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101一.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设置于2003年,是吉首大学商学院较早设置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已获应用经济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2个硕士点,其中,应用经济为一级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为主建二级学科。目前,该专业在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 3名,讲师 5名,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机构、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财经院校从事研究和工作的人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

2、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三.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高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竞争及团队意识;2.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

3、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5.能够熟练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6.具有初步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7.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专业规定学分。五.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一)毕业要求:必须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全部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获得总学分165分。

4、其中,必修学分95.5分,选修学分32.5分,集中实践教学37学分。 (二)学位授予条件: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本专业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六.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七.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经济法律、产业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等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一)主要实验(实训)课1.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第17、18周,共两2周,100个课时,3个学分。2. 企业资源计划(ERP),时间安排

5、在第5学第17周,共计1学分。(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每学期入学前2周进行,计2个学分。2.实习见习:安排在第8学期第18周,计1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大纲)3.课程设计:安排在第2、3学期第17、18周,共4周,计4个学分。课程设计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经济法律、经济学说史等。(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商学院课程设计指导书)4.专业实践:包括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企业资源计划(ERP)、社会调查。其中,企业资源计划(ERP)安排在第5学期第17周,计1学分;社会调查安排第8学期第17周,计1个学分;虚拟

6、商业社会环境(VBSE)第7学期第17、18周,计3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践教学大纲)5.学年论文:时间安排在第4、6学期的第17、18周,共4周,计4学分。6.毕业实习:时间安排第8学期,共6周,计6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大纲)7.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第8学期,共8周,计8个学分。(具体要求见吉首大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8.毕业教育:时间安排在第8学期第18周,计1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大纲)九.教育教学活动进程安排表(见表1)十.课程体系结构分布表(见表2)十一.课程体系

7、与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达到的能力)的对应关系矩阵(见表3)十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表4)十三.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见表5)表1 教育教学活动进程安排表 单位:周教学活动学期理论教学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实习见习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小计备注上课考试一152219二162220三162220四1621220五162120六162220七162220八168116总计1111421424681155备注:课程设计安排在第2学期和第3学期的17、18周,共4周,计4学分。第2学期提供课程设计为: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第3期提供的课程设计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

8、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经济法律、经济学说史等;专业实践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社会调查。其中,企业资源计划(ERP)安排在第5学期第17周,计1学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第7学期第17、18周,3学分;社会调查安排第8学期第17周,1学分。表2 课程体系结构分布表课程模块学时学分及比例备注学时占总学时%学分占总学分%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必修88042.715533.33通识选修课选修1768.54116.67学科教育学科基础课必修28813.981810.91专业教育专业主干课必修36017.4722.513.63专业方向课选修29614.36

9、21.5 12.03小计200097.0812877.57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实训)课必修602.9221.21集中时间教学环节必修30周3118.79创新创业实践选修42.42小计3722.42合计2060100165100表3 专业课程与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对应关系矩阵序号专业能力课程名称学习研究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经济环境分析能力国际经济交流能力经济事务处理能力1政治经济学2管理学原理3会计学原理4微观经济学5宏观经济学6统计学原理7货币金融学8经济法律9产业经济学10财政学11计量经济学12区域经济学13劳动经济学14国际经济学15经济学说史16国际金融17金融市场(双语

10、)18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19投资学20证券投资学21期货与期权22资本运营23组织行为学24经济预测与分析25发展经济学26公共关系27商务礼仪28人才资源管理29市场营销30经济管理软件应用3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32国际金融33国际金融实务34国际商务英语35国有资产管理36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37外贸运输与保险38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39保险学40税法41创业管理42学年论文43虚拟商业社会环境44课程设计45社会调查46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见习)47毕业教育48毕业综合实习49毕业论文(设计)50企业资源计划(ERP)51经济管理软件应用专业能力描述:1.学习研究能力:具有系统的政治经

11、济学、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能将基础理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具备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2.综合素质能力:掌握金融、银行、财会、贸易、财政、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产业、区域、消费等领域的经济理论,能从理论层面把握和驾驭微、宏观知识体系。3.批判思维能力: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经济问题提出基于常识的思考,具有质疑原有理论和方法的精神和能力,具备运用原有理论解释经济新现象、新事物的能力。4.创新创业能力:运用经济学有关理论解释社会现象、寻找解决办法问题的最优办法。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5

12、.经济环境分析能力:具有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6. 国际经济交流能力:掌握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思想,掌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经济政策、法规和措施,具备理解国际经济政策的能力。7.经济事务处理能力:具有系统的财政学、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对搜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模型设计、参数估计和检验;具备经济领域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和处理的能力;同时具备经济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表4(1) 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类别修读方

13、式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学时学时分配周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理论讲授实践实验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必修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428+(14)1231-4(1)试2中国近代史纲要23618+(10)821-4(2)试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0856+(30)2241-4(4)试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428+(12)1231-4(3)试5形势与政策(讲座,每学期8学时)23216+ (8)81-4查6大学英语(、)12256192+(64)31-4试7大学计算机基础25620+(8)2821/2试8 大学体育(、)4138128+(10)21-4试9专业导论1161

14、611查10创业基础232161623查11军事理论及训练232201221查12大学生心理健康1161611查13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1161611、7查14高等数学B4646441试15高等数学B4646442试16线性代数3484833试1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84834试通识选修课选修课人文精神类11176安排在2-7学期开设。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11个学分。文科学生至少选修科学素养系列2个学分课程,理工科学生至少在人文精神系列选修2个学分课程。学生选修非本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数不低于6学分。科学素养类创新能力类艺术情趣类本土特色类学科教育学科基础课必修课1政治经济学34845331试2管理

15、学原理34845331试3会计学原理34845332试4统计学原理34845332试5微观经济学34845332试6宏观经济学34845333试专业教育专业主干课必修课1货币金融学2.5403642.53试2经济法律2.5403642.53试3产业经济学2.5403642.54试4财政学2.5403642.52试5计量经济学2.5403642.55试6区域经济学2.5403642.55试7劳动经济学2.5403642.53试8国际经济学2.5403642.54试9经济学说史2.5403642.52试专业方向课金融方向限选课1国际金融2.53228426试2金融市场(双语)23228427查3商

16、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3228425查投资理财方向限选课1投资学2.53228426查2证券投资学23228426查3期货与期权23228426查说明:专业方向课每生须选修1个模块课程,6个学分专业任选1资本运营23228425查2组织行为学23228425查3经济预测与分析23228423查4发展经济学23228425查5公共关系23228426查6商务礼仪23228423查7人才资源管理23228425查8市场营销23228423查9经济管理软件应用23228425查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23228425查11国际金融实务23228426查12国际商务英语23228425查13国有资产

17、管理23228426查14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23228427查15外贸运输与保险23228425查1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3224825查17中国对外贸易概论23228425查18保险学23228424查19税法23228426查20创业管理23228426查合计406405568440表4(2)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实践类型学分学时(周数)开课学期备 注1军训实训221必修2学年论文实习224、6必修3课程设计实训542、3必修4企业资源计划(ERP)实训0.515必修6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实训130学时6选修7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327必修8专业实践实习444/7/

18、8必修9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见习)实习116必修10毕业教育实训118必修11毕业综合实习实习667/8必修12毕业论文(设计)实训887/8必修13经济管理软件应用实训130学时6必修实践类型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及其他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表5 经济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修读方式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分学时学时分配周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理论讲授实践实验专业教育课专业主干课必修课1管理学原理3484831试2政治经济学3484831试3会计学原理3484832试4微观经济学3484832试5宏观经济学3484833试6统计学原理3484832试7产业经济学3484833试8经济法2323222试9劳动经济学2323222试10货币金融学3484833试11计量经济学3484833试12区域经济学3484833试13经济学说史3484833试14财政学3484833试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意见表学院商学院专业经济学学科门类经济制订人负责人李琼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职务系主任成员1李政忙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职务副院长成员2吴雄周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职务系副主任成员3丁建军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职务院长助理审核人专家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