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操作保养规程要点_第1页
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操作保养规程要点_第2页
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操作保养规程要点_第3页
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操作保养规程要点_第4页
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操作保养规程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操作保养规程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操作保养规程1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非防酸三相分离器的操作、维护保养等内容和要求。本规程适用于PN9.8非防酸三相分离器。2 风险提示分离器属于压力容器,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强制检验。分离器存在地层流体泄漏、超压爆炸、引起火灾、人员中毒、物体打击、污染环境等风险。三相分离器作为试油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工况好坏直接影响录取数据的准确性。为确保施工质量,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操作规程。3 操作内容3.1启动前准备3.1.1 整体检查1、检查分离器各连接部件有无松动、变形、损坏;2、分离器的仪器、仪表是否齐全、完好;3、分离器的摆放位置

2、是否合理,地基是否坚固;4、进出口连接是否正确。3.1.2液位、压力控制系统1、检查内部浮子的连接是否完好;扭矩传动杆动作是否灵活;2、给分离器的仪表供气(可使用氮气,严禁使用氧气),气源压力最高不超过130 psi。检查液位控制器、压力控制器的输入压力30 psi;3、检查油、水管路控制阀的动作是否灵活(常闭阀);调节液位控制器的输出压力到0-14Kpa(0-2psi)时,气控阀为关闭状态;当输出压力为21或42Kpa(3或6psi)时,气控阀应慢慢打开;当输出压力为0.10Mpa(15psi)时,气控阀应完全打开。注意全开时的行程;4、检查气出口阀的动作是否灵活(常开阀)。控制器压力为0-

3、14Kpa(0-2psi)时,气控阀开始关闭;当输出压力为0.10或0.20Mpa(15或30psi)时,气控阀完全关闭。注意全闭时的行程;5、检查压力控制器(Fisher 4150K)波纹管的灵敏度。将控制器的压力传入管线连至静重仪。将比例阀置于100%处,静重仪加压到波纹管额定压力时,阀应从关闭状态到全开状态,卸压后阀应关闭。3.1.3分离器冲洗1、泵水冲洗分离器,直到目测排出的水干净为止(油、水管路及排污管路畅通无堵塞);2、开启油、水管路控制阀,检查流量计转动是否正常(需有一定压力);3、打开液位计排泄阀,检查液位计有无堵塞、液位计是否清洁,若不清洁需按下列步骤进行清洗;a. 关液位计

4、两端的针型阀,及排泄阀,开顶部的阀门或丝堵;b. 往液位计内灌柴油或汽油,用刷子洗刷其内壁;c. 开排泄阀放掉清洗油,关顶部的阀门或装上丝堵;d. 开下部针型阀,待排出水干净后关闭;e. 将上部针型阀开一半,水流应畅通;f.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液位计内清洁为止。4、打开取样针型阀,检查有无堵塞;5、打开收缩率测定仪的排泄阀,检查有无堵塞;6、清洗收缩率测定仪看窗(方法同液位计)。3.1.4校对液体流量计1、分离器清洗完毕后,容器灌满清水;2、开分离器流量计旁通及油出口的气动阀,将出口倒入计量罐。开泵,根据流量计的计量范围调节供水量;3、慢慢打开一个流量计的进、出口阀,关闭旁通;4、同时记录某段时

5、间内(一般为15分钟)流过流量计及进入计量罐的水量。流量计的校验系数为Fm=计量罐所量水的体积/流量计所测水的体积;5、重复3和4既可逐一求得各流量计的校验系数。3.1.5校对气体流量计 1、检查记录仪的记录笔是否完好,卡片驱动器通电或上发条; 记录笔的区分:a. 静压-兰色b. 压差-红色c. 温度-绿色2、感压及传动部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不卡不旷、记录笔画线圆滑而无跳动阻滞现象;3、校对压差行程:a. 零位检查:开平衡阀,压差记录笔应停在零线上;b. 起表、停表记录笔应沿记录纸上的弧线运动,最大偏离偏差不超过0.5mm;c. 示值检查:取全程压差的0,50%,100%三个点作正反行程的校

6、对,校验中轻击表壳使指针复位,示值误差不大于允许误差;4、静压行程校验与压差相同(用静重仪校);5、温度示值检查:温度笔尖在记录纸上指示的温度应为工作环境的温度。3.1.6检查DANIEL孔板装置 1、清点和检查孔板数量和尺寸,孔板密封是否完好;2、检查压板螺丝、压板密封是否完好;3、检查孔板托架、导轮的齿槽是否完好;4、查排泄阀、平衡阀、滑阀及上、下腔孔板托架导轮是否灵活;5、检查滑阀表面有无划痕,关闭滑阀注密封脂。3.1.7试压1、分离器整体试压:a. 打开油、水液位控制阀及压力控制阀;b. 关油、水出口手动阀、排泄阀、取样阀、流量计上下游阀门、液位计针阀、流量计旁通阀;c.开分离器出气管

7、线最高处阀门;d. 关孔板装置滑阀、平衡阀,开排泄阀;e. 缓慢给分离器灌水,气出口见水时关气出口手动阀。用气管线最高处的阀门排放空气,直至空气全部排出,关闭排气阀;f. 缓慢提高泵压至3.4Mpa(500psi),检查有无滴漏;将泵压提到8.3Mpa(1200psi),检查有无滴漏,稳压10分钟。2、流量计试压:a. 关流量计上下游阀及旁通;b. 开分离器的油出口阀,加压到8.3Mpa(1200psi),既工作压力的90%,稳压10分钟。3、安全阀试压:a弹簧式安全阀试压:慢慢提高压力到分离器工作压力,安全阀应起跳,降低分离器压力,安全阀应回座,回座压力应大于工作压力的0.9倍。若安全阀不起

8、跳或延时起跳均应进行调节,直到合格;b.压差式安全阀试压: 试压同上。若安全阀不起跳或延时起跳,应检查传压管路、过滤器或先导阀。4、分离器进、出口旁通阀试压:a. 开分离器的油、水、气出口阀、排污阀及流量计旁通阀;b. 关分离器进口阀和旁通阀,泵压提到分离器工作压力,稳压10分钟。3.1.8进分离器前的准备1、流程检查a. 关进口阀,开旁通使流体经旁通到燃烧器或燃烧池;b. 关所有针型阀;c. 关流量计进、出口阀,开旁通阀;d. 液位计两端阀门处于半开状态;e. 给仪表供气(若流体含硫化氢必须使用压缩空气);f. 开启气路出口的控制阀,关闭油、气路手动阀;g. 将选定的孔板放在孔板装置的上腔室

9、。关闭滑阀、平衡阀,上紧压板。注意:应先根据预测的气产量确定孔板尺寸,若无法预测气产量时,应选用较大尺寸的孔板h. 关闭巴顿记录仪上、下游隔离阀,开平衡阀;i. 打开分离器压力表、传感器的隔离阀;j. 调节液位控制器,使液位处于高液位状态,比例度为20%;k. 调节压力控制器使压力置于低压力状态,比例度为20%;2、流体监测:开井后,从油嘴管汇处取样,观察流体的性质,检测含砂含水及硫化氢等。当含砂等杂质小于或等于0.2%时,方可进分离器求产。3.2分离器的运行3.2.1进分离器求产:1、慢慢打开分离器进口阀,开气出口的手动阀, 观察液位的变化;2、关分离器旁通,注意观察分离器的压力变化;3、调

10、节压力控制器的比例阀和压力调节旋钮(Fisher4150K),或拨动压力调节手柄(Fisher4195),使分离器的压力慢慢上升,直到预定值;最低压力要保证足以将分离器内的原油排至燃烧器或储罐,最高压力不超过分离器额定压力的90%;4、调节液位控制器的液位设定手柄及比例阀(Fisher2500),控制油水、油气界面在合适的位置;5、开油出口手动阀,检查油出路控制阀是否关闭;6、当分离器压力和液位稳定后,开始计量天然气的产量:开巴顿记录仪的上、下游隔离阀;开DANIEL的平衡阀、滑阀,将孔板送入下腔室,缓慢关闭记录仪的旁通阀,观察压差的变化,待压差合适后关滑阀、平衡阀;压差应在记录卡片额定值的1

11、/2-2/3范围内,否则应调整孔板;7、油、水计量:打开油、水流量计的上、下游阀门,关旁通;8、取气样测天然气比重,H2S及CO2含量等;取油样测原油的API重度或比重;取水样测比重、氯根、PH值;9、测原油收缩率:a.关闭原油收缩率测定仪的进油阀、气体排放阀,开液体排放阀;b.慢慢打开天然气进口阀,用天然气冲扫原油收缩率测定仪3-4次;c.关液体排泄阀,让测定仪压力与分离器压力一致,检查有无漏失;d.缓慢打开进油阀,观察液位的变化。调整阀门,使液位上升至“0” 刻度处。关闭进油阀;f.关闭天然气进口阀;g.记录测定仪的温度、压力;h.慢慢打开气体排放阀,释放原油收缩率测定仪的压力,让原油在常

12、压下缓慢脱气;i.30分钟后记录收缩的百分比及温度;g.关天然气排泄阀,打开天然气进口阀,使测定仪有一定的压力,慢慢打开测定仪底部排泄阀将测定仪内的原油排入指定的容器内;k.重复测步骤c-I ,2-3次,取得原油收缩率的平均值。10、 计算油、气、水的产量,完成相应的报表。3.2.2关井,旁通分离器1、打开巴顿记录仪的平衡阀,开DANIEL平衡阀、滑阀,上提孔板至上腔室;2、旁通油、水流量计;3、打开分离器的旁通阀,同时关分离器进口阀;4、关油、水路的手动阀;5、用分离器剩余的压力将液体排到燃烧器(走油水排污管线),尽量不要走流量计的管线,以防损坏流量计;6、将分离器内的气体排到燃烧器;7、测

13、试结束后,用淡水或柴油冲洗流程和分离器;8、关闭仪表气源;9、往分离器内泵入1-1.5m3含防腐剂的清水。3.2.3带压换孔板1、开记录仪的平衡阀,2、开DANIEL的平衡阀、滑阀;3、转动下、上腔室传动齿轮杆,将孔板移到上腔室;4、关DANIEL平衡阀、滑阀,开排泄阀,泄掉上腔室的压力;5、松开压板螺丝(不必取出),抽出压板及盖板;6、转动上腔室传动齿轮杆,取出拖架和孔板;将待换的孔板及孔板密封置于拖架上(孔板开口带斜面的一侧向下游),并放入上腔室。逆时针转动上腔室传动齿轮杆,使托架与齿轮杆平行啮合。顺时针转动上腔室传动齿轮杆把孔板下移至滑阀(切不可下压滑阀,以防压力泄露)。7、安装上密封盖

14、板和压板,上紧固定螺丝;8、关DANIEL排泄阀,开平衡阀、滑阀;9、分别转动上、下腔室传动齿轮杆,将孔板移到下腔室;10、关DANIEL滑阀、平衡阀;11、开排泄阀泄掉上腔室压力后关闭;12、缓慢关闭记录仪的平衡阀。注意观察压差的变化,如果压差不在量程范围的1/2到2/3时,重新换孔板,直至压差合适为止。3.2.4分离器取样1事先在气出口管线上安装一个针阀并使用一段1/4”钢管线,用以与取气样的氧气袋相连。2在分离器压力、液面稳定后,放下孔板。打开针阀用手感觉一下天然气的湿度,如果有油带出,就必须降低分离器油液面。3接好氧气袋,稍微打开一点针阀,让天然气一点点进入袋中,在感觉袋子已经完全充满

15、后,关闭针阀,压紧氧气袋上的小滑轮,断开氧气袋与取样口的连接,就可以带回实验室做气体比重了。4取油样时用1000CC大量筒,从油出口管线上的取样点使用氧气管线连续取样,注意油稠时含有很多天然气,需要搅拌放出气体。同时记录取样时的温度,用以换算API重度。5取水样与油样相同。6如果井的流体中含有硫化氢,取样时应使用正压式呼吸器。3.3停用/拆卸操作1、分离器停用后,排出分离器内所有积液,并用蒸汽或高温清水进行清洗。2、打开所有球阀,使其处于常开状态。打开所有排污球阀。3、拆除各种仪表。4 保养内容4.1 日常保养1、丹尼尔流量计的保养丹尼尔流量计每层工作结束后,要对其进行注密封脂,取出孔板装置,

16、进行除锈和涂黄油保养,并对密封垫进行必要的更换。2、球阀的保养每次生产结束后,打开所有球阀,保证其处于常开状态。3、两笔记录仪的保养拆开上下游传压管,对其内部进行除污,并对记录仪进行重新的校准。4、液位计的保养打开上下排污阀,对液位计进行汽油清洗。4.2 设备500小时保养1、对液位计进行拆装保养;2、对液体流量计进行拆卸保养,是叶轮运动灵活。3、油、水控制回路调节直观检查液位控制器所有部件,气管线及常关自动控制阀,特别要注意喷嘴系统有无腐蚀或赃物;检查压缩空气管线有无漏失现象。4、拆开油水控制阀,查看阀笼和球座、密封球是否完好,若磨损则更换。4.3 设备1000小时保养1、打开分离器的人孔,

17、用淡水清洗分离器油腔部分和水腔部分,检查分离器内部有无不正常的锈迹,检查人孔垫圈是否完好,装回人孔盖。2、对丹尼尔孔板流量计进行拆装检查保养。3、拆下破裂盘,装回法兰,检查破裂盘若无氧化现象或变形,在详检工作完成后再装回。4.4 新设备和大修设备保养4.4.1新设备保养1、新设备打开所有球阀,使其处于常开状态。2、对丹尼尔流量计惊醒注脂,对孔板咬合齿轮进行涂黄油保养。3、对两笔记录仪进行校对。4、对进出口由壬进行涂黄油处理,并戴好护丝。4.4.2大修设备保养1、向三相分离器内通入蒸汽或热水,焖洗,打开排污阀,排空分离器内液体。2、打开分离器放空口,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以上。3、检修有关部件,解决

18、出现的问题。4.5 停用及闲置时间保养1、长期不试油,每季度对待用设备保养一次。2、每次试油前7天,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保养。3、每次试油结束后,回到基地的设备,用4-7天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4.6 交接班检查检查进入分离器的流体含砂量、含酸量、含硫量,检查分离器的压力、孔板孔径、原油收缩率、分离器温度、液面高度、分离效果、自动记录仪表、控制仪表的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状态。5 检修内容要求打开人孔进入前开具有限空间作业许可,需要进行吊装作业时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进行焊接时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操作区域外拉围警戒带,并悬挂警示标示。6 应急措施6.1压力控制失灵,造成压力大幅度波动由于种种原因,使自动放气系统失灵,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若调节阀关闭、分离器压力超过操作压力5MPa(表)时仍不能打开,操作人员应及时打开气路系统的旁通阀进行手动操作,使压力控制运行平稳,待调节阀维修正常后,再投入使用。若压力低于操作压力5MPa(表),且仍继续下降(即调节阀仍处于开启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