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替代能源_第1页
寻找替代能源_第2页
寻找替代能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寻找替代能源-综合新能源论文(1)2006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一份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1亿吨,略高于2021年1.75亿吨的产量,是世界第五大石油消费国。同时进口石油16500万吨,与上年根本持平,净进口1.4亿吨,对外依存度已达44%。因为原油价格的上涨,石油贸易逆差首次打破500亿美元。我国国土资源部数字,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探明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内的石油地质储量为248.44亿吨,比2003年底增长5.4%;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7.91亿吨,增长3.4%;累计采出量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24.91亿吨,增长2.4%。自1993年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中国的

2、石油储采比一直维持在14至16的范围内,是世界平均程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令人略感抚慰的是,同期中国石油储量替代率根本维持在1.0左右。2021年,更是到达了1.27的高程度(储量替代率大于1,说明储量的增加大于消耗)。但假设停顿进口,完全自给自足,忽略产能问题的话,我国的石油只能维持不到10年。无论出于经济因素,还是能源平安,摆脱石油依赖,寻求能源替代,已经成为中国无可防止的选择。或许应该说,这是整个世界无可防止的选择。两三年的时间,人类在开发新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石油价格的高企,催化了众多替代能源的诞生,能源构造多元化被广泛宣扬。但能源构造多元化必然导致能源应用体系的多样性,大大增加

3、能源应用的社会本钱。寻找替代能源,不仅是在寻找新能源、寻找能源的新应用、更是在寻找全新的主流能源。 煤制油 石油替代第一步 去年底商务曾经部有过这样一个表述,2021年一次能源产量折合18.46亿吨标准煤,占全球11%,中国总体能源当量(包括煤、油、气)对外依存度不到5%。这种计算方式尚存疑义。虽然都是一次能源,能否替代计算呢? 一吨标准油的相当热值为一千万个大卡,约等于1.43吨标准煤,但如今1吨原油的价格超过3500元,而1吨标准煤价格无非在几百元,显然这种算法只是作为燃料而言。当然这同样是一种思路-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利用煤炭,主要用于消费电力。在一次能源消费方面,三

4、十年中煤的比例从17.1%上升为23.1%。如今美国消费的煤几乎全部用于发电,发电用油那么持续减少,石油发电仅占全部电力消费约2%左右。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2001 年,上述7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 中国多煤少油缺气,截至2002 年年底,全国共有煤炭资源的矿区6019 个,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为10201 亿吨,其中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 亿吨,以目前20亿吨/年左右的开采速度,可以保证开采近百年。这些煤只要可以部分替代石油,都会极大地缓解我国的能源问题。 其实,

5、我们一直在讲替代能源,替代能源的第一步就是石油替代。利用自我核心技术,开发石油替代产品,是保证我国能源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日前给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奠基发来的贺信中重点提到的一句话。 煤制油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创造的。即煤炭的液化,就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煤的液化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直接液化就是煤在高温高压下加氢裂解,转变成油料产品;间接液化就是先对原料煤进展气化:净化后,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原料气,然后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有关油品或化工产品。这项技术很早就被很多国家予以研究。德国在1927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炭液化厂,年消费才能到达10万吨,到1944年,年产量高达423万吨,占德国当年汽油总消费量的90%。1935年,英国也建成了一座煤炭液化厂,年产量达15万吨。此外,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也相续成功地完成了日处理150-600万吨煤的大型工业试验。只是因为20世纪中后期,国际石油价格一直低廉,各国才放慢了煤制油研究开发的速度。截至目前,只有南非萨索尔(Sasol)公司采用鲁奇气化炉和F-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