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分享_第1页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分享_第2页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分享_第3页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分享_第4页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分享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主备人:郎贤栓 审核: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课型:新授课班级: 姓名: 组号: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学习重难点:1、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2、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法引导:以学生自读为主,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教师设计思考题

2、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链接:1、关于克隆: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2、走近整理:谈家桢先生是国际着名遗传学

3、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3相关链接: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

4、然规律。 什么东西可以克隆? 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这难道不奇妙吗?学习时间:一课时自主学习:一、预习检测1、加横线字注音:繁衍(    ) 囊胚期(    )  蟾蜍(        ) 蝌蚪(     ) 鄞县(    ) 性腺(     )  胰蛋白酶(     )&#

5、160;分泌(      )   濒临(     ) 孵化(    ) 2、解释词语:繁衍:            濒临: 神通广大: 拍案叫绝: 相安无事: 难能可贵: 补充字词: 二、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究竟什么叫 “

6、克隆”?了解课文你能用简洁语言下定义?3、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4、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我看“克隆人”: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梦想、一种空想,然而,在今天,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可使之变得“可能”。如果你是球迷,也许,你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也许,你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固然好。但是,请别忘记:世界卫生组织的决议: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这一行为同人类的诚实与道德背道而驰。就拿美国女婴这一事例看:就克隆人这一个

7、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这样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岂不是不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三、合作探究: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整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  2、克隆的成果有哪些?“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四、推敲语言:思考: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出科学家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找出能表现这些的语句。(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

8、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3厘米长的鲫鱼。(3)、经过几百次黑灰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4)、经过247次失败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拓展延伸:辩论主题: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辩论要求:(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提示:教师须预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资料,对这门科学(克隆)和由此涉及的道德问题有所了解、认识。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

9、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1、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科技之剑,让科技不仅造福人类,同时也能提高人类道德水平,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打下初步思想基础。2、科技的发展,在改善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包括伦理道德观的重整和转变,因而不能固守传统不放,应有所完善和提升。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克隆是恶兆:课堂小结:  练笔:“假如我被克隆”,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达标检测:1、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10、160;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 出细胞核。(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并把这些细

11、胞的核(A)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的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B)照料,这些换核卵中所以也是克隆爪蟾。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1第1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 2“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如何理解?3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精选;精确;精密;精心;精致A( ) B( )4第三段中的前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文中画线句子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6试概括三段的段落大意 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自己与朋友间发

12、生的一切不快统统抹去,重新植入我们手挽手、肩并肩欢歌笑语的日子。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我的任性从父母的脑海中轻轻擦去,然后将我的孝顺、听话与无尽的爱重新移入父母的脑海,让他们的脸庞永远绽开舒心的微笑。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植入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脑海中,让他们不再因儿时贫苦而带来的伤痛难以开怀,取而代之的则是甜蜜、幸福的童年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企盼。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一个充满温馨与爱的家庭移入孤寡老人的脑海,让他们不再因子女的不孝、冷漠而郁郁寡欢;让他们不再因老伴的离去而黯然神伤;让他们不再因孤独而沉默寡言。我要让美好的回忆陪伴他们度过余生。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五彩斑斓的世界移入盲人的脑海;我要将美妙动听的音乐移入双耳失聪的人的记忆,我要将一切鄙视与不屑永远移出全世界残疾人的记忆,而把一份同情与关爱轻轻地放入他们的脑海,让他们的唇边开放微笑的花朵。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恐惧与炸弹永远移出南斯拉夫人的记忆!让他们不再因亲人的失去、家庭的破碎而悲伤,不再因国家的支离破碎而失去对未来的期望,不再因那血淋淋的残景、那被大火烧焦的残垣断壁而永远留下一个永不愈合的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