在的教育環境,數位學習是提升教學成效之重要方法之一。n 關於數位教材設計與開發的工作,通常根據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理論與觀念進而設

3、計、製作。分析設計發展建置評鑑需求評估n 數位教材開發流程三、舉一例子說明數位教材規劃重點(一)教材內容(一)教材內容(Content)數位教材應提供正確的學習內容,並適切的組織與清楚合適的表達及呈現,使學習者能習得預期的教材內容。重點重點 一:正確性一:正確性(Accuracy) 1.教材內容具正確性。 2.教材內容符合學習者程度。 3.教材內容能避免偏見與刻版印象。重點重點 二:內容組織與完整二:內容組織與完整(Organization & completeness) 1.教材的組織架構由合理且明確的單元所組成。 2.對應於教材名稱與時數,教材所涵蓋之內容具 適當深度與廣度。 3.

4、單元的內容適切且份量合宜。(二二)導引與追蹤導引與追蹤(Navigation & Tracking) 數位教材應提供學習者順暢進行學習活動的 相關導引機制,讓學習者能有效掌控個人的 學習活動進展。重點重點 一:導引一:導引(Navigation) 1.數位教材提供的導引功能使學習者 有效控制學習的進行。 2.導引功能容易操作與使用。 3.導引的圖像、名稱及功能符合普遍 之使用習慣與認知,且彼此不衝突重點重點 二:操作指引與求助功能二:操作指引與求助功能(Orientation & help) 1.數位教材提供適切的操作指引,功能標示清楚且名稱使 用具一致性。 2.數位教材能顯示

5、目前學習者在教材中的所在位置。 3.數位教材提供適切的求助管道。重點三:學習追蹤重點三:學習追蹤 (Learning tracking) 1.學習追蹤的標示清楚且名稱與功能具一致性。 2.學習追蹤的功能可顯示學習者已完成與未完成之學習內 容。 3.教材提供學習者再次進入教材時,回到前次學習單元之 功能。(三三)教學設計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 數位教材在教學設計的內涵上應達一致性 並提供學習者明確的學習目標、清楚的學習 內涵呈現、適當運用學習策略以促進學習理 解、良好的學習互動、及適切的評量與回饋 等。重點一:教學目標重點一:教學目標(Instructional o

6、bjectives) 1.數位教材具體且完整地呈現整體教學 目標。 2.數位教材具體而完整地呈現單元教學 目標,且反映整體教學目標。重點二:教學方法重點二:教學方法(Instructional methods) 1.數位教材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呈 現或展示教學內容。 2.數位教材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二種以上)來呈現或展示教學內容。 3.數位教材所運用的教學方法能促進學 習內容與學習者先備知識的連結。重點三:練習與形成性評量重點三:練習與形成性評量 (Practice & formative evaluation) 1.數位教材提供適當的練習活動,幫助 學習者熟悉學習的內容。 2.

7、數位教材具形成性評量機制有助於學 習者暸解學習進展與效果。 3.練習活動或形成性評量能涵蓋教學目 標。重點重點 四:總結性評量四: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evaluation) 1.總結性評量的內容與教學目標相符且 適切涵蓋各教學單元。 2.總結性評量活動能提供學習上適切的 回饋且能指出學習成效不足之教學單 元。 3.總結性評量多樣化,具二種以上的評 量方法。重點五:促進學習之策略重點五:促進學習之策略 (Facilitation strategies) 1.數位教材提供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互 動機會 2.數位教材的設計能促進學習動機。重點六:一致性重點六:一致性(Congruence)

8、 1.數位教材的每個教學目標都有適量的 教材內容供學習者學習。 2.數位教材的教學內容能達成預定的教 學目標 3.數位教材的教學目標、學習活動、及 練習與評量的內容具一致性。(四) 教學媒體教學媒體(Instructional media) 有效的教學媒體運用、美觀適切的學習介面 設計、及教學媒體設計與製作等將能促進對 學習者的學習理解。 重點一:媒體設計與運用重點一:媒體設計與運用(Media design & use) 1.教學媒體之運用能促進學習動機。 2.教學媒體之運用能促進學習內容的理解重點重點 二:介面設計二:介面設計 (Interface design) 1.介面設計具一

9、致性。 2.介面能適切呈現教材內容。重點三:媒體元素重點三:媒體元素(Media elements) 1.媒體元素具有適切的製作品質。 2.媒體元素的運用符合多媒體設計原則(五) 創意創意(Creativity) 教材在教材內容、學習導引、教學設計、教 學媒體與其他等五個部份之創意表現 四、結論(一)製作數位教材前需做學習者分析 在數位教材製作前若缺乏事前的學習者分析, 有可能會產生學習者覺得內容太困難,不知教 材所云;或是學習者覺得內容太簡單,浪費他 們的時間;甚至是教材內的舉例難以引起學習 者的共鳴;或者無法適應所設計學習方式,影 響學習成效之等等問題。(二)教材規劃前,以學習者的先備知識

10、為起點 在從事數位學習課程或教材規劃前,都應以學 習者的現況為起點,了解學習者的特徵、喜 好與能力,方能進行後續之設計與發展工作, 並能確保最終能產出符合學習者需求之數位教 材。(三)提供多元的教學環境與資源 非全盤推翻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將資訊科 技設施轉化為教學科技,以提供更多元的教 與的環境及資源。(四) 學習不限於教室內 藉數位學習,在任何地方都可進行自學。 相關研究n 分析相關文獻後發現,運用電腦進行補救教學對提升學童的數學能力頗有幫助。n 蔡昆穎(2004)的研究結果既顯示:利用電腦多媒體對學生的吸引力給予學童適當且正確的補救教學,其功效要比傳統的刻板教學要來得大。n 劉慧梅 (2

11、004)。數位學習融入創新教學之設計與應用- -以Hyperbook系統與國小數學領域為例。台北: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n 李政憲 (2007)。課堂多媒體教材製作與教學運用研究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 參考資料n 數位教材開發之分析工作指引數位教材開發之分析工作指引 - 學習者分析學習者分析-資策會數位學習技術中心陳欣舜、張淑萍n 數位教材數位教材V3.0 - 規範條文規範條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_品質認證中心n 臺中數位教材資料庫.tw/svod/n 昌爸工作坊http:/www.mathland.idv.tw/n magic board /index.aspn 國立教育資料館教學資源.tw/index.asp n 臺北市數位學習網 http:/elearn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