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中的疗效观察_第1页
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中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中的疗效观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中的疗效观察察摘摘要:要: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的疗效,评估非营养性吸吮对减轻胃食管反流早产儿的呕吐症状,减少胃残留及促进胃排空的作用。方法:将早产儿胃食管反流患儿 147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 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均根据体重、胎龄、出生日龄计算热卡,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喂养不足的部分给予静脉营养补足,治疗组加用非营养性吸吮(NNS)。通过食管复方泛影葡胺(Compound m

2、eglumine diatrizoate)造影,观察患儿 7 d 及 14d 后呕吐症状及食管复方泛影葡胺造影记录反流情况及胃残留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 7 d,14 d 呕吐、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 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加快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的发育,促进早产儿对喂养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关键词:早产儿;胃食管反流;非营养性吸吮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缺陷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呕吐为其最主要的症状,早产儿多见,因反复呕吐可引起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少许可引起食管炎而导致呕血,临床更为

3、危险的是由于反流吸入下呼吸道而引起奶汁吸入、严重可因窒息而导致死亡。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在 2007 年 1 月2010 年 10 月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并对其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07 年 1 月2010 年 10 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的早产儿 147例,均除外消化道畸形。随机分为治疗组 74 例,男 48 例,女 26 例;住院日龄 0.524 h,平均 8.6 h;胎龄 2835 周,平均 32.1 周;出生体重 8602 300 g,平均(1 825215)g,其中 8601 000 g 1例,1

4、 0011 500 g 36 例,1 5012 000 g 25 例,2 0012 300 g 12 例。对照组 73 例,男 46 例,女 27 例;住院日龄 0.526 h,平均 10.1 h;胎龄 2835 周,平均 32.5 周;出生体重 9002 300 g,平均(1 870225)g,其中 9001 000 g 1 例,1 0011 500 g 38 例,1 5012 000 g 22 例,20012 300 g 12 例。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情况、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依据:呕吐为 147 例入选病例共有症状,每天平均(82)次;检

5、查方法:采用复方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采用胃管鼻饲,鼻饲剂量与每餐奶量相等的 25%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通过胃管注入。在 X 线下检查,采用头低位 15角,检查者用手在腹部度加压,观察 5 min 反流次数3 次为阳性。1.3方法:治疗组及观察组早产儿按早产儿管理常规进行综合治疗,其喂养量是根据体重、胎龄和出生日龄而定,采用同一种低出生体重儿配方奶粉喂养(美赞臣公司提供),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进食后将患儿放于 30倾斜床板上,取右侧卧位,肠道内营养不足部分,同样根据早产儿管理指南给予部分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非营养性吸吮的

6、方法是:采用无孔橡皮奶嘴,让早产儿先吸吮无孔奶嘴,10 min/次,吸吮后再给予微量喂养,每 2 小时吸吮 1 次,持续 14 d。喂养方法:两组均采用同一种低出生体重儿配方奶粉喂养。两组早产儿出生后到入院时间的不同,开始喂养的时间范围为生后 624 h,平均 8 h,两组早产儿开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奶量按照:出生体重小于 1 500 g 者,从 1 ml/次开始,每 2 小时喂 1 次,若对喂养耐受,按每天每次增加 2 ml。体重大于 1 500 g 者,奶量从 2.0 ml/次开始,每 2 小时喂 1 次,若对喂养耐受,按每天每次增加 4 ml。奶量不足部分,给予部分静

7、脉营养,其用法为: 生后第 1 天液体需要量 5060ml/kg,以后每天增加 15 ml/kg,直至 150 ml/kg。如患儿体重每天减轻超过 2%5%或任何时候体重减轻超过 10%15%,尿量少于 0.5 ml/(kgh)超过 8 h,需增加液体量。从第 2 天起加入 6.74%氨基酸,第3 天起加入 20%脂肪乳,起始剂量均为 0.5g/(kgd)开始,每天增加 0. 5 g/kg,最大剂量加至 3.0 g/(kgd),两组早产儿在部分静脉营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处理:两组早产儿在肠道喂养时需检测胃残留,具体做法:如胃内残留奶汁超过上次喂养量的

8、 1/3 时,则将残留奶汁打回胃内,再补充已消化部分奶汁,如果下次仍有奶液残留超过前次喂养量的 1/3 时,喂奶量则减少 24 ml;并同时监测腹围,如果出现腹围增加超过 1 cm,要详细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体检正常情况下予暂停喂奶 1 次。胃排空时间(T1/2)检测:两组早产儿均在开始喂养后的 7 d、14 d 进行胃排空检查1。具体做法:检查前先予空腹 4 h,每例于清晨(8:008:30)喂奶前后,先通过胃管抽尽胃内残留的奶汁及空气,喂奶 10 ml/kg,应用实时超声方法,由同一超声专业人员,于喂养开始前、完成时及以后每隔 15 min 测量胃窦纵切面面积(Antr

9、al cross sectionalarea,ACSA),直到胃恢复到喂养前的排空状态,ACSA 变化 50%的时间,即为胃半排空时间(T1/2)。有效标准:呕吐症状:每天呕吐次数无减少者为无效,呕吐次数减少 50%为有效,减少 80%为显效,偶有呕吐或无呕吐者为治愈;行复方泛影葡胺造影(方法如前)检查:反流 2 次以上者为无效,12 次者为有效,小于或等于 1 次者为显效,无反流者为治愈。1.4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与2检验,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 结果2.1胃排空时间的比较:治疗组早产儿 7 d 和 14 d 胃半排空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 1。表

10、 1治疗组和对照组早产儿胃半排空时间比较(,min)组别例数胃半排空时间(T1/2)7 d14 d治疗组7468.711.956.2019.93对照组7384.213.875.6116.91值6.605984.79184P值0.010.012.2两组早产儿胃残留率的比较:两组早产儿 7 d 和 14 d 胃残留发生率治疗组为 18.9%、17.6%,对照组为 54.8%、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3。表 27 d 后两组早产儿胃残留率的比较(例)组别有无合计治疗组146074对照组403373合计5493147表 314 d 后两组早产儿胃残留率的比较(例)组别有无合计治疗组136174对照组383573合计51911472.3两组早产儿胃食管反流治疗情况的比较:以患儿 3 d 后呕吐症状,食管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反流情况判定疗效。呕吐症状治疗组治愈 12 例,显效 23 例,有效 21 例,无效 18 例,总有效率为 75.7%,治愈率为 16.3%;对照组治愈 3 例,显效 8 例,有效 12 例,无效 50 例,总有效率为 31.5%。食管复方泛影葡胺造影治疗组治愈 12 例,显效 22 例,有效 21 例,无效 19 例,总有效率为 74.3%,治愈率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