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河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时1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2 .让学生逐步养成课内外自主复习、预习的习惯。重点难点1让学生了解、掌握自主预习复习的方法,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_复习的习惯。2强化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具准备1 .挂图。2 .部分学生的优秀作业。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一、看图了解预习的意义1 .出示第一页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预习)2 .说说为什么要预习?(预习有助十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3 .我们怎样

2、才预习复习好课文呢?指名读图上的预习要求:自读课文,读止确,读通畅;自学生字新词。4 .出示第二页图:说说同学们分别在怎样预习?5 .交流。二、提出本学期的预习要求:1 .把读熟课文。生字表上的生字写上音序和部首。2 .在义中划出生字皿。3 .给生字扩词4 .解释文中的词语,不少于4个。5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自己读书的感受。6 .搜集后关的资料。三、了解复习的意义1 .复习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温故知新。2 .说说可以怎么复习?(一边看书一边练习,巩固知识;课外查阅资料,完成练习,扭四、总结全文自主预习复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口阅读能力。习惯的养成在于坚持

3、不懈,持之以恒。希望大家都能养成自主预习复习的好习惯。板书设计作业教学后记三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时2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重占八、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一、导入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检查、巩固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必要手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二、明确认真作业的要求1 .向学生明确认真完成作业的要求:要看清作业的要求,认真朗读或书写。朗读有感情,书写要

4、端正。其次不懂就问。2 .看图上同学的表现怎样?(姿势端正,认真书写,把作业的要求记在心问。)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来摆一摆姿势。3 .师小结:认真完成作业,不仅要认真书写,而且要字迹上整,格式规范。三、了解作业形式的多样性1 .师:作业的形式可多了,都有哪些?请看第5页上的图,说说。2 .除了笔头作业,口头作业一样很重要,这也是我们预习时应该认真做到的。四、优秀作业展把一些学生的优秀寒假作业在班中展览,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板书设计自主预习读书五遍,读止确,读通顺划词语,标好小节号查词典,理解词语意思作业教学后记三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1、长城和运河课时1教学目标1 .

5、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重点难点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具准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1 .导入激趣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3 .生齐读课题)4 .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2 .初读指导1 .自学课文.(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2)引出主要内容的.(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

6、字.(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卜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 .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 .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3)指名解释词语.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穹穹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谱写:本文引中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奇异的景象.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4)齐读出示的生词.(

7、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看着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学生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第F分1 .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 .讲读.3 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回)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营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审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与令什么好处?10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1

8、1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12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13.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14将第FS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15指名读,生评议.16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1 .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2 .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卜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板书设计作业教学后记新河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语

9、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1、长城和运河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提示填空。3、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起点和终点,知道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万里长城和京万杭人运河起点和终点。教学难点:知道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一起坐飞机去参观了哪两大人间奇迹呢?(长城和运河)2、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人问奇迹,谁能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人问奇迹?3、同学们真?总明。请

10、看地图,图上有两条线,一条从东到西,这是长城;一条从北到南,这是京杭运河。谁去过长城?谁游过运河?4、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小作者去长城和运河的上空看一看,看f长城和运河有哪些景象吗?首先去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长城是怎样的一种奇异景象?二、精读课文(一)第F分:长城的教学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由读一读第T,想一想: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出示课件)(1)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后起伏?为什么会曲折?(2)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里是说什么像巨龙?为什么说长城是巨龙呢?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图片)2

11、 、指导读这四句诗3 、在我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奇异)看到这?奇异的景象,你会怎样表现?(大叫、高歌一一)4 、想想看,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布,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真是个一一人间奇迹!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人间奇迹,你最想说点什么?(赞美我们的祖先。)5、所以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6、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长城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后来,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

12、文化。“众志成城”这是一种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种文化。国歌中不是不有一句吗“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像征。7、让给我们一起用朗读的方式,赞扬扬这种精神!8、填空:万里长城像(),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过渡: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读下面的诗句,看看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一种奇异的景象?(二)第二部分:运河的教学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我看到的运河是怎样的景象?(1)“像绸带飘落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出示:银光闪闪(ABCC:微波粼粼、金光闪闪、波

13、涛滚滚、细雨蒙蒙、凉风习习、烈日炎炎)2、指导读诗句(1)为什么说,京杭大运河也是人间的奇迹呢?1、它长: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47公里2、它连通五省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3、实现了南北的运输。我们知道,现在的交通形式很多,由陆路的汽车、火车;水上的水运、天空的空运,现在进入太空的运输都有了。但在当时,北面的物资要运到南边来,确实不方便。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这是何等的想象和创造?4、所以书上说,“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这种创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说,面对着这条运河,你想说点什

14、么呢?5、指导读诗6、填空:京杭大运河像(),银光闪闪,伸向大边。三、总结全诗1、长城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苍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充满着顽强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出示动画:人)2、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四:布置作业1、我

15、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东方明珠电视塔,它像()。2、我驾驶着汽车行驶在祖国大地,看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它像()。13、长城和运河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教学后记新河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2、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教学难点:流利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一、读题导入,1、同学们,我们今岁也学习一篇新

16、的课文,T读题目。2、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解题:这是个什么地方呢,其实我们仔细的读题目,就能看出点名堂来。交流指导:这个“南”字就透露了岛的地理位置。“群”字乂告诉了我们什么?3、老师课前找到地图,我们T来看看南沙群岛大致的地理位置。出示地图,补充介绍:南海有四大群岛,南沙群岛是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一向为J东,海南两省渔民捕鱼的场所。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1、检查预习:同学们咋大川4预习的课文,预习的怎么样呢?老师想检查几位同学,希望大家T来认真听,看他是不是能正确的读好这些生字词。读的好,请你学习,读的不好,希望你们赶紧举手帮助他。出示生字词:辽阔岛屿M产水天

17、相连壮观宝库海龟星罗棋布M产资源曾母暗沙合璧4、指名读、正音指导:曾母暗沙是个地名,曾就是曾经的曾,是个多音字。“合”字很熟悉,但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合璧”却不常见,需要查查字典,再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出示句子: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指名读,交流意思:天和海连在一起,水天相连小结:学词语要细心,要擅长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奖励看图片,感受蓝玉与翡翠合璧的美,再读一读这个句子。5、交流在预习作业的书写中,哪些字容易写错。当堂练写一遍。二、继续学习生字词,扫清朗读障碍1、过渡:生字词同学们学的时候

18、比较留心,读的不错,但这篇课文中的词汇特别多,有些加了注音的字读不好,就影响我们读课文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浩瀚生息繁衍蕴藏贮存曾母暗沙俑里学后蔚为壮观翡翠魅力心旷神怡练读、指名读、齐读2、能单个的读好词语,不是我们最大的成功,把词语送进课文,你还能读好吗?老师来考验考验你们。出示带生词的句子: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用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指名读指导关注“辽阔”一词的用法,出示辨别搭配的练习:辽阔的(草原)辽阔的(平原)宽阔的(马路)宽阔的(场地)广阔的(天空)广阔的(胸怀)小结指导:遇到这些意思相近,但又有差别的词语,要学会对比记忆

19、,加深印象。在作业和作文中准确的运用。讲“阔”的故事,指导识记字形,准确书写。(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请了几位师傅为自己家建造园林,他经常去查看工人们做的怎么样,有一天,他走到一座快要完工的门前,摇了摇头,然后用手指沾了点水,在还没门上写了个“活”字便走开了,几位师傅聚在一起仔细的看了看门上的字,议论纷纷,突然,一个最聪明的明白了主人的意思,按照主人的指示做了把门进行了改造,主人再次来看,很满意的点点了头。同学们,你们猜到了其中的奥妙了吗?)3、再读句子,初步理解“星罗棋布”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这句话中有个成语,你能结合句子的意思和我们刚才看到南沙群岛的位置图、猜

20、猜他的意思吗?再次出示地图5、再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文中的其他四字词语,练读三遍。6、出示带肩很多四字词语的段落,检查读书情况出示: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出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卜.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指名读,读好词句。变换句子的排列,体会句式整齐对仗的美感。再次朗读,读好节奏出示: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出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卜r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7、继续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出示: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启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受“第二波斯湾”的美称。指名读选取段落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体

21、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出示:巨大的蓝色宝库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M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继续出示,注意观察动词的变化:是巨大的蓝色宝库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极为丰富的产资源贮存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齐读词组二、整体读义1、出示读全文要求:认真、响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成语,读顺句子。读长句子要学会停顿换气,句子之间和小节之间的停顿要稍长。2、阅读作业:读完全文,概下每个小节的主要审了什么。在文中划一划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卜节课交流。3、书写作业: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一、二、三、板书设计作业教学后记新河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2、美丽

22、的南沙群岛课时2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3、初步学习二三段的构段方式,知道一段话可以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举例子具体说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背诵二三段。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教具准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一、复习导入:1、读题2、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很多,这些词语写出了南沙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注意积累,在今后的文中加以运用。二、交流作业,理清脉络。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哪些关于南沙群岛的情况?是从课文的哪些内容

23、了解到的?结合回答板书:位于最南端;巨大的宝库,迷人的世界2、指导概括,板书:1地理位置2物产丰富3景色优美4、观察课文,点拨引导:介绍一处地方,一般都要介绍这二方面的情况。从篇幅上看,对物产介绍的简略,对美丽的海介绍的更详细一些。也充分体现了课题的含义:美丽而富饶,因富饶而更美丽。5、南沙美,课文也很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南沙。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仔细读课文的第一段,介绍了关于南沙的哪些情况?出示课文段落: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卜丁一用用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

24、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2、交流地理位置:最南端南海概况:二百多座岛屿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在这里航行捕鱼,在岛上开垦、种植。3、指导用归纳法概括段意:第一段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4、学习、运用:介绍一处地方,通常在开头要写明地点和概况,使人有个初步的了解。我们也可以学着用上“位于”,加上方位,介绍一下家乡扬中。例:我的家乡扬中位于江苏省中部;扬中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小岛5、对比文字,体会语言的美感。(1)老师课前查到这样一段关于南沙的资料,同学们读一读,和课文中介绍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

25、什么不同。出示:南海有四大群岛,南沙群岛是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一向为广东,海南两省渔民捕鱼的场所。(2)指名读说,这段话介绍了哪些情况?(岛屿数量多,广东和海南人们在这里捕鱼。)(3),同样是对南沙群岛地理位置和概况的介绍,你更喜欢哪段描写?为什么?学生交流,读一读,说一说。(书中的介绍更美,美在哪儿)(4)指导品读词句:A用“星罗棋布”一词,形象地写出岛的数量多,分布广?B、介绍沿海的居民在南沙捕鱼,书中的语言句式更整齐,读起来更有美感。出示:在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5)指导朗

26、读。感受文中句自的整齐、优美、抒情。G以传说开头,增添了神秘感,更使人感受到海岛的美丽。指导朗读第一句话6、读全段三、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第一段文字讲了二方面的情况,概括这一段,用的是归纳法。有的段落整段话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概括段意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找到这段话的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写在段的开头或结尾,仔细一读就能发现。第二段是哪种情况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2、自读后,交流中心旬出示句子,朗读:南沙群岛是我国巨大的蓝色宝库。3、这个宝库中有什么呢?你又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个宝库的巨大的?同学再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1)交流板书:海洋生物可产资源海洋动力(2)交流体会“巨大、蓝色

27、”,相机出示:巨大的蓝色宝库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M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3)这里的“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都表示了多的意思,那能不能交换代替使用呢?(交流体会文章用词准确恰当)。(4)简单补充介绍海洋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产资源是有限的,但阳光,海水都是可以运用的消洁的新能源,现在人们就开始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来发电。南沙在辽阔的海洋中,不愧是巨大的蓝色宝库。(5)指导朗读:这些词语都透看对南沙的喜爱与赞美,有感情地读一读。4、根据课件上的词语提示,练习背一背5、小结: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介绍了这三宝来介绍。把“巨大的宝库”的意思写具体,这样的构段万式找们并

28、不陌生。板书:总分结构四、学习第3自然段1、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是这样的写法,请同学自己轻声第三段,划出中心句,再找找围绕这个中心句写了哪几方面,把关键词圈回出来。2、出示段落,指名读3、读后交流:总说: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分说:天是一块蔺玉、海是一块翡翠。水中的鱼虾九彩缤纷每一个浪花都是美的4、哪些词句特别美,特别神往?指名读,说: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南沙的美丽、好客)5、欣赏图片,聆听音乐,齐读全段。6、选背最喜欢的句子五、总结全文1、学完全文,你对南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用一句话概括南沙,你会怎么说?出示: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宝库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交流:南沙不仅是

29、祖国巨大的宝库,也是个迷人的世界。3、指导变换说法,突出印象最深刻的特点:南沙不仅是个迷人的世界,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南沙不仅是巨大的蓝色宝库,更是一个迷人的世界。4、课后再读读关于南沙的更多故事,了解祖国的美丽南沙。六、作业:1、背诵课文二、二两段2、完成补充习题的其他内容。3、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先总说后分说的构段方式,并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仿写。板书设计美丽的南沙群岛1地理位置海洋生物总分结构2物产+富矿产资源海洋生物3景色优美(水天相连五彩缤纷每一朵浪花都是美的)作业1教学后记新河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3、庐山的云雾课时1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

30、字词语。2 .指导学生能止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一、导入。1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2 .介绍庐山最有名的景点风光。课件出示图片:如庐山瀑布、五老峰3 .庐山最未用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它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板书:庐山的云雾,齐读课题:3.庐

31、山的云雾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将课文读止确。(2)圈划出文中的新词及不懂的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2 .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语正音:瀑pu布变幻hum(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第T:这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变幻无常:变化没启一定的规律,形容玄雾变化多、姿态万千。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第二节:正音:绒帽(rmg)缠绕(chmrod)系(ji)鞋带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弥漫:(雾气)布

32、满、充满。缠绕:环绕。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第三节:讨论理解几个成语。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第四节: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o三、再读课文。1 .默读,理清文章脉络。2 .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讨论交流3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分别写了什(1)总写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四、作业。1 .抄写词语。2 .朗读课文。教学后记三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郑动2015年3月日课题

33、3、庐山的云雾课时2教学目标1 .认识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2 .精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等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3 .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等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妙意境。教具准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案)个性化教案(个案)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卜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我们继续去尽情欣赏。二、精读课文第T。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

34、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出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齐读这句,突出“景色秀丽”。第二、三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营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三、精读第二小节。1 .自读第二节,想一想:这

35、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2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交流)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3 .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妙神奇美不胜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打比方)说说你最喜欢哪句,它好在哪里。4 .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写法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5 .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指导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6 .总结学习这节的方法:读一一划一一品一一读一一目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1 .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法自学第三小节。2 .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3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问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繁多。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