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生物实验题的解题建议生物实验题的解题建议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修订。高考考纲的相关要求:高考考纲的相关要求:3生物实验题的类型:生物实验题的类型:(1)实验分析类)实验分
2、析类(2)实验设计类)实验设计类4实验分析类试题实验分析类试题题目给出实验的全过程,题目给出实验的全过程, 包括实验步骤和结果(现象)等,包括实验步骤和结果(现象)等,要求学生分辨自变量与因变量,要求学生分辨自变量与因变量, 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 分析某些步骤或者现象,分析某些步骤或者现象, 处理数据,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等等。得出结论,等等。 5 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不同浓度的
3、Ach,b处给予恒定处给予恒定刺激,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右图。实验结果如右图。本实验中自变量是本实验中自变量是 。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其目的是 。c、d处数据说明了处数据说明了 。如果实验人员在如果实验人员在f处注入处注入Ach,d处给予刺激,处给予刺激,c、e处分别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 处。处。Ach浓度ms分辨自变量与因变量分辨自变量与因变量6答案:答案:Ach浓度浓度 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原有突触小泡中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原有突
4、触小泡中 Ach的干扰的干扰Ach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但是会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但是会促进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间传递 c 7实验设计题的类型:实验设计题的类型:(1)全程设计)全程设计(2)补充设计)补充设计(3)评价和修订实验方案)评价和修订实验方案8全程设计全程设计试题给出实验目的和原理,试题给出实验目的和原理,要求考生通过设计实验步骤,要求考生通过设计实验步骤,验证或探究一定的生物学问题,验证或探究一定的生物学问题,得到相应的结果,形成结论。得到相应的结果,形成结论。9题目题目明确给出了实验目的、原理和部分步骤,明确给出了实验目的、原理和部分步骤
5、,要求考生把其他步骤补充完整。要求考生把其他步骤补充完整。补充设计类试题补充设计类试题10实验方案评价与修订类试题实验方案评价与修订类试题题目题目给出明确的实验目的、原理及实验方案,给出明确的实验目的、原理及实验方案,要求考生要求考生对其作出恰当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或者对其作出恰当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或者错误并加以改正。错误并加以改正。11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1. 分析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目的(1)是验证型还是探究型?)是验证型还是探究型?(2)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3)实验变量(自变量)和)实验变量(自变量)和 反应变量(因变量)
6、分别是什么?反应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2验证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探究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结果已知,结果已知,需要对实验结果做出准确的描述。需要对实验结果做出准确的描述。结果未知,结果未知,需要使用需要使用“如果如果 (出现某种结果),(出现某种结果),则说明则说明 (相应的推断)(相应的推断)”的句型,的句型,对结果进行预测与分析。对结果进行预测与分析。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13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否施加自是否施加自变量处理变量处理是是实验组实验组否否对照组对照组施加自变施加自变量处理量处理低低中中高高形成梯度形成梯
7、度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互对照)(相互对照)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条件对照组条件对照组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14验证验证X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的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探究不同浓度的探究不同浓度的X物质对水稻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萌发的影响例题分析:例题分析:验证型验证型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施以施以X处理组处理组实验组实验组探究型探究型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不施以不施以X处理组处理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施以不同浓度施以不同浓度X处理组处理组实验组(实验组(3个
8、以上)个以上)不施以不施以X处理组处理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52. 明确实验原理,做出假设明确实验原理,做出假设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 实验原理就是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所依据的科学理论。由于生物学实验的复杂性,其所依据的科学理论有些是生物学原理,如原生质层的半透膜性质;有些是物理学原理,如水势差产生的渗透作用;有些是化学原理,如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特异性颜色反应 163. 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分组、编号;实验材料的选择、分组、编号;试剂的选择或配制;试剂的选择或配制;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仪器的选择和
9、组装;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处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处理;实验条件和时间的设定;实验条件和时间的设定;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采集及记录。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采集及记录。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17充分利用试题所给出的信息充分利用试题所给出的信息巧妙借用经典实验或课本实验中现成的方巧妙借用经典实验或课本实验中现成的方法步骤法步骤设法提高设计的可信度(遵循单一变量、设法提高设计的可信度(遵循单一变量、对照性、随机性、重复性等原则)对照性、随机性、重复性等原则)以以“1、2、3”做分步叙述,做到条理分明做分步叙述,做到条理分明注意步骤之间的前后衔接,步步相连注意步骤之间的前后衔接,
10、步步相连设计完成后,通读检查设计完成后,通读检查建议:建议:184. 实验测量与记录。实验测量与记录。 测量指标应是客观的,测量指标应是客观的, 测量手段应是科学的,测量手段应是科学的, 记录应是准确有序的。记录应是准确有序的。 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195. 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 或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与分析。或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与分析。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206. 得出实验结论。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要呼应实验目的,结论要呼应实验目的, 即回答所验证的生物学事实的结果如何。即回答所验证的生物学事实的结果如何。 全程设计类题目
11、的解题步骤:全程设计类题目的解题步骤:21例题分析:例题分析: 2009年广东高考题年广东高考题36题题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湿度等,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2、(1)实验方案:)实验方案:(2)实验结果测试:)实验结果测试:22设计要点:设计要点:1.至少分三组(三个处理),其中必须有一组为黑暗至少分三组(三个处理),其中必须有一组为黑暗处理,其余各组的光照强度之间要形成梯度。处理,其余各组的光照强度之间要形成梯度。(各组(各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体现对照性原则。)之间形成相互对照,体现对照性原则。)2.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重复性原则)体现重复性原则)3.各组的种子数目、长势以及除光照强度之外的其他各组的种子数目、长势以及除光照强度之外的其他培养条件、培养时间要相同。培养条件、培养
13、时间要相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体现单因子变量原则)体现单因子变量原则)4.以大豆植株的高度作为测量指标。以大豆植株的高度作为测量指标。23从从200粒大豆种子中选出粒大豆种子中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粒大小一致的种子, 随机分成随机分成6组,每组组,每组30粒,分别放在垫有湿润滤粒,分别放在垫有湿润滤 纸的培养皿中培养,编号。纸的培养皿中培养,编号。将上述将上述6个培养皿放入对应的光照培养箱中,将个培养皿放入对应的光照培养箱中,将 各培养箱的光照强度分别设为各培养箱的光照强度分别设为0、2000、4000、 6000、8000、10000Lux,温度,温度25,培
14、养一周。,培养一周。测量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测量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平均值。计算每组平均值。实验方案实验方案24补充设计类试题的解答建议:补充设计类试题的解答建议:在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基础上,在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基础上,理解已有步骤的意图,理解已有步骤的意图,做出符合逻辑的补充。做出符合逻辑的补充。252010年理综试题年理综试题 29题(题(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实验组实验组6 6中,中,应该为应该为 ,原因是,原因是 ;应该为应该为 ,原因是,原因是 ;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
15、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 和和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研究目的:探究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饲料: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饲料: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普通饲料(含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植物蛋白; 试验饲料:基础饲料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动物蛋白。实验分组:实验分组:实验组号实验组号 小鼠数量(只)小鼠数量(只) 饲料饲料
16、 饲养时间(天)饲养时间(天) 1 10 基础饲料基础饲料 21 2 10 试验饲料试验饲料1(含(含6% A动物蛋白)动物蛋白) 21 3 10 试验饲料试验饲料2(含(含12% A动物蛋白)动物蛋白) 21 4 10 试验饲料试验饲料3(含(含18 %A动物蛋白)动物蛋白) 21 5 10 试验饲料试验饲料4(含(含24% A动物蛋白)动物蛋白) 21 6 10 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26 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的分解
17、,产生的O能使溶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参照上图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参照上图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设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如果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第 号试管。号试管。27实验方案评价与修订类试题的解答建议:实验方案评价与修订类试题的解答建议:第一,利用已学
18、知识,判断该方案中所用第一,利用已学知识,判断该方案中所用 的材料、试剂、方法、步骤能否达的材料、试剂、方法、步骤能否达 到实验目的;到实验目的;第二,应用实验设计的几项基本原则,判第二,应用实验设计的几项基本原则,判 断该方案是否具有较高可信度;断该方案是否具有较高可信度;第三,在此基础上,分析需要做哪些纠正第三,在此基础上,分析需要做哪些纠正 或者补充,提出改正的要点。或者补充,提出改正的要点。 28自变量又称实验变量,应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自变量又称实验变量,应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2930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
19、了如下的研究课题: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了如下的研究课题: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 自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 。 变量的确定方法:变量的确定方法:黄瓜长势、光强、温度、水等黄瓜长势、光强、温度、水等(1)根据实验课题确定变量:)根据实验课题确定变量:乙烯利浓度乙烯利浓度黄瓜雌花数量黄瓜雌花数量31 例例7:(:(09江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江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影响。 自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20、:;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温度、光照强度、叶片大小等温度、光照强度、叶片大小等 变量的确定方法:变量的确定方法:32练习练习9:(:(09广东)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广东)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
21、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实验方案:(略)()实验结果预测:(略)实验方案:(略)()实验结果预测:(略) 自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因变量:; 无关变量:无关变量: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大豆植株高度大豆植株高度温度、温度、CO2浓度、大豆种子活性等浓度、大豆种子活性等 变量的确定方法:变量的确定方法:()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33序号序号项目项目试试 管管12312ml淀粉淀粉2ml淀粉淀粉2ml淀粉淀粉237沸水沸水冰块冰块31ml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1ml唾
22、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1ml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41滴碘液滴碘液1滴碘液滴碘液1滴碘液滴碘液现象现象例例8 8:某同学按下表的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某同学按下表的顺序进行实验操作.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温度温度酶的活性酶的活性pH、酶量、淀粉量等、酶量、淀粉量等(3)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变量)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变量 变量的确定方法:变量的确定方法:34练习练习10. (0广东广东)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实验名称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兔的水盐代谢调节材
23、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1)家兔)家兔12只,只,2.5 kg/只,随机分为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组(甲、乙及丙组),每组每组4只。只。(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溶液,乙组滴注0.9%NaCl溶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 ml,0.5 h滴完。滴完。(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h内兔的尿液量内兔的尿液量.结果与分析(略)结果与分析(略)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无关变量: 。NaCl溶液浓度溶液浓度兔的尿液量兔的尿液量NaClNaCl溶液的量、家兔大小及生物状况、
24、收集测定时间等溶液的量、家兔大小及生物状况、收集测定时间等(3)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变量)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变量 变量的确定方法:变量的确定方法:35()根据实验记录的结果确定变量()根据实验记录的结果确定变量例例9:某厂需一种在:某厂需一种在80度高温下使用的淀粉酶。现有甲度高温下使用的淀粉酶。现有甲乙两种淀粉酶可供选择,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帮助该厂乙两种淀粉酶可供选择,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帮助该厂对两种酶进行筛选,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对两种酶进行筛选,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温度()102030405060708090100酶的相酶的相对活性对活性(%)淀粉淀粉酶甲酶甲62543678365222
25、00淀粉淀粉酶乙酶乙61525487692100988265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无关变量: 。温度温度酶的活性酶的活性pH、酶的浓度、底物浓度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等 变量的确定方法:变量的确定方法:36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原理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保卫细胞吸水或细胞失水保卫细胞吸水或细胞失水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保卫细胞外界溶液的渗透压保卫细胞外界溶液的渗透压(5)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推出)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推出 变量的确定方法:变量的确定方法:37 控制自变量的原理控制自变量的原理 自变量的操作:在实验中,设法给实验对象施
26、自变量的操作:在实验中,设法给实验对象施加干扰,造成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使研究对加干扰,造成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使研究对象在被干扰的状态中反映出某种现象和属性。象在被干扰的状态中反映出某种现象和属性。 通常用通常用“加法加法”或或“减法减法”来完成。来完成。 加法就是以自然状态为对照组,给实验组添加加法就是以自然状态为对照组,给实验组添加变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变量是一个外在的变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变量是一个外在的条件,如在条件,如在“观察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实验中, 实验组实验组=正常生活的叶片正常生活的叶片SO2。38 控制自变量的原理控制自变量的原理 减法就是以
27、自然状态为对照组,给实验组去掉减法就是以自然状态为对照组,给实验组去掉变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变量是一个实验条变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验变量是一个实验条件,如在件,如在“CO2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实验实验中,实验组中,实验组=正常生活的植株正常生活的植株CO2。又如。又如“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中,有光照的一组是中,有光照的一组是对照组,去除光照(遮光)的一组是实验组。对照组,去除光照(遮光)的一组是实验组。 有些变量,无法去除或添加,只能是改变,如有些变量,无法去除或添加,只能是改变,如温度、温度、pH等。等。39 控制自变量的原理控制自变量的原理
28、 除去容器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增加水中二氧化碳-NaHCO3 增加水中的氧气增加水中的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减少水中的氧气减少水中的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暗处理置于黑暗环境中暗处理 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脱色酒精脱色 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干扰-遮光遮光 添加生长素添加生长素-喷洒、涂抹、浸泡、敷富含生长素的喷洒、涂抹、浸泡、敷富含生长素的 琼脂块琼脂块添加蛋
29、白质、多肽类激素添加蛋白质、多肽类激素-注射注射添加固醇类激素添加固醇类激素-饲喂饲喂40 3.因变量及其检测因变量及其检测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反应变量是研究是否成功的引起的变化和结果。反应变量是研究是否成功的证据,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证据,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 因变量需要根据实验原理、实验要求或题干中因变量需要根据实验原理、实验要求或题干中的提示,结合实验条件分清是定性实验还是定量的提示,结合实验条件分清是定性实验还是定量实验,从而确定观察或测量的指标及其方法。实验,从而确定观察或测量的指标及其方法。 反应变量
30、的检测方法反应变量的检测方法41 在实验中,由实验变量所引起的反应变量的变化,有在实验中,由实验变量所引起的反应变量的变化,有的可直接被观察和记录。如的可直接被观察和记录。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反应变量催化效率的高低,直实验中,反应变量催化效率的高低,直接通过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被分解的程度,接通过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被分解的程度,即产生氧气气泡的大小、多少来体现。有的则不能直即产生氧气气泡的大小、多少来体现。有的则不能直接被观察和记录,只能通过间接方式呈现。如接被观察和记录,只能通过间接方式呈现。如“温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对酶活
31、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实验中,不同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可通过淀粉水解的情况反映,淀粉的水解情况变化,可通过淀粉水解的情况反映,淀粉的水解情况无法直接观察,只能通过加碘液以观察溶液是否变蓝无法直接观察,只能通过加碘液以观察溶液是否变蓝及变蓝的程度,来确定淀粉酶是否有活性及催化活性及变蓝的程度,来确定淀粉酶是否有活性及催化活性的强弱。的强弱。42 由此可见,反应变量要有相应的观察和测量指由此可见,反应变量要有相应的观察和测量指标,这样才能对结果进行分析。生物实验中,标,这样才能对结果进行分析。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检测反应变量的观测指标有两类:一类常用的检测反应变量的观测指标有两
32、类:一类是物化指标,包括颜色变化、温度和是物化指标,包括颜色变化、温度和pH的变的变化、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变化、反应速率化、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变化、反应速率(速率速率)、反应时间、沉淀生成、气味变化、气泡的产生反应时间、沉淀生成、气味变化、气泡的产生等;另一类是生物指标,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等;另一类是生物指标,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状况的变化、生长发育状况、存活状态、菌落状况的变化、生长发育状况、存活状态、菌落特征等。特征等。43 光合速率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呼吸速率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新陈代谢速度
33、新陈代谢速度-动物耗氧量动物耗氧量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动物身高、体重变化动物身高、体重变化 胰岛素作用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动物活动状态 蛋白质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 常见因变量的检测方法常见因变量的检测方法44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即在于分析解释这种前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即在于分析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因后果。例如,在“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冰块)、适温、适温(37)、高温高温(沸水浴沸水浴)就是实验变
34、量。而由于低温、适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能力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能力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分析解释温度变化即在于分析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与酶的活与酶的活性性(反应变量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其经验事实。的因果关系及其经验事实。45B46组组1:60;组组2:0;组组3:10047 教材中相关实验中的变量举例:4849 4.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1)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又叫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变化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即是指与研究目标无关
35、,但却影响研究结果的变量,实验者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对因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否则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认定。50 (2)无关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无关变量有以下三条途径 恒定法。即设法创造稳定的、适宜的、维持不变的相同条件进行实验,以消除这些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干扰。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51 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
36、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平衡法或抵消法。即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可设置对照组。即遵循对照性原则,可根据实验目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对照方法。52 在设置对照组或多个实验组时,必须考虑在实验组间和实验组与对照组间除了实验处理因素(单因子变量)的不同水平设置外,其余因素必须一致和正常,以排除干扰。 可重复性、随机、大样本。随机分组,大样本、重复实验是为排除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3)额外变量额外变量 额外变量亦
37、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53 (4)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的关系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的关系。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54关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关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根据对实验变量处理的方式根据对实验变量处理的方式
38、根据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结果的已知或未知根据实验结果的已知或未知55根据对实验变量处理的方式根据对实验变量处理的方式 在探究胚芽鞘尖端与向光性形成的关系时,在探究胚芽鞘尖端与向光性形成的关系时,以下以下A组为对照组,组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为实验组:56根据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当实验目的为当实验目的为“探究探究温度温度对对-酶活性的影响酶活性的影响”时,时,0处理组、处理组、60 处理组、处理组、100 处理处理组同为实验组,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组同为实验组,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对照;当实验目的为当实验目的为“探究探究高温高温对对-酶活性的影响酶活性的影响”时,时,60 处理组为对照组,
39、处理组为对照组,100 处理组为处理组为实验组。实验组。571为空白对照,为空白对照,4为条件对照,为条件对照,3为实验组为实验组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根据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58根据实验结果的已知或未知根据实验结果的已知或未知 某植物种植在弱碱性土壤中,常常开白花。某植物种植在弱碱性土壤中,常常开白花。是土壤是土壤pH影响了花色吗?影响了花色吗?实验组幼苗应种植在非碱性土壤中,实验组幼苗应种植在非碱性土壤中,对照组幼苗应种植在弱碱性土壤中对照组幼苗应种植在弱碱性土壤中59(2012汕头一模)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汕头一模)某种
40、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一组相关的问题。回答一组相关的问题。(3)已知)已知t2温度处理过的该酶,温度处理过的该酶,当温度提高到当温度提高到t3时,其活性随着时,其活性随着提高;但不知道经过提高;但不知道经过t4温度处理温度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对后一个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对后一个问题进行探究。问题进行探究。取取3支试管,编号为支试管,编号为A、B、C,各加入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各加入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1mL。将。将A和和B设为对照组,其温度处理是设为对照组,其温度处理是
41、 ,保温,保温10 min;将;将C作为实验组,其温度处理是作为实验组,其温度处理是 。(3)分别置于分别置于t3、t4温水中温水中 在在t4温水中保温温水中保温5min,再转移到,再转移到t3温水中保温温水中保温5min t1 t2 t3 t4 t5 温度酶活性60 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图1761注意: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注意: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6263 加法原理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原理。种影响因素的原理。 例:探究不同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例:探究不同酸碱度对唾液淀粉
42、酶的影响实验。加酸和加碱的一组为实验组。影响实验。加酸和加碱的一组为实验组。 减法原理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减法原理。种因素即减法原理。 例: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例: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 常态是对照组,运用加法或减法原理的常态是对照组,运用加法或减法原理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实验组。64例: 实验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P78 常态是对照组,运用加法或减法原理常态是对照组,运用加法或减法原理的一组为实验组。的一组为实验组。65P7966l了解实验结果有哪些呈现形式了解实验结果有哪些呈现形式l学会判断实验结果学会判断实验结果l实
43、验结果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实验结果与实验结论的区别67(0909广东卷)广东卷)6 6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预期显色结果 DNADNA甲基绿甲基绿红色红色 脂肪脂肪苏丹苏丹橘黄色橘黄色 淀粉淀粉斐林试剂斐林试剂蓝色蓝色 蛋白质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 紫色紫色A B C D D D68(0909广东卷)广东卷)36.36.(8 8分)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分)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豆幼苗比阳光下生
44、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200粒)、光照培养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1 1)实验方案:)实验方案:(2 2)实验结果预测:)实验结果预测:提示提示:(:(1)分组、控制好单一变量,测定与统计分组、控制好单一变量,测定与统计 (2)不同光照强度下大豆幼苗生
45、长的高度)不同光照强度下大豆幼苗生长的高度69(1)实验方案()实验方案(6分)分)实验材料:选出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 6组,每组组,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粒,在培养皿中培养。培养条件:光照强度培养条件:光照强度0、2000、4000、 6000、 8000、10000Lux;温度;温度25,培养一周。,培养一周。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 平均值。平均值。注:要求至少分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注:要求至少分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 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
46、Lux(黑暗)。(黑暗)。(2)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高度下降。高度下降。701 1、什么是实验结果?、什么是实验结果?实验的参考指标实验的参考指标 (可见、可测、可数)(可见、可测、可数)2 2、如何理解实验结论、如何理解实验结论3 3、实验结果的呈现形式?、实验结果的呈现形式?色变色变(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并结合实(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并结合实验原理而得出的一种理论性结论,是实验验原理而得出的一种理论性结论,是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一种推论)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一种推论)71试剂名称试剂名称检验对象检验对象对应颜
47、色对应颜色碘液碘液淀粉淀粉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蛋白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还原性糖还原性糖二苯胺二苯胺DNA DNA 苏丹苏丹(苏丹(苏丹)脂肪脂肪龙胆紫(醋酸洋红)龙胆紫(醋酸洋红) 染色体染色体甲基绿甲基绿DNA DNA 吡罗红吡罗红RNARNA健那绿健那绿线粒体线粒体重铬酸钾重铬酸钾酒精酒精溴麝香草酚蓝溴麝香草酚蓝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刚果红刚果红纤维素纤维素伊红美蓝伊红美蓝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高高中中实实验验有有关关常常考考实实验验的的颜颜色色变变化化蓝色蓝色紫色紫色砖红色砖红色蓝色蓝色橘黄色橘黄色(红色)(红色)深蓝色深蓝色(红色)(红色)绿色绿色红色红色蓝绿色蓝绿色橙色橙色变变灰绿色灰绿色黄
48、色黄色红色红色深紫色深紫色723 3、实验结果的呈现形式?、实验结果的呈现形式?形变形变 (甲状腺激素对小蝌蚪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对小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的影响;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单侧光对燕麦胚赤霉素的含量;单侧光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芽鞘生长的影响)量变量变 (气体体积、长度、宽度、重量、(气体体积、长度、宽度、重量、质量等)质量等)73关于实验结果与结论:关于实验结果与结论:例如:探究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大蒜鳞茎生长的例如:探究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大蒜鳞茎生长的 伸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伸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IAA浓度浓度 010-1210-10 10
49、-8 10-6 10-4根长度根长度(mm) 2.8 11.5 10.0 8.6 6.6 1.8苗高度苗高度(mm) 25.5 30.6 39.2 29.6 26.2 18.174结论:结论:(1)适宜浓度的)适宜浓度的IAA促进根和茎的生长,促进根和茎的生长,过高浓度的过高浓度的IAA抑制生长。抑制生长。(2)促进根和茎生长的适宜)促进根和茎生长的适宜IAA浓度是不浓度是不同的。同的。75 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织内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原有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处注入不
50、同浓度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处给予恒定刺激,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右图。实验结果如右图。本实验中自变量是本实验中自变量是 。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其目的是 。c、d处数据说明了处数据说明了 。如果实验人员在如果实验人员在f处注入处注入Ach,d处给予刺激,处给予刺激,c、e处分别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 处。处。Ach浓度ms76答案:答案:Ach浓度浓度 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原有突触小泡中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原有突触小泡中Ac
51、h的干扰的干扰Ach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但是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但是会促进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会促进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 c如果是结果,可以这么描述:如果是结果,可以这么描述:随着随着AchAch浓度的增浓度的增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不变,在神经元间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不变,在神经元间传递速度加快传递速度加快 77(04高考)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高考)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请以小白鼠为实验
52、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一)实验材料和用具:(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试管,烧杯等。(二)实验步骤:(二)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取尿液。)(三
53、)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7879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结果唯一、结论唯一,即实验结果唯一、结论唯一,即实验目的的陈述。目的的陈述。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结果若干、结论若干,一种结结果若干、结论若干,一种结果分析得出一种结论。果分析得出一种结论。80例题:例题:(08(08海南海南)21)21节选节选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具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
54、幼苗若干、完全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1)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两组,A组为对照组,组为对照组,B组为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用喷壶分别将蒸馏水和赤霉素溶液喷洒在用喷壶分别将蒸馏水和赤霉素溶液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两组幼苗上。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高度。时间后,测定
55、两组植株的高度。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植株平均高度 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赤霉素含量少,大豆出现矮化赤霉素含量少,大豆出现矮化81 结果:结果应为实验实际出现的情况结果:结果应为实验实际出现的情况,如,如“孟德尔分离现象解释实验孟德尔分离现象解释实验”中出现的结果中出现的结果为为“得到的得到的64株后代中,株后代中,30株高茎,株高茎,34株株矮茎,两种性状分离比约为矮茎,两种性状分离比约为1 1”,而,而“探探究植物细
56、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处于中处于30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果真发生了质壁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果真发生了质壁分离,而处于清水中的已分离细胞果真发生分离,而处于清水中的已分离细胞果真发生了复原现象了复原现象。 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82 结论结论 结论的得出须依据实验结果,即结论的得出须依据实验结果,即若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得出与先若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得出与先前的假说一致的结论或前的假说一致的结论或“假说成立假说成立”(如(如“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若实),若实验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
57、,则得出的验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则得出的结论应为结论应为“假说不成立假说不成立”。 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8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如测得的有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出现的颜色的变化、形态和生理关数据、实验对象出现的颜色的变化、形态和生理等方面的变化,等方面的变化,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实验结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实验结论是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合理迁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合理迁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质
58、的认识。如如“鉴定葡萄糖是还原糖鉴定葡萄糖是还原糖”的实验中,的实验中,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共热煮沸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这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共热煮沸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是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葡萄糖是还原糖葡萄糖是还原糖”则是实验的结论。则是实验的结论。 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84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对现象、结果和结论的简单区别组别组别适量的水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1 1号号无无有有橱柜橱柜2 2号号有有有有橱柜橱柜3 3号号有有有有冰箱冰箱4 4号号有有无空气无空气橱柜橱柜1 1号现象:种子没有萌发号现
59、象:种子没有萌发 (对客观事实的具体描述,即对因变量的描述)(对客观事实的具体描述,即对因变量的描述) 1 1号和号和2 2号的结果:号的结果:小麦小麦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如果只以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如果只以1 1号得出的结果不是号得出的结果不是 我们需要的)(针对我们需要的)(针对具体实验具体实验得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得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 1 1号和号和2 2号的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号的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这个结论并不严谨,因为只从一个实验中得出)(这个结论并不严谨,因为只从一个实验中得出) 上述实验的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上述实验的结论
60、: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从众多的事实、现象或结果中总结或推断出来的(从众多的事实、现象或结果中总结或推断出来的判断判断,有一个相对的高度),有一个相对的高度)85伞藻由伞藻由“帽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现有两种类型的伞藻,一种伞帽为伞形帽的伞藻,另一种现有两种类型的伞藻,一种伞帽为伞形帽的伞藻,另一种为菊花形帽的伞藻。为了探究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某为菊花形帽的伞藻。为了探究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某人用伞藻做了如下实验:人用伞藻做了如下实验: a. a. 将两种伞藻的伞帽和柄分别剪掉,留下假根。将两种伞藻的伞帽和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体胸部解剖》课件
- 初中数学复习:二次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与性质课件
- 安全管理课件-安全工作许可证制度
- 青年运动营养补充
- 《营销策略与广告传播》课件
- 深入探索纺织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概述
- 原油储存项目前景分析与可行性探讨~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24270-2009永磁材料磁性能温度系数测量方法
- 公司PVC管材合同模板
- 混凝土坍落度仪质量检验记录
-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1
-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
- 巴氏染色-临床实践能力训练考核标准
- 中医儿科学:小儿生长发育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模板-2020版
- 泌尿系结石医学PPT课件
- 《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